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105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5]
湖南平江二中高二下期语文月考试卷
平江二中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挑剔(t) 月晕(yn ) 瞠目结舌(tng) 草菅人命(jin)
B、谮越(zn) 自诩(x) 呱呱坠地(gu) 博闻强识(zh)
C、感喟(ku) 皈依(fn) 韦编三绝(wi) 刚愎自用(f)
D、体恤(x) 胡诌(zhu) 拾级而上(sh) 苦心孤诣(y)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气慨 明信片 甘拜下风 凭心而论
B、妨碍 水笼头 忍俊不禁 命途多桀
C、脉搏 主旋律 戴罪立功 杀人越货
D、竣工 入场卷 牝鸡司晨 安马劳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商业银行应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的原则,规范化 经过独立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
②、足协的一位官员毫不 自己的观点:北京现代队带着强队的心态迎战决心以弱胜强的对手,很可能屡战屡败。
③、乘飞机托运宠物的全部手续及程序,我只知道 一个 的情况,恳请有关人士告知详情。
A、披露 隐讳 大约 B、透露 隐晦 大约
C、披露 隐讳 大概 D、透露 隐晦 大概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种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劳动人民炉火纯青的聪明才智。
B、美国不会让任何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和他分庭抗礼,包括日本在内的“盟友”们。
C、有一种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涣然冰释,这,就是微笑的力量。
D、十八岁,花样年华,众多的莘莘学子,满怀憧憬地徜徉在大学的校园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洪战辉精神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所折射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辉足以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B、屈指一数吧,这条盘山公路至少有二十五次以上穿山洞而过,工程的艰巨可以想见。
C、他下乡检查工作,一开始就从车里摔了下来,手臂轻微骨折而不严重,也算是洪福齐天。
D、《流行病:从猖獗到颓败》一书,以流行病的历史为经,以文化科学思考为纬,描述了艾滋病、SARS等疾病的基本流行和治疗。
6、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澄河产瓜鱼 ,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有的地方叫水仙鱼,北京偶亦有卖,叫面条鱼。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
A、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
B、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C、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莹润如羊指玉
D、莹润如羊脂玉,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为什么我们会衰老直至死亡(节选)
衰老是怎么起源的?为什么我们会衰老直至死亡?这是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困扰着我们的难题。各个民族也都有神话、传话,试图对此做出解释。只有到了19世纪,才开始有科学家尝试对之做出科学解释。有人说这是自然规律,生老病死,不可抗拒。这只是把问题换了一下说法,并没有给出真正的原因。而且这条“自然规律”也并不普遍成立。那些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生物,例如海葵,虽然会因为生病或意外的原因而死亡,却不会自然老死。如果细心培养,它们可以永葆青春。衰老而死乃是有性繁殖的生物的特征。也有人说衰老残废死亡可以避免世界变得更拥挤。这是一种目的论的说法,要接受它,我们需要首先相信天地间有神秘的力量做这种巧妙的安排。死亡使得世界不那么拥挤,这是死亡的额外意义,却不是死亡的原因。有人说衰老是基因程序决定的。的确我们现在经常见到与衰老有关的基因的报道,研究人员也常说“受编程的细胞死亡”。但这只是表明了我们是如何衰老的,并没有告诉我们衰老是如何起源的,也即那些“衰老基因”都是怎么来的。
浏览完整试题
显然,我们需要找出衰老的进化因素,才能最终回答这个问题。一种说法是,老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9世纪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就持这种观点。他认为长寿是一种不合理的奢侈,那些身体已受生活磨难的个体继续活着对其物种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因为它们在和年轻一代争夺生活资源。老死为后代腾出了生存空间,省下了生活资源,有利于后代的生存,而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就是留下更多的后代吗?这种貌似有理的说法,其实是违背了自然选择的原理的。一个群体的老一辈的死亡,的确有利于后代的整体的生存;但是,单个个体的死亡,却不能直接有利于它的后代的生存。自然选择不可能为了群体的长远利益,牺牲个体的直接利益。自然选择只能在对个体及其后代有直接的优势时才能起作用,而衰老对个体及其后代而言,并没有优势。
