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003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3]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仿真试卷四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仿真试卷四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和第Ⅱ卷(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剥削 紧俏 剑鞘 霄壤之别 硝烟弥漫
B.客人 恪守 贿赂 洛阳纸贵 束之高阁
C.纪录 圮毁 妃子 讳疾忌医 杞人忧天
D.园圃 逮捕 逋逃 铺天盖地 辅车相依
解析:A项依次读“xuē、qiào、qiào、xiāo、xiāo”;B项依次读“kè、kè、lù、luò、
ɡé”;C项依次读“jì、pǐ、fēi、jì、qǐ”;D项依次读“pǔ、bǔ、bū、pū、fǔ”。
答案:D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女子十二乐坊以其具有感染力的音乐和充满震撼力的表演及富有创新精神的民乐组合形式,______了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
(2)当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在中央台迅速______到收视率第一时,一个两千年前既熟悉又陌生的王朝连同那位伟大君主,顿时成为坊间热门的谈资。
(3)______说绍兴是一本漂在水上的书,______鲁迅故里无疑是全书的精华乐章。
A.敲开 飙升 如果/那么
B.叩响 飙升 假如/而
C.叩响 蹿升 如果/那么
D.敲开 蹿升 假如/而
解析:本题考查准近义词的使用。“叩响”与“敲开”意义相近,但“叩响”更书面化,“敲开”则显口语化。前者更符合句意。“蹿升”指迅速上升,而“飙升”则是暴风般地上升。显然前者更符合语意。“如果……那么……”是假设关系,“假如……而……”语意突出后者,纵观句意,应同时强调两者,故用前者更妥。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由于美国在朝核问题当前的僵局化解之前拒绝与朝鲜建立外交关系,作为惩罚,朝鲜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与世隔绝。
B.刘翔是中国乃至世界炙手可热的体育明星,是追星族心中的“大星”。
C.如果日中两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都能够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寻求1加1大于2的结果,“东亚共同体”轮廓就逐渐清晰了。
D.中国教练执教海外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但国内对他们的评价往往是毁誉参半。
解析:“炙手可热”喻气焰盛,权势大。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
A.北人南迁和吴头楚尾的历史情境,孕育了兼容并蓄的江西文化,而江西文化海纳百川的多元特质,又决定了江西民间建筑的包容性。
B.温家宝明确表示,人民币汇率升值,是重大的经济政策,中国将不会迫于外界压力而使人民币升值。
C.到2005年,专家认为家居生活的流行色将是橙黄色,鲜艳明亮的橙黄色有对抗忧郁、扫除景气阴霾的功能。
D.时至今日,没有哪一个行业的绝对利润值,能挑战中国房地产业的暴利,没有哪一个行业的利润,能动摇甚或问鼎中国房地产业的榜首地位。
解析:在第一个“升值”之后加“与否”。
答案:B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中药能遏制寄生虫抗药性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一种基于中国传统中药——青蒿素研制出的药物能有效遏制疟疾寄生虫的抗药性,他们认为这种新药也许能革命性地改变疟疾的治疗方法。
世界上每年有3亿人患疟疾,其中100万人因此死亡。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氯喹成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之一,但在非洲和亚洲,疟疾寄生虫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等药物越来越具有抗药性。
浏览完整试题
青蒿素是植物青蒿的提取物。中国的古人在数千年前就开始用青蒿作为处方药治疗疟疾,它还有明显的退烧功效。科学家一直在研究青蒿素杀死疟原虫的机理。部分研究人员认为,青蒿素中有一种名为氧化氢桥的化学结构,它在被铁离子分解后会形成活跃的自由基,能够对一系列蛋白质及其他的生物分子展开攻击,这种攻击对寄生虫而言是致命的。另外一种观点是,与氯喹的工作原理类似,青蒿素能够阻断寄生虫消耗人体血红蛋白时产生的有毒副产品血红素在体内的传输。基于青蒿素中的氧化氢桥分子杀死寄生虫的特点,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瑞士热带研究所、澳大利亚维多利亚药学院等的研究人员合作,对青蒿素的这种分子进行了轻微的改变,由此制成了新药RBx-11160。这种药只需要服用三天,它简单的结构让其生产成本比原来便宜80%。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的Yuanqing Tang参与这种药物的研发,他说:“我们希望能证明RBx-11160对治疗疟原虫类的抗药性是有用的。”Tang和同事的方法是对青蒿素中的氧化氢桥分子进行了修饰,在其中增加了一个化学基,从而让这种分子制成的药物能够溶于水且更加稳定。
