"2005年如皋市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 文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心存芥蒂 慰藉 斩钉截铁 押解 B. 锲而不舍 惬意 切肤之痛 胆怯 C. 痴心妄想 鞭笞 不辨妍媸 桎梏 D. 风声鹤唳 瓦砾 形销骨立 睥睨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濒危 轻歌曼舞 端倪 发愤图强 B. 殒落 人至义尽 涵养 防微杜渐 C. 斡旋 甘之如饴 蛰居 盅惑人心 D. 临摹 奴颜婢膝 幅射 连篇累牍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雅典奥运会上,当我国女排以5:3战胜俄罗斯女排时,体育馆内顿时爆发出_________的欢呼声。 (2)这家公司________世界同类行业之首,是因为两年内有三项产品获得国际金奖。 (3)绿岛商铺既有浓郁的怀旧意味,满足人们的怀旧_______又提供现代商业模式,制造挣钱的机会。 (4)个人幸福_______从物质生活得到快乐和幸福,_______包括从精神生活得到的快乐。 A. 震耳欲聋 跃居 情结 不仅是/也 B. 振聋发聩 跻身 情绪 不是/而是 C. 振聋发聩 跃居 情绪 不仅是/也 D. 震耳欲聋 跻身 情结 不是/而是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加大监督力度,制止和规范权力消费行为已成为反腐败斗争中迫在眉睫的问题。 B. 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居民43%的储蓄用于子女的教育,这个比例已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房的储蓄比例。 C. 他唱的这首歌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一天工作的疲劳与瞌睡都被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D. 我们的乒乓球运动三十年来长盛不衰,不论是男女项目、团体项目还是各个单项,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汉藏文化同源 汉藏同源首先是血缘上的同源。前几年据医学界对藏族进行的白细胞抗原(HLA)研究发现,藏民族属中国北方人群的一部分,起源于华北地区;这为藏民族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科学信息的依据。而免疫遗传学白细胞抗原研究,是当今世界最权威的人类血缘关系监测手段。不久前,美国哈佛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云南大学的一批科学家通过对中国22个省市的汉族人群以及云南、西藏、青海等地藏族人群的男性Y染色体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汉族人群和藏族人群具有相同的特异性Y染色体类型,这再次为汉藏民族属于同一起源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证据。 从考古学的角度讲,中原地区至少在8000年以前就向中亚、西亚和北欧传播了彩陶制陶术和象形文字。考古表明,西藏的旧石器文化起源于华北地区。西藏新石器文化源于北方草原,而北方草原的新石器文化同样源于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西藏新石器文化既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又存在大量中原仰韶文化和南方长江流域考古文化的重要因素。拉萨曲贡遗址与齐象文化存在某种联系。从考古学上讲,西藏基本是属于中国考古文化的范围,从西藏以西的克什米尔兹霍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半地穴房屋有和长方形双孔石刀,有明显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因素。克什米尔扎霍姆遗址,有黄河上游彩陶文化的强烈影响的因素。以及不久前在印度北部山区发现的公元前2500年的中国龙的岩画,都可看出这种文化的影响。
浏览完整试题 语言和文化是民族的基本特征。甲民族和乙民族在语言和其他文化方面的相近、相似、相同点是甲乙两个民族在血缘和文化上有着不同寻常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羌族史》的作者说:"语言是标志一个民族共同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有着亲属关系的语族,在历史上的联系必然是紧密的。"藏族是古羌人的后代,羌语就是古藏语。在汉语的基本词汇和古调中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古羌语,和藏语完全相同。这种情况在发音变化较大,失去入声韵的汉语北方方言中不太明显,但在保持古音入声韵的南方方言,特别是闽、粤语中特别明显。 5. 说明汉藏在“血缘上同源”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是根据前几年医学对藏族进行的白细胞抗原的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B. 