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84  
标签:通用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4]
2006年语文新课程高考模拟试题(浙江卷)
"2006年语文新课程高考模拟试题(浙江卷)
第Ⅰ卷(42分)
本卷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一.(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栈道zhàn  饯行jiàn  味同嚼蜡jiáo 蚕食鲸吞jīnɡ
B.拘泥nì      栖息xī   引吭高歌hánɡ 塞翁失马sài
C.怙恃hù   干涸hé   矫揉造作zào  万马齐喑ān
D.宿愿shù   纰漏pī   垂涎三尺xián  颐yí指气使
1.A(B栖息qī.C喑yīnD宿愿s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烜赫    招集    出人头地    枉费心机
B、营利    徇私    怨天尤人    眼花缭乱
C、陷阱    毕竟    金榜题名    偃旗息鼓
D、窜红    陨星  各行其事    杳无音信
2.D(D中应为:蹿红、各行其是)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欣赏诗歌,山于它极精练,我们  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含义,  要努力去寻找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②遇到有些重要人物来演讲.大家都衣着考究,竭力保持风度,很  地在不同的演说会上和有身份的人物进行攀谈。
③为了掩人耳目,日本政府曾反复  ,所谓的“周边”并不是地理概念。
A.①不仅 而且 ②优雅 ③声明 B.①因而 并且 ②优雅 ③申明
C.①因而 并且 ②幽雅 ③声明 D.①不仅 而且 ②幽雅 ③申明
3.A(①句从句子内部的分句关系来把握应为递进关系。②幽雅,地方清静而风景优美。优雅,优美雅致、优美高雅,无论从语意还是从语境来看,此处宜选“优雅”恰当。③声明: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申明:郑重说明。从对象和语境来看,应选“声明”。)
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江南园林中寻幽访胜,能给人以渐入佳境的感觉。
B.大型原创舞剧《红楼梦》不负众望,她将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中国艺术的瑰宝、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文学著作推上舞台。
C.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人们即使蒙受了再大的冤屈也只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啊。
D.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
4.B(众目睽睽系贬义,做了不好或不当的事遭受到众人的注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B.《再别康桥》的作者是“新月派”代表人物徐志摩写的,它以音乐和谐、意境优美而备受读者青睐。
C.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D.幸福,这个乌托邦能够引领你创造未来、梦想未来:但在整个追寻的过程中,你只能通过“与他人分享”才能离幸福更近一些。
5.C(A搭配不当,“节奏”不能“看”。B句子结构混乱,删掉“的作者”。D语序不当。)
6.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依次各填入一句话,使语言连贯的一组是()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枯了。枯黄的树叶离开了枝头,在风中飞舞着,   。假如我是落叶,我愿意很快地落在地上,又很快地被雨雪融化,然后钻进又黑又香的泥土里,   。


浏览完整试题    ①它那翩然飘舞的姿态依然那么动人
②怀着对金秋季节的无比眷恋离去了
③尽情拥抱那大大小小粗粗细细的树根
④让那黑土地把枝干哺育,催我茁壮成长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D(考虑语句主语的一致性,使语言连贯。)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我们在地球科学中把现在或者说最近这一个时代看作环境问题的时代,作为一个单独的有其特殊含义和内容的地质时代来研究,那就是“人类世”。环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寂静的春天》在上世纪60年代出版,被称为人类对环境的新觉醒。该书的出版,在促进环境、人文科学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前进。几十年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在空间范畴表现为从治理三废扩大到保护区域环境,而今到考虑全球性的全球变化的研究;在时间范畴表现为对现代物理化学生物过程进行分析,进而企图对人类和这个星球的未来有所预见,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人们对环境演化及其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驱动的现实意义的认识。
当人们沉浸于征服自然的乐趣当中之时,盲目改造自然的恶果悄然袭来。例如水资源的问题。我们知道生产1吨小麦要1000吨水,生产1吨玉米要1200吨水,而生产1吨稻米则要2000吨水。我国西北地区人均水的占有量仅是1781吨,与全国的平均人均占有2200吨还差得很多。所以由于水资源的不足而影响农业的生产是很严重的,再加上自然灾害,那就更厉害了。这样的情况又造成了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所以荒漠化的面积在我们国家有很大的扩展,现在有267.4万平方公里土地已经荒漠化,占国土面积的27.9%,在西部地区更要大。对于荒漠化的治理,在过去3年里,国家投资了110亿元,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除此以外,我们还看到温度上升带来的影响:据估计,如果气温上升1摄氏度,海平面要升高10厘米,而全球3/4的大城市和占40%的人口都集中在离海岸不过60公里以内的地区。至于说生态环境的破坏,比如说森林的砍伐,大家很难估计生态失衡对经济的影响。有人说,生态环境的价值可以估算。印度一位学者提出来,一棵50年的大树所产生的氧气、吸收的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作用、增加土地肥沃的作用、土壤水分含量的作用以及为鸟类和兽类提供繁殖场所的六项作用加起来,得出来的生态效益是19.6美元。在我国神农架保护区,50年以上的树有50万株,按这样来算的话,神农架这个地区就自然资源本身来说,生态效益可以大于1百亿美元,赶上2003年整个上海市的GDP总值。可是现在这个地区仍然是比较贫困的地区,我们应该更好地注意。
地球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是很精确的,事实上人类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现在我们需要从新的视角来考察今天的地球系统,也就是“人类世”。
提出“人类世”这个概念,是希望我们国家有更多的人能够对它进行研究,特别是从科学与人文的视角,更加深入地研究“人类世”。“人类世”是地质学上的名词,我们说250万年以来到10万年前,这叫做“更新世”;10万年以来是“更新世”的晚期;到了1万年前,我们叫做“全新世”。而现在提出来的“人类世”,就是从1万年里边,我们再提出来一个新的地质时期。我们需要研究“人类世”,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土地、历史、人民更有条件为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解决我们的环境问题,达到科学地发展。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是地质学的一次自然科学史的革命,而为解读自然科学问题提出的“人类世”,将可能是地质学的一次自然人文科学史的革命,可能是地质学上又一次飞跃。(《我们需要研究“人类史”》)
