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024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4]
2006届武汉市五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doc
"2006届武汉市五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3)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氤氲 愠色 蕴涵 温故知新
B、两讫 迄今 祈望 歧路亡羊
C、管辖 狎昵 狡黠 瑕不掩瑜
D、豆荚 惬意 挟制 汗流浃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赃款 捅篓子 一愁莫展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惊骇 明信片 如出一辙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C、渲泄 煞风景 浮想联翩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戏噱 挖墙脚 愤世嫉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希望美方切实履行 ,与中方一道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台海和平与安全。②平时出了问题,你首先应该从思想上检查自己,绝不能 责任,或埋怨别人。
③在每一次创新攻关时,他都全力以赴、全身投入, “走路撞树”的现象时有发生。
A、承诺 推托 以至 B、诺言 推脱 以致
C、诺言 推托 以致 D、承诺 推脱 以至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韩剧《大长今》在中国内地热播,扮演女主角的韩国青年演员李英名声大噪,令亿万观众为之倾倒。
B、按照作业要求,这两名宇航员在飞行过程中必须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圆满完成各项航天任务。
C、陆源污染物排海严重,人们对我国河口、海湾和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感到痛心疾首。
D、他将摔跤手金一视为自己的偶像,常常依葫芦画瓢,模仿金一的动作,结果常把自己弄得鼻青脸肿。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日常市场监管巡查中,不少工商人员虽然发现了疑点,但苦于取证、调查难度大,往往不了了之。
B、往日只知埋头钻研、不善言谈的立功科大学生们,现在却落落大方、口若悬河,敢于在各种应聘场合“推销”自己。
C、从专家到校长,再从校长到专家,这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转换,而是他本性的一种回归。
D、该公司生产的餐合,以玉米为原料,克服了蒸发残渣超标,有异味,渗漏,负重性能差等方面的缺陷问题。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从“格致”到“科学”
西学中源,这个词的意思是,西方学问源自中国。Science(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就遇到这种情况。中国士大夫问,Science是什么?洋人说,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自然,获得知识。中国士大夫说,这种学问,中国自古有之,叫做“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四书集注》的作者朱熹先生解释说,“格”就是“到”,“格物致知”就是“到物质上面去研究物质,获得知识”,这不是你们的Science吗?洋人一听,大为叹服,从此Science便译为“格致”,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使用了半个世纪。
浏览完整试题
朱熹先生教诲我们,从自身到万物,一草一木都要“格”(研究),今日格一物,得到一点知识,明日再格一物,又得到一点知识,积累多了,万物之理,豁然贯通。这套“格致”学问,表面上看,很像搞科研,却只是假象。原来朱熹先生所谓“格物”,不是动手动脚做实验,而是瞅着那物想问题;“格物”不是研究那物,而是通过那物反思自己的道德观,去恶从善,达到圣贤境界。在朱熹先生看来,真要用全副精力去研究实物,那叫“玩物丧志”;让你观察外物,为的是内省,好像参禅,与科研风马牛不相及。明朝的另一个理学家王阳明曾讥笑朱熹的“格致”说:“有一位朋友姓钱,想成为圣贤,我就让他去‘格’庭前竹子。钱先生面对竹子,‘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个道理。我就自己去试,‘格’了七天,也‘格’不出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了!”对此,胡适先生说,“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建立科学。”