藏族与中国北方人群有同样的起源,即都起源于华北地区。 C. 汉族人群和藏族人群具有相同的特异性Y染色体类型。 D. 汉藏民族“血源上的同源”已得到生物遗传学研究成果的证实。 6. 从考古可看到汉藏文化同源。对于这方面内容,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8000年前的西藏旧石器文化起源于华北地区。 B. 西藏新石器文化源于北方草原,且独具自己的地方特色。 C. 从考古学上讲,西藏基本属于中国考古文化的范围。 D. 长方形双孔石刀的出土证明了仰韶文化对西藏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影响。 7. 准确说明汉藏两族语言关系的一项是( ) A. 藏语与汉语有着亲属关系,它们由同一个语言系统发展而来。 B. 汉语与藏语的亲属关系是证明藏族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组成部分的重要依据。 C. 羌语就是古藏语,在古代汉语中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古羌语,表明了汉语藏语的密切关系。 D. 汉藏两族语言的密切关系表现在南方方言中保留了古音中的入声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湿地是全球淡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能净化污水,它又被誉为“地球之肾”。污水进入湿地后,污染物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水量得到调整的同时,水流中的悬浮染物、有机化合物、重金属以及包含有氧和磷的营养物也会被消除。 湿地处理由营养物造成的污染的效率是很高的。所谓营养物主要指含有氮和磷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城市和农业污水的主要成分。淡水中氮、磷化合物的浓度过高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孕妇饮用溶解有过多硝酸盐的水会使初生婴儿患上一种名为高铁血红蛋白症的先天性心脏病。另外,氮化合物的浓度过高还会在海洋、河湾等地方引发超营养作用,即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过量生长,消耗掉其他生物所需的氧气。 湿地分解硝酸盐主要通过一种叫做反硝化作用的生物化学过程实现。在这个过程中,硝酸盐被生活在缺氧的湿地土壤中的细菌吸收、利用。最后,氧气将作为这个过程的最终产物,被释放到地球的大气中。绝大部分以硝酸盐形式进入湿地的氮都经过这样的处理。 湿地转移磷的方式是一个物理、化学和生物混合的过程。含磷的有机物首先被转化为无机的正磷酸盐。这种化合物很容易被湿地植物和土壤吸收,于是磷便从污水中转移了出来。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都在利用湿地这种既经济又高效的生态系统处理污水。印度的卡尔库塔市是全世界湿地利用的典范。城中没有污水处理厂,所有污水都被排入城市东郊一个经过改造的湿地中。那些被湿地处理过的污水用来养鱼、灌溉稻田和在固体垃圾上种植蔬菜。这样,污水中大量的营养物就以食物的形式转移了出来。然而,像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近年来,这片湿地也面临着威胁,卡尔库塔市日益膨胀,这片湿地的污水处理能力却是有限的,很难满足这个城市未来的需要。 8. “污水进入湿地后,污染物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下列句子不属于表述这种“变化”现象的一项是( ) A. 这个过程中,硝酸盐被生活在缺氧的湿地土壤中的细菌吸收、利用。 B. 最后,氧气将作为这个过程的最终产物,被释放到地球的大气中。 C. 含磷的有机物首先被转化为无机的正磷酸盐。 D. 这样,污水中大量的营养物就以食物的形式转移了出来。 9. 下列对文中划线的句子中“营养物”这个概念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要指含氮和磷的化合物 B. 指含磷的有机物。 C. 它是城市和农业污水中的主要成分。 D. 它包括以硝酸盐形式进入湿地的氮。 10.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湿地的地方,初生儿容易患上一种名为高铁红蛋白症的先天性心脏病。 B. 水域中的浮游生物生长过量,是因为海岸、河湾等地方引发了超营养作用。 C. 印度的卡尔库塔市的湿地也面临危机,可见,利用湿地这种经济、高效的生态系统,处理污水的方法很难在全世界推广。 D. 湿地能够净化污水,因此保护湿地是解决淡水危机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卢怀慎传 开元元年,卢怀慎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黄门监。薛王舅王仙童暴百姓,宪司按得其罪,业为申列,有诏紫微、黄门覆实。怀慎与姚崇执奏:“仙童罪状明甚。若御史可疑,则它人何可信?”由是狱决。怀慎自以才不及崇,故事皆推而不专,时讥为“伴食宰相”。又兼吏部尚书。以疾乞骸骨(1),许之。卒,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成。遗言荐宋景、李杰、李朝隐、卢从愿,帝悼叹之。
