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2479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79]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试题
"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试题
班别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
1、改正下列各组中写错的拼音。
A归省(sheng)家眷(juan)行家 (hang ) ________ 
B.晦暗(hui )烧灼(shao)亢奋(kang )______
C.雍容(yong)娇憨(gan)作孽(nie)_________
D.撺掇(cuan duo)惮(dan)蕴藻(yun)______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相仿(类似)怠慢(轻慢)          B.屹立(山峰高耸的样子)扫兴(兴致)
C.烧灼(烫或烧伤)亢奋(高兴)     D.娇憨(朴实)作孽(邪恶)
4、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疏疏朗朗 淋漓尽致 鸦雀无声 高谈阔论      B抑扬顿措 屏气凝神 如泣如诉 时过境迁
C.左右逢源 俯拾即是 行云流水 五体投地    D.水银泄地 通畅爽洁 千回百折 说笑自如
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
(2)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
(3).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            )
(4)强刺激的河北梆子,这不就是我们自己土生土长的“滚石乐”吗?(               )
6 依照画线的句子, 在乙 处补充一个论据,要与上下文内容一 致,语气连贯。
不仅老师, 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我们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但更重要 的是不断壮大自己。一个医生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医疗技术,才有更大的才力去奉献;乙 社会需要我们的奉献精神, 更需要我们有更大的奉献才能。
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将画线句子改写成与前句句式一样的句子,意思不得改变。
山间炊烟袅袅,如丝如缕;江河中的片片帆影,像一首诗,又像一幅画。
改:                                                                   
8、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几种技巧,为下面的练习补上一两句精彩的话。 
(1):一天,一群朋友来到爱迪生家里作客,其中一位朋友环顾一下四周 的陈设,慨叹道:"我一向以为你是爱花的,没想到你房间里只摆了几只装饰品的花瓶,连一朵花也找不到。"爱迪生稍一思索,回答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肖伯纳在他的剧作中常常无情揭露资本家的贪婪和愚蠢,那些大富翁们总想找机会报复。一天,一个富翁在大庭广众之下,挥舞手臂,指桑骂槐:"什么戏剧家?我看伟大的戏剧家都是白痴。"肖伯纳便哈哈大笑,回敬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3):晚年爱因斯坦,腿脚不灵便。一天,他在街上被一骑自行车的青年撞倒,那人不但没扶起他,还对他说:"哦,你真不幸。"骑车人估计老人一定会发火,谁知爱因斯坦竟笑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据课文默出空缺部分
当是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阅读
(一)
两岸的三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玻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又港,于是赵庄使真在眼前了。
1.写出下面词语的同义词。
朦胧(           )夹杂(              )弥散(             )自失(           )
2.“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而又自失起来”“我”目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文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描写江南水乡的晚景,清分别举一例。
①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嗅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触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划线句中用“似乎”“也许”“料想”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上文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安塞腰鼓(18分)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间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捶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河山、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解释词语(4分)
叹为观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波浪线的段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3.文中加边框的3个句子从写作手法上看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展开余下试题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应怎样理解?(2分)
                                                                           
5. 你怎样样理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4分)
                                                                           
                                                                           
(三)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天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给加点字注音。
齁(         )中间(          )曳屋许许声(         )(         )
2.说说加点词的意思。
少:__________________                指:__________________   
一端:_________________                名:________________     
奋:_________________                  走: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文中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A. 学而时习之    B蜀之鄙有二僧       C.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D.于厅事之东北角
(2) 虽人有百手(     )
A.虽有千里之能,               B.虽鸡狗不得宁焉。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4.翻译文中画线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找出这两段中表示时间的词。
(1)表示突然发生的。(          )
(2)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发生。(         )
(3)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              )
6.用“——”画出写一家人由醒到睡过程的词句。
7.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一家人睡去后夜深寂静的氛围?找出具体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家人睡去后,宾客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可用原文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 4段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仍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正面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浓墨重彩点染由于失火从屋内卧室到邻近火场传来的极为复杂的声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一句,从哪些方面写宾客犹如身临火灾现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
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来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苗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27.第①段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是根据哪些语句判断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第①段的“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句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本段中最能表现“我”“无常”的两个词分别是什么?(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从第③段的对话中,把“我”说的话依次找出来,有几句找几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文中加线的三个句子反复写母亲“悄悄地”“出去”“进来”,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展开余下试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文章结尾描写“我”观赏“烂漫的菊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歌颂了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40分>
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题作文:
没有         的日子
         的滋味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600字左右,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一、xing B.zhu6 C.han D.dan三、C四、B五、B六、1•D2.B3.A六、1.比喻2.排比3.引用4.反问八、1.模糊混杂发散忘我 2.“我”急于看戏。3.听得出神4①月色朦胧在这水气里。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③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④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5.表推测,表达“我”急于到达赵庄的心情。 6.去赵在看社戏途中“我”的所闻、所见和所感。
1.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2分。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2分。
2.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2分。其作用是: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运用排比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适当。2分。
3.虚写,或联想想象。2分。用虚写使人产生联想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2分。
4. 这里写出了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2分。
5. 这里用比喻同江南人柔弱的性格形成对比,说明江南人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调,打不得这样气势澎湃的腰鼓。进一步强调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4分。
1hou jian ye hu 2.( 1)稍微(2)指:指明一端:一种(3)说出(4)卷起(5)股:大腿走:跑3(1)A(2)D 4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5 (1)忽(2)未几(3)俄而6“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7以动写静,“微闻有鼠作作索索”8“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或宾客由紧张而松了一口气。9.失火、救火的经过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10.用五个“百千”组成的长短句式和夸张手法。11“神色”、“动作”、“情感”、“心理”
10、练习一:"我也喜欢花朵,但是,我总不能把他们的头割下来供养在瓶子里。练习二:"先生,我看你就是最伟大的戏剧家。" 
练习三:"不,您比我更不幸,要是你再加把劲,就可以做为撞死受因斯坦的好汉而名垂史册了。" 
从例句开始拓展,由老师到医生,再到工程师、科学家,甚至想到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吸收,壮大自己,然后才能奉献的问题。例如:“一位工程师只有不断开辟新的领域,才能使自己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第④段的结尾填上一句与“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相对称的句子。(提示:根据“瞎上几天、聋上几天”的意思来填写。)
    解答这道题,首先要仔细分析与要求我们填写的句子相对称的句子:“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是根据“瞎上几天”的意思来填写的,那么根据“聋上几天”的意思可填出:“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
就把画线句改成“江河帆影片片,像诗像画”以和“山间炊烟袅袅,如丝如缕”构成“对偶”修辞格。
27.(1)季节:春天  (2)根据:北归的雁阵;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
28.(1)无常:时常变化(或答“变化不定”也对)(2)照应的词语:突然;猛地
29.(1)什么时候  (2)好吧,就明天  (3)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30.(1)让“我”尽情发泄,以恢复平静。(2)继续照顾、安慰、鼓励“我”
(3)中断敏感话题,避免刺激“我”
31.照应前文;深化主题;从菊花中得到启示,人要好好儿活。(意思对即可)
32.(1)内容:描写双腿瘫痪的儿子在母亲的精神感召下,终于从消沉绝望中重新振作起来。(2)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或颂扬战胜灾难,战胜自我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22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人教版\七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7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