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6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0]
安徽省蒙城一中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120分 时间120分钟)宫纪仁
基础知识(10×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青荇(xìng) 咒语 (zhòu)  冰屑(xiè)  百舸(gě)  秋风劲(jìng)
B.寥廓(láo) 悄悄 (qiào)  浪遏(è)    方遒(qiú) 稍息(shào)
C.窗扉(fēi) 跫音(qóng) 颓圮(pǐ)  幽燕 (yàn)  惆怅(chóuchàng) 
D.漫溯(shù)  逶迤 (wēiyí) 河畔(pàn)  长篙(gāo) 萧瑟(xiāosè)
2. 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反复郎读并背颂这首词,注意把握情感和节奏。
B.读诗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学习用精炼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来表达情意。
C.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D.《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反复低吟中,你会感到感情凝重镌永,余韵深长。
3.下列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峥嵘(不平凡)恰(刚好)同学少年  彳亍(走走停停)天伦(父子、兄弟关系)
B.典押(拿东西换钱,即买卖)跫音(脚步声)寒秋(深秋)独立(独自站立)
C.太息(叹息)《兰亭集序》(序是一种文体,写在文章的前面,交代写作的有关情况.)
D.七月既望(既望,农历十六)山中人王维白(白,说,讲,写)不知东方既白(白,天亮了)
4.下列诗文与课文内容一致的一项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B.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我之所有,虽一亳而莫取。
C.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D.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廖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仇怨的姑娘。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艾青写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成名作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写下了《向太阳》《火把》等诗歌作品。
B.《再别康桥》全诗别出心裁,构思不落俗套,特别是章法整齐,韵律优美,每一节诗行排列两两错落有致。
C.被贬黄州的苏轼终于看破红尘,在两次游览了黄州城外的赤壁后,写下《赤壁赋》,表达他受挫折后超脱旷达的积极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
D.《兰亭集序》文章出名,更多的原因恐怕是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这真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啊!
阅读高雨秀《相思》这首诗,完成6-7题。
打开电视机
台湾——雨
台湾——雨
几乎天天如此
雨多得出奇
说奇,倒也不奇
人类四分之一的相思泪
倾泻在这里
6.对上面这首现代诗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打开电视机”,这是许多人的习惯动作,作为诗的起句,似乎没什么奇特。
B.两句“台湾——雨”只是写出了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多雨的自然特征,没有其他作用。
C.“说奇,倒也不奇”,似有平地惊雷之势,造成了强烈的悬念,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D.“人类四分之一的相思泪”指的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华夏儿女的相思泪——思恋人、思亲人、思友人之泪都倾泻在这里。
7.对上面这首现代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题目虽为“相思”,但内容却不是男女爱恋的相思。
B.“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连绵不断的“雨”,就是中华儿女盼统一、思回归的“相思泪”,是“愁语”。


浏览完整试题C.“雨”和“泪”的联系虽然浑然天成,但没有余光中先生《乡愁》中的“邮票”(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船票”(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坟墓”(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海峡”(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委婉含蓄,耐人寻味;两诗的主旨没有太大的联系。
D.本诗寥寥数语,却“五脏俱全”,包含了传统诗歌技法的“起、承、转、合”四步,可谓炉火纯青,匠心独运。
二.(9分,每小题3分)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我),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边)歌相答。已而叹日:“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日:“今者薄暮,举网得鱼,(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回家)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随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有)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但)江山不可复识(认)矣。予乃摄(提)衣而上,履(踏)巉岩,披(拨开)蒙茸①,踞虎豹,登虬龙②,攀栖鹘(hú 一种鸟)之危巢,俯(看)冯夷③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跟上)焉。划然长啸(喊),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返回)而登舟,放(船)乎(于)中流(江中)。听(任)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穿)玄(黑)裳缟衣,戛然长鸣,掠(过)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穿)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作)予(我)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我)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④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醒)。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 ①蒙茸:杂乱的草。②虬龙:指盘曲而古老的树。③冯夷:传说中的水神。④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日。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顾安所得酒乎    ②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C.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B.①归而谋诸妇      ②投诸渤海之尾          D.①攀栖鹘之危巢       ②正襟危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归而谋诸妇                  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B.①凛乎其不可留也              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C.①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②举匏樽以相属