更好的溶解性意味着这种药物能够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使用。稳定性意味着在这种药物到达寄生虫所在的血浆的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化合物会分解。而且这种新药疗效更强,当被感染的小鼠服用这种新药后,4天之中95%~100%的寄生虫都消失了,而传统的青蒿素药物需要服用一周的时间才能清除95%的寄生虫。
7月份,RBx-11160在英国进入人体安全的预期临床试验。Tang说最初的结果令人振奋,但获得全面的数据还需要一段时间。
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疟疾研究员Paul Oneill说:“如果这种药物在人体的疗效不错,那么可以将它与另一种药物结合使用,以确保杀死RBx-11160没有杀死的寄生虫。”
5.对“他们认为这种新药也许能革命性地改变疟疾的治疗方法”一句中“革命性”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利用青蒿素制成的新药,能从根本上改变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等药物的抗药性。
B.利用青蒿素制成的新药,药性独特,它与氯喹具有截然不同的治病机理。
C.利用青蒿素制成的新药,疗效更强,可大幅度提高对疟疾寄生虫的杀灭率。
D.利用青蒿素制成的新药,疗效更快,可以大大缩短疟疾病的治愈时间。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革命性”是针对改变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药性而言的。B、C、D三项均未涉及疟原虫的抗药性。
答案:A
6.对画线句子所包含的信息,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寄生虫在消耗血红蛋白时能产生有毒血红素。
B.有毒血红素在体内传输会导致疟疾的难以治愈。
C.青蒿素是通过阻断有毒血红素的传输而有效治疗疟疾的。
D.人体内的血红素是由寄生虫生命活动而产生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在这个长句中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D项说血红素是由寄生虫产生的,属于错误判断。其他几项都是准确的。
答案:D
7.下列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分析青蒿素杀死疟疾原虫的机理,弄清青蒿素中氧化氢桥的化学结构,是研制新药RBx-11160的关键环节之一。
B.利用植物青蒿提取的青蒿素之所以能治疗疟疾,是因为青蒿本身便具有明显的退烧功效。
C.对青蒿素中的氧化氢桥分子进行修饰,目的是为了让这种分子制成的药物有更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D.利用青蒿素研制成的新药RBx-11160,同其他的药物结合使用,有可能杀死人体内所有的疟疾寄生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B项谈到的青蒿的“退烧功效”,对治疗疟疾所起的作用是辅助性的。
答案:B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0题。
齐湣王既灭宋而骄,欲为天子。
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遂进军深入。齐人果大乱失度,湣王出走。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乐毅闻昼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使人请蠋,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自奋绝脰而死。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齐民喜悦。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
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记四》)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 循:顺从。
B.诸侯害齐王之骄暴 害:害怕。
C.分魏师以略宋地 略:侵略。
D.齐王伐功矜能 矜:夸耀。
解析:A.“循”为“安抚”;B.“害”为“苦于”;C.“略”为“强取、进占”。
答案:D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乃与乐毅谋伐齐
A.
乃不知有汉
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
B.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若因而乘之
C.
因利乘便
而又欲劫之以兵
D.
