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902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2]
05年资阳市语文中考模拟题(二)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按要求修改下面这段话。(2分)
乘车时希望能有鲎唬馕蘅珊穹牵疟暇贡日咀乓娣。(a)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b)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c)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赢年轻人,(d)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e)“老无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面对老弱病残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①(a)句中有横线的地方两个词语表意重复,应该删去的一个__________。
②文中画线的句子(b)(c)(d)句顺序不当,应该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
③(e)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改为_______________。
④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加以改正。______改为______。
2、根据提供的例句仿写一句话。(3分)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是我的依靠,是我永远的牵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边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2分)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还,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从楼的命名由来着笔,令人思接千载,心生遐想。
B、“黄鹤一去不复还,白云千载空悠悠”。与“此地空余黄鹤楼”,句中的“空”都写的是黄鹤楼,这更突出了空的意境,但写律诗要避重字,这有背于诗歌创作的常规。
C、诗的最后两句点题,由前边的写实景而引出归思难禁的愁绪。
D、全诗意境开阔,沟通古今,虚实相应,情景交融,出神入化,堪为唐诗的佳作。
4、阅读下边这一段话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春秋时期,晋国和秦国联合包围了郑国的都城,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受郑文公的委派,见了秦穆公,说:“秦晋两国联军围攻郑国都城,郑国人已经知道了自己死定了。如果灭亡掉郑国对你有好处,你劳师动众自然还值得,但是隔着晋国的大片疆土来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自己的边疆,你会懂得这是不大好办的。保必帮助灭亡掉郑国来便宜你的邻邦?邻邦版图的扩张就是贵国实力的削弱呵。如果能够保留下郑国,作为你东方通道上的接待站,这对你也并没有害处。再说那个晋国,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等它在东方”向晋国开拓了疆土,就会再向西方去搞扩张。如果不去损害贵国,它又向哪里去夺取土地!像这样损害贵国来养肥晋国的做法,你要多多去考虑呵!秦穆公听了打心底同意,就跟郑国订了和约,晋国看到这种情况,也就撤兵回国了。
(1)烛之武这一番话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这一番话的条理十分清楚。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这一番话给我们在与人进行语言交流时有什么启示?
5、在下边横线上填写相关的内容。(选填4处)(4分)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经常用《爱莲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话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3)搞学习一定要懂得恰当的学习方法,《论语》中就有告诉我们学习方法的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在《____________》中有一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岸花明又一村。”


浏览完整试题(5)我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指真正能称得上是英雄人物的应该算是今天的广大的人民群众。
(6)多少年来,人们都用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形容四川道路险峻闭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今天四川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因道路不畅制约四川经济发展的现状已经成为历史。
6、用手机给亲朋好友发短信是今天非常时尚的一种联谊方式。在新年到来之际,请你设计一条短信,向你的老师表达新年的祝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0分)(一)(16分)
十多年前寄居乡下的时候,曾经托一个老木匠做一张书桌。我并不认识这个老木匠,向别人打听,大家一致推荐他,我就找他。
对于木材,我没有成见,式样也随便,我只要有一张靠着写写字的桌子罢了。他代我作主张,用梧桐,因为他那里有一段梧桐,已经藏了好几年,干了。他又代我规定桌子的式样。两旁边的抽屉要多高,要不然装不下比较累赘的东西。右边只需做一只抽屉,抽屉下面该是一个柜子,安置些重要的东西,既见不得稳当,取携又方便。左右两边里侧的板距离要宽些,要不然,两个膝盖时时触着两边的板,就感觉局促,不舒服。我样样依从了他,当时言明工料价六块钱。
过了一个星期,过了半个月,过了二十多天,不见他把新书桌送来。我再不能等待了,特地跑去问他。他指着靠在阴暗的屋角里的一排木板,说这些就是我那新书桌的材料。我不免疑怪,二十多天功夫(编者注:同“工夫”。下同),只把一把木头解了开来!
