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962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2]
高考古今诗文鉴赏与训练
"第一篇 鉴赏评价概要
文学鉴赏试题是近年高考命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考改革中一块具有导向性的试验田。2002年高考命题更是一个大的发展,由延续多年的客观选择性试题开始向主观试题转变,对考生的鉴赏能力,特别是解答试题的思路、角度,以及得分情况都是一个新的考验。
下面从近年的高考命题情况简要看一看文学鉴赏试题的变化,从变化中一窥其命题趋向及复习备考要求。
文学鉴赏试题最早见于1985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选材是当时中学语文课本上的《雷雨》《守财奴》和《梁生宝买稻种》中的片断,试题要求分析有关人物性格。1987年、1988年也有考题出现。不过这个时期的文学鉴赏并没有成为必考的内容在试卷中固定下来。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选材基本上是取自于中学语文教材,且以现代文为主。
从1993年开始,选材于中国古典诗词曲的“文学鉴赏”试题开始在全国高考试卷中固定下来,且考查角度及题型不断发展。大体上有下面几个阶段:
一、1994-1998年,皆为两题,分别考查对古典诗词曲的“阅读”与“鉴赏”,第一题一般采用选出对作品“解说”错误的一项,着重考查对作品用词及语句的理解;第二题则着重于对作品内容的“分析”和对写作特色的“鉴赏”。
二、1999-2001年,其中2000年只有一道试题,其它两年皆为两道。这三年明显加强了对“鉴赏”的考查,题干要求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或对诗中某一突出写作特色进行概括,然后与另外提供的四首诗进行对比,要求选出“写法相同”或“不同”的一首,等。
三、2002年,对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加强,突出特点是采用主观题型。选择题型的各个选项综合起来,就是对作品的分析与鉴赏,对考生的阅读与理解也是一个提示;纵使考生不大理解作品的内容或鉴赏能力不够,也可通过对有关选项的对比分析,或采用排除等方法进行答题。主观题则不同,读不懂作品,就无话可说;不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知识与能力,则可能下笔离题万里,答不到要点上。当然,试题的难度不一定过大,但主观试题毕竟在能力的要求上对考生是一个新的挑战。
1999年现代诗歌的鉴赏试题首次在全国高考试卷中出现,在选材上是一个突破。1999年试题难度很小,等同于送分;2000年则一下子大幅攀升,作品的阅读难度过大,且为两道试题,一题考查对诗歌的“解说”,一题考查“赏析”。相比而言,2001年试题从考查要点到难度等方面则比较好。
2002年语文科高考《考试说明》有了较大调整:把对古典诗词的鉴赏与文言文阅读合并为“古代诗文阅读”,对古典诗词的考核要点同2001年相比在表述上并没有变化,仍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二项,但考查题型却首次明确为主观试题,放在第Ⅱ卷中考查,分值为6分。从具体命题来看,全国卷选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首诗,考查对诗中意象(‘折柳’的寓意及其在全诗构思中的作用)的赏析。而北京市试题则选取了畅当的《登鹳雀楼》,为两个小题,采用主客观题型结合的方式:①题为五项选二的多项选择题型,着重考查对诗歌内容及写作的综合赏析;②题则与王之涣的同名诗进行比较,赏析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此试题未给出王之涣诗的全文,自然又从侧面考查了对王之涣诗的背诵。
另一方面,《考试说明》的这一调整,可以说把对现代诗歌的考查从第Ⅰ卷中取出,但并不是讲就不考了。它很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在第Ⅱ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出现。
浏览完整试题
从1994年到2002年,古典诗词曲“文学鉴赏”试题具体情况见下表:
近年高考古典诗词曲命题情况一览表
年份 朝代 作者 作品 体裁
1994 唐 元稹 《菊花》 七言绝句
1995 宋 李清照 《如梦令》 词
1996 元 阿鲁威 《【双宫调】蟾宫曲》 曲
1997 唐 刘禹锡 《望洞庭》 七言绝句
雍陶 《题君山》 七言绝句
1998 唐 贾岛 《题李凝幽居》 五言律诗
1999 唐 杜甫等 《漫成一首》 七言绝句
2000春 唐 虞世南 《蝉》 五言绝句
2000秋 宋 赵师秀 《约客》 七言绝句
2001春 唐 王维等 《鸟鸣涧》 五言绝句
2001秋 唐 韦应物等 《赋得暮雨送李胄》 五言律诗
2002春 宋 王禹偁 村行 七言律诗
2002秋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七言绝句
另外,文学作品鉴赏在“现代文阅读”中也有要求。《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部分的第三个考查要点“鉴赏评价”具体解释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近年高考选材来看,命题人对散文体裁清睐有加。
1991年──《世间最美的坟墓》
1993年──《青菜》(新科目组试题)
1998年──《报秋》
2000年春季──《兽•人•鬼》
2000年──《长城》
2001年春季──《黄土》
2001年──《门》
2002年春季──《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2002年──《话说知音》
2002年北京卷──《一片树叶》
从以上可看出,散文是高考命题选材的一个重要体裁,特别是2000年以后,从春季高考到秋季高考,命题人在现代文阅读的选材上更倾向于选取有抒情性或哲理性散文,鉴赏评价自然成为试卷中的一个不容置疑的考查热点。
文学鉴赏类考题所选作品一般皆出自课外,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如唐诗、宋词、元曲,现当代诗歌、散文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水平,其能力层级为E,《考试说明》中解释为:“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从高考改革来看,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关于考试内容的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②命题范围遵循教学大纲而不拘泥于教学大纲,③试题设计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教育部负责人指出整个命题要从以知识立意为主转移到以能力立意为主上来,要有利于考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这一新精神相适应,语文命题组的一些专家在文章中说,今后的高考将进一步加强对文学鉴赏的考查。
