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352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52]
永川市大河学校七年级上半期考试题\人教版
"大河学校2006年秋期初一半期考试
语 文 试 卷
(总分150分 120分钟完成)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语言积累运用(35分)
⒈默写填空(6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洒家.
⑵《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钱塘湖春行》是描写莺燕争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天净沙 秋思》中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⒉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 ( )
A.洗濯(zhuó) 缀 (zhuì)连 厄(è)运 泯(mián)灭
B.猝(cù)然 酝酿(yùn niàng) 黄晕(hūn) 唱和(hè)
C.枯涸(hé) 肥硕(shuò) 看(kàn)护妇 寥(liáo)阔
D.栖(qī)息 贮(zhù)蓄 地窖(jiào) 雏(chú)形
⒊下列词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 )
A.专心致志 获益非浅 花枝招展 玲珑剔透
B.繁弦急管 碌碌终身 灯红酒绿 回味无穷
C.具体而微 心旷神怡 得高望重 津津乐道
D.返老还童 逆来顺受 绝处逢身 多资多彩
⒋下列词语或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
A.具体而微(事物虽小但很具体形象) 雏形(未定形前的形式)
B.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举(举例)世无双
C.多愁善感(经常发愁而善良、感动) 泯(丧失)灭
D.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厄运(困苦的遭遇)
⒌关于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 )
A.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
C.曹操是三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D.《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⒍选出对加点词语理解不当的一项 2分 ( )
A.秋天饱食过稻香的镰刀(拟人手法,让人联想到农民辛勤收割稻谷的丰收场面)
B.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也许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这里不是不满足的意思,不含贬义,这个词深刻地表现了人们对新鲜空气的渴望)
C.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指声音很大很清晰,写出了热带专区的热闹繁杂)
D.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指理想实现了,社会给你荣誉,这种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
⒎一位老师去家访,与学生不识字的奶奶聊上了,老师用哪种说法更好?请将选择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并说明理由.(2分)
“你老人家身体很好哇.什么?我不是来告状的,你孙子在学校没有______(A.犯错误 B.惹事),就是念书还要______(A.多用功 B.发奋图强),数学考试最近又不及格啦.在学校你别担心,我们会______(A.抽空 B.百忙之中挤出时间)给他补补.可在家里,你老人家要_____(A.做做他的思想工作 B.说说他).”
浏览完整试题
⒏下面是上下联混合后的四副对联,请仔细口味,分别用线条将相应的上下联连接起来.(3分)
A.精神到处文章老 a.无事且与字为邻
B.有闲常同书作伴 b.学问深时意气平
C.好书不厌看还读 c.无益身心事莫为
D.有关国家书常读 d.益友何妨去复来
⒐下面四首绝句,分别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请在括号内注明是什么季节(2分)
A.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空前月,才有梅花更不同.( )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C.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D.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秧.( )
⒑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5字)(3分)
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见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的乐曲,结果到处就会是一片祥和之气。
⒒自习课上,吴明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他很想问同桌正在读书的数学尖子赵聪,而赵聪不喜欢别人在他读书时干扰他。吴明怎么说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引起对方不满呢? (不超过40字)(2分)
⒓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招贴画,按要求答题。
⑴请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30字)(2分)
⑵说说这幅画面给我们的启示(不超过10字)(2分)
⒔仿写(选做一个)(3分)
⑴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请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热爱蓝天,蓝天因爱而更加澄澈;热爱白云,白云因爱而更加轻柔;热爱清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爱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45分)
(一)春(25分)
朱自清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哄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___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⒈把⑦段横线上缺的句子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⒉第⑥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一个来加以改正.(1分)
⒊“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________和尚的《绝句》,它的上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雨.(2分)
⒋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每句都写两种)(3分)
⑴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___________
⑵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______________
⑶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_____________
⒌第③④⑤⑥⑦依次写了五幅画,请分别用2个字概括出来(2分)
_______图→_______图→_______图→_______图→________图
⒍“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钻”换成“长”行吗?为什么?(3分)
⒎“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闹”写出了一派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有一句古诗 “_______________”中的“闹”字也有这样的表达效果。(3分)
⒏最能表现春风特点的一句话是(2分) (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C.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
D.鸟儿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⒐第⑤段作者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不同的角度描写春风.(2分)
⒑“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突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⒒ 赏析最后三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个美丽的故事(20分)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展开余下试题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那小男孩儿咧着嘴笑得真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要送给你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去那个大信封。
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⒈第一段中的“这样”指代的是: (1分)“美丽如花”的意思是: __________ (2分)
⒉第三段中画线句子用的修辞是什么? 作用是什么?(3分)
⒊“妈妈式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想象出来吗?(2分)
⒋你知道这个小男孩的作文为什么能深深地打动他的老师吗?(2分)
⒌“一个美丽的故事”是用什么编织的,你知道吗?(2分)
⒍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字数40以内(3分)
⒎故事中的哪个人物最让你感动呢?为什么?(2分)
⒏读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谈一谈。(3分)
文言诗文阅读(20分)
《论语》十则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⑶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⑷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⑸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⑼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4)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 ) ⑵吾日三省吾身( )
⑶传不习乎( ) ⑷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3.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⑵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⑵关于思想品德修养;⑶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请分别举一则。(2分)
第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将本文中的成语举出二例,并用这两个成语写一句话(3分)
6.“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2分)
7.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分)
8.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2分)
写作50分)
请用“校园风景线”为题,写一篇写景的散文。不少于600字. (218.207.20.203)"
上一篇:
2006-2007年度初三语文二调试题
下一篇:
初三上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永川市大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5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