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113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3]
2006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四)
"2006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四)
第Ⅰ卷(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佛教 仿佛 拂拭 氟里昂
B.梳妆 疏忽 蔬菜 钟灵毓秀
C.曾孙 增加 憎恨 绛色缯衣
D.呐喊 纳谏 衲衣 方枘圆凿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玲珑 龙飞凤舞 发韧 坚韧不拔
B.临摹 摩肩接踵 妇孺 耳濡目染
C.璀璨 催枯拉朽 抠门 呕心沥血
D.秸秆 揭竿而起 报复 打报不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正在朝鲜访问胡锦涛总书记28日下午与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正日举行了会谈,就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地区问题深入 了意见。
②到明年6月,从鞍钢曙光医院到南沙河长2300多米的鞍山市区最长的排水明渠改造工程将结束,熏了两岸群众几十年的“龙须沟”将被 。
③分析人士指出,正是 “其成就获得亚洲各国很高评价”的认识,韩国这次在东亚峰会前争夺主导权的动作很多, 显得很有信心。
A.交流 治服 鉴于/所以
B.交换 制服 鉴于/而且
C.交流 制服 基于/所以
D.交换 治服 基于 /而且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B.在春运安全最关键时刻,南充两个乡镇党委、政府竟关门闭户,无人上班值班。昨日,记者从南充市有关部门获悉,两个唱空城计的乡镇党委书记受到停职检查处理。
C.你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
D.医生,您在我们的父亲患病期间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治疗、照顾他,我们这些小辈真是感同身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辩论集道德涵养、文化积累、知识结构、逻辑思辨、心理素质、语言艺术、整体默契、仪表仪态,是高水平、综合性的口语交际活动,极富魅力和欣赏价值。
B.这篇小说以柳毅的亲身经历与见闻为线索来叙述故事,不少情节是通过人物的语言交代出来的。
C.分析说理的时候,除了要避免不说“过头话”、不作片面的议论外,还要避免不要静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D.令人赏心悦目的树桩盆景,不仅具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一盆好的盆景往往价值上千元,更高的达万元。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苏洵是古文大家,《宋史•苏洵传》上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这很可能被人看作一般传记体裁常用的溢美之辞,其实不然。
B.作为一名纳瓦霍艺术家(美国最大的印第安部落),高曼再美国以及国际美术界都享有极高声誉,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印第安人艺术家,也被《纽约时报》称为美国的“毕加索”。
C.什么基因水果啦、基因蔬菜啦、基因牛肉啦,我统统不喜欢,我爱吃野生的、绿色的东西,我最爱吃的是野猪肉!
浏览完整试题
D.“德军剩下的东西”,究竟剩下了些什么呀?是劫后的城市?是可怜的女人?这次相逢,会给女人的命运带来怎样的结果?所有这些,都需要读者去想像。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中国丝绸的南盛北衰
①由于宋朝统治者改变了传统的轻商、抑商政策,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丝绸的流通更加普遍、频繁。不仅在都市,而且在农村,丝绸的流通也在大量增加。宋代城市经济十分繁荣,十万户以上的城市多达50个左右。在大都市,还放宽了以往对营业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坊(即现在的居民区)和市(商业区)之间不再隔绝,夜市和早市热闹非凡。在这种氛围中,丝绸贸易蒸蒸日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又以北宋时的东京(现开封)和南宋时的临安(现杭州)最为昌盛。“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则是当时东京丝绸贸易兴盛情景的真实写照。
②公元11世纪,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定都于临安。随着政治重心的南移,大批技艺精湛的纺织工匠也定居江南。于是,丝绸生产的重心转移到了江浙一带,临安不仅处于丝绸生产兴盛的区域,而且又是丝绸的重要产地,丝绸贸易比东京更为昌盛。