对文学鉴赏能力的考查能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文学鉴赏,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般来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的限制,不少教师对古典诗、词、曲的教学仅停留在讲析和翻译古汉语字句的基础上,对现当代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的讲解也未能从文学的角度以赏析的方式去组织教学,往往把一篇生动形象、意境优美、感情跌宕的文学作品与一般文章同等对待。这样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未能起到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的作用;至于用文学作品去陶冶性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就更谈不上了。从高考前的备考来讲,对于鉴赏评价这一板块,学生心中无底,教师也不好操作,一般只能简要谈一谈文学作品(主要是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然后就是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教师再进行分析讲评。这样,这一部分虽然也进行了“复习”,但效果不明显,难以在短短的备考复习课上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本书力图以专题的形式,结合最新《考试说明》调整内容及高考命题导向,以最新的材料、丰富的内容、典范的训练、精要的评析,对高考文学鉴赏考查进行比较深入地分析与探讨,对2003年的高考备考复习进行全面指导与训练。
第二篇 鉴赏评价的方法
一、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
要评价鉴赏文学作品,就应该而且必须对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有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了解。虽然高中语文课本在单元知识短文中对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做了一定程度的介绍,但要说到系统和全面那就不可能了。本部分内容针对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实际,对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做一个比较系统而全面地介绍,目的在于对中学生已有的文学知识进行条理化和一定程度上的理论化,使学生能站在一定高度,比较全面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更好地进行文学阅读和鉴赏评价。本部分内容力求通俗简洁,避免单纯的理论分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把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形象和形象思维、文学典型、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文学体裁。
(一)文学形象和形象思维
一、文学形象
文学、艺术(指音乐、绘画、雕塑等)和哲学科学都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它们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如:它们都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都是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认识上也都遵循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普遍规律,也就是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都能帮助人们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
但它们必竟是各自独立的,各有自己的特点,相比较而言,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有:
第一、文学以社会中的人和人的生活为反映的对象
文学作品中的“人”不同于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中的“人”。文学中的“人”是个别的、具体的人,是有血有肉的、有躯体、有灵魂的人。在文学作品中,既可以写人的生理特征,也可以写人的心理变化;既可以写人的生活关系,也可以写人的社会关系;既可以写人的日常生活、家庭琐事,也可以描写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另一方面,文学艺术也要描写自然景象,但作为文学描写对象的自然和作为天文学、地理学、植物学等研究对象的自然有很大的区别。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化了的自然,它们浸透了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再如榕树,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故乡的榕树和其他地方的榕树未必有什么区别(如果有,也只是在树高、树形、材质等方面)。然而,在《故乡的榕树》一文中,作者却借对故乡榕树的描写表现了一种浓烈悠长的思乡之情,榕树成了作者抒发自己对故乡怀念之情的一个寄托。蒲公英是一种很普通的小花,但在《蒲公英》一文中,那蒲公英却成了战争的见证,与人们战时的生活和命运密切相关。这儿的“榕树”“蒲公英”已不完全是自然界中的小生命,而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的部分。
展开余下试题
再看艾青的一首咏伞的诗:
早晨,我问伞:
“你喜欢太阳晒
还是喜欢雨淋?”