《四书集注》里的“格致”与“科学”无关,却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终演变为“科学”。读《四书五经》,遇到“格致”二字,不能解为“科学”,否则,《四书五经》就读不懂;可读中国近代科技书刊,遇到“格致”二字,那意思却大致等同于“科学”。1866年,丁韪良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为学生编译《格致入门》,放在今天,与《科学入门》同义。1874年,徐寿和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英文译作“上海综合工学院”,又创办中国第一份科学杂志,刊名为《格致汇编》,英文称作“中国科学杂志”,发行23种,译介了西方近代科学的方方面面。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各门科学学科,如数学、化学、电学、声学、光学、热学等等,都有了对应的中文译名,但“格致”向“科学”的过渡却步履维艰。
日本学者岛尾永康考证,日本最早将英文的Science译为“科学”的时间在1874年;中国科技史家樊洪业先生考证,中国最早引入“科学”二字的学者是康有为先生,他在1897年11月前编写的《日本书目志》一书中介绍了这样两本书:“《科学入门》,普及舍译;《科学之原理》,本村骏吉著。”樊先生说,“虽然中日两国的‘科学’在写法上没有差别,但中文从前无此词,康有为的书目志意味着把日文的‘科学’译为中文,是中文第一次出现‘科学’,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有其特殊意义。”同一年,严复先生开始翻译《原富》,将“格致”与“科学”并用。但直到十年后的民国初年,“科学”才逐渐取代“格致”,在中国学术界广泛流行。
(2005年12月《中国青年报》)
6、关于中国古代“格致”之学的实质,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A、通过实验方法研究自然,获得知识。
B、到物质上面去研究物质,获得知识。
C、从自身到万物进行研究,最终达到万物之理豁然贯通。
D、通过研究事物来反照自己的道德观,去恶从善,从而达到圣贤境界。
7、关于中国近代对“科学”一词的理解和使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科学”一词是康有为首次从日本借用过来的。
B、中文“科学”一词的含义与英文Science的含义完全是一致的。
C、《四书五经》里的“格致”不能理解为“科学”,但中国近代科技书刊里的“格致”却与“科学”的含义完全遗址。
D、中国近代科技史上近半个世纪时间里,各门科学学科都有对应的中文译名,但“科学”一词却一直未得到确认。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的“科学”,强调实验的方法,强调研究自然规律,求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
B、西方的“科学”,经中国士大夫依据朱熹的言论,译为“格致”,让人大为叹服。
C、中国古代的“格致”之学,不是真正研究事物,所以,“格致”最终没有成为“科学”的代名词。
D、由“格致”向“科学”的过渡,其实质上是由主观臆想向实证研究的过渡。
9、下面对导致“‘格致’向‘科学’的过渡”“步履维艰”的直接原因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长期的封建统治,导致中国人思想保守、落后,不愿接受任何新鲜事物和新鲜知识。
B、中国士大夫饱读圣贤之书,却没有“科学”的观念,错将“格致”之学理解为西方的“科学”。
C、近代有些进步的知识分子,赞同戏噱中源说,乐意以中国的“格致”指称西方的“科学”。D、西学东渐以来,中国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格致”与“科学”的认识是模糊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下蔡长、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
时梁兴等略吏五千余家为寇钞,诸县不能御,皆恐惧,寄治郡下。议者悉以为当移就险,浑曰:“兴等破散,窜在山阻。虽有随者,率胁从耳。今当广开降路,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此示弱也。”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遂发民逐贼,明赏罚,与要誓,其所得获,十以七赏。百姓大悦,皆愿捕贼,多得妇女、财物。贼之失妻子者,皆还求降。浑责其得他妇女,然后还其妻子,于是转相寇盗,党与离散。又遣吏民有恩信者,分布山谷告喻,出者相继,乃使诸县长吏各还本治以安集之。兴等惧,将余众聚鄜城。太祖使夏侯渊就助郡击之,浑率吏民前登,斩兴及其支党。又贼靳富等,胁将夏阳长、邵陵令并其吏民入硙山,浑复讨击破富等,获二县长吏,将其所略还。及赵青龙者,杀左内史程休,浑闻,遣壮士就枭其首。前后归附四千余家,由是山贼皆平,民安产业。转为上党太守。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人为丞相掾。文帝即位,为傍御史,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①,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迁将作大匠。浑清索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
展开余下试题
①陂遏:陂池塘堰
10、下列四组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生子无以相活 其孰能讥之乎
B、乃聚敛吏民 作计乃尔立
C、将其所略还 犹有所待者
D、浑以百姓新集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郑浑督民共利的一组是
①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 ②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
