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1062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2]
淮南十一中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
"淮南十一中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一、(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寒暄 乡下佬 枯鱼之肆 莞尔而笑
B 畏葸 弄玄虚 西装笔挺 打冰夹鱼
C 诡秘 栓马桩 情窦初开 兴高采烈
D 冠冕 促狭鬼 牛山濯濯 沸反盈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一组是
①_______ 有一勺水我就活命了,救救我吧!
②我只想鼓吹我们再_______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③跟我并排走路,对他那么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来说,__________ 也是苦事。
④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_______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_________着。
A、如果 吝惜 自然 浮/飘
B、只要 吝啬 显然 浮/飘
C、如果 吝啬 显然 飘/浮
D、只要 吝惜 自然 飘/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在外地工作三十年,今天才回到家乡,享受到天伦之乐。
B、蚯蚓断为两截,成了两个生命,从此南辕北辙,各奔东西。
C、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D、一场伊拉克战争,上万个生灵涂炭,这一灾难震惊四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牌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于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B、利用各种条件培养和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C、一篇小品中的语言好坏,不在它是否用了很多生动的词语,而在它的语言是否准确地说明了所要说明的事物。
D、看到这些我国自己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天鹅的面目优雅,形态妍美,与它那种温和的天性正好相称。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资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人人喜爱它,人人欢迎它,人人欣赏它。大自然对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美,古代神话把这种媚人的鸟说成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是爱情之鸟,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椐的。
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如果它不能享受到足够的独立,如果它稍有受奴役囚之感,它就不会逗留在我们的池沼里。它不在人们所能强制或幽禁的那些奴隶之列。它无拘无束地生活着,任意地在水上遨游,或者到崖旁着陆,或者钻到最偏僻的湾汊里,藏到灯芯草丛中栖息,然后又离开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发现我们是它的居停和朋友,而不是它的主子和暴君。
天鹅有了充分自由的感觉,也就有了充分自由的音调。它的鸣叫有如军号般的响亮,是一种有节奏、有曲折的歌声。古人不仅把天鹅描绘成为神奇的歌手,还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如怨如诉,低沉地、悲伤地、凄黯地唱着它自己的挽歌,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告别。他们又说,人们可以在朝暾初上、风浪既平的时侯听到这种歌声,甚至于还说有人看到许多天鹅唱着自由的挽歌气绝而亡。在古代社会,在自然史上,没有一个杜撰的故事,没有一则寓言像这个传说一样,它控制了古希腊人的活泼而敏感的想象力:诗人也好,演说家也好,乃至哲学家,都认为这实在太美了,根本不愿意怀疑它。我们应该原谅他们杜撰这种传说,这些传说的价值远在那些可悲的、枯燥的史实之上,对于敏感的心灵来说,这些都是些慰藉的比喻。无疑地,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读到一个大天才临终前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的时侯,人们总是无限感慨地这样想:“这真是天鹅之歌!”
浏览完整试题
(选自法国·布封《自然史》)
5、第一段中说“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是什么?