伞笑了,它说:
“我考虑的不是这些。”
我追问它:
“你考虑些什么?”
伞说:
“我想的是
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
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显然这是一种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中的“伞”是人的精神的写照,它表面是写物,实际上是写人,写人的精神,表现人的思想。
第二、文学作品反映客观世界和表现主观认识的形式与哲学和自然科学等不同
一般来说,哲学家和科学家通过对客观世界的分析、研究和论证,探索事物的本质规律,最后以概念、公式或理论等形式表现出来。而作家尽管也要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研究,也要探求认识生活的本质的规律,也要发表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和观点,但这种看法和观点不是用理论、公式、定律的形式去抽象地表现,而是借助典型的生活画面或人物形象去让人们来认识和把握。如对辛亥革命这一社会变革中的重大运动进行认识和总结,历史学家可能会概括出这样的结论来:辛亥革命脱离群众,是一次不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而文学呢?鲁迅在《阿Q正传》和《药》中也给辛亥革命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弊端,然而在小说中我们却根本找不到诸如前面的一些理论概括性的语句。但我们却也同样承认《阿Q正传》和《药》是对辛亥革命的准确而深刻的总结和概括。这是艺术的手法,是文学的独特的表现方式。再如:对于唐玄宗李隆基和杨国忠、安禄山等人经常侵侮邻国,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一客观事实,历史学家范文澜列举一些史料之后得出结论说:“唐玄宗自恃强盛,定要侵侮邻国来满足自己的骄侈心。安禄山生事邀功,因而得到宠信,王忠嗣持重安边,因而遭到黜逐,他用这种谬误的赏罚制造边境上的战争,足见战争所耗损的人命和财物,都是不必要的。”这里不仅指出了李隆基频繁用兵的性质,而且分析了他好战的原因,明确地告诉读者:这是“不必要”的战争。而在诗人杜甫的《兵车行》中却是这样描绘的: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读了这些诗句,我们的眼前就出现了戎马倥偬、烟尘飞扬的具体画面,也出现了田地荒芜、烟村寥落的真实情景,还仿佛听到了马鸣声、车叫声和人泣声。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很明确:暴露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反对李隆基等人所发动的非正义战争。但这一思想并不是直接概括出来的,而是寓于形象的描绘之中。这正是文学艺术不同于哲学和科学的地方。
第三、文学作品作用于人们的方式是形象和感情
哲学和自然科学用丰富而确切的材料,严密而周详的论证以及合乎逻辑的推理来“说服”人,使人们相信它的道理和观点;而文学则是以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感染”人,从感情上打动人,使人受到教育和感情上的陶冶。同样是控诉旧中国的罪恶的封建礼教,人们阅读小说《祝福》(或观看电影)时的感受绝不同于阅读历史教科书。请再看下面的一首诗:
她把带血的头颅,
放在生命的天平上,
让所有的苟活者,
都失去了
──重量。
这是一首歌颂张志新为捍卫真理而英勇献身的诗,作者在鲜明的形象及独特的情境中充溢着浓烈的爱憎感情,读后不由得使人对张志新烈士肃然起敬,对苟活者嗤之以鼻。再看《真理雕塑成的灵魂》这篇政论文中的一段:
张志新同志在十年前就看穿了林彪、“四人帮”的反动本质,成为“思想解放的先驱”,勇于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真理的纯洁性。她与那样一些人不同:那些人不懂马列,而只是把它当作宗教教条一样笃信;她与那样一些人也不同:那些人口头上谈得头头是道,好像很“懂”马列,而在实际上,却把马列当成装潢门面、沽名钓誉的“工具”,当为了坚持真理需要他们做出某种牺牲(常常并不严重到牺牲生命)的时候,他们表现得毫无气节。张志新烈士和其他革命先烈一样,为我们树立起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光辉形象。
和前面一首诗一样,这篇文章也用了对比的手法,但不是通过形象的对比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而是通过对比分析说明对待真理的不同态度,读后使人认识到应当像张志新烈士那样勇于为真理献身,而不能象另一些人那样“表现得毫无气节”。这说明,诗歌和论文都能给人以教育,但它们是以不同的方式发挥其教育作用的。
总之,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形象性是文学的基本特征。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文学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被人称作“史诗”的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人民辛酸苦难的景象,用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真实生活;曹雪芹的《红楼梦》通过贾府的由胜而衰,以艺术的手法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历史必然;鲁迅的《祝福》《故乡》《阿Q正传》,形象地表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悲凉情景;赵树理的《三里湾》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也是以形象来反映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生活;《党费》《野火春风斗古城》《保卫延安》《红日》等则以艺术的画卷形象地反映了我国革命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这一历史的巨大变迁。在外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反映他们所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也是借助于非常丰富生动的文学形象的。