7、 下列对“人类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信息的一项是()
A、是表示新的地质时期的一个地质学上的概念。
B、是把它看作一个环境问题,并作为独立的有特殊内涵的地质时期。
C、是人类活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影响地球环境的时代。
D、是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约为一万年的人类时代。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寂静的春天》的出版,意味着人类对环境的新的觉醒,推动了自然科学、环境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前进。
B、环境科学的研究在时空范畴上分别表现为对现代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分析拓展到预见地球的未来,由“三废”治理扩大到对区域环境的保护。
C、“人类世”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地质学上的新的飞跃,是一项自然人文科学史的革命。
D、我国神农架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价值,可与2003年上海市的GDP总值相比。
9、文中可以作为“环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的依据,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荒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B、人类盲目改造自然的后果造成了环境问题,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再发展。
C、如砍伐森林等,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D、环境气温升高将导致海平面的抬升,将危及沿海城市。
10、下列对原文信息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环境科学的研究目前尚未引起人们对环境演化及人的驱动的现实意义的认识。
B、生态失衡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是完全不能估算的。
C、我们需要研究“人类史”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已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
D、因为水资源缺乏、天灾与“人祸”(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致使我国荒漠化面积扩展很大。
7.D(不合文本信息:现在提出来的“人类世”,就是从1万年里边,我们再提出来一个新的地质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改造。)
8.A(B信息不全。C原文仅表示或然,是一种可能。D我国神农架地区的社会经济很穷。)
9.B(仅仅是对题干的一种转述和解释,不合题目指令。)
10.D(A否定与肯定颠倒,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B不合原文“也是可以估算的”信息。C信息不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任光禄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展开余下试题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尔。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芟而去焉          芟:锄除。
B.其为不知竹一也        一:一个方面。
C.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  臭:气味。
D.亦足适也            适,快乐。
11.B(一,一样,相同。)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      B.因自谓竹溪主人
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
C. 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     D.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2.D(A以:因为/来,连词,故不同。B因:于是/趁机,故不同。C而:却,转折关系连词/承接关系连词,故不同。D乃:却、竟,副词,故相同。)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A.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
B.然穷其所生之地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13.A.(A与例句均为意动用法,B穷,使……穷,追溯,穷尽。C形容词用作动词,尊敬。D屈,使……屈身下拜,使动用法。)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起笔写京师人与南人对待竹子“一贵一贱”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
B.文章引用谚语“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意在说明“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之理。
C.本文题为《任光禄竹溪记》,记的中心事件是舅父任君治园植竹一事,作者在“记”上大做文章,并进而借题发挥,通过对比、衬托,自然托出文章的主旨。
D.光禄任君虽身处江南,却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反而在园中“遍植以竹”,并自号曰“竹溪主人”,从而刻画出一个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
 14.C.(“在‘记’上大做文章”属无中生有。)
附译文:
我曾经游观过京城世宦富贵人家的亭园,见那里集聚的东西,自极远的边地到海外,奇异的花卉石子没有不能罗致的,所不能罗致的只有竹子。我们江南人砍伐竹子当柴烧,筑园构亭也必定购买寻求海外的奇花异石,有的用千钱买一石,有的用百钱买一花,并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占据在当中,有时就将它砍去,说:“不要让它占了我种花置石的地方”。但京城人如果能觅到一竿竹子,常常不惜化费数千钱来购买;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干枯而死。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而江南人甚而笑他们说:“京城人竟把我们当柴烧的东西视为珍宝。”
呜呼!奇花异石诚然为京城与江南人所珍爱。然而追溯它们的产地,则边地和海外人看待它们,我想也与竹子在江南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而边地海外,或许是从不出产竹子的地方,假如让那里的人一旦看到竹子,我想他们必定比京城人更加珍爱和看重它。这种情况恐怕是笑不完的了。俗语说:“人离乡则愈贱,物离乡则愈贵。”如此说来,世上的美丑好恶,又有什么不变的标准呢!