③遂发民逐贼,明赏罚 ④为制移居之法
⑤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遏 ⑥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郑浑在下蔡、邵陵任上,奖励农耕,革除百姓不愿生养之弊。后来,百姓生养的孩子,多以郑字为姓。
B、郑浑精通韬略,在左冯翊时,当地盗贼横行。郑浑一面积极备战,一面悬赏吏民斩获、劝降贼党,终于荡平山寇,保得一方平安。
C、郑浑任京兆尹时,制定移民之法,使百姓安居乐业。又调遣百姓到汉中垦田,为太祖转运军粮。
D、郑浑升任阳平、沛郡太守后,亲率吏民在潇、湘二县边界地势低洼之所,开垦荒地。转山阳、魏郡太守后,又鼓励百姓栽桑种果,使得民用饶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民皆剽轻,不念产殖。(3分)
翻译:
(2)保险自守,此示弱也。(3分)
翻译:
(3)明赏罚,与要誓,其所得获,十以七赏。
翻译: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浣溪沙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1)据词意,说说词人游春时在感情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答:
(2)古人诗词讲究炼字,力求一字乃至数字传神。试分析“萦”“唤”二字在词中的妙用。(5分)
答:
15、补写下段文字中空缺的内容。(6分)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写景抒情的对象。在这些名家的笔下,江河大川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如杜甫的《 》中的“吴楚东南坼, ”,显得雄浑;王勃《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显得明丽;而
《 》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充满了幽怨;苏轼《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 ”,富于理趣。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收藏昨天
余秋雨
① 经常有年轻朋友来信询问一些有关人生的大问题,我总是告诉他们,你其实已经有了一位最好的人生导师,那就是你自己。
② 这并非搪塞之言。人生的过程虽然会受到社会和时代的很大影响,但贯穿首尾的基本线索总离不开自己的个体生命。个体生命的完整性、连贯性会构成一种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个小点都指向着整体价值。一个人突然地沮丧绝望、自暴自弃、挺而走险,常常是因为产生了精神上的“短路”,如果在那个时候偶然翻检出一张自己童年时代的照片或几页做中学生时写下的日记,细细凝视,慢慢诵读,很可能会心情缓释、眉宇舒展,返回到平静的理性状态。其间的力量,来自生命本身,远远大于旁人的劝解。
③为此,真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记录,乐于重温,敢于自嘲,善于修正,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其实,中国古代显赫之家一代代修续家谱也是为了前后之间互相灌溉、互相滋润,你看在家谱中呈现出来的那个清晰有序的时间过程是那么有力,使前代为后代而自律,使后代为前代而自强,真可谓生生不息。个人的生命也是一个前后互济的时间过程,如能留诸记忆,定会产生一种回荡激扬的动力循环,让人长久受益。一个人就像一个家族一样,是不是有身份、有信誉、有责任,就看是否能把完整的演变脉络认真留存。
④我们也许已经开始后悔,未能把过去那些珍贵的生活片段保存下来,殊不知,多少年后,我们又会后悔今天。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投身再大的事业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事业,聆听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故事,我们一定会动手动笔,做一点有意思的事情。不妨把这样的事情称之为“收藏人生的游戏”。让今天收藏昨天,让明天收藏今天,在一截一截的收藏中,原先的断片连成了长线,原先的水潭连成了大河,而大河,就不会再有腐臭和干涸的危险。
⑤ 我最合适什么?最做不得什么?容易上当的弯路总是出现在何处?最能诱惑我的陷阱大致是什么样的?具备什么样的契机我才能发挥最大的魁力?在何种气氛中我的身心才能全方位地安顿?……这一切,都是生命历程中特别重要的问题,却只能在自己以往的体验中慢慢爬剔。昨天已经过去又没有过去,经过一夜风干,它已成为一个深奥的课堂。这个课堂里没有其他学生,只有你,而你也没有其它更重要的课堂。
⑥因此,收藏人生,比收藏书籍、古董更加重要。收藏在木屋里,收藏在小河边, 风夕雨夜点起一盏灯,盘点查看一番,第二天风和日丽,那就拿出来晾晾晒晒。
16、根据原文,理解文意:(4分)
(1)文章说,“一个人突然地沮丧绝望、自暴自弃、挺而走险,常常是因为产生了精神上的‘短路’”。其中“精神上的‘短路’”喻指什么?(2分)
答:
(2)文章称“不妨把这样的事情称之为‘收藏人生的游戏’”,其中的“这样的事情”指代什么?(2分)
答:
17、作者为什么说“收藏人生,比收藏书籍、古董更加重要”?(4分)
展开余下试题
答:
18、联系全文,分条表述作者就“如何收藏昨天”提出的主张。(6分)
答:
