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080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0]
博罗县华侨中学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博罗县华侨中学2006年语文冲刺阶段模拟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博罗县华侨中学陈道用
卷Ⅰ(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熨帖yù 慰藉jiè 纤细xiān 创伤chuàng
B.隽秀jùn 颀长qí 提供gōng 炽热zhì
C.矩形jǔ 瞭望liào 联袂mèi 委靡mǐ
D.瑰丽guī 角逐jué 勾当gòu 复辟pì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自立更生 命运多舛 莫可名状 承上起下
B.随声附和 棉里藏针 当务之急 以逸待劳
C.墨守成规 坐想其成 唉声叹气 轰堂大笑
D.优柔寡断 贻笑大方 憨态可掬 言不由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杭州得天独厚的旅游 ,成为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商业运作的一大卖点。
②外资银行抢滩大陆,金融界人士明显感受到了两种经营理念的巨大 。
③随着集成度的大幅度提高,微电缆的线宽越来越小,电阻也会 提高。
A.景致 冲撞 相对 B.景观 冲击 相对
C.景致 冲击 相应 D.景观 冲撞 相应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秀色可餐的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
B.近期,发生在萧山区的五个未成年人杀害同学的事情真是耸人听闻。
C.这次作文他写的是母亲节那天耳濡目染的事情,很生动感人。
D.中央电视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台风麦莎将正面袭来,各种防台抗台措施也呼之欲出。
5.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他大会上慷慨激昂地表示要反对腐败,私下里却贪污受贿的批评,表示赞同。
B.有关负责人强调,必须把制止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当作一项重要任务长抓不懈。
C.2006年金银彩色纪念币表面采用了热转印技术和剥光、喷砂,使得币面着色细腻,色彩逼真,纤毫毕现,栩栩如生。
D.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凭着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走上了创业之路,他们把国家贴息贷款的将近一半以上作为自己重新创业的启动资金。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
②如何统一起来?
③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
④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被取消了。
浏览完整试题
⑤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
⑥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⑦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
A.①②⑥⑦③④⑤ B.①③②⑥⑦⑤④
C.③①④⑤②⑦⑥ D.③②①④⑤⑦⑥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
人之死
“人之死”是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事物的秩序》中提出的一个关键概念。他通过对西方人文科学进行的历史考古发现,“人”的概念是在十八世纪末期之后进入知识学科的。从那时开始,“人”成为语文学、政治经济学和生物学的知识对象。此前,人文学科虽然发现了人的存在,但并没有将人当作一个特殊的对象来看待,人并不是这些学科的中心,这些学科也“没有关于人本身的认识论意识”。只是到了十八世纪末期之后的现代思想中,人既是知识的客体,又是认知的主体,既是人文学科捕捉的对象,又是这些学科得以奠定的基础,成为学科和知识的中心。人文学科正是以人的秘密做基础来展开自身的学科想象。这个诞生于十八世纪的知识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诞生”的过程。而无论是“诞生”还是“死亡”,并不是意味着作为一个具体实在的人的诞生或死亡,而是指人文学科中作为知识对象和知识客体的“人”的诞生或死亡。
这样一个学科中的人,就是一个概念的人,或者说就是人文学科所形成的人的概念。福柯将十八世纪末期以来的现代思想对于人的分析称作人类学,它由康德开创。正是在人类学中,人成为中心。它的基本问题是“人是什么?”它贯穿了整个十九世纪。但是,福柯却宣布这种人类学将要死掉了。这就是所谓的“人之死”,或者说,就是人的终结或人的消失。显然,这里的“人之死”,是作为某种知识形态和观念形态的人的死亡,是以人为中心的学科的死亡,是以康德的人类学为基本配置的哲学的死亡,最终,十八世纪末期以来的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知识型的死亡。但是,这样一个观念意义上的“人”是如何死亡和消失的呢?
