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试卷

阅读:1385  
标签:通用 高三 下册 高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85]
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阅读)完全详解汇编(二)
"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文言文阅读)完全详解汇编(二)
【汇编说明】:
[本系列对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题和试题详解详析进行了重新校对和整理分类,主要目的在于给处于繁忙和超负荷工作的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复习和教学提供一些方便。但难免有错,在此请谅解]
三、(12分,每小题3分) (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衷裒①,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祖脩,有名魏世。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日:“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日:“责在元帅。”帝怒日:“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
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轨到墓日:“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或有助之者,不听。诸生密为刈麦,裒遂弃之。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门人为本县所役,告裒求属令。裒曰:“卿学不足以庇身,吾德薄不足以荫卿,属之何益!且吾不执笔己四十年矣。”乃步担干饭,儿负盐豉,草屩,送所役生到县,门徒随从者千余人。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裒乃下道至土牛旁,磬折而立,云:“门生为县所役,故来送别。”因执手涕泣而去。令即放之,一县以为耻。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阳,裒后更嫁其女。彦弟馥问裒,裒曰:“吾薄志毕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 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
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②以为邴原③复出。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裒常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道,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及洛京倾覆,寇盗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贼大盛,方行,犹思慕不能进,遂为贼所害。                              (选自《晋书·孝友传》)
[注]①裒:音póu。  ②佥:皆。 ③邴原:汉末学者。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或有助之者,不听                             听:听任
B.告裒求属令                                   属:联系
C.安丘令以为诣己                               诣:造访
D.犹思慕不能进                                 慕:依恋


浏览完整试题10.答案:B 【解析】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B项的“属”应为“委托”。这类题应从两方面入手: ①弄清这些词语在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义项;②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步担干饭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B.因执手涕泣而去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此则京邑之人也
   无以,则王乎
D.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某所,而母立于兹
11.答案:A【解析】 A项“乃”都当于是、就;B项“因”前者为”于是、就”,后者为”经由”;C项“则” 前者表判断,后者为“那么”;D项“而” 前者表承接,后者为“你的”。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应对这一题型,首先要对考纲中规定的15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烂熟于心,做题时用代入法,联系上下文看意思是否一致。有时也可通过在句子中的位置来判断,有时也可通过词法、句法分析来判断。
12.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裒有操行的一组是
①每雷,辆到墓日:“裒在此。”    ②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
③计口而田,度身而蚕              ④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
⑤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⑥辞气雅正,博学多能
A.②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12.答案:D【解析】②陈述的不是王裒;④王裒对北海邴春的看法;⑥是说王裒辞气和博学的。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一般文言文阅读的此类题目都差不多,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中有直接表现,也有间接表现。不符合要求的一般有两类,一是将别人做的事或说得话说成是主要人物做的或说的,致使陈述对象不一致;二是答非所问。排除法是做此类题较简便快捷的方法。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王裒因父亲为文帝所杀痛而不仕。
B.王裒对管彦做了校尉并不持否定态度。
C.王裒改嫁其女是因为管彦去世。
D.王裒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而不读《蓼莪》一诗。