A、因为天鹅高贵而柔和的优美是大自然赋予的。
B、因为天鹅不同凡俗,令人们感到舒畅和陶醉。
C、因为天鹅是人人喜爱、欢迎、欣赏的一种鸟。
D、因为天鹅目面优雅,形态妍美,天性温和。
6、联系全文创造意图,最后一段的主旨是:
A、赞美天鹅惜别生命的挽歌凄黯动人。
B、说明“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这一事实。
C、表达人类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价值的哲理情怀。
D、抒发对悲剧性天才人物的崇敬、惋惜之情。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喜爱天鹅,不是因为它的形态,而是因为它表现出来的美德。
B、自然界只有天鹅死前为自己唱挽歌。
C、人们应当成为动物的朋友,才能享受与天鹅相处的乐趣。
D、由于对天鹅的偏爱,影响了古希腊人的想象力。
三、(13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2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哙覆其樊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8.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卮酒安足辞 何辞为 B. 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
C. 哙拜谢 乃令张良留谢 D. 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其意常在沛公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项王按剑而跽曰 ②劳苦而功高如此
B.①臣死且不避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①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①今日之事何如 ②此亡秦之续耳
10.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
A.以致天下之士 (连词,多表示不好的结果)B.以为桂林、象郡(认为)
C.沛公居于山东时 (同今山东省)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意外的变故)
11.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夫秦王有虎狼之心”等等一番话,表面上是抨击秦王,实际上是指责项王。
B樊哙的陈词,虽有指责项王的话,但又把他看得比怀王更高,有“求赏”之意,合乎项王自矜功伐的性格。
C.项王在樊哙闯帐气势的压迫下,按剑而跽;在樊哙的严词责备下,说不出话来,这些表现出他性格中怯懦的一面。
D.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
12翻译下列句子(5分)
哙覆其樊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2分)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3分)
四 (11分)
13、阅读李白的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
子夜吴歌·秋歌 子夜吴歌·冬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明朝驿使发,一夜紫征袍。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裁缝寄远道,几时到临洮?
(1)两首诗都是思念征人的,两诗中主人公有无区别?(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夫天下非小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若也。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5)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_。
五、(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斧 头
李汉荣
少年时,我曾做过一个游戏,将父亲用了好多年的那柄斧头,偷去埋在挖野菜的山梁上,然后栽上两棵小树作为记号,设想着再过几年挖出来,看斧头会变成什么样子。
后来在外地上学、谋生,就忘了这件事,忘记了那柄斧头。
年岁一长,便渐渐回忆起往事来,也就明白了“记忆是一个人的神话,神话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也就记起了在我平淡的少年岁月里,也有着斧头的神话。
在我记忆中深埋的那个斧头,会是什么样子呢?
那年回家,我在那个山梁上找到了两颗高大的橡子树,我当时栽的那两株小树正是橡子树。在两棵树之间,埋着我早年的神话。
我小心翼翼地挖掘,如同考古学家挖掘远古的墓葬,我小心翼翼地挖掘着我的记忆。
刨去表层的腐殖土,刨去岁月的尘埃,我一点点接近时间深处的东西。
根,根,仍是根。纵横交织的根。老根、新根、粗根、细根。我被密集的根挡住了去路。
在根与根之间,我继续挖掘搜寻。
终于,在根的深处,在根的手互紧握的地方,我触到了一个硬物,潮湿的泥土芳香笼罩着它,根的手指缠绕着它,我看见它了,它锈在泥土里,安卧在地层深处的温暖里,它已经与泥土打成一片。
一个曾经在地面上显得十分锋利和明亮的东西,多年了,已经习惯了地下的幽暗宁静。在根的把握里,在泥土和地气的劝说下,它正在慢慢地变成别的事物。
我久久地凝视着它。
最后,我将刨起的土还回原处。我告别了我早年的记忆。这再一次的掩埋,使我的记忆更深。我用记忆掩埋了过去的记忆。
我知道这是永恒的告别。从今,那个洛落父亲手纹也印着我的手纹的斧头,将在寂静的泥土里远行,像一个人走在自己的命运里。
起风了,橡子树叶互相拍打着,发出金属的声音,我知道,这些树叶的手掌,正是从泥土里汲取了金属,那也是我记忆中的金属。