他看出我的疑怪,就用教师般的神情给我开导。说整段木头虽然干了,解了开来,里面还未免有点潮。如果马上拿来做家伙,不久就会出毛病,或是裂开一道缝,或是接口处松了。人家说起来,这时某某做的“生活”,这么脆弱不经用。他向来不做这种“生活”也向来没有受过这种指责。现在这些木板,要等它干透了,才好动手做书桌。
他恐怕我不相信,又举出当地的一些人家来,某某新造的花厅,添置桌椅,某家小姐出阁准备嫁妆,木料解了开来,都搁在那里等待半年八个月再上手呢。“先生,你要是有工夫,不妨到他们家里去看看,我做的家伙是不容它出毛病。”他说到“我做的家伙”,黄浊的眼睛放射出夸耀的光芒,宛如文人朗诵他的得意作品的模样。
我知道催他快做是无效的,她在我并不着急,也就没说什么催促的话。又过了一个月,我走过他门前,顺便进去看看。一张新书桌站在墙边了,近乎乳白色的板面显出几条年轮的痕迹。老木匠正弯着腰,几个手指抵着一张“沙皮”,在磨擦那安抽屉的长方孔的边缘。
我说再过了一个星期,大概可以交货了吧。他望望屋外的天,又看看屋内高低不平的泥池,摇头说:“不行。这样干燥的天气,怎么能上漆泥?要待转了东南风,天气潮湿了,上漆才容易干,才可以渗入木头的骨子里去,不会脱落。
此后下了五六天的雨。乡下的屋子,室内铺着方砖,每一块都渗出水来,像劳工背上淌着的汗。无论什么东西,手触上去总觉得黏黏的。穿在身上的衣服也散发出霉蒸气。我想,我的新书桌该上漆了吧。
又过了十多天,老木匠带他的徒弟把新书桌抬来了.栗壳色,油油的发着光亮,一些陈旧的家具与它一比显得暗淡失色了。老木匠问明了我,就跟徒弟把书桌安放在指定的地位,只恐徒弟不当心,让桌子跟什么碰撞,因而擦掉一点漆或是划上一道纹路,他连声发出“小心呀”“小心呀”的警告。直到安放停当了,他才松爽地透透气,站远一点儿,用一只手摸着长着灰色短须的下巴,悠然地鉴赏他的新作品,我交给他六块钱,他随便看了一眼就握在手心里,眼光重又回到他的新作品.最后说:“先生,你用用看,用了些时,你自然会相信我做的家伙是可以传子孙的.”他说到“我的家伙”,夸耀的光芒又从他那黄浊的眼睛里放射出来了.
7、请从作者的记叙中按照提示概括出老木匠的三个特点:(3分)
①做木工的经验非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待活计非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待用户非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三段中的“过了一星期,过了半个月,过了二十多天”,删掉前两个分句,直接说“过了二十多天”好不好?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四段中加横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它还同第二段的哪句话有着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四段加点的“生活”在句子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书桌的整个制作过程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也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概括选文的中心思想。(3)
(二)(19分) 由读书的名言想到的……
中国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下苦功夫。“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好像成了人们成功的唯一法宝和途径。诚然,读书需要勤奋吃苦,但若只知吃苦和勤奋,学问也未必见长进!头悬梁,锥刺骨。有的人就是把刀架在脖子上也没用;晚上睡眠时间不足,白天昏昏沉沉,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书读百遍,没有灵感的闪现,没有情感的体验,没有思维的渗入,不要说一百遍,就是一千遍一万遍,其义也不会自动蹦出来!历史上不乏读万卷书的书虫、书橱,一肚子锦绣文章,却没有一句是自己的,如何能下笔如有神?