13.答案:C【解析】从文中“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可以得出。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做此类题时,每个选项中都要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地方,注意把无说成有和曲解文意的干扰。此类题设错误项时,有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把两件事混在一起,或不=把属这两件事的内容说成是另一件事的内容。
1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断句。(4分)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末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
14.答案: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解析】断句共4处,每处1分。错1处扣1分。运用语感,理解意思。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解答此题良好的语感是必要前提,同时还要理解文意;具备一定的文化常识,如人名、地名、官职名等。)
1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2分)
(2)吾德薄不足以荫卿。(2分)
(3)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2分)
15.【答案】:(1)老朋友中有来送礼物的,他都不接受。
译出大意给1分,“遗”译为"礼物"一类的意思给1分。
【答案】:(2)我的德望轻微,还不够用来庇护你。
译出大意给1分,“荫”译为“庇护”一类的意思给1分。
【答案】:(3)何必用自己能做到的责求别人做不到的呢。
译出大意给1分,"责"译作"责求"一类的意思给1分。
【解析】重点实词: “遗”译为"礼物"一类的意思给1分。“荫”译为“庇护”一类的意思给1分。“责”译作"责求"一类的意思给1分。译出大意分别给1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翻译句子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直译法,重点词语要译准确。②要注意句式特点。③要注意句子整体的通顺完整。
【参考译文】
王裒(póu)字伟元,是城阳营陵人,他的祖父王脩,在魏国时就是个名士,父亲王仪,有高风亮节,文雅正直,做文帝的司马。东关战役时,文帝向众人说:“最近的事情,谁应该承担罪责。”王仪回答说:“罪责在元帅身上。”文帝大怒说:“司马想把罪过加在我身上吗?”于是让人把他拉出去斩首。
王哀从小就具备良好的道德操行,按礼节行事,身高八尺四寸,容貌与众不同,说话声音清脆响亮,气质谈吐文雅刚正,博学多才能。痛恨父亲被杀,从不面向西面坐卧,以显示自己决不做朝廷巨子的决心。于是隐居起来教授学业,朝廷多次征召他做官,都不去任职。在父亲墓旁建草庐而居,从早到晚经常到墓前跪拜,攀上柏树上悲声哀号,泪水洒落在树上,树也为之干枯。母亲怕听雷声,母亲死后,每次打雷时,王哀就到母亲的墓前说:“我在此。”读《诗经》时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够劳”时,总是多次痛哭流涕,他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干脆不读《蓼莪》一诗。
家贫,亲身耕种,根据人。来耕田,度量身材大小来养蚕,也不听任别人对他的帮助,他的学生偷着为他割麦。王裒就放弃了这方面的耕作。老朋友中有来送礼物的,他都为接受。学生中有人被县里役使,就告诉老师王裒委托他向县令求情,王裒说:“你求得的学问不是用来庇护自己的。我的德望轻微.还不够用来庇护你,向县令求情没有什么用处!况且我不动笔已经有四十多年了。”于是担着干饭,让儿子背着盐巴、豆豉和草鞋,送那个被役使的学生到县里,跟随他的学生门徒有千余人。安丘县令以为是来拜访自己.就整好衣服来迎候他。王裒就走到趋土牢旁的道上,站在一块断裂的坚石上.说:“学生被县里役使,专门来为他送别。”于是握着学生的手哭着告别离去。县令就放了他,全县都为这事感到羞耻。
同乡人管晏少有才能却不被人知,唯独王裒认为他必定会名声显达起来。在众人中择他为友,正值两人的儿女刚出生.于是共同约定结为儿女亲家。管彦后来做西夷校尉,死后葬在洛阳,王裒后来又将女儿改嫁。管彦的弟弟管馥问王裒为什么这么做,王裒说:“我微薄的志向都寄托在偏远山野中,过去姐妹都远嫁.吉凶消息都听不到,我常发誓坚持按这种方式来嫁女。现在你的侄子把他父亲葬在洛阳。这说明他是属于京都人呀,哪里符合我当初和他结亲的本意呀!”管馥说:“我的嫂子,是齐地人.应当回到临淄去。”馥说:“哪里有把父亲葬在河南.却跟母亲回到齐国的道理!如此行事,我家与他家还能有什么婚姻关系!”


展开余下试题北海的邴春年少就很有志向节操,安于贫寒的生活窘境,背着书籍到处求学,乡里的人都以为他是汉末学者邴原的再生。王裒认为邴春性格狭隘贪慕虚名。最终定会一事无成。后果然邴春品行不端,学业不成。自此人都认为邴春是有识之人。王足常主张人的品行只要回归善良的本性即可,何必用自己能做到的责求别人做不到的呢。
等到京城洛阳倾覆,贼寇强盗蜂拥而起时,亲族都想移渡到江东,王裒却极恋祖父的坟茔而不离开,等到贼人越来越多想要走时,还在留恋不舍导致没及时前行,于是被贼人所害。
三、(9分,每小题3分)(全国卷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摙②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③水而已。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竭,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节选自《南史·何远传》)
[注]  ①恩寄:对下级信任托付。   ②摙(liǎn):担运。   ③糗(qiǔ):干粮。
④近畿(jī):京城附近地区。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与恢素善 善:友好。
   B.远本倜傥,尚轻侠 尚:崇尚。
   C.视贫细如子弟 视:爱抚。
   D.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称赞。
8.答案:C (【解析】这道题中的ABD选项都在课本中出现过,而C中的固定搭配“视……如……”很容易判断得出。即使没看出来,也可根据前文“嫉……如……”判断出决不是爱抚之意。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何远“生性耿介”和“为官清廉“的一组是
      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                    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
      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                      尽心绥理,复著名迹。
9.答案:C (【解析】这道题重点在表明“耿介”与“清廉”,依次我们可以判断出A项第一个选项与耿介无关,是属于他办事原则方面的。B项第一个百姓称赞他也不属于“耿介”,D选项第一个选项是他平易近人,也不属于“耿介”,依次推断选择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
    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