人总是他的岁月里埋藏一些什么,比如埋一柄斧头,埋一个永远孵不出天鹅的鹅卵石,或者埋一些泪水,埋一段眷恋……
15、“在两棵树之间,埋着我早年的神话”句中“早年的神话”指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文意,解释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1)记忆是一个人的神话,神话是一个民族的记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用记忆掩埋了过去的记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仔细阅读挖掘“斧头”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分)
(1)记忆中深埋的斧头,最终变成了什么样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为什么将“刨起的土”又“还回原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埋斧头”本来是小时侯的一个游戏,可随着岁月年轮的增加,游戏却使作者悟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B、文中的“斧头”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我们民族古老的历史和文化;挖掘“斧头”就是警示我们不要忘记中华民族的“根”。
C、“紧紧”、“缠绕”、“安卧”、“劝说”等词语用了似人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D、文章在写挖掘深埋的斧头时突出写“密集的根”,一方面说明斧头埋藏时间长,另一方面说明要想在纷乱复杂的思绪中寻找记忆难度大。
E、文章结尾的议论语言简明,含义深刻,既画龙点睛,又升华和深化了主题。
六(9分)
19、把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不带引号的句子,意思不能改变。(3分)
李伟对王老师说:“我去看林东了,他的病快好了。他说:‘我争取明天就上学。谢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运用联想、想象,丰富下面的语句。其中要有一个比喻句或拟人句;只要保留原词语的电(闪)、雷、雨(水)即可。(3分)
原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闪电、雷鸣、雨水如注。
扩展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有人说,中国汉字是一个个活的精灵。请借鉴“网络趣话”的形式,参照下面的例句,自己另外找寻两个汉字,依据汉字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妙趣横生的解说。(3分)
示例:割对害说:连刀都没有,你吓唬谁啊?
汩对泪说:别太伤心了,都哭出三只眼了。
解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40分)
22、作文
人生时时面临着诸多诱惑,中学生也不例外。校门外的游戏机房,同伴的烟酒,赌桌上的麻将,作弊得来的高分……都在向中学生们招手、媚笑。此刻,你有抵御诱惑的能力吗?
你有战胜诱惑的经历吗?
阅读以上材料,请以“拒绝诱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C(栓—拴);2、B;3、A;4、C(A项“否则”与“拿不出新软件”重复,B项“培养”与“业务水平”不搭配,D项缺主语)。
二、5、D(第一段概括);6、B(本文是科技小品文);7、C(A应该为“不仅是……而且是……,B项杜撰的传说不是事实,D项对文中“它控制了……想象力”理解有误”)。
三、8、B;9、D;10、D; 11 ,C;(以上每小题2分)
12、(1)译文:略。(2分)
(2)译文:。略。(3分)
四、13、(1)两诗主人公都是思念征夫的妻子,前者是群体形象,后者是个体典型。
(4分)
(2)《秋歌》是正面写思念之情;《冬歌》纯从侧面落笔,通过动作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寄托对丈夫的思念与关心。(4分)
14、略。(每小题1分,计5分,后三题有一处错即不得分)
五、15、将斧头埋在土里,过几年再挖出来,看斧头会变成什么样子。(2分)
16、(1)记忆对人生和民族有着深刻的价值。(2分)
(2)用承载着深刻内涵的记忆替代了以前简单肤浅的记忆。(2分)
17、(1)锈在泥土里,安卧在地层深处,已经与泥土打成一片。(2分)
(2)为了使记忆更深刻,更永恒。(2分)
18、B、D(B项“斧头”没有象征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D项“另一方面”说法理解错误。)(4分)
六、 19、李伟对王老师说,他去看林东了,林东的病快好了。林东说,他争取明天上学,谢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3分)(本题主要考查变换人称的能力)
20、一道道闪电如一把把利剑,划破漆黑的夜幕,一阵阵沉闷的雷声如同战鼓齐鸣,接着便下起了瓢泼大雨。(本题只要使用了比喻句或拟人句,符合要求即可)(3分)
21、若对惹说:祸从心生。
主对玉说:别藏了,没有人偷你的。
巾对币说:你终于戴上博士帽了。
(要点:合乎汉字结构特点;语言生动幽默,形式活泼,3分)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七、(40分)
22、作文(参见2005年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61.191.174.190)"
上一篇:
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wps
下一篇:
高二语文第三册期中试卷.doc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
关于“淮南十一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