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荷尔登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首先指出,老死并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恰恰相反,乃是自然选择不起作用的结果。另一位英国生物学家米达瓦在1952年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观点。自然选择是通过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繁殖能力而表现出来的,因此,那些在个体丧失繁殖能力之前就起作用的基因,才受到自然选择的选择。一个致命的基因如果在青少年时期就得到表达,病人很可能在留下后代之前就已死亡,因此这样的基因将被自然选择所淘汰,很难遗传、扩散开去。相反的,那些隐蔽起来等过了青壮年才表达的致命基因,它的携带者在患病之前已经留下了后代,这样的基因是无法被自然选择所淘汰的,而会持续遗传下去。自然选择会使对生存、繁殖有害的基因的表达时间越来越往后推。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有越来越多的只在老年时候表达出来的致命基因在群体中累积起来,扩散开去。在每个人的身上就或多或少都有这种致病基因,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会衰老、死去。而对无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它们一直保有生殖能力,自然选择一直在起作用,迫使他们一直保持健康,因此不会衰老。
1957年,美国生物学家乔治·威廉斯对衰老理论做了重要补充。他注意到了许多基因具有多效性,在生物体的不同发育时期可能有不同的作用,指出那些在生命的后期有害的基因,在生命发育的早期并不一定都要保持沉默,只不过它们在当时能起到有益的作用。换句话说,那些在生命的早期发挥正常功能的基因,在生命的晚期即使没有发生突变,也能造成损伤。这样的基因也会得到自然选择的青睐,因为自然选择更注重在生命早期的益处,而无视生命晚期才出现的害处。这个假说和后来分子遗传学的发现相符。许多在老年时导致癌症的基因,都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有关,在早期发育时起到重要的作用。
很显然,一个生物群体中,老年个体的数目高低与年轻个体的死亡率成反比。如果年轻个体很少因为天敌、恶劣气候、食物短缺、传染病等因素死亡,那么就会有许多个体能进入老年。反之,如果许多年轻个体都因故而死,就较少有个体能活到老年。因此,如果衰老的起因是由于自然选择无法清除导致衰老的坏基因,那么如果年轻个体的死亡率越高,坏基因就越没有机会表达出来让自然选择清除,就会在后代中越积越多。
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衰老是怎么起源的?为什么我们会衰老直至死亡?人类直到19世纪才开始对此作出解释。
B、一个生物群体中,老年个体的数目越高年轻个体的死亡率就越低,反之,老年个体的数目越低年轻个体的死亡率就越高。
C、生老病死,不可抗拒,这是自然规律,因而衰老而死是自然界中生物体的特征。
D、那些在生命的早期发挥正常功能的基因,在生命的晚期也能对个体造成损伤,那是因为它们发生了突变。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具有多效性的基因,在生物体的不同发育时期可能有不同的作用,因而早期有害的基因,在生命的晚期一定能起有益的作用。
B、每个人都会因衰老而死亡,原因在于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带有致命基因。
C、在生命的后期有害的基因,而生命发育的早期并不保持沉默,它们在起有益的作用。
D、那些在生命的早期发挥正常的功能的基因,在生命的晚期一定会变得有害的。
9、本文有关人类衰老原因的说明,作者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B、衰老死亡可以避免世界变得更拥挤,这是自然力的巧妙安排。
C、衰老是由基因程序决定的,所以常有“受编程的细胞死亡”一说。
D、自然选择无法清除导致衰老的坏基因,所以衰老死亡不可避免。
10、英国生物学家米达瓦达认为“那些在个体丧失繁殖能力之前就起作用的基因,才受到自然选择的选择”,文中说法与该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青少年时期就得到表达的致命基因,将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B、过了青壮年才表达的致命基因,是无法被自然选择所淘汰的。
C、受尽磨难的个体老死后为后代腾出了生存空间,这与自然选择的结果一致。
D、无性生殖的生物,一直保有生殖能力,是自然选择一直在起作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问 说
清·刘开
展开余下试题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好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已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辩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①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闻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不见其有可耻焉,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选自刘开《孟涂文集》)
[注]:①刍荛:割草打柴的人。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致:招致,取得
B、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规:规劝
C、询天下之异闻鄙事以快言论 鄙:卑鄙
D、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由乎! 几:接近