③从上古直至西晋末年,北方丝绸的生产水平一直领先于长江流域。魏晋隋唐时期,全国形成了三大丝绸产区:黄河流域、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经过漫长的南北两地织工的技术交流,从南宋开始,中国丝绸已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转移,而且江浙两省至今一直保持着丝绸大省的地位。
④长江流域在南宋时期成为中国丝绸业的生产中心,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也有着许多历史机遇:自东汉末年以来,黄河流域的中原大地一直处于长期混战中,相对而言,长江流域却比较安定。北方的民众为求生路,纷纷渡江南下。他们不仅为南方经济提供了大批劳动力,而且带去了农业、丝织业等先进技术。南移的汉族与南方土著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在南朝时,南贫北富的局面已开始扭转,比之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描述的地广人稀、生产落后的景象,已大为改观。
⑤从隋朝开始开凿的大运河,为南北经济的贯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到了唐朝,统治者更加注重发展南方的丝织业。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薛兼训任浙江东道的最高军事长官时,看到农村养蚕不普遍,机织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于是从他的部队中挑选了一批来自北方的未婚士兵,让他们回家乡选择善于缫织的能手为妻,并带回南方。从此,浙江绍兴一带的织造业突飞猛进。现在的浙江人应该感谢这位在江东做“红媒”的薛大人。但从当时的总体状况来看,江南的丝织业仍然落后于北方。
⑥自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再次陷入长达一个世纪的喋血干戈中,丝绸业呈现萎缩状态。南方小政权的统治者为了安定社会而兴修水利,奖励耕织。如当时吴越国王钱鏐(杭州“西湖十景”中的“雷峰塔”就是其在位时所建造的)则“闭关而修蚕织”,为后世太湖流域的蚕丝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⑦宋代建立之初,北方经常受到少数民族的侵扰,桑林也遭到了野蛮的砍伐,而南方较安定,且气候、温湿度等自然条件都有利于蚕、桑的生长。因而在宋室南渡定都杭州后,杭嘉湖地区的丝织业日益昌盛。加之江南地区人杰地灵,文化发达,于是,这里的丝织品与人文相结合,艺术品味有了新突破。
⑧据当时的史料记载:北宋时全国租税和上贡的两项丝织品中,黄河流域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长江中、下游各占三分之一。其中,两浙一路(相当于现在的浙江省)就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些数据都反映了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浙地区丝织业在宋代已跃居全国首位。
7、宋代丝绸贸易昌盛的前提条件是(3分)
(1) ;(2) ;(3) 。
8、不属于宋代临安“丝绸贸易比东京更为昌盛”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公元11世纪,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定都于临安。
B.随着政治重心的南移,大批技艺精湛的纺织工匠也定居江南。
C.临安不仅处于丝绸生产兴盛的区域,而且又是丝绸的重要产地。
D.历史上记载了临安丝绸贸易的盛况,“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9、不属于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历史机遇”的一项是(3分)
A.魏晋隋唐时期,全国形成了三大丝绸产区:黄河流域、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
B.东汉末年以来,黄河流域的中原大地一直处于长期混战中,北方的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他们不仅为南方经济提供了大批劳动力,而且带去了农业、丝织业等先进技术。
C.从隋朝开始开凿的大运河,为南北经济的贯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到了唐朝,统治者更加注重发展南方的丝织业。
D.宋代建立之初,北方经常受到少数民族的侵扰,桑林也遭到了野蛮的砍伐,而南方较安定,且气候、温湿度等自然条件都有利于蚕、桑的生长。
10、根据中国丝绸南盛北衰的演变历史,请你对中国现代丝绸的发展提几点建议。(3分)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力救得止。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
11、对下列四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贫不自振 振:奋起,有作为
B、臣赖绪业 绪业:事业,遗业
C、弥年艰窭 窭:贫穷
D、武中衔之 衔:想念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B、虽不足鼓吹六经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C、陛下其忍弃之 其信然邪?其梦邪?
