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92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1]
长沙市第十六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册六单元测试卷
"长沙市第十六中学高一年级  
    
语 文 试 卷(问  卷)
说明 1.考试范围: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
2.本试卷满分为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3.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
一、基础题(26分。每题2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
A.庠序(yáng)     跬(guǐ)步       比(bì)及三年       千乘(shèng)之国    
B.槁暴(pù)      弃甲曳(yè)兵     孝悌(dì)之义         木直中(zhòng)绳     
C.参省(xǐng)   锲(qìe)而舍之    涂有饿莩(piǎo)     养生丧(sāng)死
D.渚(zhǔ)崖    跂(qì)而望矣     金石可镂(lóu)       鸡豚狗彘(zhì)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可寄托(寄居安身)                 少(小看)仲尼之闻    
  用心一(专一)也                     望洋(对着汪洋大海)向若而叹     
B.声非加疾(快)                       秋水时(随着时令)至
  绝(横渡)江河                       鸡豚狗彘之畜(畜生)   
C.弃甲曳(拖)兵                       孝悌(敬爱兄长)之义 
  不违(耽误)农时                     假(借助)舟楫   
D.填然(咚咚鼓声)鼓之                 河内凶 (谷物收成不好) 
  王无罪岁(年成)                     寡人之民不加(增加)多
3.下列“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吾尝跂而望矣  
C.顺风而呼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4.下列句中,与成语“时不我待”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浏览完整试题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文:虽然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译文: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
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译文:因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去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行呢?
D.君子生非异也
  译文:君子出生后跟一般人没有什么不同
6.“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 非曰能之,愿学也                      ②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 异乎三者之撰                          ④ 填然鼓之       
  ⑤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⑥ 而轻伯夷之义
  ⑦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⑧ 青,取之于蓝      
  ⑨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 ①⑤⑧ / ②⑦⑨ / ③⑥ / ④             B ①⑤ / ②⑦⑧ / ③⑥ / ④⑨ 
  C ①④⑤⑨ / ②⑦⑧ / ③⑥                D ①⑨ / ②⑦⑧ / ③⑤⑥ / ④
7.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③ 金就砺则利                             ④.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⑤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⑥ 君子日参省乎己
  ⑦.无如寡人之用心                         ⑧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⑨ 不违农时                               ⑩.莫春者,春服既成
  A ②④⑤⑨                            B ④⑤⑥⑦           
  C ②③⑥⑦                                D ③④⑤⑨.
8.下面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使民养生 / 丧死无憾也         
B.是 / 何异于 /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C.则 / 无望 / 民之多于邻国也         
D.狗彘食人食 / 而不知检
  9.下面句子中的“以”字与“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斧斤以时入山林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D.焉用亡郑以陪邻
10.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用法全部不相同的一组是(         )
  ① 学不可以已                       ②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③.王无罪岁                         ④.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⑤ 见笑于大方之家                   ⑥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⑦ 养生丧死无憾                     ⑧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⑨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 ③④⑤⑧                               B.①④⑤⑨     
  C.②⑤⑦⑧                               D ④⑤⑥⑨                    .
1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可使有勇,且知方;    今齐地方千里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宗庙之事,如会同;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C.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展开余下试题  D.皆以美于徐公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是何异于刺人而死之: 
12.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指出了梁惠王所采用的“爱民”临时措施,与邻国之政实际上是五十步与百步之比,他认为治国的根本之道是实施仁政。
  B.《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几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表现出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风范,反映了儒家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
  C.荀子在《劝学》一文紧扣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先从正反两个方面设喻阐述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然后依次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和方法:坚持、积累、专心。
  D.《秋水》这篇课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13.对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主要是记录战国末期思想家孔丘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B.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捍卫者,后世常“孔孟并称”,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孟子》文章向以雄辩著称。              
  C.《荀子》主要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现存32篇,《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D.《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所以世有“老庄”之称。
二、阅读题(30分。每题2分)
(一)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4.选出“王好战,请以战喻”的“请”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C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D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15.对“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考察别国的政治,不如我的用心       
B体察别国的政令,不如我这样用心的
C观察邻国的政事,没有我这样尽了心的    
D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般用心的
16.对“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理解正确的是(       )
A两军的兵器拿到手,(士卒们)就抛下武器而逃跑     
B两军的兵器刚接触,(士卒们)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C两军的兵器已经握在手,(士兵们)就丢下大部队拖着兵器逃跑   
D两军的兵器刚接触,(士兵们)就甩下兵器走了
17.对选文一、二段理解正确的是(         )
A.孟子用比喻的方式,生动地指出梁惠王的“移粟移民”的方式不是好方法,不能使民增加。
B.孟子用比喻的方式,风趣地指出梁惠王的治民措施,与邻国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政策,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
C孟子用打仗为例,指出梁惠王没有实行仁政,所以民不会增加。
D孟子用打仗为喻,指出梁惠王对人民“让步”太少,所以民不会增加。
                                
   (二)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尽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知大国何涂之从而致之齐?……昔周之代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舁注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涂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注:舁(yú),抬。
18.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临:逼近           B存危国,美名也  存:使……保全
C使陈臣思将以救周    将:打算           D臣窃为大王私忧之  私:私下
19与“疾定所从出”中“疾”字意思相同的是(       )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君之疾在肌肤  
   C岂其愤世疾邪耶                         D曾不能疾走
20.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周之君臣自尽计                     得君臣父子相保也
A周的君臣内部用尽心思计议              得以保住君臣们父子的性命
B周的君臣内部用尽心思计议              得以保住君臣百姓的安全
C周的君臣暗中各自用尽心思              得以保住君臣们父子的性命
D周的君臣暗中各自用尽心思              得以保住君臣百姓的安全
21.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所以备者称此                         何涂之从而出
   A准备的用品足够迁鼎的人众所用         经由哪条道路运出来呢
   B所以准备好这些生活用品               什么糊涂人会跟着出来呢
C所以准备好这些生活用品               经由哪条道路运出来呢
D准备的用品足够迁鼎的人众所用         什么糊涂人会跟着出来呢
22.“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展开余下试题A你们几个人到齐国来,还是没有人能够把鼎给我送来
B你们几个人到齐国来,可还是跟没有送一样啊
C你几次到齐国来说要把鼎送给我,可还是跟没有送一样啊
D你几次到齐国来说要把鼎送给我,还是没有人能够把鼎给我送来
23.最能概括颜率思想性格的一组评语是(        )
① 言而无信     ② 不畏强权     ③ 足智多谋      ④ 巧舌如簧 
⑤.善于辞令     ⑥ 假心假意     ⑦ 忠君爱国      ⑧ 奸诈狡猾               
   A ③⑥⑦                      B ③④⑦      
   C ②③④                      D ③⑤⑦
24.下列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秦国发兵攻打东周,索要九鼎,颜率以名利为诱饵,搬来齐国的救兵,才保住了象征周室王权的宝鼎。  
B.秦国发兵攻打东周,逼取九鼎,颜率料事如神,假借齐王的声威而使秦兵不轻举妄动。  
C 秦军撤走以后,颜率真诚地履行诺言,多次与齐王商谈如何搬运九鼎的事。  
D.秦军撤军后,齐王索要九鼎,颜率真戏假做,亲自与之商谈,齐国终因不具备搬运条件而作罢。
                             (三)
  下面三段文字选自《荀子•劝学》,依据注释阅读,按要求完成25 ——28题
    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①乎心,布②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③, 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④。
     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⑤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⑥,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⑦,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注释】① 著,明。      ②布,表现。
③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指极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长沙市第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