12、下列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问焉以破其疑 B、舍问,其奚决焉
C、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 D、求一屈已焉而不可得也
1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等于已者,问焉以资切磋。 B、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辩之也。
C、不如已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D、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
14、下列积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针对读书人“学而不问”的陋习,围绕“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的中心论点作阐述,倡导“问学相辅”的正确求学态度。
B、作者引用儒家经典中的话“就有道而正”“好问则裕”等,来证明“问”的必要,从中看出“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一环。
C、在作者看来,今人学而不问有“师心自用”“好学不诚”等多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今人所学“非古人之学”,而所好“非古人之好”。
D、写作允许模仿,但拒绝抄袭。清代桐城派刘开的《问说》很明显是模仿了韩愈《师说》,语势纵横,说理透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21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译文:
(2)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译文:
(3)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 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注]宋崇宁元年,黄庭坚贬谪四川近六年后被赦,在回江西老家的路上经过岳阳,写下此诗。
(1)说说“一笑”是怎样的笑,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2)诗中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答:
17、古诗文默写。(6分,每小题1分)
(1)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凭箜篌引》。
(2)此情无计可消除, , 。《一剪梅》
(3)楼船夜雪瓜洲渡, 。《书愤》
(4)满地黄花堆积, , 。《声声慢》
(5) , ;兴尽悲来,识盈虞之有数。《腾王阁序》
(6) , 。哀 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 壁赋》
五、(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记忆的高地(节选) 钱金利
(1)我始终无法绕过乡村。
(2)在城市寄居越久,对乡村的怀念就越为清晰。像余华在《兄弟》后记中说的:从乡村走出来的,乡村是根。走多远都是。所以,余华承认自己不会放弃对乡村的书写,不论过去现在或将来。
(3)乡村是记忆一块无法逾越的高地,对每一个从乡村出走的人来说。
(4)对我来说,村庄是一个世界。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世界。世界上,没有比村庄再大的地方。我无法用目光,穷尽一个村庄。实际,谁都无法穷尽村庄。村庄之外,仍是村庄。一个连着一个的村庄,是组成大地的骨架,沉默而坚毅地俯卧着。
(5)1980年,我四岁。或说,是三周岁。我不知道我当时是不是学会了记数。或许,这只是我在把记忆的钟,往回拨转,才看见的,一种类似真实的幻影,那一年,我头一回下地。此前,我曾无数次深入旷野的深处,但我只是一名看客。这一回,是下地。是劳动。
(6)父亲在耕一块田。父亲要把一块地翻过来,像母亲把一床棉被翻过来一样。父亲在犁的两边压了两大块石头。这是两块我无法撼动的大石头。然后,父亲把绳勒进瘦骨铮铮的肩头。把着犁,向前走。泥是黑的。翻过来的泥,还是黑的。更深的黑色。新翻的泥土里,汹涌着一股新鲜的味道。我相信 ,这味道,一直在大地深处发酵着,奔窜着。在犁铧的背面,它们终于找着了出口。我站在一边,看着父亲,被泥土的味道,浮起。浮起。像一块木头,在水里浮了起来。
(7)父亲看见我的傻样,伸出巨大的手掌,拎着我的脖子,把我扔到了犁背上:“压住。一个农民的一辈子,应该从犁铧上开始。”父亲的话,让我的命运,现出一丝亮光,像被犁开的泥土,透出生命深处的气息。从我压犁的模样,父亲看出我天生该是个好把式。我在犁上,获得了一个足可满意的坐姿,比坐在手扶拖拉机上还舒服。甚至,从那以后,我再没坐过这稳实的车子。哪怕是奔驰、保时捷,也不。
展开余下试题
(8)劳动因为有了一个舒服的开端,而成了一件舒服的事。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缠着父亲要下地。我喜欢坐在犁背上,在新翻的泥土气息里,渐渐沉醉。劳动,让冗长而缓慢的时间,有了平实的飞翔的感觉。多年以后,在坐过山车的时候,有一瞬间,我也有过类似的感觉:当你坐在一个心仪的驾座上,时光便长出了翅膀。我不知道父亲是否也和我一样,在劳动中,听到时光飞逝的声响。
(9)波浪一样的泥土,被敲碎,碾细,整平。一块地,平展展的,像一张辽远阔大的眠床,安安静静地躺着。除却了庄稼的掩映,大地仿佛一下子往下陷落了一截子,那些迷失在庄稼丛中的人们和草舍们,便都乘机,一层层往上浮了起来。人越来越多,汹涌着。我混迹在人群中,像一株稗草混迹在一片稻秧。我不是一个真正的农民。我的体重,还不足以压实一张深入大地的犁铧。我只能用高高低低的脚步,来丈量一块地的长度和宽度。
(10)父亲在后退,我在前进。父亲泥耙把萝卜籽掩住,我用小脚丫子,把土踩实。只有把土踩实了,萝卜才能长得瓷实。个顶个大。然而,我的体重,显然阻碍了我的脚步。我无法让我的脚,更深地陷落在泥土里。我虚浮的脚步,不像是在劳动,而像是在一张巨大的宣纸上写字或作画。写一个颤动着的“一”字,或者,写一幅“米点”山水。我相信,当时,我一定不曾认识“一”字,或者“米点”。这个意象,一定是多年以后,我在看着别人劳动的时候,突然被遥远的记忆掐住喉咙。
