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509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09]
初三文言文马说专题练习
"■初中课内文言文练习
■整      理:单培虎
马说
● 课文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翻译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的马来喂养。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懂得它的意愿,拿着鞭子,走到千里马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 练习
一、解释加点的字:
 
而伯乐不常有…………(        )
故虽有名马……………(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不以千里称也…………(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
是马也…………………(        )
才美不外见……………(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策之不以其道…………(        )
策之不以其道…………(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执策而临之……………(        )
执策而临之……………(        )
执策而临之……………(        )
其真无马邪……………(        )
其真无马邪……………(        )


浏览完整试题其真不知马也…………(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其真无马邪(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才美不外见(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    )
三、翻译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四、用原文回答:
1、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
2、第三段文字的中心句:
3、引人深思,描绘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的句子:
4、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6、作者以强烈的语气为千里马鸣不平的句子:
7、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人感慨道:
五、选择:
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C.故虽有名马               故时有物外之趣
D.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下面品析不准确的一项(    )
A.文章共用十一个“不”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食马者”的无知与平庸愚妄。
B.第一、二、三段结尾的三个“也”,分别表达出痛恨、嘲讽的感情。
C.文章为表现主题采用的手法是托物寓意。
D.文章从结构看是先反后正,再层层深入,使文章短而中心突出。
3、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一起)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
C.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
D.执策而临之曰(从上往下看)
4、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安求其能千里也             尔安敢轻吾射
B.不以千里称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告之曰
D.故虽有名马                 虽有千里之能
5、从论证角度看,第②段话是(    )
A.正面论证
B.反面论证
C.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
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C.一厝朔东
D.才美不外见
7、下列句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
A.虽有千里之能
B.策之不以其道
C.安求其能千里也
D.然后有千里马
8、下列句中“而”与“而伯乐不常有”中的“而”用法相同的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C.执策而临之
D.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9、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B.策之不以其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死,死国可乎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10、对第②段的主要内容概括准确的是(    )
A.千里马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
B.食马者不能以千里马的特点来喂养它。
C.食马者不识千里马,是造成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根本原因。
D.千里马的才能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它常常吃不饱。
11、下列各组句了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真无马邪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B.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祗辱于奴隶之手              吾欲之南海
12、下列各组中相同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B.食之不能尽其材              一食或尽粟一石 
C.策之不以其道                不以千里称也 
D.食之不能尽其材              吾欲之南海
六、阅读•分析
【综合阅读】
1、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见”字的古诗名句,其中“见”与“才美不外见”中的“见”用法相同。
①                          。
②                          。
2、联系今天的现实生活,请你换一个角度,谈谈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3、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各喻指什么?
“伯乐”  比喻:                                    。


展开余下试题“千里马”比喻:                                    。
4、“说天下无马的人”寓指怎样的人?
5、“说”是古代的一种         体裁,大多是以华丽的言辞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间接观点跟现在的        大致相近。
6、请从第二段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①“     ”通“      ”解释:                  。
②“     ”通“      ”解释:                  。
7、千里马不能发挥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千里马”的才能?
8、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9、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0、请写出两个带“马”字的成语。
    
1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注音:(    )释义:               。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注音:(    )释义:               。
③食不饱,力不足             注音:(    )释义:               。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注音:(    )释义:               。
【比较阅读】
(一)
[甲]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马说》)
[乙]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节选自《活板》)
1、从表达方式看,甲段属       ,乙段属       ;甲段的作者是       ,乙段的作者是       。
2、用简要的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甲段:                                         。
乙段:                                         。
3、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持就火炀之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下面各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B.执策而临之(驱使)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军书十二卷(文书)
D.其真无马邪(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陈述语气)
5、下面各句朗读时根据语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C.安求其能/千里也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一词多义:
以:策之不以其道                     (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
河曲智叟亡以应                   (      )
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君将哀而生之                     (      )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      )
答案:
一、略
二、略
三、略
四、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其真不知马也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5、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6、安求其能千里也
7、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五、
1、C
2、A
3、D
4、A
5、B
6、A
7、D
8、A
9、C
10、C
11、C
12、C
【综合阅读】
1、①风吹草低见牛羊    ②路转溪头忽见
2、人才不应屈服现实,甘被埋没,应有“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寻求机会,展示才华。
3、“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突出才能的人。
4、狂妄无知的决策者
5、议论、杂文
6、① “食”通 “饲”意义:喂养
② “见”通 “现”意义:表现
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食马者的无知
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但须突出“知人善用”之意)。
8、①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②寻找机会,展示自己才华
9、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10、略
11、略
【比较阅读】
(一)
1、议论、说明、韩愈、沈括。
2、甲段:刻画食马者的愚妄浅薄点明主旨。
乙段:介绍活字印刷的活字成型,排析的程序。
3、B
4、C
5、B
6、略 (222.187.255.218)"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初三文言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0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