没有形象便没有文学。
(二)文学典型
二、文学典型的特点
文学来源于生活,但文学作品中描写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当高于它所反映的实际生活,文学典型也应当高于它所描写的生活中的实际人物。文学中的典型应当是以鲜明、生动、突出的个性特征,显著而充分地体现了某一类事物的广泛而深远的普遍性特征的艺术形象。个性特征与普遍性特征这两个方面必须有机地、完美地结合起来。
典型形象所展现的生活现象必然包含一定的普遍意义,必定能显示一定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毛泽东指出:“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这里所说的“普遍性”,就是指的一定生活现象的本质特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共性”“概括性”或“典型性”。文学典型一般应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鲜明的个性特征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尽管是作者塑造出来的,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一个提炼,但这个人物必须是具体可感的人,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他”或者“她”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自己的生活和性格,有自己的行动和语言。这样的人物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物,才是真实可信的人物。一提到张飞,我们马上就能在眼前浮现出他身跨战马、手舞丈八蛇矛的高大形象,甚至能听到他如雷的声音。张飞就是张飞,而不是关羽,这就是鲜明的个性。
展开余下试题
第二,广泛的普遍性特征
典型形象代表着同一类型的人,具有同一类型的人的共同特点。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从典型形象身上看到自己或别人的影子,才能在周围的熟人身上看到典型形象的某些特征。这也正是那些创造了典型形象的作品能够吸引人、感动人的缘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人提到一些优秀作品中的人物,比如经常有人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诸葛亮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足智多谋的代表人物。再如形容某人铁面无私,就说他是包青天;说到质朴、勇猛而又鲁莽的人,就说他是莽张飞;遇到缺乏斗争或行动的勇气,而又常常自我解嘲的人,就说他是阿Q;此外,如赵云、黄忠、花木兰、穆桂英、李逵、武松、林黛玉、王熙凤……都常常被人用来形容周围的人物。是因为这些典型人物的性格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概括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同一类型人物的特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但任何事物的普遍性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都是通过特殊性而表现出来的。
文学典型也是如此。典型的普遍性和个别性也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典型人物—诸葛亮、张飞、林冲、武松、贾宝玉、林黛玉、阿Q等,既是专有名词,又是普通名词。阿Q,既是鲁迅的小说中的阿Q,又是生活中一切具有阿Q精神的阿Q。这就是说,阿Q的普遍性和个别性是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揭示社会生活某方面的本质和规律
典型形象的特点在于个别性和普遍性、具体性和概括性的统一。此外,还应当注意客观性与思想性的统一,通过个别显现一般,通过现象揭示本质,使艺术典型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从哲学上来讲,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样文学创作便可以并应该把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形象的塑造同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揭示的时代的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再如阿Q这一形象。鲁迅通过阿Q由想革命到不理解革命到最后被砍头这一悲剧性的命运,深刻揭露了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一句话,优秀文学作品要通过文学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某方面的本质和规律。 (211.150.224.65)"
上一篇:
2004——2005学年度高三第二次综合测试
下一篇:
高考语文难点训练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高考古今诗”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