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1224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24]
2006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二(东营卷)
"2006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二)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1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旱烟袋擎起——cūn裂的大手,给小姑娘擦着泪说
(2)没有一位雕刻家足以与米凯朗琪罗——pì美吗?
(3)虽然间 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扳上
(4)好高骜 远
2、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那批公开了的外交文件一一了日本政府曾故意隐瞒战时绑架并造成中国劳工大量死亡的事实真相。
(2)联合国送往伊拉克的首批人道主义——物资于昨天运抵达科威特。
(3)我们有的党员对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困难——一,漠不关心,这种状况应当引起重视。
A、透露 援助 不闻不问 B、披露 救援 熟视无睹
C、揭露 支援 充耳不闻 D、显露 救援 置若罔闻
3、修改病句。(2分)
(1 )4月6日伊拉克新闻部长萨哈夫承认了英美联军占领萨达姆机场的说法纯属美国的虚假报道。
(2)国务院“5•7”空难处理小组负责人5月16日在大连说,打捞上来的机头残骸为解释事故原因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1分)
(1)《水浒传》巾“误入白虎堂”的人物是 。
(2)《三国演义》中“群英会将干中计”中的主要人物是 。
5、根据要求恰当填写古诗文语句。(每空1分,共 8分)
①南唐后主沉溺于游玩嬉戏之中,成了他国俘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打败吴王夫差.正可谓:“ , 。”
②读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我不由得想起了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两句话:
“ , ”我真羡慕他有那么多好朋友。
②被曹雪芹写入《红楼梦》、以香菱之口加以赞叹的诗句是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 , 。”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久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
是: , 。
6.仿照画线句子的格式,再写两个句子(2分)
生活中处处是美.美是多姿多彩的:美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美是 ,美是 。
7.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浏览完整试题
A、都德和莫泊桑都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契诃夫是俄国著名的作家。
B.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人家”中。有苏氏三父子,他们是父亲苏洵,儿了苏轼和苏辙。
C.《术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
D.我国最早的诗歌是《诗经》,最早的一部史书是《尚书》。
8.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2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丁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 。
(2)颈联中,诗人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表明心迹,寄寓了对友人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机,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口:“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9.解释下面加点词语(3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 ) ⑨躬耕于南阳( )
④先主器之( ) ⑤遂许先帝以驱驰( )⑥由是先主遂诣亮( )
10.《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成语、俗语、歇后浯之类,请分别写出下列人物有关的一句成语、俗浯或歇后语。(2分)
刘备:——
诸葛亮:
11.甲乙两文各有一个通假字,请找出并解释。(2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13.甲乙选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侧重点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2分)
甲文:
乙文:
14.刘备、诸葛亮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划.请结合这两段文字,联系现实,就其中一个人物,淡谈你的认识和评价。(2分)
15.(甲)段追叙往事,表达了诸葛亮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可用原文答。(2分)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16——2l题。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
(甲)、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驾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
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我没有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斑羚飞渡》)
(乙)、应该说那天是老猎人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瞅见对面两步之遥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他丝毫没有犹豫,转身拿来杈子枪。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乞怜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手指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清泪也清晰地留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它要弯下笨重的身子向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坑,埋掉了这对母子,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藏羚羊跪拜》)
16、如何理解段第一段中“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一句话的含义:(2分)
17、第一段中“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掉换位置”为什么会让我感到震惊?(2分)
18、第二段中“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老猎人忐忑不安的原因是什么.
你能否发挥想像描绘出他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19、两段中的主人公都是羚羊.然而作者却花了大量笔墨描绘猎人,说说作者这么处理文章的目的是什么?(2分)
20、猎人的存在使得许多动物永无安宁之日,你能否拟一条标语或广告,规劝猎人放下猎枪,还动物一个平安。(2分)
2l、两篇文章的共同点不仅仅在于描写对象的一致,更在于主题的惊人统一,你是否能谈谈自己对文章主题的看法及从中获得的启示: (2分)
(二)说明文阅读 人类最糟糕的的发明(10分)
展开余下试题
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因为我们现在现住居住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所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他们是“永生”的。
该报称,蟑螂曾被誉为顽强生命力的象征,但是,自从塑料袋出现以后,它甚至超越了蟑螂,将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后一个见证——相信它会带着人类历史进入下一个冰河期。塑料“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从70年代起,塑料袋垄断了欧美超市购物袋的市场。现在仅英国每年就要使用80亿个塑料袋。每次人们使用崭新的塑料袋装东西时,应该想想——也许有一天海龟会把它当作美味的水母一口吞下去,然后悲惨地死于窒息。
塑料食品袋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它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自然界的光、热、细菌和酶难以将其化解,即使埋在土里数百年它也不会分化、降解;焚烧塑料也不是解决办法,塑料燃烧后残存在大气力里的氯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会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所以大量弃置塑料袋的堆积,已经造成农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与其他国家相比,南非的“白色污染”更为严重。大风经过,树木上经常挂满了塑料袋,居民还以为是下雪了。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自2001年3月起,爱尔兰政府开始征收塑料袋稅,每个塑料袋9便士。而英国采取另一措施,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目前,其他国家正在效仿该方案,为“最糟糕的发明”做补救工作。但不知什么时候,人类才能告别“塑料时代”。
2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分)
答:
23、第2自然段划线句子主要说明了什么?(2分)
答:
24、第4自然段加点词“该方案”具体指什么?
