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840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40]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监生(jiàn) 瓦楞(lèng) 间或(jiān) 沸反盈天(fèi)
B.钝响(dùn) 朱拓(tà) 讥诮(qiào) 咀嚼赏鉴(jué)
C.悲悯(mǐn) 负疚(jiū) 辖制(xié) 少不更事(jīng)
D.草窠(kē) 蹙缩(cù) 炮烙(lào) 莞尔而笑(wǎ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寒喧 简捷 应酬 宽宏大量
B.骋礼 怂恿 恶梦 没精打彩
C.甬道 惶急 拆罪 放浪形骸
D.幽微 悚然 怨府 百无聊赖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春节期间,北京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300元者,本店将 一份精美的礼品。
②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 实实在在的利益。
③台湾方面认为,与大陆谈判的时机不成熟。本来可以深入的新一轮谈判因此而_____ 了。
④、在大熊星座中,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光环, 在北斗星的周围。
A.惠赠 谋取 搁置 萦绕 B.敬赠 谋取 搁浅 萦绕
C.惠赠 牟取 搁浅 缠绕 D.敬赠 牟取 搁置 缠绕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刚刚打完这场球,队员们又赶往下一个赛场,有人想趁乘车时间休养生息,以打好下一场比赛。
B.闹得沸沸扬扬的“安大线”和“安纳线”石油管道铺设之争终于尘埃落定,2004年最后一天俄政府决定修建“泰纳线”。
C.如果政府官员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这样的官员要他何用?
D.他这个人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他都记在心里,总要找个机会给人穿小鞋。
二、(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橘颂》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学者们的看法仍很分歧。有的认为它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甚至可能是他最早的作品;有的则认为作于顷襄王早期,或认为作于倾襄王后期,而曹大中先生则曾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或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看,就反映出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言己虽幼小,言有法则,行有节度,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则又认为《橘颂》乃屈原青少年时代所作了。而在“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句下又注曰:“屈原亦以修饰洁白之行,不容于世,将饿馁而终。”显然又把它当作屈原晚年的作品了。王逸的观点虽不确切,却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
浏览完整试题
由于以往各家对《橘颂》创作年代的判断皆建立在自己对《橘颂》文义的认识上,缺乏具体、可靠的硬性证据,故楚辞学家赵逵夫先生另辟蹊径,从《仪礼•士冠礼》之祝辞中找到外证,从而作出《橘颂》乃屈原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的结论。……
赵先生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论述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橘颂》创作过程的理解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橘颂》尽管有这样一些与《士冠辞》的相似之处,可能屈原在写作《橘颂》时的确借鉴了《士冠辞》的立意和词语,或受到《士冠辞》潜在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表明这就一定是屈原在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因为屈原也完全可能在他晚年回顾自己生平、总结自己志行时借传统的《士冠辞》形式以咏橘而自我肯定、自我勉励。何况《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不同,特别是从其诗句的涵义并联系屈原全部辞作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情况来看,根本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而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一生志行的总结、肯定和自勉。
5.关于《橘颂》创作的时间,学者们众说纷纭,对其原因的分析不属于作者看法的一项是
A.受王逸观点的影响。
B.缺乏具体、可靠的材料。
C.对屈原的作品、屈原的思想,认识不够准确、深入。
D.只凭对《橘颂》文义的认识,未免主观臆断。
6.本文作者对赵逵夫的观点提出异议,最重要的一点依据是
A.屈原写《橘颂》借鉴《士冠辞》,未必在行冠礼之后。
B.《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区别。
C.从《橘颂》及屈原其它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来看,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
D.屈原完全可以在晚年回顾生平,总结志行。
7.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古代著名学者的观点也要多方分析参照,不可盲从。
B.在研究问题遇到困难时,另辟蹊径有可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C.在学术问题上有某些争议是正常的,贵在尊重对方的意见,并在发挥己见时能够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D.本文在认真研究前人观点、对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虽仍维护了晚年说,但其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
三、(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秋,七月,以周行逢为武平节度使,制置武安、静江等军事。行逢既兼总湖、湘,乃矫前人之弊,留心民事,悉除马氏横赋,贪吏猾民为民害者皆去之,择廉平吏为刺史、县令。朗州民、夷杂居,刘言,王逵旧将卒多骄横,行逢壹以法治之,无所宽假,众怨怼且惧。有大将与其党十馀人谋作乱,行逢知之,大会诸将,于座中擒之。数曰:“吾恶衣粝食,充实府库,正为汝曹,何负而反!今日之会,与汝诀也!”立挝杀之,座上股栗。行逢曰:“诸君无罪,皆宜自安。”乐饮而罢。行逢多计数,善发隐伏,将卒有谋乱及叛亡者,行逢必先觉,擒杀之,所部凛然。然性猜忍,常散遣人密诇诸州事,其之邵州者,无事可复命,但言刺史刘光委多宴饮。行逢曰:“光委数聚饮,欲谋我邪!”即召还,杀之。亲卫指挥使、衡州刺史张文表恐获罪,求归治所,行逢许之。文表岁时馈献甚厚,及谨事左右,由是得免。
行逢妻郧国夫人邓氏,陋而刚决,善治生,尝谏行逢用法太严,人无亲附者。行逢怒曰:“汝妇人何知!”邓氏不悦,因请之村墅视田园,遂不复归府舍。行逢屡遣人迎之,不至。一旦,自帅僮仆来输税,行逢就见之,曰:“吾为节度使,夫人何自苦如此!”邓氏曰:“税,官物也。公为节度使,不先输税,何以率下!且独不记为里正代人输税以免楚挞时邪?”行逢欲与之归,不可,曰:“公诛杀太过,常恐一旦有变,村墅易为逃匿耳。”行逢惭怒,其僚属曰:“夫人言直,公宜纳之。”
行逢婿唐德求补吏,行逢曰:“汝才不堪为吏,吾今私汝则可矣。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则亲戚之恩绝矣。”与之耕牛、农具而遣之。