而母立于兹
解析:C.都为介词“趁着”。A.前者为“于是”,后者为“竟然”。B.前者是表示行为目的的连词,相当于“而”,可译作“来”;后者是表示行为方式的连词,“船载”是“入”的方式。D.前者为“并且”,后者为“你的”。
展开余下试题
答案: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乐毅起先反对燕国对齐国发动战争,原因是齐国强大而燕国弱小,更何况强大的秦国不愿意支援燕国打赢这场战争。
B.剧辛认为乐毅不应该在没有他国军队支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应该以占领齐国边境城池为主要目的,这样会充实燕国的领土。
C.乐毅听说王蠋贤能,就下令军队不要骚扰王蠋,并派人前去相邀谋事,但王蠋最终还是因为乐毅的部下恶意相逼而自杀身亡。
D.文中的齐湣王是齐宣王的父亲,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就与他们父子二人有关。
解析:A.乐毅只是反对燕国单独对齐作战;C.“乐毅的部下恶意相逼”只是王蠋自杀的部分原因,还因为亡国之痛;D.齐宣王是齐湣王的父亲。
答案:B
附参考译文:齐湣王灭掉宋国后十分骄傲,想自立为天子。
燕王日夜安抚教导百姓,使燕国更加富足,于是他和乐毅商议进攻齐国。乐毅说:“齐国称霸已久,根基丰厚,地广人多,我们不易独力攻打。大王如果要讨伐它,不如联合赵国及楚、魏三国。”燕王便派乐毅约定赵国,另派使者联系楚国、魏国,再让赵国用讨伐齐国的好处引诱秦国。各国苦于齐国的骄横暴虐,都争相赞成参加燕国的攻打齐国的战争。燕王调动全部兵力,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国军官斯离率领军队连同韩、赵、魏联军也前来会合。赵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乐毅,乐毅统一指挥秦、魏、韩、赵大军发动进攻。齐湣王集中国内全部人力进行抵御,双方在济水西岸大战,齐国军队大败。(乐毅)便派魏国军队进占宋国旧地,部署赵国军队去收复河间,自己率领燕军,长驱直入继续追击溃败的齐军。剧辛劝说道:“齐国大,燕国小,依靠各国的帮助我们才打败齐军,应该及时地攻取边境城市,充实燕国领土,这才是长久的利益。现在大军经过城镇而不攻占,一味(孤军)深入,既无损于齐国又无益于燕国,只能结下深怨,日后必定要后悔。”乐毅说:“齐王好大喜功,刚愎自用,(遇事)不与下属商议,又罢黜贤良人士,专门信任阿谀谄媚小人,政令贪虐暴戾,百姓十分怨愤。现在齐国军队已溃不成军,如果我们乘胜追击,齐国百姓必然反叛,内部发生动乱,齐国就可以收拾了。如果不抓住时机,等到齐王痛改前非,体贴臣下并抚恤百姓,我们就难办了。”于是下令进军深入。齐国果然大乱,失去常度,齐湣王出逃。燕王亲自到济水上游去慰劳军队,颁行奖赏,犒劳将士;燕王封乐毅为昌国君,让他留在齐国进攻其余未攻下的城市。乐毅听说昼邑人王蠋贤良,下令军队不得进入昼邑周围三十里。又派人邀请王蠋(前来议事,王蠋辞谢不去),燕国军人威胁说:“你要是不来,我们就在昼邑屠城!”王蠋叹息说:“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嫁二夫。国破君亡,我不能使他们保存,而自身又被燕人逼迫,我与其苟且偷生,还不如一死!”于是把脖子系在树枝上,纵身一跃,自尽而死。燕国军队乘胜长驱直入,齐国大小城市望风崩溃。乐毅整肃燕军纪律,禁止侵掠,寻访齐国的隐士高人,致以荣誉礼待。还放宽人民赋税,革除苛刻的法令,齐国人民都十分喜悦。六个月之内,燕军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
荀况评论说:国家集中了天下的利益和权势。有道行的人主持,可以得到大的安乐、大的荣耀,成为幸福的源泉。无道行的人主持,却带来大的危险、大的拖累,有这样的君王还不如没有。等到形势极度急化,他(君王)即使想当一个普通老百姓也做不到。所以治理国家的君主如果提倡礼义,就可以称王,树立信誉就可以称霸,玩弄权术则必然灭亡。
第Ⅱ卷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4分)
(2)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2分)
(3)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4分)
答案:(1)燕王便派乐毅约定赵国,另派使者联系楚国、魏国,再让赵国用讨伐齐国的好处引诱秦国。(注意“别使”“啖”“以伐齐之利”。)(2)就让(他)留在齐国进攻(其余)还没有攻下的城市。(注意“徇”和定语后置。)(3)所以治理国家的君主(如果)提倡礼义,就可以称王,树立信誉就可以称霸,玩弄权术则(必然)灭亡。(补充“如果”,注意“用国者”“权谋立”。)
12.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对 雪
杜 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
注: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3分)
(2)读第二、三两联,作者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的感情的?(5分)
