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3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0]
高二语文月考试卷(2005年12月)
高二语文月考试卷(2005年12月)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高世华
注意事项:
1、 请在规定的位置写清姓名、班号。
2、 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第Ⅰ卷
一、 基础知识与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编纂  zuǎn     告罄 qìn   显赫hè       数见不鲜 xiān       
  B.佼佼  jiǎo     俯瞰kàn    拮据jū       万姓胪欢  lú
  C.编纂  zuǎn     模式mú     怪癖pǐ       怏怏不乐 yāng       
  D.勾当  dāng     飓风jù    卓著 zhuō     熠熠发光 yìyì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是(     )
  A.上溯 凭空 菜肴 曲指可数     B.厮打 恭诵 发掘 歪风斜气
  C.发祥 畸形 贻害 直截了当     D.提练 恤存 瑕疵 群英荟萃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_____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中。
(2) 倪云林隐居无锡惠山,为人有点怪癖,但他的画脱尽烟火气,确有独特风格,所以连怪癖也一同被_____了。
(3) 经朋友______,我终于见到了那位仰慕已久的作家。
  A.留传 传颂 引见      B.流传 传颂 引荐
  C.流传 传诵 引见      D.留传 传诵 引荐
4、下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她批评学生从来都是轻言细语,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让人心悦诚服。
B.她的出发点是好的,做法虽有欠妥之处,但也无可厚非,希望以后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
C.掌握尖端科学并有所成就是不容易的,但天道酬勤,只要奋力追求,就会取得成功。
D.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花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鬼斧神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球化经营已成为当今大公司的发展战略,而企业兼并则是他们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的重要手段。
  B.经过整顿,车站秩序明显好转,彻底改变了乘客不再拥挤的现象。
C.本次联赛大爆冷门的八一队,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和积极拼抢,终以1∶1逼平了志在卫冕桂冠的申花队。
 D.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不可。
6、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为了全国人民──当然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B.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C.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12分)   


