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337  
标签:通用 高三 上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37]
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9)
"精心打造   各个击破  
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9)
山东省阳信县第一中学  董宝礼 设计
(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9、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见,左右皆贺。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时方贵高科,多径去为显职,琦独滞筦库,众以为非宜,琦处之自若。禁中需金帛,皆内臣直批旨取之,无印可验,琦请复旧制,置传宣合同司,以相防察。又每纲运至,必俟内臣监莅,始得受,往往数日不至,暴露庑下。衙校以为病,琦奏罢之。
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罕所建明,琦连疏其过,四人同日罢。又请停内降,抑侥幸。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纪纲、亲忠直、远邪佞为急,前后七十余疏。王曾为相,谓之曰:“今言者不激,则多畏顾,何补上德?如君言,可谓切而不迂矣。”曾闻望方崇,罕所奖与,琦闻其语,益自信。权知制诰。
时二府合班奏事,琦必尽言,虽事属中书,亦指陈其实。同列或不悦,帝独识之,曰:“韩琦性直。”琦与范仲淹、富弼皆以海内人望,同时登用,中外跂想其勋业。仲淹等亦以天下为己任,群小不便之,毁言日闻。
(《宋史•韩琦传》)
【说明】本段文字涉及到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以下几个实词,即“右”“宜”“内” “识”“望”等5个常见词语。
【训练】
1、选出与“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谏”中的“右”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见,左右皆贺
B、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C、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D、 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
2、选出与“众以为非宜,琦处之自若”中的“宜”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 将军宜枉驾顾之
C、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D、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选出与“又每纲运至,必俟内臣监莅,始得受”中的“内”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C、 又请停内降,抑侥幸
D、 西宫南内多秋草
4、选出与“同列或不悦,帝独识之”中的“识”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A、 识众寡之用者胜
B、 不识有诸
C、 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坚贞若是
D、 公拆袄,封识宛然
5、选出与“琦与范仲淹、富弼皆以海内人望”中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B、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子弟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C、 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D、 敢用是为怨望
【参考答案及提示】1、C(AB两句中的“右”均指右边,与“左”相对,C句中的“右”与例句中的“右”都是“上”的意思,古代室内位置以右为尊,右为较高的地位,D句中的“右”是“尊崇,重视” 的意思。)        2、A(BCD项中的“宜”均作“应当,应该” 讲,例句与A项中的“宜”是“合适,适合”之意。)     3、D(AB两句中的“内”是“里面”的意思,与“外”相对,C句中的“内”是“接纳,接受,放进”的意思,此意义后来写作“纳”,D句与例句中的“内”均专指“皇宫”。)       4、D(例句与ABC项中的“识”均作“知道,懂得” 讲,D项中的“识”是“标记,记号”之意。)       5、5、B (B项与例句中的“望”均作“声望,名望”讲,A句中的“望”是“视野”的意思,C句中的“望”是“祭祀山川”的意思,D句中的“望”是“埋怨,怨恨”的意思。)


浏览完整试题【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9)相关知识指导性链接】
1、 右 “右”的意义还有①强,大,如《张衡传》“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②车右,陪乘的人,如《殽之战》“梁弘御戎,莱驹为右”。等。        
2、 宜 “宜”的意义还有①副词,大概,恐怕,表推测,如《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②副词,当然,怪不得,如《孟子》“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等。     
3、 内“内”的意义与C句中相同的例句另如《屈原列传》“亡走赵,赵不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另外,“内”的意义还有①内心,如《赤壁之战》“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②内室,如《募民徙塞下疏》“家有一堂二内”。③旧社会指妻妾,如《左传》“齐侯好内”。④交纳,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等。       
4、 识 “识”的意义还有①认识,如《孟子》“今为所识穷乏者德我而为之”,《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②识别,辨认,如《孔雀东南飞》“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采草药》“采掇者易辨识耳”。③知识,见识,如《书博鸡者事》“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④记,记住,如《论语》“默而识之”,《石钟山记》“汝识之乎”。等。      
5、 望 “望”的意义还有①远望,望见,如《曹刿论战》“登轼而望之”,《劝学》“吾尝跂而望矣”,《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②盼望,希望,如《孟子》“则无望民之多与邻国也”,《鸿门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③农历每月十五,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④[望洋][望羊][望阳]抬头远视的样子,如《庄子》“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等。
                    
 251800山东省阳信县第一中学(文化路1081号)
          电话:0543-8880667     8215667
         信箱:dongbaoli@263.net
                dongbaoli-001@163.com (121.201.86.205)" 
标签:通用 高三 上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文言文阅读”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3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