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868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8]
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重点中学联谊校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重点中学联谊校
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12页。7道大题(21道小题),8页;答题卡2页;作文稿纸2页。第Ⅰ卷、第Ⅱ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12分)
1.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讣(fù)告 芸芸 (yún)众生 应 (yīng)运而生 仰之弥 (mí)高
B. 福祉 (zhǐ) 目不遐接(xiá) 妍媸 (chī)毕露 得陇(lǒng)望蜀
C. 僭 (jiàn)称 溘(kè)然长逝 清风夜唳(lì) 稗(bài)官野史
D. 篡(cuàn)位 为虎作伥(chāng) 众说分纭(fēn) 自惭形秽(huì)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词,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外国小说 了世界各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了各种流派,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
② 三十年的 ,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③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④ 所有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 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A. 反应 功夫 分辩 灌注
B.反应 工夫 分辩 贯注
C. 反映 工夫 分辨 贯注
D.反映 功夫 分辨 灌注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王勃,初唐文学家。少有诗名,被举为神童,但命途多舛,英年早逝。
B.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孰优孰劣,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C.曾经的蛮荒之地上建起了幢幢高楼,这些安土重迁的人们欢天喜地搬入了新居。
D.“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李密在《陈情表》中说自己要报答祖母的“乌鸟私情”。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曾一度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听说学理科大学毕业后更有机会到国外去发展。
B.今天的青年学生担负着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浏览完整试题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呢?只要是稍有常识的人,就不会对此提出异议。
D.新型激光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精确制导、定向爆破的高科技医疗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许多血管瘤患者解除了“心腹之患”。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在另一篇文章里我已讨论过情感思想与语文的关系,在这里我不再作哲理的剖析,只就情与辞在分量的分配略谈一谈。就大概说,文学作品可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或是“辞溢乎情”。心里感觉到十分,口里也就说出十分,那是“情尽乎辞”;心里感觉十分,口里只说出七八分,那是“情溢乎辞”;心里只感觉到七八分,口里却说出十分,那是“辞溢乎情”。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指出与此类似的分别,不过他把“情”叫做“精神”,“辞”叫做物质。艺术以物质表现精神,物质恰足表现精神的是“古典艺术”,例如希腊雕刻,体肤恰足以表现心灵;精神溢于物质的是“浪漫艺术”,例如中世纪“高惕式”雕刻和建筑,热烈的情感与崇高的希望似乎不能受具体形相的限制,磅礴四射;物质溢于精神是的“象征艺术”(注:黑格尔的“象征”与法国象征派诗人所谓“象征”绝不相同),例如埃及金字塔,以极笨重庞大的物质堆积在那里,我们只能依稀隐约地见到它所要表现的精神。
黑格尔最推尊古典艺术,就常识说,情尽乎辞也应该是文学的理想。“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和顺积中,英华外发”,“修辞立其诚”,我们的古圣古贤也是如此主张。不过概括立论,都难免有毛病。“情溢乎辞”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语文有它的限度,尽情吐露有时不可能,纵使可能,意味也不能很深永,艺术的作用不在陈述而在暗示,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把所有的话都说尽了,读者的想象就没有发挥的机会,虽然“观止于此”,究竟“不过尔尔”。拿绘画来打比方,描写人物,用工笔画法仔细描绘点染,把一切形色,无论巨细都尽量地和盘托出,结果反不如用大笔头画法,寥寥数笔,略现轮廓,更来得生动有趣。画家和画匠的分别就是在此。画匠多着笔墨不如画家少着笔墨,这中间妙诀在选择与安排之中能以有限寓无限,抓住精要而排去粃糠。黑格尔以为古典艺术的特色在物质恰足表现精神,其实这要看怎样解释,如果当作“情尽乎辞”解,那就显然不很正确,古典艺术的理想是“节制”与“静穆”,也着重中国人所说的“弦外之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节选自高中第一册《语文读本·情与辞》)
5.从原文看,以下关于“情”与“辞”及其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依据黑格尔的“物质”、“精神”的观点,文学作品文字内容属于“物质”范畴。
B.一篇文章中情与辞在分量上的分配,应视所写文章的内容形式而定。
C.“言有尽而意无穷”,心里感觉到十分,口里只说出七八分,反而可让读者有想象的空间。
D.古典艺术的理想是节制与静穆,就是要“情尽乎辞”,即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
6.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情尽乎辞”是文学家追求的但又往往难以达到的目标。
B.本文拿绘画与文学作比较,委婉含蓄地批评了工笔画法的缺陷。
C.从本文的意思看,作者是不大赞同文学“情尽乎辞”的。
D.第二段“画家”喻创作中善用暗示的文学家,“画匠”喻无巨细都尽量和盘托出的文学家。
7.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万里长城是物质溢于精神的“象征艺术”。
B.在文学作品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否则,不成其为文学。
C.“辞溢乎情”的文学作品,辞藻往往高华精妙,值得大力提倡。