答:
25、人类对处理废弃塑料袋感到头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限40字以内)(4分)
答:
(三)阅读《揣摩了三千年的心事》一文,做题。(12分)
揣摩了三千年的心事 丁国强
“诗经》所特有的古典意蕴和民间视角使其保持了鲜活的审美风格,无论经学家如何去抠字眼,去作一些牵强附会的解释,都无法冻结《诗经》的美学生命。王开林的《穿过(诗经)的画廊》一书是对“诗教”和“诗史”的解构。《诗经》是一部性情之作,对〈诗经》的解读同样需要一种激情以及对生存状态的敏感反映。
《诗经》之所以如此耐得位寻味,不仅在于其语言形式的完美,更重要的是,其中的生命体验和诗性智慧给人以无限的启示。清代文人薛雪在《一瓢诗话》中,提到注释《诗经》的误区,他说:“《三百篇》诸子尚有未详处,后人何尝疏得尽?”他的办法是“只要吟咏既久,自然而然有“兔起鹘落、水到渠成之妙”。自古至今,吟咏《诗经》者多矣,然而心领神会这恐怕是不多的。王开林则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轻松的神游者,他以诗化的语言来与三千年前的浪漫相呼应。以《诗经》的方式采阅读《诗经》,彻底抛弃了皓首穷经的烦恼 “三千年,我寤寐求之;三千年,我辗转反侧”,超越时空的诗情是永恒的,尽管三千年前女子的欢乐、连今天的女权主义者都读不通透,但是,对喜怒哀乐的表白却不能遏止。不读“诗经",我们或许还意识不到自我心灵的压抑 。 在《关雎》与《桃夭》之问,揣摩《诗经》时代的心事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诗经》语言本身就具有白话性,这与诗境的延伸并不相悖,我拒绝阅读一切关于《诗经》的白话版本,用翻译的方式采对待诗性话语的发轫者,是一种大不恭。王开林将他的白话译作巧妙地置于他的随笔之中,在不经意问实现了诗意的转换。《月初》无疑是最美的一篇,上千年的痴情依旧不改:“月儿出来亮晶晶/月照美人撩我心/珊珊细步苗条影,’一夜相思神不宁!”读者之所以没有感觉到语言上的破绽,那是因为王开林已经把自己置换成了当年的歌者:“她来过,两千多年前,她又走了,来时静悄去无声,唯有一缕香魂仍缭绕在春秋的月光里,如花的气息”。王开林先生并不指望通过《诗经》来确立一种价值立场,他关注的是一种“真”与“美”的错位。《穿过(诗经)的画廊》一书没有局限于文本层面,作者不经意地联系现代人的生存状况,这种比较是诗性的,是非学问的。《诗经》作为一种本源,只存在于诗人的感悟之中,“三千年前那只灵性充盈的燕子”是诗人的自造,既是一种启示,又是一种律令,命令诗人不能放弃诗的尺度。
[注】本文节选自《穿过<诗经)的画廊》一书的序言。(《穿过(诗经>的画廊》的作者为王开林。
26.阅读第二段中划线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2分)
《诗经》“耐得住寻味”的原因是 。
27.如何解读《诗经》,各人有不同的说法或做法,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I)薛雪的说法:
(2):王开林的做法:
28.阅读第三段划线的句子,“我拒绝阅读一切关于《诗经》的白话版本”其原因有哪些,请分点陈述。(4分)
29.下列分析和鉴赏,与这篇序言不相符合的一一项是( )(2分),
A.《诗经》中的男女恋情,连今天的女权主义存者都读不通透,因而超越时空的诗情受到了遏止,意识不到自我心灵的压抑。
B、“三千年前那只充满灵性的燕子”,在序言中既是指《诗经》中鲜活的生命,也是指王开林
对《许经》的审美感悟。
C.“没有局限于文本层面”,“不经意地联系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指出了王开林将《诗经》研究置于一个开阔的视野之中。
D.王开林的随笔从对艺术的审美和对生活的认知的角度研究《诗经》,充满着一种激情和对生存状态的敏感反映。 。
四、作文。(50分)
30、据报道,上海一位近八十岁的身患绝症的老大爷在乘公交车时,由于身体极度虚弱,哀求其他乘车的人给他让个座儿。老人一连哀求了四遍,一车人居然没有一个人给他让座儿。最后.一位站着的乘客怒斥坐在身旁的一位中学生,这位中学生才极不情愿地把座位让给老人。事情被媒体曝光后,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大量不文明的行为正在挑战我们民族传统道德的底线。同学们,看了这则消息,你一定会生出许多感想。请以“道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一、l r^0"