D、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
1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命宰相试文章
B、数上赋颂,高自称道
C、若令执先臣故事
D、甫往来梓、夔间
14、对下列文句中字词和句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中的“奇”是意动用法,“之”指代“李邕”。
B、“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中的“窃”是谦词,“伏惟”是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中常用。
C、“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中“从”后面省略了“肃宗”。
D、“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中的“世旧”是“世交”的意思,“诣”是动词“到”的意思。
第Ⅱ卷(共108分)
四、(共20分)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2分)
译文
②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3分)
译文
③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3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②谪③。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④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⑤碧。
注:①簪组:古代官吏的冠饰,这里是做官的意思。 ②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就是愚溪所在的永州。 ③谪:流放。④夜(bàng):夜航。榜,摇橹进船。⑤楚天:永州古属楚地。
沈德潜评说此诗:“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集》卷四)
(1)“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论的是柳宗元一贯的“正话反说”的风格,试以开头两句为例,加以简要说明。(3分)
(2)“行间言外,时或遇之”意为柳宗元在诗中弹出了弦外之音,简要说明这“言外之意”。(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①韩愈《祭十二郎文》中写到“两世一身,形单影只”,感喟身世孤苦。李密在《陈情表》中也曾有相似的叹息: , 。
②《前赤壁赋》苏东坡与客秋江应答,提到曹孟德的两句诗 , 。
③天意怜幽草, 。(李商隐《晚晴》) 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18、填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分)
魔幻现实主义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 是其中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小说中也有以写神怪奇幻境界来表现生活现实的作品,四大名著中的 就是最突出的一部。
五、(共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9—22题。
乡关何处(节选) 余秋雨
①我的家乡是浙江省余姚县桥头乡车头村,我在那里出生、长大、读书,直到小学毕业离开。十几年前,这个乡划给了慈溪县,因此我就不知如何来称呼家乡的地名了。在各种表格上填籍贯的时候总要提笔思忖片刻,十分为难。有时想,应该以我在那儿的时候为准,于是填了余姚;但有时又想,这样填了,有人到现今的余姚地图上去查桥头乡却又查不到,很是麻烦,于是又填了慈溪。当然也可以如实地填上“原属余姚,今属慈溪”之类,但一般表格籍贯栏挤不下那么多字,即使挤得下,自己写着也气闷:怎么连自己是哪儿人这么一个简单问题,都答得如此支支吾吾、暧昧不清!
展开余下试题
②我不想过多地责怪改动行动区划的官员,他们一定也有自己的道理。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这种改动对四方游子带来的迷惘是难于估计的。就像远飞的燕子,当它们随着季节在山南海北绕了一大圈回来的时候,屋梁上的鸟巢还在,但屋宇的主人变了,屋宇的结构也变了,它们只能唧唧啾啾地在四周盘旋,盘旋出一个崔颢式的大问号。
③其实我比那些燕子还要恓惶,因为连旧年的巢也找不到了。我出生和长大的房屋早已卖掉,村子里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亲戚,如果像我现在这个样子回去,谁也不会认识我,我也想不出可在哪一家吃饭、宿夜。这居然就是我的故乡,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故乡!早年离开时的那个清晨,夜色还没有褪尽而朝雾已经迷濛,小男孩瞌睡的双眼使夜色和晨雾更加浓重。这么潦草的告别,总以为会有一次隆重的弥补,事实上世间的一切都无法弥补,我就潦草地踏上了背井离乡的长途。