D.初学为文者,应首先做到“因情生文”、“情见于辞”,然后再作更高的企图。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①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xūn,浅红色。),遣使聘之,②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固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③“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④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日:“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子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选自《后汉书·严光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区欲即诣造 诣:访问、拜访。
B.何至相迫乎 迫:窘迫。
C.车驾即日幸其馆 幸:特指皇帝到某处。
D.除为谏议大夫 除:任命,授予官职。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良久,乃张目熟视 ②季父愈闻汝丧之三日,乃能衔哀致诚
B. 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 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 ①及光武即位 ②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展开余下试题
D. ①光以足加帝腹上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0.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光不慕名利,他的同学刘秀做了皇帝,他不仅不去攀附,反而改名换姓,隐而不见。
B.对光武帝亲自来访,严光“卧不起”“眠不应”并且“以足加帝腹”表现出对皇帝权势的藐视。
C.侯霸是严光的旧交,想邀请他来家中叙谈,严光不去,只让来人捎信提醒侯霸,一味阿谀奉承皇帝的旨意,就会自取灭亡。
D.严光坚辞高官不受,始终过着归隐躬耕的生活,后人把他曾经垂钓过的地方命名为严子陵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4分)
11.将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 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3分)
译文:
② 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2分)
译文:
③ 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2分)
译文: ④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这两首诗都是览古之作,题材相近,但在今昔的对比上写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越中览古》说“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说“只今惟有西江月”,两个句子结构相同,但一写“鹧鸪”,一写“西江月”,作者以此表达的目的是否相同?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
答:
13.默写、文学常识填空(五小题任选其三。)(6分)
① , , ,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②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王勃《滕王阁序》)
③ 合抱之木, ;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④ 莎士比亚是欧洲 时期 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四大悲剧分别是《哈姆雷特》、《奥赛罗》、《 》和《 》等。
⑤ 元曲是 和 的统称,是元代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通常所说的“元曲四大家”是指郑光祖、白朴、 和 。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人 生 寓 言
周国平
一、哲学家和他的妻子
哲学家爱流浪,他的妻子爱定居。不过,她更爱丈夫,所以毫无怨言地跟随哲学家浪迹天涯。每到一地,找到了临时住所,她就立刻精心布置,仿佛这是一个永久的家。
“住这里是暂时的,凑合过吧!”哲学家不以为然地说。
她朝丈夫笑笑,并不停下手中的活。不多会儿,哲学家已经舒坦地把身子埋进妻子刚安放停当的沙发里,吸着烟,沉思严肃的人生问题了。
我忍不住打断哲学家的沉思,说道:“尊敬的先生,别想了,凑合过吧,因为你在这世界上的居住也是暂时的!”
可是,哲学家的妻子此刻正幸福地望着丈夫,心里想:“他多么伟大呵……”
二、从一而终的女子
我听见许多人埋怨自己的人生,那口气就像埋怨死不肯离婚的结发妻子。他们埋怨命运的捉弄,错误的结合,失败的努力。如果可以,他们宁肯和别人交换人生。在他们的眼里,人生也是别人的好。
我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女演员的话:“人生是件衣裳,脏了就洗洗,破了就补补,你好歹得穿上它!”
我说得稍微文雅些:人生是个对我们从一而终的女子,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打扮她,塑造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个什么样子,我们好歹得爱她!
三、幸福的西绪弗斯
展开余下试题
西绪弗斯被罚推巨石上山,每次快到山顶,巨石就滚回山脚,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这徒劳的苦役。听说他悲观沮丧到了极点。
可是,有一天,我遇见正在下山的西绪弗斯,却发现他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伐,一脸无忧无虑的神情。我生平最怕见到大不幸的人,譬如说身患绝症的人,或刚死了亲人的人,因为对他们的不幸,我既不能有所表示,怕犯忌,又不能无所表示,怕显得我没心没肺。所以,看见西绪弗斯迎面走来,尽管不是传说的那副凄苦模样,深知他的不幸身世的我仍感到局促不安。没想到西绪弗斯先开口了,他举起手,对我喊道:
“喂,你瞧,我逮了一只多漂亮的蝴蝶!”
我望着他渐渐远逝的背影,不禁思忖:总有些事情是宙斯的神威鞭长莫及的,那是一些太细小的事情,在那里便有了西绪弗斯(和我们整个人类)的幸福。
四、结论
我告诉你们:意义在于过程,幸福在于细节。那些撇开过程而只在结局中寻找意义的人找到的只是虚无。那些撇开细节而总在总体中寻找幸福的人,找到的只是荒谬。
现代人已经没有耐心流连过程,没有能力品味细节。他们活得匆忙而粗糙。他们活得既无意义,也不幸福。
应该说,爱过程的人是智慧的,爱细节的人是幸福的。
14.第二则寓言中说,人生对我们“从一而终”,我们“好歹得爱她”。这“从一而终”和“好歹得爱她”有什么意味?(不超过15字)(5分)
答:
15.苦难和不幸的西绪弗斯“幸福”的含义是什么?(①②答案均不超过16字)(6分)
答:①
②
16.这三则寓言共同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或者生命)的一种什么感悟?请用简要的文字作答。(不超过20字)(5分)
答:
17.《人生寓言》是一篇别致的哲理小品。请就其内容、选材、结构、表达技巧、语言某一方面作具体分析。(不超过36字)(6分)
答:  
上一篇:
荆州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练习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黑龙江省西”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