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10  
标签:粤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0]
高二第二学期中段考试卷(二)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级语文中段考试题(A)卷
(请同学们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致远,元代杂剧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齐名。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汉宫秋》。
B、元散曲有杂剧和套曲两种。〔南吕•一枝花〕南吕是宫调名,一枝花,曲牌名。
C、辛弃疾,字易安,号稼轩,济南人,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之一,著有《稼轩词》(又叫《稼轩长短句》)。《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都是他的作品。
D、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现代学者和作家。代表作有《围城》、《写在人生边上》、《管锥编》等。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炊黍(shǔ)  歆羡(xīn)  关卡(kǎ)    朔风凛冽(sù)
B、涸辙(hé)   祠堂(cí)   蓦然(mò)    天堑无涯(qiàn)
C、洞穴(xuè)  芙渠(qú)   蹊跷(qiào)  揠苗助长(yà)
D、钓叟(sǒu)  篡取(zuàn) 绰约(zhuó)  栩栩如生(xǔ)
3、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何事当年不见收     当年:今年
B、认得醉翁语         认得:辨认
C、忍顾鹊桥归路       忍顾:怎忍回头看
D、谢他酒朋诗侣       谢:感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B、舞台是为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准备的,只有深刻的思想,才能充分激发出表演的艺术天才。
C、由于游戏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娱乐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美国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如能不辱使命,那将标志着人类研制的星际探测器自动化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二两句是设问自答的句式,这一问一答中不仅指出诸葛亮祠的所在地,而且写出了祠堂庄严肃穆的外观。
B、“空好音”的“空”字用语精巧、贴切,表现了黄鹂的美妙歌声在空中到处传播,歌颂着诸葛亮。
C、第六句中“开”是开创基业,“济”是救助艰危,分别写诸葛亮在辅助刘氏父子两朝时的重大贡献。
D、最后一句写诗人对诸葛亮事业未竟而辞世表示了痛惜,同时也包含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6.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是一个远景概览,作者从长安遥望的角度,写出华清宫的富丽堂皇。


浏览完整试题B、诗中的“红尘”有所喻指,意思是世俗的人生,世俗的人。
C、此诗有炼字精确而语义深邃的特点。如一个“笑”字巧写神态而寓以讥刺。
D、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有笔法隐曲而感触深沉的优点,曲折地流露了诗人对于历史教训的深刻见解。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7、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的精神。
B、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的“莫听”“何妨吟啸”“徐行”表现了词人面对疾风劲雨泰然自若的心态。
C、“一蓑烟雨任平生”,不只是写眼前景,更说尽心中事。表面上是写词人对待自然界风雨的态度,实际上是反映了词人在政治风雨中的坦然与放达。
D、这首词即景生情,因自然之景而谈人生哲理,在简朴之中见深意,寻常之处见波澜。
青玉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8、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句中,运用比喻,将花灯比喻成开了千朵花的树,将花灯比喻为星星。
B、这首词用字精妙,如“放、吹、动、转、舞”等动词使全词充满了动感;“凤、玉、鱼、龙”等字充满了喜气洋洋的热闹气氛,格调也相当配合。
C、这首词巧用反衬。灯火的辉煌、狂欢的场面、富贵人家妇女的笑语欢欣反衬出了独处于灯火稀落之处的孤高女子。
D、词的上片极力渲染元宵灯会的热闹,下片先写游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盛装华服,最后才引出自己要写的意中人,层层铺垫,艺术构思巧妙之极。
二、阅读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每题2分,共8分)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 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9、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谒者操之以入:连词,而。
B、 因夺而食之:因此。
C、 臣故食之:代词,指不死药。
D、 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这样。
10、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谒者操之以入:拿着。
B、 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解释,说明。
C、 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求见的人。
D、 是客欺王也:客人。
1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有人给楚王献长生不老的药。
B、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有个宫中卫士看见后问道:“这东西可以吃吗?”
C、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我吃了药大王就杀我,是死药,是客人欺骗了大王。
D、王乃不杀——楚王就不杀他。
12、翻译下面句子。
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
                                                                          
(二)诗歌鉴赏
赏析下面这首词,完成13 题(共6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3、联系词的上下句,词中“有谁知?”与陆游《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1) 相同点(2分):                                                      
(2) 不同点(4分):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6小题。(共7分)
囚绿记
……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的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摺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展开余下试题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在早层,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芦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
14.下列对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比喻、排比)
B.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比喻)
C.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反复)
D.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借代)
15.下面对文段语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
  【明确】正因为长春藤的向光触发了作者的情思,作者才借它的这种执著精神来抒发自己内心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含蓄地赞美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B.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明确】这组句子生动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作好铺垫。
C.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明确】点明写作的时代背景,表现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使本文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
D.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明确】这句话表表明作者是一个重感情的恋旧的人,离开北平后还一直挂念着曾被自己幽囚的绿色。
16.作者为什么要将窗外的绿枝条牵进屋里囚禁起来?(用文中原句回答)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0题。(共10分)
松 子 茶
林清玄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粒停泊在温柔海边的细沙,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展开余下试题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17.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目的是想阐明一个什么道理?(2分)
18.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请问“那面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
19.本文通过如何吃松子这件小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请问作者阐发的是什么人生道理?(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分)
20.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
B.本文行文曲折,从对松子食用的错误认识到领略人生的真谛,作者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C.从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似乎是多余的,删去并无大碍,反而更加精炼。
D.台湾作家林清玄是参禅的大师,本文也不例外,处处充满禅意,启发读者领悟生活的哲理。
E.为了能很好地揭示本文的主旨,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个深奥的人生哲理阐述得通俗易懂,让人备受启迪。
三、默写:10分
21.草枯鹰眼疾,                            。
22.天姥连天向天横,                  。天台一万八千丈,                   。
23.胜败兵家事不期,                                 。
24.身无彩凤双飞翼,                                。
25.唯有牡丹真国色,                                  。
26.重湖叠巘清嘉,                    ,                      。
27.                        ,便胜却人间无数。
28.春江潮水连海平,                         。
四、语言表达题:3分
29、 学校的饮水处经常出现水长流的现象,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劝诫同学们珍惜水资源。
                                                                             
五、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在自家地里挖到了一尊绝美的大理石雕像。他带着雕像,找到一位酷爱艺术的收藏家,收藏家用高价买了下来。回家的路上,卖主手里攥着大把的钱,欣喜万分。陈列室里,收藏家正出神地端详着雕像……
请以“珍宝”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性散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700字。⑤不得抄袭。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级语文中段考试题(A)卷
答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阅读题。
(一)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9(      )    10(       )       11(         )
12、                                                                                             
                                    
标签:粤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高二第二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