展开余下试题 怀慎清俭不营产,服器无金玉文绮之饰,虽贵而妻子犹寒饥,所得禄赐,于故人亲戚无所计惜,随散辄尽。赴东都掌选,奉身之具,止一布囊。既属疾,宋景、卢从愿候之,见敝箦单藉,门不施箔。会风雨至,举席自障。日晏设食,蒸豆两器,菜数杯而已。临别,执二人手曰:“上求治切,然享国久,稍倦于勤,将有奸人乘间而进矣,公弟志之!”及治丧,家亡留储。帝时将幸东都,四门博士张星上言:“怀慎忠清,以直道始终,不加优赐,无以劝善。”乃下制赐其家物百段,米粟二百斛。帝后还京,因校猎鄠、杜间,望怀慎家,环堵庳陋,家人若有所营者,驰使问焉,还白怀慎大祥(2)。帝即以缣帛赐之,为罢猎。经其墓,碑表未立,停跸临视,泫然流涕。诏官为立碑,令中书侍郎苏廷为之文,亲自书。 (节选自《新唐书》) [注](1)乞骸骨:即请求辞职回家,意思是请国君赐还自己的身躯回家去。(2)大祥:丧祭名,父母死后,二十五个月而祭称大祥。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止一布囊(只) B. 见敝箦单藉(草垫) C. 公弟志之(记述) D. 停跸临视(帝王出行的车驾)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1)若御史可疑 (2)若入前为寿 B. (1)以疾乞骸骨 (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 (1)家亡留储 (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D. (1)驰使问焉 (2)积善成德而圣心备焉 13.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中看出卢怀慎为官清廉的一组是( ) (1)仙童罪状明甚。若御史可疑,则它人何可信 (2)故事皆推而不专,时讥为“伴食宰相” (3)奉身之具,止一布囊 (4)敝箦单藉,门不施箔 (5)于故人亲戚无所计惜 (6)望怀慎家,环堵庳陋 A. (1)(3)(5) B. (2)(4)(6) C. (3)(4)(5) D. (3)(4)(6) 1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 卢怀慎担任黄门监时,有诏命卢、姚二人覆核查实薛王舅王仙童暴虐百姓一案,他们两人对御史台办案表示怀疑。 B. 卢怀慎与姚崇共同执掌朝政,他自认为才能不如姚崇,凡事推重姚崇,概不专断。 C. 卢怀慎并非凡庸之辈,他对玄宗“享国久,稍倦于勤,将有奸人乘间而进”的分析是非常深刻且颇有预见性。 D. 卢怀慎身居高位,甘于清贫,房屋破旧,竟不能遮风蔽雨,治理丧事,家中没有积蓄。临终之际仍心忧国事。 第II卷(共108分) 四、(18分) 1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所得禄赐,于故人亲戚无所计惜,随散辄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慎忠清,以直道始终,不加优赐,无以劝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对 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1)。 [注](1)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二、三两联,作者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的感情的?(4分) 第二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骐骥一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谒从文墓 马笑泉 ①沱江的水是有些浊了。跟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河流一样,它正逐步丧失清澈澄明的本相。对面稀疏的几架吊脚楼,破旧而灰暗,如同瘦黑的小脚女人,可怜的站在江边,被更多的群涌而出的水泥楼房围困着,愈发显出坚持的零丁与困窘来。没有《边城》里古朴坚实的船,没有黄永玉笔下红焰一样燃烧的花,没有彩蝶般斑斓的苗装,没有天真无邪的翠翠的容颜。那个心中形成的幻象,就如同一只由无数精美的碎瓷片小心翼翼合成的绝世无双的花瓶,在突如其来的一瞬间碎了。我也由此回到了现实中,呆立了许久,才开悟似的轻笑一声,先生,真正的边城,已被您用醇厚优美的文字,极艺术地保存下来了。 ②上去吧!台阶是顺坡砌的,陡陡的盘着。走这样的路,头自然是低着的,脚步也有意无意中放轻放慢。以这样恭敬安静的姿态走近您,在我,是一种必然。想想吧,读《边城》的那些时候,心中是怎样盈满一种几乎接近绝望的感伤的;那么清的意境,那么醇的氛围,水墨一样行云流水地渲染开来;那不可企及之美,像一位不可追求的遗世独立的佳人,令人因无望而生不尽的惆怅和无穷的感伤。先生,您只有小学五年级的学历,却贡献出了汉语文学中的神品。 ③路往右一斜,又往左一甩,终于有方小小平地了。一碑挺立,上面的草书豪迈不拘: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当然是您那位机锋百出、堪称一代鬼才的表侄儿黄永玉所题了。永玉先生自称湘西老刁民,其锋芒毕露跟您的慈和大不一样,但骨子里那种至情至性倔强进取,却是一脉相承的。想当年您怀抱文学的梦想孤身入京,一段时间困顿潦倒几乎冻饿而死,这令郁达夫大为感叹而写下《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但您硬是咬紧牙关挺过来了,不但挺过来,而且以绝大的天才渐渐打开了局面。