(11)有些记忆,无法逾越。父亲并不曾责怪我的虚浮。父亲,在印着我的小脚丫子的萝卜地上,又印了一串串宽大而沉重的大脚印。这是一双美丽的大脚,印下的这一串,是通往丰收喜悦的邮戳。我曾多么殷切的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一双美丽的大脚。可以把美丽的邮戳,盖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12)我现在,我真的拥有了这样一双脚。走路的时间,我常常不自觉地回过头去,看看身后。没有看见一个脚印。哪怕,一片像落叶一样虚浮的脚印。
(13)远处,被瓦屋,楼屋,挡住。除了天空依然辽阔。大地,已经被分割。零碎的大地上,拥挤的庄稼,再无法包围一幢高大的楼房。更无力把它遮挡,让它陷落。时间已经把事实颠倒。楼群把庄稼包围,让大地陷落。村庄走在越来越大的一条路上,越来越快地靠进一个城市。庄稼,无法阻挡一个村庄迈向城市的脚步。有人说:现在的村庄,就是一个城市。庄稼,无法阻挡一个村庄迈向城市的脚步。有人说:现在的村庄,就是一个村庄。而一个村庄里,再找不了一个纯粹的农民。那些仍然赤脚行走在土地上的,有一多半,是充满矫情的怀旧者。
(14)我坐在一个城市的上空,怀想一个村庄的旧时模样。并且,从嘴巴里喷出,一根炊烟的模样。
18、联系全文内容来看,“乡村是记忆一块无法逾越的高地”,表达的实际意思是什么?(4分)
答: 。
19、从第五至第十一段内容来看,“劳动”教给幼年的“我”哪些道理?(4分)
答: 。
20、“我现在,我真的拥有了这样一双脚。走路的时候,我常常不自觉地回过头去,看看身后。没有看见一个脚印。哪怕,一片像落叶一样虚浮的脚印。”有什么深刻含议?(4分)
答: 。
21、请“文章”的主题及其表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六、(60分)
22、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巴勒斯坦有两片海,一片是活水,叫加利利海,鱼儿在水里游,海边树叶枝繁叶茂,人们在海边快活地生活着。约旦河用山间亮晶晶的溪流造就了这片海,约旦河继续向南流,流进另一片海,这里却没有游动的鱼儿,没有孩子的欢笑,两片海相距不远,为什么差别竟如此之大?注入海水里的约旦河水是一样的,海水所在的土壤也一样,区别在于;约旦河每流进一滴水,加利利海就流出一滴水,接受和付出以同样的速度在进行。而另一条河则小气地把河水储存起来,滴水不放。
加利利海懂得付出,所以能活下来,另一片海丝毫不肯付出,人们称之为“死海”,世界上有这种人吗?生活中有这种现象吗?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接受与付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材料中的故事,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平江二中高二下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答卷
一、选择题(3分×14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C C B A A B B D C C A B A
四、(21分)
15、①非常勤勉的只是将进修(学业)作要务,这并不多见。
②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这是世俗的通病。
③那些非常难解的问题,拿来了追问别人,用来极尽别人的短处。
16、①经历“投荒万死”的磨难,能够通过瞿塘天险却还活着,庆幸又感慨万千,这是悲喜交集的笑;历经九死一生,诗人的情感升华了,能够淡然、坦然的面对生命中的磨难了,这是豁达的笑;面对政治迫害和人生磨难,诗人“岳阳楼上对君山”仍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这是英勇无畏的笑。
②是一个胸襟开阔、不畏磨难、在政局动荡之际坚持理想和节操的卓尔不群的诗人形象。
17、①芙蓉泣露香兰笑 ②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③铁马秋风大散关 ④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⑤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18、走出乡村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割舍对故土的怀念。
19、劳动,让我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气息;劳动,让冗长而缓慢的时间有了平实的飞翔的感觉;劳动,让我学会用自己的脚印来丈量人生的长度和宽度。
20、是作者的自我剖析,也是对远离乡村,同时也远离了泥土,更远离了脚踏实地的为人处世原则的一种反思。
21、 赏析文章主题及其表现
文章体现了作者对故乡乡村的深挚的情感,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文章的吸引力首先在于它的思想深度。作者引用余华在〈〈兄弟〉〉中的话“从乡村走出来的人,乡村是根。走多远都是”,认为,人无论走多远,都无法割舍自己与故土的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乡村是一块记忆无法逾越的高地;我曾多么殷切的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一双美丽的大脚。可以把美丽的邮戳盖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人一生的足迹往往起步于故乡的泥土中,并从中获取动力和鞭策。作者撇开了个人的传统的思乡情结,把笔
上一篇:
海南省2006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调研测试语文科试卷
下一篇:
高二年级期中语文考试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湖南平江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