我的舅舅任光禄君在荆溪的边上构筑了一个亭园,到处种竹,不种其它的花木。竹林间造了一座小楼,有空就与客人在那里吟诗啸歌。他偶然对我说:“我不能与有势力的人比池亭花石的胜况,单独在这里取山地本来所有的东西,可以不化费劳力而使满园苍翠葱茏,也足以自适。因此自称是竹溪主人。请外甥为我记述一下吧。”
我以为任君哪里是真的不能与有势力者攀比,而随意取其当地所有;恐怕还是对竹独有特殊的爱好,而不愿意把它告诉别人吧?过去有人谈论竹子,以为它决没有动人的姿色和香味值得喜爱。所以它奇巧怪异不如石,妖艳柔美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如高傲独立的士人,不能与尘俗混同合一。因此自古以来,知道珍爱竹子的人极少。那么京城人难道也是能知竹而加以珍爱的吗?他们不过是想用此与别人争夸富贵,如同用奇花异石向人炫耀一样。所以京城人的珍爱竹子,与江南人的不重竹子,他们同属于不知竹是一样的。任君在繁华纷闹中生长,而能不沉溺其中,衣饰车马僮仆歌舞,凡是富贵人家所沉湎嗜好的,一切摒斥而去。尤其是方正刚直不随意与人交往,凛然有高洁独立之气,这正是任君对于竹子必有自得的地方。世上可喜可玩的万物,原有不能割舍的吗?那么虽然假使竹子不是这里的土地所有,任君也将竭尽其力予以收集,然后心里才高兴。任君的财力虽然使他能尽量寻觅奇花异石,然而他的爱好本不在此啊。可叹啊!竹子本可以不出江南而为人贵重,对此我重新有了感受了。 
第Ⅱ卷  本卷共11小题,共108分
四、(20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3)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我的舅舅任光禄君在荆溪的边上构筑了一个亭园,到处种植竹子,不种植其它的花木。(3分)评分:句式1分,“治、遍、植、木”各0.5分,若语句不通顺,则扣1分。
(2)恐怕对竹独有特殊的爱好,却不愿意把它告诉别人吧?(3分)
无乃……欤?句式1分,“深、好、而、以”各0.5分,若语句不通顺,则扣1分。
(3)只要人们值得喜爱值得玩赏某种东西,那就本来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他对于那种东西的追求。(2分)
反问句式1分,“举、可、固、间”各0.5分,若语句不通顺,则扣1分。
16 读下面的诗及诗论并回答问题。(6分)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展开余下试题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注】玉垒:玉垒山,在今四川省汶川、茂县之间。北极:北极星。这里比喻唐王朝。后主:刘禅。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昏庸无能,宠信宦官,朝政腐败,终于亡国。梁甫吟:乐府篇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诗中所写的特定时令是____;诗人的特定活动是____。(2分)
(2)《增订唐诗摘钞》:首二句在后人必云:“花近高楼此一临,万方多难客伤心。”盖不知唐贤运意曲折,造句参差之妙耳。全诗以“伤客心”三字作骨。请说出《增订唐诗摘钞》中评此诗以“伤客心”三字作骨的理由,并结合表达技巧作简要分析。(4分)
16.(1)春日,登楼观感或登楼。
(2)首联提挈全诗,伤心是因为“万方多难”之故,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用反衬之法。(1分)颔联写登楼所见,形成了一个阔大悠远的境界,借景抒情,饱含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而且景中寓情,流露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1分)颈联写所想,于如焚的焦急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1分)尾联借古讽今,讽喻当今昏君,寄托个人怀抱,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聊且吟诗以自遣消愁。(1分)可见全诗无处不写“伤心客”,充分表现了其沉郁之感。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蜗炼石补天处,________。                                                      (李贺《李凭塑模引》)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_______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3)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嘉之滨。                                                        (王勃《胀王阁序》)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17.(4分(1)石破天惊逗秋雨 此情无计可消除(2)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3)落霞与孤鹜齐飞 匹夫不可夺志也)