这里要感谢徐志摩先生。如果没有当时这位诗界明星的关照和提携,也许,我们本就单薄的现代文学史,将会损失“湘西”这至为精美的一页。 ④再往上去,台阶渐陡,两旁草木极宁静的护持着一种平和清静氛围。先生,您一步一步引导我上升,而我终于来到您的面前。一大块天生彩石,浑然古朴,深深扎进湘西的泥土。您栖身其下,已与大地溶为一体。您已不在,而又无处不在。石头上镶着碧色的字,是您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理解“人”。是的,您的一生,都是在召唤着一个人所应有的善与真,并由此而获得了美。正如您所说,您毕生只想在一片苍凉废墟上修筑一些希腊式的关于人性的小庙。于是便有了《湘西》,有了《从文自传》,有了《月下小景》,最后上升为神奇的《边城》。也许在一些人眼中,您仅仅是一个营造世外桃源的田园诗人,可只要深入您那些像湘西一样深重质厚的文字,是任谁也会感受到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啊!
展开余下试题 ⑤不禁想起鲁迅。他老人家东方式的悲天悯人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怀抱,其实是和您同出一源。 ⑥先生,其实我还远没有领悟您的精神和苦心。当我久久凝视时,您面露慈和的微笑看我,您以温文质朴声调给我一次神光天降的点悟。而我终将告别而且远去。且让我扶此石留影纪念罢,并由此深记:大师就是那种,即使躺在你脚下,也一再提升着你的人。 18. 本文的作者在“谒从文墓”的一路上,先向读者展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第②段);又向读者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见第③段);进而又引导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第④段); (请分别概括)(6分) 19. 认真读全文,从中提炼并概括出沈从文先生的性格和思想情操。(4分) 20. 你怎样理解“大师就是那种,即使躺在你脚下,也一再提升着你的人”这句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读《边城》的时候,作者会产生“一种几乎接近绝望的感伤”,是说读完《边城》后人们会意志消沉,感到绝望,产生颓废情绪。 B. 翠翠是《边城》中的主要人物,她天真、纯洁、温柔、聪慧、自尊,是沈从文先生着意刻画的人物,也是作品中塑造最成功的人物。 C.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理解人”,说明沈从文先生有个性,恃才傲物。 D. 从“沱江的水是有些浊了”可以看出,作者也对环保问题非常关心,表达的是今非昔比的感慨。 E. “也许,我们本就单薄的现代文学史,将会损失‘湘西’这至为精美的一页”,是对沈从文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肯定,也是对其贡献的赞美。 六、(12分) 22. 下面这段话有多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至少挑出两处并加以改正。(4分) ①《蜀道难》竭力描绘了蜀道的艰辛恐怖,②但我们读完之后,不但不感到害怕,为诗的夸张的③描写所激动,所感染,这是为什么呢?④从描写对象来说,⑤蜀道虽然具备艰难万状使人害怕,⑥但又具有雄壮美的特点,在诗人的笔下,⑦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更形成一种诱人的魅力。 第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下面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一个场景,请你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身份,为其配上一段画外音。要求有描述有评论,语言明快生动。(4分) 场景:男子单杠决赛。先后出场的日本、美国选手匀得9.787的高分。第三个出场的俄罗斯名将涅莫夫表现更出色,但裁判仅给9.725分。全场观众一片嘘声,比赛无法进行。裁判重打了9.762分,观众仍然嘘声不断。摘金夺银已经无望的涅莫夫平静地走上场,向观众致意,要求安静,让比赛继续。在他的一再请求下,观众终于安静下来。 画外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4分) 荀子劝学,博学则冰寒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青春的路口,有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既然你能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不路后,我发现母亲没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我不停地调整方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年轻时走弯路,虽碰壁,摔跟头,可也能使人得到锻炼,炼出钢筋铁骨。然而在成长的道路上是不是一定要走弯路呢,可不可以少走些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