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试卷

阅读:111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1]
2004——2006年高考古代诗歌分类赏析.doc
"2004—2006年高考古代诗歌试题分类解析
(一) 即景感怀类 
1. 2004年全国高考广东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 “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 2 )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案】 (1)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2. 2004年全国高考湖南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 “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                                            答: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3. 2005年全国高考黑龙江、吉林、广西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 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注 ]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 1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 ” 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 2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案】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浏览完整试题(2) ① 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 
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向1分,画面描绘2分)
           ② 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4. 2005年全国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⑴ 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 
⑶ 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 
【答案】 ⑴ 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 
⑵ 清冷、幽静  孤单、寂寞       ⑶ “为拂绿琴埃”
5. 2005年全国高考湖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 崖 州 城 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牡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 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2) 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
                                                                               
                                                                                                                                      
【答案】 (1) 柳诗之“望”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帮自己一把,使不至于葬身瘴疠之地)的急切期待。 
(2) 柳诗曰“尖山似剑”,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涌而出的强烈感情。
6.2006年全国高考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端  居 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⑵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⑴ 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
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⑵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展开余下试题7. 2006年全国高考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三 江 小 渡    杨万里
溪水将注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案】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 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8.2006年全国高考辽宁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东  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答案】(1)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       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9.2006年全国高考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    ②王罔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⑴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⑵ 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10.2006年全国高考重庆卷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新  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   
【答案】 “觉春生”、“安排着”、“只待”。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春生”和“千红万紫”
【附《新雷》注释】:
①“千红万紫安排着”,说明事物具备了变化的内在根据,但没有一定的外部条件—“新雷”,这种变化也不可能实现。此诗通过对新雷的呼唤,生动地阐明了外因对于事物变化的重要作用。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同出一理。
② 新雷:春天的第一个雷声,象征春天的莅临。古人认为雷是催生万物的。《易经·说卦》:“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尔雅义疏·释天》引《说文》云:“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此诗题当取其义。
③ 造物:指天。古人认为天是创造万物的。《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一作区区)也。”无言却有情:古人以为天虽无言,但能潜运万物。《论语·阳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每于:常常在。
④ 此二句言:“造物”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新雷》诗写的是迎春的情景。“造物”就是大自然。大自然虽然不言,然而是有感情的。这不,冬寒尚未退尽,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临了。百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朵都已准备就绪,只待春雷一声,就会竞相开放。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更重要的是抒发了对社会变革的热切期待。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答案】 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二) 思乡与怀人 
1. 2004高考全国卷 ( 晋、冀、鲁、豫、皖、赣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 ?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 
    【答案】 诗中作者写了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2. 2004年全国卷(桂、琼、藏、陕、内蒙)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3. 2004年全国高考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 萨 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 长亭更短亭。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 ?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①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 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② 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展开余下试题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4. 2005年全国高考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 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2)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 ? 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3) 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 ? 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1)荒村与古寺。(或:断霭与流莺。或:生与语。) 
解析:此题既考查对仗,同时也考查有关律诗的知识。“颈联”是律诗的第三联。上述三组词语中只要写出其中任意一组即可。 
(2)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解析:此题中有“闲情”“触景生情”“思乡之情”三个得分点。 
(3)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 
解析:答出画面的内容并且要有分析。写出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 
5. 2005年全国高考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  句   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 本题考查考生古诗文鉴赏能力。答案为:春夏之交乍暖忽寒。通过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第一问完全可以从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蛙声歇和十日寒中分析理解出来。视觉——游子春衫单、桃花飞尽;味觉——野梅酸:表现天气变暖的感受。听觉——蛙声歇;触觉——东风寒:表现“寒”的感受。第二问,钱钟书的原话是这样的:“下面这一首写春深夏浅、乍暖忽寒的情味,倒是极新颖的。”所以这种情味应该与变化的季候联系在一起。季候的变化引起游子对家乡、朋友的思念之情。这样理解应该是恰当的。 
6. 2005年全国高考湖北卷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汉宫秋》第三折 [ 梅花酒 ]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 
                                      注:①寒蜇:寒蝉。 
(1) 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 ? 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 ?                                              &nb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试卷
相关:关于“2004——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