答案:(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2)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樽无绿”,“绿”指酒)和以虚写实的方法,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
13.将下面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任选两题。)(5分)
(1)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空中闻天鸡。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半壁见海日 (3)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五、(22分)
读下面散文,回答其后14~17题。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赵丽宏
果然,你喜欢那几株腊梅,我的来自南方的朋友。你钦羡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书桌上,停留在那几株刚刚开始吐苞的腊梅上。你在惊异:那些看上去瘦削干枯的枝头,何以结满密匝匝的花骨朵儿?那些看上去透明的、娇弱无力的淡黄色小花,何以吐出如此高雅的清香?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腊梅的清香弥漫在屋子里,使我小小的天地充满了春的气息,尽管窗外还是寒风呼啸,滴水成冰。我们都深深地陶醉在腊梅的风韵和幽香之中。
你久久凝视着腊梅,突然扑哧一声笑起来。“假如下一辈子要变成一种植物的话,我想做一株腊梅。你呢?”你说着笑着就走了,却留给我一阵好想。假如,你真的变成一株腊梅,那会怎么样呢?我默默地凝视着书桌上那几株腊梅,如果那流动的清香是它们的语言的话,那它们也许是在回答我了。
好,让我试着来翻译它们的语言,你听着——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那么你必须坚忍,必须顽强,必须敢于用赤裸裸的躯体去抗衡暴风雪。你能么?当北风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当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的时候,你却应该清醒着,应该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要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一任严霜把它们包裹,一任飞雪把它们覆盖……你能忍受这种煎熬么?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具备牺牲精神,必须毫无怨言地奉献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结晶。你能么?当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迎着风雪开放出你小小的花朵,你一定无比珍惜这些美丽的生命之花。然而灾祸常常因此而来。为了在万物肃杀时你一枝独秀的花朵,为了你预报春天信息的清香,人们的刀斧和钢剪将会无情地落到你的身上,你能承受这种牺牲么?也许,当你带着刀剪的创痕进入人类的厅堂,在一只雪白的瓷瓶或者一只透明的玻璃瓶里默默完成你生命的最后乐章时,你会生出无穷的哀怨,尽管有许多人微笑着欣赏你,发出一声又一声由衷的赞叹。如果人们告诉你:奉献和给予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你是不是同意呢?
展开余下试题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忍受寂寞,必须习惯于长久地被人们淡忘冷落。你能么?请记住,在你的一生中,只有结蕾开花的那些日子你才被世界注目。即便是花儿盛开之时,你也是孤零零的,没有别的什么花卉愿意和你一起开放,甚至没有一簇绿叶陪伴你。好花须得绿叶扶,这样的格言与你毫不相干。当冰雪消融,当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世界,当万紫千红的花朵被水灵灵的绿叶扶衬着竞相开放,你的花儿早已谢落殆尽。这时候,人们便忘记了你,春之圆舞曲是不会为你奏响的。
假如你问我:那么,你们何必要开花呢?我要这样回答你:我们开花,绝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当然,我们的傲骨里也蕴藏着温柔的谦逊,我们的沉默中也饱含着浓烈的热情。这一切,人们未必理解。你呢?我把做一株腊梅的幸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都告诉你了。现在,请你告诉我,你,还想不想做一株腊梅。
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
(有删节)