④我所离开的是一个非常贫困的村落。贫困到哪家晚饭时孩子不小心打破一个粗瓷碗就会引来父母疯狂的追打,而左邻右舍都觉得这种追打理所当然。这儿没有正儿八经坐在桌边吃饭的习惯,至多在门口泥地上搁一张歪斜的小木几,家人在那里盛了饭就拨一点菜,托着碗东蹲西站、晃晃悠悠地往嘴里扒,因此孩子打破碗的机会很多。粗黑的手掌在孩子身上疾风暴雨般地抡过,便小心翼翼地捡起碎碗片拼合着,几天后挑着担子的补碗师傅来了,花费很长的时间把破碗补好。补过和没补过的粗瓷碗里很少能够盛出一碗白米饭,尽管此地盛产稻米。偶尔哪家吃白米饭了,饭镬里通常还蒸着一碗霉干菜,于是双重香味在还没有揭开镬盖时已经飘洒全村,而这双重香味直到今天我还认为是一种经典搭配。雪白晶莹的米饭顶戴着一撮乌黑发亮的霉干菜,色彩的组合也是既沉着又强烈。
⑤乡间的出丧比迎娶还要令孩子们高兴,因为出丧的目的地是山间,浩浩荡荡跟了去,就是一次热热闹闹的集体郊游。这一带的丧葬地都在上林湖四周的山坡上,送葬队伍纸幡飘飘,哭声悠扬,一转入山岙全都松懈了,因为山岙里没有人家,纸幡和哭声失去了视听对象。山风一阵使大家变得安静也变得轻松,刚刚还两手直捧的纸幡已随意地斜扛在肩上,满山除了坟茔就是密密层层的杨梅树,村民们很在行,才扫了两眼便讨论起今年杨梅的收成。
⑥杨梅收获的季节很短,超过一两天它就会泛水、软烂,没法吃了。但它的成熟又来势汹汹,刹那间从漫山遍野一起涌出的果实都要快速处理掉,殊非易事。在运输极不方便的当时,村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放开肚子拼命吃。也送几篓给亲戚,但亲戚都住得不远,当地每座山都盛产杨梅,赠送也就变成了交换,家家户户屋檐下排列着附近不同山梁上采来的一筐筐杨梅,任何人都可以蹲在边上慢慢吃上几个时辰,嘟嘟哝哝地评述着今年各座山的脾性,哪座山赌气了,哪座山在装傻,就像评述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到哪里去了?他们都上了山,爬在随便哪一棵杨梅树上边摘边吃。鲜红的果实碰也不会去碰,只挑那些红得发黑但又依然硬扎的果实,往嘴里一放,清甜微酸、挺韧可嚼,扪嘴啜足一口浓味便把梅核用力吐出,手上的一颗随即又按唇而入。这些日子他们可以成天在山上逗留,杨梅饱人,家里借此省去几碗饭,家长也认为是好事。只是傍晚回家时一件白布衫往往是果汁斑斑,暗红浅绛,活像是从浴血拼杀的战场上回来。母亲并不责怪,也不收拾,这些天再洗也洗不掉,只待杨梅季节一过,渍迹自然消退,把衣服往河水里轻轻一搓便什么也看不见了。
⑦孩子们爬在树上摘食梅树,时间长了,满嘴会由酸甜变成麻涩。他们从树上爬下来,腆着胀胀的肚子,呵着失去感觉的嘴唇,向湖边走去,用湖水漱漱口,再在湖边上玩一玩。上林湖的水很清,靠岸都是浅滩,梅树收获季节赤脚下水还觉得有点凉,但欢叫两声也就下去了。脚下有很多滑滑的硬片,弯腰捞起来一看,是瓷片和陶片,好像这儿打碎过很多很多器皿。一脚一脚蹚过去,全是。那些瓷片和陶片经过湖水多年的荡涤,边角的碎口都不扎手了,细细打量,釉面锃亮,厚薄匀整,弧度精巧,比平日在家打碎的粗瓷饭碗不知好到哪里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这里曾安居过许多钟鸣鼎食的豪富之家?但这儿没有任何房宅的遗迹,周围也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豪富人家的日子怎么过?捧着碎片仰头回顾,默默的山,呆呆的云,谁也不会回答孩子们,孩子们用小手把碎片摩挲一遍,然后侧腰低头,把碎片向水面平甩过去,看它能跳几下。这个游戏叫做削水片,几个孩子比赛开了,神秘的碎片在湖面上跳跃奔跑,平静的上林湖犁开了条条波纹,不一会儿,波纹重归平静,碎瓷片、碎陶片和它们所连带着的秘密全都沉入湖底。
⑧我曾隐隐地感觉到,故乡也许是一个曾经很成器的地方,它的“大器”不知碎于何时。碎得如此透彻,像轰然山崩,也像渐然家倾。为了不使后代看到这种痕迹,所有碎片的残梦都被湖水淹没,只让后代捧着几个补过的粗瓷碗,盛着点白米饭霉干菜木然度日。忽然觉得霉干菜很有历史文物的风味,不知被多少时日烘晒得由绿变褐、由嫩变干,靠卷曲枯萎来保存一点岁月的沉香。如果让那些补碗的老汉也到湖边来,孩子们捞起一堆堆精致的碎瓷片碎陶片请他们补,他们会补出一个什么样的物件来?一定是硕大无朋又玲珑剔透的吧?或许会嗡嗡作响或许会寂然无声?补碗老汉们补完这一物件又会被它所惊吓,不得不蹑手蹑脚地重新把它推入湖底然后仓皇逃离。
⑨我是1957年离开家乡的,吃过了杨梅,拜别上林湖畔的祖坟,便来到了余姚县城,上了去上海的火车。那年我正好
上一篇:
2006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二)
下一篇:
2006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五)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6年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