浏览完整试题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
李新宇
在告别20世纪而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思想界对启蒙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历数启蒙的罪状,劝告知识分子放弃启蒙立场;有人则回顾启蒙被压倒的悲剧,希望在中国“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面对思想界的矛盾和种种困惑,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今日的中国是否需要启蒙?
这应该是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伴随着不断的启蒙。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在20世纪,先是有人宣判启蒙思想因其资产阶级属性而“过时”或“腐朽”,接着又有人从后现代的立场上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而告别启蒙。这就使启蒙是否需要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那么,启蒙是否需要?就今日中国现实而言,启蒙无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中国历史而言,它是一个没有完成就被打断的历史任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虽然长期被湮没和遗忘,但这并不证明中国不需要启蒙。现代化的种种挫折都在提醒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其超越,只要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
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有过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但中国的这种传统特别悠久而深厚。一些人认为20世纪中国的悲剧在于激进主义,但必须注意的是,在这段历史上,无论出现过多少过激事件,也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传统的模式,因而也没有冲破传统的模式。虽然传统的确在发生变化,年轻人身上已经很少见到“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礼教影响,但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传统文化阴影却依然笼罩着中国人的精神。面对刚刚过去的历史,我们无法否认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固。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不能继承‘五四’先贤的志业,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历史不但已经重复了,而且还不是没有可能再重复,至少至今还没有能看到足以防止的保证。”
一些人否定启蒙的理由是大众的拒绝。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事实。但是面对同样的事实,却也可以做出另一种回答:正因为大众拒绝,启蒙更是必需的。
有人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的灾难都源于“启蒙”,因为它明显违反了自然演进理论,破坏了文化发展的自然过程,甚至破坏了正常生长的日常生活和市民社会。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可靠的。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破坏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并非启蒙,破坏了市民社会发展的也并非启蒙。一些论者把各种历史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就像把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反启蒙的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一样,是很不公正的。我们应该承认,启蒙的确破坏着文化的自然演化,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是否打破了这种文化自然演进的规律?即使有“五四”那样的启蒙努力,也仍然难以改变其循环往复,其力量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拒绝启蒙,致力于维护它自然演进的秩序,那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提供了证明,自然演进只能在专制与蒙昧的路上滑行。在启蒙打破常规之前,也未见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
                (选自夏中义《大学人文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会)
7.下列对第二段中“补课”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重新树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
  B.在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时,知识分子必须冲破传统的思想模式。
  C.知识分子教育民众放弃激进主义,超越并冲破传统模式。
  D.铲除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致力于维护自然演进的秩序。
8.对“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启蒙”明显违反自然演进理论,因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
  B.在现代化进程中,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启蒙工作还必须进行。
  C.“启蒙”的力量是弱小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这一规律。
  D.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传统发生了变化,因而启蒙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9.根据全文分析,不属于“今日中国需要启蒙”的理由的一项是 
  A.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
  B.就中国历史而言,启蒙是一个没有完成而被打断的历史任务。
  C.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色根深蒂固。
  D.进入21世纪,中国思想界对启蒙仍然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看法。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激进主义,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冲破传统的模式。而启蒙却能使今日的中国防止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再次发生。
  B.五四先贤的启蒙努力曾推动中国社会向文明健康发展,今日的知识分子也应向五四先贤学习,肩负起启蒙的重任。
  C.启蒙在今日的中国是必不可少的,是中国人获得人的自由、尊严和权利的必由之路。但知识关于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
  D.中国专制主义传统历史悠久,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形成现代启蒙运动的高潮,但其因力量弱小,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程度有限。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11-15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艳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下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柔。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候①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老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②,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展开余下试题[注]①杨子云,即杨雄,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诸葛武侯,即诸葛亮。②颜回,即颜渊;原宪,即子思。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累:连续  B.杳莫测其所穷    穷:尽、完  
  C.于是其诗益工  工:工整   D.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  没:遮掩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肝胆为之悼柔      B.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不赂者以赂者丧
  C.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 D.庭学其试归而求焉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体现陈庭学能从中获得“山水之助”的一组是 (    ) 
  ①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预之虞  ②屡从大将北征,有劳      
  ③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  ④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    
  ⑤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  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因而往往令人抱憾而止。  
  B.陈庭学,能做诗,曾任中书左司掾、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等官职。他乘船到成都,游山水名胜,每次游览都写诗记述。  
  C.作者因学业未成、战乱等原因未能实现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对陈庭求学游览而归的收获,感叹自己因年老已难以做到了。  
  D.作者认为山水名胜能使人的情、志、学等方面上一个台阶,此外,应该还有高于“山水之助”的东西,那就是孔学儒道。
第Ⅱ卷
四、(21分)
15、翻译稳中画线的句子。(9分)
  (1)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柔。(4分)
(2)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老耄矣。(5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17、名句填空,从下列七句中任选六句作答。(6分)
(1)今宵酒醒何处,                   。
(2)                 ,此时无声胜有声。
  (3)                 ,依依墟里烟。
  (4)仰天大笑出门去,                。
  (5)                ,波撼岳阳城。
  (6)出师未捷身先死,                。
  (7)事不目见耳闻,                ,可乎?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18-21题(27分)
阳台上的遗憾    韩少功
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庆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意和即兴的作品,呈礼崩乐坏纲纪不存之象,种种偏门和曲道。很合适隐藏神话、巫术和反叛,要展示天子威仪和官府阵仗,却不那么方便。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天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活泼,是一种帝国文化道统的稀薄和涣散。但是,建筑外观上的南北之异,并不妨碍南方的宅院,与北方的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很讲究家族封闭与合和的。有东西两厢,甚至有前后几进,在那正厅大堂里正襟入座,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倘若在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箫吹秋月,酒饮冬霜,也就免不了一种陶潜式的冲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
②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一一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金钱成了比血缘更为强有力的社会纽带,个人成了比家族更为重要的社会单元,大家族开始向小家庭解体,小家庭又正在被独身风气蚕食,加上都市生育一胎化,已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要是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谁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乐都在邻居的众目睽睽之下?
③更为重要的是,都市化使地价狂升,尤其中国突然冒出十二亿人,很难容忍旧式宅院那样奢侈的建筑容积率。稍微明了国情的人,就不难理解高楼大厦是我们唯一现实的选择。看到某些洋人对四合院之类津津乐道,不必去过分地凑热闹。
④这种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侵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们产生同样的流行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结?以前有一些人说,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同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作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品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
⑤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清代张潮在《幽梦三影》中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如此清心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已经永远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或者在汽车急驰而过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箫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用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些真趣。这不能不使人遗憾。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


展开余下试题18.如何理解"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3分)
  
19.文章第一段写到了南北建筑与文化,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
 
20."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这说明现代城市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加以概括。(6分)
21.任选一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5分)
(1)赏析《阳台上的遗憾》的思想内容
(2)赏析 《阳台上的遗憾》艺术特色
六、(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不能够经常地、果断地舍弃一些不该投入精力的事情,什么都渴望得到,时时、处处都劳心劳力,其结果只能是让自己失望。所以,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 
请以“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清点”一般指对物品清理查点,在这个话题中,含义不同; 
②这个话题涵盖的生活面很宽泛,但个人的思想感受应与上述提示性材料的内容一致; 
③文体为议论文;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700字。
答卷
选择题答题栏:(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总分
答案
15.
(1)                                                                      
                                                          。(4分)
(2)                                                                     
                                                           。(5分)
16.(1)                                                                       
                                                                   。(4分)
(2)                                                                           
                                                                              
                                              &n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高二语文月”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