福柯借助尼采提出了这个问题。尼采的“上帝之死”和超人思想是“人之死”的哲学起点。超人正是对人和人性的克服,超人将取代人,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的消失。在福柯看来,上帝之死同人的消失同义。在尼采那里,上帝和人相互归属,人与上帝存在着一种亲缘关系,紧紧地缠绕在一起。二者的意义只有依赖于对方,只能在以对方为参照、为语境、为解释的条件下才能被阐发,他们无法彼此隔绝和孤立。上帝只能是人的上帝,人只能是被上帝所俯瞰的人。就此而言,人和上帝是孪生子。只有在这种相互依托、相互寄生的意义下,“上帝和人才相互归属”。人和上帝具有怎样一种牢靠而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尼采看来,上帝常常让人负债于他,在人和上帝的契约关系中,人占据着债务者的位置,人和上帝的关系成为一种欠债和还债关系。作为债务者的人,被上帝免除了债务,也因此免除了因为债务而该得的惩罚。但人并不因此解脱,反而充满了罪感、负疚和责任。这样,在上帝面前,他愈发谦卑恭顺。他应该不停地偿还、同情、怜悯、牺牲。他的罪感意志构成了他的全部存在性,这也决定了他在上帝面前的永远敬畏和臣服。他的一切,无论哲学还是伦理、行动还是意识,总是处在上帝的凝视下,总是以上帝为准绳,以上帝为永恒的裁判、起源和理念,人无法摆脱上帝的诅咒。同样,就上帝而言,如果没有人,没有人的行为、道德、意识、哲学,没有人的全部存在性,上帝同样没有自己的存在意义。上帝的发明正是人的发明,上帝的出现正是人的出现的结果,上帝是为人而生的,它的职责、任务、价值和意义,它的全部起源性要素只有在控制人、操纵人的参照物这一点上才可以得到解释。这样,上帝和人须臾不可分离,二者互为参照,既是父子关系,又是孪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如果一方死去了,另一方也将死去,如果一方失去了全部的存在性,另一方也将堕入虚无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福柯说,“上帝之死和人之消失别无区别”。
但是,尼采的“人”和福柯的“人”并不完全相同。尼采更多地将道德意义和情感意义根植于人之内。他将内疚、责任、仇恨、善、恶、爱等的内容作为人的中心所指。尼采的上帝之死,意味着一种作为道德形象的人之死。上帝死去了,上帝所施加于人的责任、愧疚、痛苦、同情和怜悯——这些道德素质——也将死去。超人和人的差别在于,超人摆脱了人的这些道德负担,摆脱了人的这些禁忌、束缚和内心的自我压力,变得身轻如燕、无所顾忌、从容潇洒、神志健全而又孔武有力。但是,福柯的人并不是一个道德和伦理主体,是一个与道德无缘的知识形象。人,是一个概念的人,是知识学科建构和想象出来的人。人之死,是作为学科内容的知识形象的人的消失。既然这个学科对象消失了,那么在这个对象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伦理主题和人文主义当然也会随风飘逝。如果说在尼采这里,是道德的人的死亡,导致概念的人的消失;那么,福柯则将尼采颠倒过来,概念的人先死去,道德的人自然就不存在了。尽管二者的逻辑次序不一样,但人之死和伦理主义的消失紧密交织,道德的人和概念的人,伦理主体和知识主体,人文主义和人类学,其中之一的死亡,其中之一的丧钟必定敲响另一个的丧钟。
(选自2006年第一期《读书》)
7.下列对“人类学”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学中“人”的概念是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B.人类学是对十八世纪末期以来的所有对于人的分析的思想的通称。
C.人类学中人成为了学科和知识的中心,也是从这个学科诞生之日起人文学科才发现了人的存在。
D.福柯认为,康德开创的人类学中观念意义上的“人”将走向死亡。
8.下列对福柯“人之死”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尼采认为超人将克服人性而最终取代人,因为超人能够摆脱道德负担、禁忌和压力。这一观点帮助了福柯论证自己的观点。
B.“上帝之死”这一理论认为上帝和人互为参照对象,二者不可分离,上帝施与人的道德素质死亡了,人也就死亡了。
C.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消失了,那么以此对象为基础的伦理主题和人文主义也会相继消失。
展开余下试题
D.福柯所谓的“人”,是知识学科建构和想象出来的人,与道德无关。但福柯所谓的“人之死”却与伦理主义的死亡有密切关系。
9.下列表述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人文学科是以人的秘密做基础来展开自身的学科想象,这是从十八世纪开始的。
B.“人的诞生”的过程,并不是意味着作为一个具体实在的人的诞生,而是指人文学科中作为知识对象和知识客体的“人”的诞生。
C.在尼采看来,上帝常常让人负债于他,从而让人充满了罪感、负疚和责任。
D.尼采认为,人和上帝具有一种牢靠而密不可分的关系;福柯认为,这种关系使得上帝之死与人之消失没有区别。
10.通观全文,以下推测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尼采认为超人没有情感,没有自我道德约束意识,没有责任感。
B.人文学科至少应该包括语文学和政治经济学和生物学。
C.尼采的“上帝之死”和福柯的“人之死”从理论上讲互为因果关系。
D.人类学不仅仅只存在了一个多世纪,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
超然台记
〔宋〕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1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处之期年 期年:第二年 B.时相与登览 相与:竞相
C.庶几有隐君子乎? 庶几:几乎,差不多 D. 余弟子由适在济南 弟子:学生
1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日以反黑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放意肆志焉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13.下列内容都能表现苏轼“超然”情趣的一项是
①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②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③求福而辞祸 ④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⑤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 ⑥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1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阐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这篇《超然台记》,首段正面阐述凡物皆有可观、皆有可乐的道理,表达自己无往而不乐的精神。
B.第二自然段说明人们从“求福辞祸”的愿望出发,反而得到“求祸辞福”的结果,一是因为人的欲望无限,但可以满足人的欲望的东西有限;二是求福辞祸、取美去恶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斗争过程,三是在这种选择中,人心“游于物之内”,必然受物的支配和蒙骗,所以往住得到相反的结果。
C.第三自然段先叙由杭到密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怎样超然自处,优然自乐;再写修葺旧台和登台眺望的感慨;最后具体写超然台上游息宴饮的快乐。
D.全文前半部分进行记叙、议论,后半部分才开始写景、抒情,逐渐说到超然台,文章构思很独特。这篇文章写景生动,说理透辟,语言清新自然,行文如汩汩流泉,体现了苏文洒脱自如、纵横不羁的特点。
卷Ⅱ(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20分)
1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8分)