19、这篇文章在语言及表达方式上很有特色,请任选十个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答:
六、(12分)
20、自助旅游者曾在网上发起过一个“多背一公斤”活动,希望多点书籍、文具等捐给沿途贫困的学校和孩子。请以组织者的身份,拟写两句宣传词。要求句式整齐,能体现活动的宗旨,有感召力。(4分)
①多背一公斤, 。
②多背一公斤, 。
21、当前我国国花的评选活动,据说在牡丹和梅花之间陷入两难境地。请你作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22、目前我国正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请你就能源、土地、粮食、水等方面的话题,任选两项,分别写一句话,说明这种倡导的重要性。(每句字数20字以内)(4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心理学上有一个“乔韩窗口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四块领域:一块是公开的自我,也就是透明真实的自我,这部分自己很了解,别人也很了解;第二块是秘密自我,是自己了解但别人不了解的部分;第三块是盲目的自我,别人看得很清楚,自己却不了解;第四块是未知的自我,是别人和自己都不了解的潜在部分,通过一些契机可以激发出来。
根据这段文字,请从“真实的自我”、“秘密的自我”、“盲目的自己”、“潜在的自我”中任选一个方面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
一、(15分)
1、C 2、B 3、D 4、C 5、B
二、(12分)
6、D 7、C 8、D 9、A
三、(9分)
10、A 11、B 12、B
四、(24分)
13、
①老百姓都动荡不安,不考虑农业生产和养殖牲畜。(“剽轻”“产殖”各1分)
②占据险地,但求防守以保自己,这是向敌人示弱啊。(“保险”“自守”各1分)
③申明赏罚的制度,同民众商定公约盟誓,百姓缴获的财物,把十分之七的奖赏给他们。(“明、要、誓”各1分)
14、(1)由喜悦到日暮须归的无奈、惆怅
(2)“萦”“唤”二字采用拟人手法,将垂柳、啼鸟人格化。(2分垂柳依依,小鸟啼啭,似乎在热情地挽留游客。(1分)传达出词人极度陶醉的喜悦之情。(1分)情与景浑然一体(情景交融),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1分)
15、登岳阳楼 乾坤日夜浮 秋水共长天一色 李煜 虞美人 羡长江之无穷
五、(18分)
16、(1)喻指迷失方向,找不到人生的真正价值。(2分)
(2)指自己动手动笔,把过去那些珍贵的人生片断纪录(保存)下来。(2分)
17、收藏人生,个体生命就会前后互济,互相滋润,(1分)产生一种回荡激扬的动力循环,(1分)让人长久受益,(1分)而书籍,古董对人的影响终究有限。(1分)
18、①动手动笔,将过去一些珍贵的生活片断保存下来。
②在一截一截的收藏中,将过去的生活片断连成完整的脉络。
③将“收藏的昨天”变成自己的一个深奥的课堂,从中获得人生的经验。
19、有观点,有赏析,即可。
六、(12分)
20、示例:①多背一公斤,就多一片关爱的绿阴;② 多背一公斤,就多一盏希望的明灯。
21、示例:我选牡丹。它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显得喜气,是富贵的象征,能迎合大众心理,并能体现国泰民安的祥和气氛,可作国花。而梅花孤标傲直,不合群,又受文士偏爱,缺乏亲和力。(言之成理即可)
22、答案要体现宝贵、节约的意思。
参考译文: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太祖(曹操)听说他忠厚德行,封他为掾令,不久又升为下蔡长、邵陵令。当时国家不安定,老百姓都动荡不安,不考虑农业生产和养殖牲畜,生的子女也无法养活,于是都不生养。郑浑在自己的辖地收缴百姓的渔猎工具,督促他们致力农桑生产,又开辟稻田,加重不生养子女的处罚。百姓起初害怕犯罪,后来逐渐生活丰足,于是生养子女,所生育的子女取名多以郑为字。不久郑浑升为丞相掾属,接着升为左冯翊。
太祖(曹操)征讨汉中,任命郑浑为京兆尹。郑浑看到百姓新从各地迁来,于是制定移居的法律,让人多的和人少的家庭为伍,温和诚实的人家与孤寡老人为邻。让百姓勤于耕种,明晓禁令,同时处罚奸人,因此百姓安心农业,盗贼也不再出现。等到征讨大军进入汉中,他辖地输送的军粮是最多的。他又派遣百姓到汉中耕种,没有一个逃亡的。太祖更加嘉奖他,又升为丞相掾。魏文帝即位后,他提升侍御史,加驸马都尉,不久调任阳平、沛郡两地太守,辖地处于低洼,潮湿,常有水灾,百姓生活困顿。郑浑在萧县开塘筑坝,围建稻田,郡人都认为不便利。郑浑说:“这里地势低湿,积水不流,适宜灌溉,最终能长久收到鱼稻之利,这是使百姓富足的最根本方法。”于是亲自率领官吏和百姓,兴田开塘建筑坝,一个冬天就好了。结果连年大丰收,田亩粮食产量年年递增,赋税收入比常年翻倍,百姓得到了他带来的好处,刻碑颂扬他,号曰郑陂。不久他调任山阳、魏郡太守,其管理和做法与前面一样。又因为辖地百姓,以缺乏树木为苦,于是督促他们种植榆树作外围,内围种植各种果树,榆树长成了行列,果树也获得丰收。进入魏郡地界,村落整齐划一,百姓财用丰足,生活富饶,魏明帝听说了他的事迹,下诏表彰他并通告全国。
郑浑清廉朴素为官,妻子儿女却遭饥寒。他去世后,明帝任命他的儿子郑崇为郎中。 (218.92.164.83)"
上一篇:
2006.4.20北京市顺义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doc
下一篇:
辽宁鞍山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6届武汉”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