    C.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
    D.何远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话的证据。
10.答案:B (【解析】这道题难度不小,很多考生没有注意到文章中提到了一个人就是泉陵侯朗,强调是他沿途抢掠骚扰,但到了始兴县内,一草一木也不敢侵犯。而不是选项中所说任内没有抢掠侵犯的事。)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2)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11.【答案】:(1)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解析】得分点在“自……为”是“从……担任……”。
(2)他先后出任数郡的太守,见到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廉洁之心。他的妻子儿女饥寒交迫,如同最贫穷的人家那样。
【解析】得分点在“居”、“可欲”还有“饥寒如下贫”。
【参考译文】:
何远字义方,是东海郯县人。调任武昌太守。何远本来风流倜傥,喜欢行侠仗义,一直到这时才改变原来的志节行为,恪尽职守。他杜绝交游,对各种馈赠,一点也不收受。武昌民间饮用长江水,盛夏时节,何远怕江水热,经常用钱买百姓井中的凉水。如有人不收钱,就提着水还给他。其他事情也多是如此。他的车辆的服饰十分简陋破旧,所用的器物没有铜制或上漆的。江南盛产水产品,十分便宜,但何远每顿饭,只不过吃数片干鱼罢了。
后来任武康县令,他更加坚持清廉的节操。他去除繁多的祭祀活动,尽忠职守,很受百姓的称赞。太守王彬巡察所属各县,其他县都设宴款待。到武康后,何远只为王彬准备了干粮、饮水而已。王彬离去时,何远送他到县境,送上一斗酒、一只鹅作为离别赠礼。王彬与何远开玩笑说:“你的礼物超过东晋时的陆纳,恐怕会被古人讥笑吧!”高祖听说何远有才干,便提升他为宣城太守。从县令提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这种情况是近代从未有过的。宣城郡过去曾受盗匪的抢掠,何远尽心治理,又使名声远播。过了一年,何远调任始兴内史。当时泉陵侯渊朗出任桂州刺史,沿途抢掠骚扰,但到了始兴县内,一草一木也不敢侵犯。


展开余下试题何远在任时,喜欢开辟街巷,修整房屋,小至百姓住宅、交易集市,大至城池、马厩、仓库等,他都像经营自己的家业那样来加以修治。他应得的俸禄,一概不取,到年底时,选择最穷困的百姓,把那些钱作为税款赠送给他们,并且长期坚持这样做。何远在任时,对豪强富户嫉恨如仇,对贫民百姓视为子弟,因此豪强对他特别害怕。
何远为人耿直,不徇私情,身居人世间,却谢绝别人的拜谒,自己也不拜访别人,写信给别人时,无论(对方)地位的高低,所用的称谓礼节都一样。与人交往时,从不因对方的面色低声下气,因此多受到庸俗之士的嫉恨。他的清廉公正,确实是天下第一。他先后出任数郡的太守,见到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廉洁之心。他的妻子儿女饥寒交迫,如同最贫穷的人家那样。他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他轻财好义,周济别人的窘急,说话从不虚妄,这些都是出于他的天性。
三、(9分,每小题3分)(全国卷2)
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8-10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 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②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闲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荀栾布列传》)
[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匿僕阳周氏 匿:隐瞒。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8.【答案】:A(【解析】如果平时学习熟读文言文的话,根据前后文的语意,很快就会找出答案。A项译不通。这四个字并不在常用120个文言实词内,却是课文中常见的。 A.匿:隐藏在。如:匿:中丞匿于溷藩以免《五人墓碑记》;相如引车避匿《廉蔺列传》。意: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促织》。拜: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蔺列传》。熟读课内文言文,读透记准,此题是不难得分的)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布“任性使气”的一组是
①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②樊哙可斩也!
③高帝将兵四十余力众,困于平城。         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⑤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⑥季布乃大飞鸣,引入为上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9.【答案】:D(【解析】用排除法,①③不选。①朱家说的话,说季布是在履行职责;②说明季布直言;③季布介绍当时的情况;④只能说明季布明理。有的同学乐于从找出符合要求的项入手。这种方法,有时遇到不易区别的项时就会错。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排除法做题,用另一种方法检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铁证如山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握手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10.【答案】:B(【解析】“收回成命”有误,吕后只是“召诸将议之”,尚未有“成命”。“成命”是指已发布的命令、决定等,季布援引历史故事,只说明出兵难以取胜,没有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11.把第1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肉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11.【答案】:(1)你因为一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人的诽谤而赶走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说这事后,就能够窥测出您的深浅啦。
【解析】译出大意给 3 分;若将“窥”译为“看透”,不扣分。“以一人”的“以”、“毁”、 “去”三处,译对一处给&n
标签:通用 高三 下册 高考试卷
相关:关于“2006年全国”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8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