行逢少时尝坐事黥,隶辰州铜坑,或说行逢:“公面有文,恐为朝廷使者所嗤,请以药灭之。”行逢曰:“吾闻汉有黥布,不害为英雄,吾何耻焉!”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之邵州者,无事可复命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B.夫人何自苦如此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请以药灭之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因请之村墅视田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9.下列句子分别表明周行逢“以法治政”和“善发隐伏”的一项是( )
A.①尝谏行逢用法太严,人无亲附者。 ②文表岁时馈献甚厚,及谨事左右。
B.①今日之会,与汝诀也! ②将卒有谋乱及叛亡者,行逢必先觉,擒杀之。
C.①贪吏猾民为民害者皆去之。 ②无事可复命,但言刺史刘光委多宴饮。
D.①即召还,杀之。 ②行逢知之,大会诸将,于座中擒之。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展开余下试题
A.周行逢为官关心民生,废除苛捐杂税,任用廉吏,严于执法,吓得贪官污吏和为害乡里的刁民都逃离了此地。
B.周行逢坚持原则,不任人唯亲,拒绝了女婿做官的请求。他又讲究亲戚情意,资助了女婿不少财物。
C.周行逢不避旧耻,勇于改过,对于年轻时犯罪留在脸上印记,他并不怕遭人嗤笑,还以黥布为例,认为面容不美的人,一样可以成为英雄。
D.周行逢身上也有许多不足,他猜忌多疑,用法过严,以致诛杀无辜,使人人畏惧,连他的妻子都惧怕一旦发生变故,身遭祸害,因而借故逃到乡间居住。
第Ⅱ卷
四、(共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邓氏不悦,因请之村墅视田园,遂不复归府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逢屡遣人迎之,不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途径秦始皇墓
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从两题中任选一题)(5分)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论》)
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__________。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2)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去来兮辞》)
云无心以出岫,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___,又有清流急湍,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五、(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周 涛
①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他会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②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③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扎根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也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样也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④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决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⑤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长久。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真正有生命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
⑥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那样干燥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大的修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健康的屹立着,襟怀博大,人和梯子在它的脚下显得极其可笑。
⑦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虚势造成的,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意。
⑧我还见到过五百年高龄的无花果王,它占地数亩,落地的无花果使他周围散发着甜腻的腐败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它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致,造就成、编织成一座自已的宫殿。
⑨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凡响,一看就知道,是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⑩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他们每一棵树的神态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风范。我当时就颇感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要是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 (选自《美文十年精华》有删节)
14. 文章第1段,作者说“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结合原文,树的“伟大”、“高贵”、“智慧”的内涵分别是么?(6分)
伟大:
高贵:
智慧:
15.文章第4段,作者说树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请指出树都“清楚”些什么?(4分)
答:
展开余下试题
16.文章以梧桐树王、无花果王为例,意在赞美它们怎样的品德?(4分)
梧桐树王:
无花果王:
17.(1)怎样理解文中“大树”的形象?(2分)
答:
(2)大树的成长过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至少答出3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共15分)
18.文学常识填空:(4分)
(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_体通史,《鸿门宴》一文选自《 》。
(2)王羲之,字逸少,善书法,有“ ”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_________。
19.用“中国古人”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6分)
流畅自如的水、宁静自守的山因中国古人喜欢用比喻手法在自然界寻找人生品质的对应物而被看成智者和仁者的象征。
中国古人
20.请将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不超过26个字。(5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
上一篇:
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下一篇:
高一语文期末综合测试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2005—2006”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4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