18.填写下列语句中的空缺部分。(2分)
世界上有两部著名小说《狂人日记》,先出的一部是俄国的果戈理写的,另一部是中国_____的《狂人日记》。被恩格斯称赞为“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的作品是巴尔扎克的__________。
18.鲁迅/《人间喜剧》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共18分)
晨趣
季羡林
一抬头,眼前一片金光:朝阳正跳跃在书架顶上玻璃盒内日本玩偶藤娘身上,一身和服,花团锦簇,手里拿着淡紫色的藤萝花,都熠熠发光,而且闪烁不定。
我开始工作的时候,窗外暗夜正在向前走动。不知怎样一来,暗夜已逝,旭日东升。这阳光是从哪里流进来的呢?窗外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树叶繁茂,仿佛张开了一张绿色的网。再远一点,在湖边上是成排的垂柳。所有这一些都不利于阳光的穿透。然而阳光确实流进来了,就流在藤娘身上……
然而,一转瞬间,阳光忽然又不见了,藤娘身上,一片阴影。窗外,在梧桐和垂柳的缝隙里,一块块蓝色的天空。成群的鸽子正盘旋飞翔在这样的天空里,黑影在蔚蓝上面划上了弧线。鸽影落在湖中,清晰可见,好像比天空里的更富有神韵,宛如镜花水月。
朝阳越升越高,透过浓密的枝叶,一直照到我的头上。我心中一动,阳光和好像有了生命,它启迪着什么,它暗示着什么。我忽然想到印度诗人泰戈尔,每天早上对着初升的太阳,静坐沉思,幻想与天地同体,与宇宙合一。我从来没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没有这一份福气。可是我也感到太阳的威力,心中思绪腾翻,仿佛也能洞察三界,透视万有了。
现在我正处在每天工作的第二阶段的开头上。紧张地工作了一个阶段以后,我现在想缓松一下,心里有了余裕,能够抬一抬头,向四周,特别是窗外观察一下。窗外风光如旧,但是四季不同: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情趣各异,动人则一。现在正是夏季,浓绿扑入眉宇,鸽影在天,湖光如镜。多少年来,当然都是这个样子。为什么过去我竟视而不见呢?今天,藤娘身上一点闪光,仿佛照透了我的心,让我抬起头来,以崭新的眼光,来衡量一切,眼前的东西既熟悉,又陌生,我仿佛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把我好奇的童心一下子都引逗起来了。
我注视着藤娘,我的心去飞越茫茫大海,飞到了日本,怀念起赠送给我藤娘的室伏千津子夫人和室伏佑厚先生一家来。真挚的友情温暖着我的心……
窗外太阳升得更高了。梧桐树椭圆的叶子和垂柳的尖长的叶子,交织在一起,椭圆于细长相映成趣。最上一层阳光照在上面,一片嫩黄;下一层则处在背阴处,一片黑绿。远处的塔影,屹立不动。天空里的鸽影仍然在划着或长或短、或远或近的弧线。再把阳光收回来,则看到里面窗台上摆着的几盆君子兰。深绿肥大的叶子,给我心中增添了绿色的力量。
多么可爱的清晨,多么宁静的清晨!此时我怡然自得,其乐陶陶。我真觉得,人生毕竟是非常可爱的,大地毕竟是非常可爱的。我有点不知老之已至了。我这个从来不写诗的人心中似乎也有了一点诗意。
此身合是诗人未
鸽影湖光入目明
我好像真正成为了一个诗人了。
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三日晨
19.根据原文,概括“晨趣”含义要点。(4分)
19(1)清晨的可爱与宁静;(2)虽然日日劳作,但由晨景而感悟到诗意之美。(每一点2分)
20.文章以“写朝阳闪灼在藤娘身上”之景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①用倒叙方法,造成悬念,启人思考。②在紧张的工作第一阶段后,作者发现朝阳流在藤娘身上之美,由此展开丰富联想,感念异国真挚友情。为下文写“人生毕竟是非常可爱的,大地毕竟是非常可爱的
标签:通用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6年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