无独有偶,这连鼎鼎大名的爱迪生也有这样的名言:“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真多,百分之一的灵感,太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然而,正是这可以忽略不计的百分之一的灵感才恰恰是爱迪生这句话的本义。没有这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多的努力、再多的汗水也于事无益。爱迪生在寻找适合做电灯丝的材料时,实验失败了上千次,如果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闪现——用钨丝来代替,他不知道还要在几千次的汗水里浸泡。据爱迪生的日记所记载:“如果没有灵感,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发明创造的根本即百分之一的灵感,才是最最重要的,但大家都好像一点儿也不明白。”这才是那句名言的真正含义所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教学和成功赏识教育的普及与开展,它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我认为,问是一切做学问的人必径的途径,“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华罗庚);思是读书做学问的基础,“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因此,段首的对联应改为“书山有路问为径,学海无涯思作舟”,才更为恰当、更具有现代意义!


展开余下试题13、给下边加点的字注音。(2分)“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         )
14、结合语境理解加点词(句子)的意义(4分)
如果没有灵感,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爱迪生在寻找适合做电灯丝的材料时,实验失败了上千次,如果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闪现——用钨丝来代替,他不知道还要在几千次的汗水里浸泡。
15、在做学问这个问题上作者为什么特别强调“问”与“思”两个方面?(2分)
16、作者在充分肯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传统说法的基础上,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是:(2分)
17、第二段运用的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18、文章最后一段已用“□”分为三层,请概括第一层的意思。(3分)
19、以勤奋学习为主题,写一句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
(三)(15分)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馀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理渴仰,即作是念:“我有钱财,不减於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  作楼。
愚人见其垒  作舍,犹怀颖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作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馀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 _______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 ______  )
21、简要说说这篇文章包含了怎样的深刻道理?(3分)
22、将下边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23、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成语“           ”就出自于这个典故。如果用这个典故做论据,它能证明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选作一题)
(1)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伐,同学们和我们的老师一道走过了三年。祝贺你们成为首批使用课标教材的学生。相信同学们对你学过的这套教材有不少自己的感受,并想给编辑叔叔交流。(针对你学的这套教材可谈你是否喜欢,也可提自己的建议,还可另选角度谈自己收获、体会。)请以“编辑叔叔,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生活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对话,师生之间、朋友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它或许让你刻骨铭心。我们不仅能与人对话,也会与大自然、动物、植物对话。对话是交流,对话也是冲突,请以“对话”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内;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⑥字数不得少于600,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语文(二)
1(1)年纪大的(2)(C)(b)(d)(3)第一个句号改为问号(4)竟改为竞  无改为吾2大地是树叶的母亲,是树叶的家,是树叶永远的眷恋3B 4(1)灭郑对秦国无利(2)表明自己为秦国利益而来,以清出戒心  指出灭郑对秦国的利弊  希望秦国权衡利弊5(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学而时习之 默而识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陆游 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6)蜀道难,难于上青天。6如:新年到,快乐到,老师辛苦我知道,祝老师新年快乐。7(1)丰富  (2)认真、慎重(3)负责、热情周到8不好,因为这样才能体现出时间的漫长,突出我的迫切心情。9说明老木匠的经验在业丰富,选材的讲究 和第二段的第二句话有着关联10材料没有干就制成的生活用具或家具11考究12本文通过“我”做书桌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经验丰富,做活仔细,待用户热情周到的老木匠形象,赞美他的艺术精湛,尽职尽责。13wǎng  dài 14白搭:白费,是说我们光努力,没有灵感也无济于事,突出灵感的重要性  还要在几千次的汗水里浸泡:付出汗水的艰苦劳动,说明灵感在发明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5因为作者认为:问是一切做学问的人必经的途径,思是读书做学问的基础16如:书山有路问为径,学海无涯思作舟 或生活中要学会问与思17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18引出作者的观点19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0往昔:过去,从前  咸:都21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扎实的基础22当时的人听说这件事情后,于是都觉得奇怪好笑,都说:“哪有不修第一层就能建造起高楼的呢?”23空中楼阁  基础是很重要的 (222.213.218.220)" "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05年资阳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