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1067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7]
哈九十中学中考模拟测试题
"哈九十中学中考模拟测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找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追溯(sù ) 酿蜜(niàn^) 抚恤(xù) 祈祷(qĭ)
B、 笨拙(zhuō) 充沛(chōng) 庇护(bì) 琥珀(bŏ)
C、 对峙(zhì) 享受(xiăng) 揩油(kāi) 稻束(shù)
D、 浑浊(hún) 提防(tí) 龟裂(jūn) 媲美(pì)
2、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他说话的声调抑扬顿挫的,所有的听众都被他感染了。
B、办公室的几盆花开得争奇斗艳,栩栩如生。
C、首长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至今还浮现在我的眼前。
D、这件事我们是认真思考过的,认为很妥当了,你为何还要吹毛求疵呢?
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句子的恰当顺序是( )
月亮把半边天都照亮了,只有在远处的天空才看得见一两颗星星,闪着淡淡的光,正慢慢隐去。__________地上亮了,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真好像是盖了一层霜。
① 一轮圆月倒映在水面上,晚风一吹,波光粼粼。
②河上亮亮的,整个宽阔的河面就像一面镜子,像一条缀满宝石的长绸带。
③奔腾了一天的小河平息了,静静地流着。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①③②
4、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摆渡人听了,摇摇头说:“你唱的算什么?还没有他(指有权的)说得好听。”
B、“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C、旁边人都说到:“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D、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5、下面句子朗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朗读时用最豪壮的语气、激昂的语调,传达出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壮志豪情)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朗读第一句用升调,朗读第二句用降调,强烈的反诘语气之后以一声愤懑的感慨作结,痛斥了食马者的愚妄。)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表停顿)
D、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要读出作者对白杨树无比崇敬、热情赞颂的情感,因而朗读重音在“就是”和“然而”上)
6、结合你的读书经历,选出下列故事不是《红楼梦》中的一项( )
A、牡丹亭艳曲惊芳心 B、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C、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D、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7、读《书湖阴先生壁》一诗,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是王安石题在友人屋壁上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院内美景和院外的山光水色,赞美了庭院的主人,抒发了作者高雅闲适的田园生活情趣。诗中将“一水”“两山”写的形象可爱,情深意厚。请用简洁的语句赏析“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
浏览完整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给下段文字加上个恰当的结尾( )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汉气概也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儿子。孩子从师三月,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教练进行了一场比赛,展示了三个月的训练成果。
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父亲很满意,因为这三个月的训练给了孩子最宝贵的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课文原文填空。
⑴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⑶ 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陈涉世家》中写出陈涉远大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岳阳楼记》中表现出作者开阔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
(一) 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回答10——13题。(8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患 丧
1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2、此文段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13、凡是得生而有不用,可以辟患而有不为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想和做》选段,回答14——18题。(12分)
想和做怎样才能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14、本段文字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15、用“//”为本段划分三个层次
16、选文主要运用了那种论证方法?试举例加以分析。
17、选文第一句话有何作用?
18、文中所举“游泳”的事例有何作用?
(三)阅读《快乐》,回答19——23题。(12分)
快 乐
印度哲人奥修在《生命的真意》一书中写道:“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他东西。当你看着一朵玫瑰花的时候,你感到快乐——你的快乐是玫瑰花创造的。现在科学家已经证明,当你快乐的时候,玫瑰花也感到快乐……如果你爱玫瑰花,它就会长得更快,它就会开出更大的花朵来,因为有人在关心它,在爱它,在看它;如果没有人爱它,它就不会快乐,也不会开出这么大的花朵。”
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生命的整体都是相互依存的。你使它快乐,它也会使你快乐。
如果你能使一朵鲜花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__⑴__(温暖、温和、温馨、温柔);
如果你能使一棵小草快乐,不用自己的脚随意践踏它,那么小草也会使你快乐,在你满目枯黄时为你送去一抹耀眼的新绿;
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把生活的污秽随意抛向它,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如果你能使一块泥土快乐,不随意地占用、糟践它们,那么泥土也会使你快乐,在你饥肠辘辘时为你捧上一缕稻麦的清香;
如果你能使一株树木快乐,不狠心地斧砍锯伐它,那么树木也会使你快乐,在骄阳似火你无处躲藏时,为你送去一丝凉爽和一片浓浓的绿茵;
如果你能使一只小鸟快乐,不残忍地赶尽杀绝它,那么小鸟也会使你快乐,在每天霞光映透窗棂的时候,为你轻轻弹奏一段丁冬泉水般的美妙旋律;
如果你能使一缕空气快乐,不把呛人的滚滚浓烟随心所欲地投向它,那么空气也会使你快乐,在高楼林立、环境污浊的大都市,为你时时送来一股清新宜人的晨风;