①彼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3分)
②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2分)
③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3分)
16.阅读下面王维的两首诗,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这两首诗都写到“空山”,这两处“空山”意境相同吗?试作简要分析。(2分)
(2)王维的诗歌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请从“诗画结合”这一角度对这两首诗作简要分析。(4分)
17.补写出下面的空缺部分(默写出原文)。(6分,任选两小题)
①古人写诗常化用前人诗文。如曹操《 》中的“ , ”就借用了《管仲•形解》中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
②《宋书•宗悫传》里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言,在唐朝诗人 的《行路难》中演化成为“ , ”。
③ 在《过秦论》中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认为“ ”,那么秦朝不仅不会灭亡,反而可以三代甚至万代为皇。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对月
贾平凹
①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
展开余下试题
②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照出来,悲哀的盼你丰满 ,望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还是学士,还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③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吴刚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短暂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
④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⑤月,我知道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在说明这个世界,就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像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地完成啊!
⑥试想,绕太阳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弹球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旋转。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榫。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⑦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机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
⑧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的事业永存。
18.文章为什么前后两次写到“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你真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明镜”?(4分)
19.文中说月亮“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境”,其理由是什么?(3分)
20.根据文意,谈谈你对下列两句话的理解。(6分)
①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
②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机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
21.第五段说从月亮中得到了启示:“万事万物,就像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地完成。”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用50字左右谈谈你的看法。(5分)
六(10分)
22.找出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
法国农业部长26日宣布,在法国安省境内新发现了死于H5N1型禽流感的15只野天鹅。自本月18日在法国安省首次发现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野鸭以来,法国禽类产品销售量下降到了30%以上。 法国政府已采取了不少预防措施,包括对全国的家禽实行圈养、对包括疫区在内的众多地区的上百万只家禽注射疫苗等。
23.下面是一位文学家意在警示某些人的一个“公式”,请用不超过25个字概括这一公式的警示意义。(2分)
A=B ÷ C
(A:人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B:别人的评价 C:自己的评价)
24.下面是2006年都灵冬奥会赛场的一个场景,请你以电视节目主持人或现场记者的身份,为它们配上一段画外音。要求:有描述有评论,语言准确生动,感情真挚,约50字。(4分)
[场景]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比赛,张丹、张昊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抛跳——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的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但柔弱的张丹表示要继续完成比赛。在随后的比赛中两人顺利地完成了两周半跳接后外点冰三周跳、捻转三周、后外三周抛跳以及后内三周等高难动作。最终他们以189.73分拼得一枚银牌!
七(60分)
2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也是我们常常遇到的生活经历,它既可以引起人们的类似联想,又包含着某种生活的哲理。请以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意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模拟卷答案
1.C(创伤chuāng 炽热 复辟bì) 2.D(自力更生 承上启下 绵里藏针 坐享其成)
3.D(“景致”不能受“旅游”修饰。“冲击”用于一方对另一方。“相对”是“比较”之意,“相应”是“呼应”之意)
4.A(A“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B“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此处应为“骇人听闻”;C“耳濡目染”指经常接触,自然受到影响,与“那天”矛盾。D呼之欲出,一般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5.B(A语意不明,谁表示赞同?C“喷砂”后面应加上“技术”一类的词语,才能与前面的“采用”搭配。C.“将近”与“以上”前后矛盾。
上一篇:
初三成语专题练习
下一篇:
长郡中学2006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博罗县华侨”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