2006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答案
一、l、皴 媲 jiàn wù 2、B 3、(I)将“否认了”改为“支出”。(2)“揭示”
改为“寻找”。4、林冲、周瑜5、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④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6、略。7、D 8、(1)五律(2)以浮云与落日作比,形象的表达了当时的心理感受,表达了对友人关心和留恋之情。 ‘ ,
二、一、9、亲自; 器重: 估计、估量;拜见10、刘各摔孩子一收买人心,万事俱备,只欠东风ll、“有”通“又”;“信”通“伸”,伸张。“屏“通“摒”,摒退(写对两个就可得满分)
12、①卑鄙古义:低微鄙俗。今义:品行恶劣②古义:失败。今义:凶猛而放肆。13、甲文追忆先帝知遇之恩.乙文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14、如刘备:宽厚仁慈,礼贤下士,思贤若渴,终于建立了一番霸业。任人唯贤。15、报先帝而忠陛下。
展开余下试题
16、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老斑羚的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正是这些老斑羚以自己的死亡为桥墩换取了其他斑羚的新生。
17、在此种情况下人类往往会出现临阵脱逃的情形,而斑羚群却能始终如一地坚守阵地,这种为了种族的繁衍而甘心自我牺牲的精神让我震惊。
18、以第一人称描绘,重点在于描述“藏斑羚为什么要下跪呢?这是我几十年的狩猎生涯中从未见过的现象’’以此突出老猎人的疑虑重重,忐忑不安。
19、对于猎人的描写都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段A以猎人的心理活动烘托斑羚飞渡的场景令人震撼,段B则通过老猎人的种种举动烘托藏斑羚伟大而高尚的母爱。
20、扣住爱护动物的主题,简练明了即可。
2l、主题:赞美了存在于动物中的伟大的亲情:为了子孙后代,为了种族的繁衍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的精神。得到的启示是:人与动物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应该尽自己所能保护动物。给动物一个安全的家。
22.塑料袋
23.塑料袋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应用。24.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25.埋在土里难以分化、降解,燃烧产生有害气体。
课外抒情散文答案
26.(1)牵强附会无法冻结《诗经》的美学生命;它的解读需要激情以及对生存状态的敏感反映。
(2)不仅语言形式完美,而且充满生命体验和诗性智慧。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第(1)题3分,前一句1分,后一句2分;后一句答为“保持了鲜活的审美风格”或“一部性情之作”,‘得1分:第(2)题的两个方面各1分,字数每超过3个字扣1分。
27.(1>吟咏既久,自然就能领悟。(2)以诗化的语言诠解《诗经》,在不经意问实现诗意的转换。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第(1)题2分。”第(2)题3分:前一句l1分,后一句2分。字数每超过3个字扣1分。
28.(4分)(1)《诗经》的白话语言不妨碍今人对诗境的领悟。
(2)翻译将对诗意的表现造成伤害。(或:对我国诗歌源头的《诗经》,翻译是一种大不敬。)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每二小点各2分。字数每超过3个字扣1分。
29.(4分)
A(A、作者认为“超越时空的诗情是永恒的”,“对时喜怒哀乐的表白却不能遏止。”)
四、作文:略。 (218.59.179.47)"
上一篇:
沈阳市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
下一篇:
高三语文修辞专题复习练习30题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6年中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2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