如果你能使一处山水快乐,不按个人的意志随意破坏它们,不把人间的怨气随意发泄到它们身上,那么山水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忍受不了城市的_⑵_(喧腾、喧扰、喧嚷、喧嚣)烦躁想出来散散心时,为你送上一处让你心旷神怡的秀丽风景……
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女教师到残疾人学校讲课时丢了钱包,遇到这事多数人都不会快乐。女教师却说:“虽然丢钱不快乐,但一想到我丢了钱,肯定会有人捡到钱,那么捡到钱的那个人一定会快乐。我知道有人在快乐,所以我也就快乐了。”本来丢钱是件不快乐的事,在此时却变得快乐起来,缘由是她认为别人快乐了,别人的快乐也会使自己变得快乐。不久,捡到钱包的那个残疾学生拄着双拐来给她送钱,女教师的一份快乐又变成两份快乐了。
不仅世上万物相互依赖,在人的社会中,千千万万个人也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你给别人一个烦恼,别人也会还你一个烦恼。反之,你送别人一个快乐,别人也会赠你一个快乐。
你是你周围的邻居快乐了,邻居个个对你笑脸相迎,岂不让你更快乐?你使你的朋友同事快乐了,朋友同事人人见你如春风拂面,给你的何止是一个快乐?你使你的父母妻儿快乐了,父母妻儿的快乐难道不让你快乐中透着快乐吗?甚至你使你所住的村庄、小区、街道、城市快乐了,那么,你身处在这些村庄、小区、街道、城市,每天包围着你的,到处回赠给你的,也是这不尽的快乐……
展开余下试题
19、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⑴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
20、第一段中作者引用印度哲人奥修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21、请找出与文章第十二段相呼应的语句。
22、结合全文谈谈如何理解标题“快乐”的含义。
23、“你送别人一个快乐,别人也会赠你一个快乐。”生活中你享受过因送给别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吗?请说出一例来大家分享。
(四)阅读《警钟正在响起……》,回答24——28题。(13分)
警钟正在响起……
大连有着“北方香港”的美誉。
每一位到大连旅游的客人甚至大连本土的居民在赞叹大连清洁美丽的时候,绝不可能想到,美丽繁华的大连城下面,海水正疯狂地吞噬着地下淡水资源。
在辽宁水文地质工程院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了一张地图。如果不看说明,摆在我面前的这幅《大连海水入侵趋势图》会使我认为这是一张外敌压境的布阵图。地图上一个个粗细不等的红色箭头从四面八方直指大连,那阵势提醒我,肆虐的海魔正张开大嘴噬咬着“美丽少女”的肢体,原本完整的大连市区图已经体无完肤,无论哪一线失守,大连城将全部沦陷。
苦苦支撑的大连城已经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多年从事大连海水入侵研究工作的水文地质专家痛心地说,目前,大连市海水入侵面积已达220平方公里(此外还有轻微海水入侵面积202平方公里),海水入侵面积已占了大连市区的1/8,最大海水入侵纵深已达8公里。若再不加以控制,整个大连市的地下淡水将全部被海水占领,“蓝城”将变成“咸城”。
大连城已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这一切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水文地质资料表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大连市的地下水与海水处于平衡状态,两种水相互依托,互不侵犯。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三面环水,淡水资源极为匮乏,年人均淡水资源不足800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资源拥有量的1/4。
解放前,这里依靠几个小型水库供水。解放后,大连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激增,地上水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后,人们将目光瞄准了地下水。很凑巧,大连的地下水水质极好,喝起来甘甜可口。人有时候喜欢凑热闹。张家打出的地下水很好喝,李家马上效仿。打井取水在当时成了一种时尚,你一口我一口,致使地下水开采全线失控。据老水文地质专家回忆,20世纪60年代,大连地面的井打到五十多米即可出水;到了70年代,井要打到80至100米才能见水;现在,许多地方的水井不打到百米以下决见不到水。40年工夫,大连市的地下水水位下降了五十多米。
大连的海水入侵正是由于多年对地下淡水过量开采而致。资料显示,从1982年至2000年,十几年中,大连地下水储量由原来的6亿立方米骤然下降至2.4亿立方米,这期间,地下淡水的补给能力锐减3/5。如此大的空缺,只能任由海水补充了。
海水入侵给大连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同时也向大连人民敲响了警钟……
24、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25、第五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26、文中第11段加点词“过量”不能去掉的原因是什么?
27、第四段说“苦苦支撑的大连城已经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其中“四面楚歌”指什么而言?
28、造成大连市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良策?
三、作文(50分)
29、有一位侦察队员突然遭绑架。他的脖子被按在了冰凉的铁轨上,远处传来火车的轰鸣,条件是,他投降……他屈服了。等人除去他眼前的面罩,面前竟站着他的队长!他真的无地自容。可是他和其他经受住了考验的战友一样,仍被派去执行一项重要任务。队长对人说:“我必须给我的部下找回自尊心的机会。”果然那位战士异常勇敢,立了奇功。
请以“机会”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1、C 2、B 3、C 4、A 5、D 6、B 7、流水环抱着农田,将一片绿意围绕,远处的青山送来一片青绿。拟人、对偶与描写交融。既写出了山色的深翠欲滴,又写出了山水极富人情味,给予读者美感。 8、只要从材料中悟出生活道理即可。如在孩子多次倒下去之后,能勇敢地站起来;训练了孩子顽强的意志;训练了孩子永不言败的勇气等。9、⑴——⑸略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祸患,灾难 ; 丢掉,遗失 11、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12、舍生取义 13、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 14、从实际出发,才能避免空想。 15、开头……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结尾 16举例论证。如:学习游泳的例子,论证了从实际出发,才能避免空想 17、设问句,引起读者思考,使论证层层推进 18、谈到能证明论点即可。 19、(1)温馨 (2)喧嚣 20、自然引出所要阐述的话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1、第二段 22、这里谈到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内心感到的快乐,更主要的是使别的人或事快乐,因而从中得到的真正的快乐。 23、注意叙述语言的连贯流畅。 24、说明人为地过量开采地下淡水,致使大连正在遭受海水的严重入侵。 25、列数字 具体详细地说明大连城面临海水入侵的严重危机。 26、如果是适度的开采是不会造成海水入侵的,加上“过量”使说明更准确。27、三面环海的大连城下面,海水正疯狂地吞噬着地下淡水资源。海水入侵面积已占了大连市区的1/8。如不加以控制,海水仍有继续入侵的可能。28、由于多年对地下淡水过量开采所致。结合环保话题与文章的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218.10.127.206)"
上一篇:
苏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下一篇:
福州三中2005~2006学年度高三模拟考.doc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哈九十中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