14.来自南方的朋友,为“我”书桌上几株刚吐苞的腊梅而惊异,他惊异什么?(不超过30字。)(5分)
答案:瘦削干枯的枝头结满花骨朵,透明娇弱的小花吐出高雅的清香。
15.文章写道,“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在飞,在飘,在流动”。联系全文看,那流动的清香道出了腊梅怎样的品格?(5分)
答案:答题要点:①坚韧、顽强;②牺牲、奉献;③忍受寂寞;④风骨、气节。(意思对即可。)
16.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来表情达意。文中的“你”称代的内容是否一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1)全文的“你”称代的含义不一致。(这一点不写也可。)第二人称“你”在文中具有实指人称和虚拟人称的双重含义。(2分)一是实指那位南方友人,而借腊梅之口所说的“你”应当包括所有“想做一株腊梅”的人们,也包括读者在内。(2分)(2)造成一种对话的氛围,增强了亲切感和感染力。(答“震撼力”也对。)(2分)
17.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文章托物言志,作者借助腊梅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和人格情操投射到腊梅身上,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
B.历来咏梅的诗文大都借梅花的幽香高洁来反衬孤寂凄苦的遭际和清高孤傲的品性,本文也不例外,在激情中夹杂着丝许的惆怅。
C.“在一只雪白的瓷瓶或者一只透明的玻璃瓶里默默完成你生命的最后乐章”一句,写了腊梅的哀怨,但更多的是表现了腊梅毫无怨言的奉献精神。
D.说腊梅的“幸”是因为腊梅在万物肃杀时一枝独秀,时常被文人墨客赞美;说腊梅的“不幸”是因为它易被人们淡忘冷落。
E.文章语句整散结合,富于变化,有强烈的节奏感,在浓郁的诗意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解析:B项“本文也不例外,在激情中也夹杂着丝许的惆怅”不对,全文并没有“夹杂着丝许的惆怅”。D项腊梅的“幸”是因为腊梅在万物肃杀时一枝独秀,散发出预报春天信息的清香,而不是“时常被文人墨客赞美”。
答案:BD
六、(15分)
18.“到哪里去买休闲服”,为了这个问题记者选取北京、上海、南京和武汉4个城市,在各自主要的商业街上随机抽取了400个样本进行调查,结果见下面提供的表格。阅读比较此表,可以归纳出哪两点结论?(每一点结论不得超过40个字。)(6分)
各收入层次在购买休闲服时选择商店的比例
收入水平(年收入人民币元) <8000 8000~1.5万 1.5万~2万 2万~3万 >3万
专卖店 49.91% 49.91% 52.34% 52.82% 52.20%
外资或合资百货店 5.99% 12.16% 13.06% 17.86% 23.90%
私营服装店 21.51% 15.24% 14.96% 14.66% 10.66%
答案:(1)各消费层次均有约半数选择专卖店。(2)随着收入的增长,选择外资或合资百货店的比例递增,而选择私营服装店的比例递减。
19.用“我”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3分)
那幅肖像画据说出自名人之手,我左看右看,横看竖看,它的“名气”我始终品味不出来。
答案:我左看右看,横看竖看,始终品不出那幅据说出自名人之手的肖像画的味来。
20.举一段(或自己拟一段)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广告词,并就广告词的特点作简要解说。(6分)
例如:有关“王致和臭豆腐”的一则广告词是:“臭名远扬,香飘万里。”这则广告从人的切身体验入手,用对比的手法、整齐的句式,生动地表现了王致和臭豆腐闻起来奇臭无比,吃起来浓香绵绵的特点。
答案:有关“三全凌汤圆”的一则广告是:“三全凌汤圆,团团圆圆。”这则广告从人类美满生活角度入手,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富有韵律的叠词,形象地表现了“三全凌汤圆”品质过硬、质量上乘的特点。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自从人类成了世界的霸主以来,几乎驯服了所有动物,却没有养活过一只麻雀,因为自人捉住麻雀的那一刻起,它就开始绝食。在麻雀的逻辑里,要么自由地生活,要么死去。有人说,麻雀是最有灵气的鸟儿,它虽然平平淡淡,毫无艳丽之处,却是不可战胜的,尽管你可以杀死它。所以被尊为鸟类“精神之王”的不是苍鹰,而是渺小的麻雀。
这说明尊严和形态不一定有直接关系,请以“尊严和形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 (222.45.80.45)"
上一篇:
绵阳市高中2006级第三次诊断考试
下一篇:
福建省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9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6年普通”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