D.①予亦悄然而悲                ②苏子愀然
10.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只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就表达了遁世之感。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初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丰富。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三、11.翻译(10分)
(1)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3分)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汝之所共适。(4分)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四、12.默写(任选5小题10分)
(1)恰同学少年,            ,             ,挥斥方囚。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3)那河畔的金柳,            ,              ,在我心头荡漾。
(4)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未尝不临文嗟悼,                  。
(5)         ,则咎其欲出者,                                  。
(6)举酒属客,               ,                         。
五、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22分)
高崧墓志与《兰亭序》   沈国仪  陶冠群
日前,南京东郊东晋名臣高崧墓葬有重大发现,其中出土的两方珍贵的楷书字体砖质墓志,重新引发了60年代就王羲之《兰亭序》真伪之辩的话题。这两方楷书实证资料,纠正了过去“晋代不可能出现楷书、草书”的说法,也为《兰亭序》的真伪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
东晋名臣高崧卒于公元366年,夫人谢氏卒于公元355年,而王羲之卒于公元361年,可以说,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日前发掘的高崧墓中出土的两方墓志,上书“晋侍人、建昌伯、广陵人高崧”等字,虽仍有由隶入楷的痕迹,但已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墓中还出土了铜砚、墨等书写用具,说明书法在当时已比较流行。高崧墓志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重大。
在与高崧同时代的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以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最为著名,因而,《兰亭序》的真伪之争也最令人关注。据史载,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与42位朋友到山青水秀的山阴兰亭(今浙江绍兴市郊),饮酒赋诗26首,最后由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了脍炙人口的《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字字精妙。王羲之对自己的这一作品十分珍惜,并作为传家之宝,直传到七世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辨才手里时,那已经是唐代了。唐太宗得到后,十分高兴,让人临摹了多本,分别赐给太子、诸王、近臣,从此《兰亭序》摹本散落人间,而真本则被唐太宗殉葬昭陵。这就是《兰亭序》的传说。


展开余下试题首次对王羲之《兰亭序》提出质疑的是著名学者郭沫若。他根据当时60年代南京出土的东晋之兴之夫妇、谢鲲等墓志均为隶书字体这一事实,推断晋代根本没有成熟的楷书、行草,特别是王兴之是王羲之的族亲,可见,《兰亭序》应属伪作,现存王羲之草书是否真迹摹本,也值得怀疑。但这一观点引起了南京著名书法家高二适的反对,他认为现存《兰亭序》应为王羲之真迹摹本,不仅因为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传说和故事,而且流传至今的许多碑贴摹本也可证明楷书字体在六朝已经形成,并趋向成熟。由于高二适的声望远不及郭沫若,观点不能发表。高老就把文章交给他的老师、国学大师章士钊,章士钊又呈给毛泽东主席。毛主席还专门作了批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这场学术争论影响很大,但双方争执不下,最后郭沫若说:“还是以后等考古发现吧!”
今天,东晋高崧墓志的出土,为《兰亭序》的真伪之争画上了句号。
13.高崧墓志的出土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请写出两点。(6分)
   (1)                                                                          
   (2)                                                                          
14.第三段中有“据史载”和“这就是《兰亭序》的传说”的说法。请概括出“史载”和“传说”的内容(6分)
   (1)“史载”的内容是                                                        
   (2)“传说”的内容是                                                        
15.书法家高二适反对郭沫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6分)
答:                                                                      
16.下列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高崧墓志的字体是由隶入楷的转变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中国书法史很有价值。
B.郭沫若认为《兰亭序》应属伪作,这种观点的提出是没有根据的,应该批评。
C.文中引毛泽东“笔墨官司,有比无好”,表明书法家毛泽东很反对国学大师章士钊的观点。
D.60年代学术界存在着压制不同观点的现象,作者对这种现象是不满的。
E.文字记载和实证资料都表明我国东晋时期已经出现了楷书。
六、主观表达(8分)
17、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句。(4分)
信念是石,敲击星星之火;
信念是火,____________;
信念是灯,____________;
信念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18.以“希望”为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可以添减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诗人不得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希望,而虚幻无力的希望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
希望                                                                                     
七、作文  (40分  
 九月开学了,走进新学校,迎面而来的是新老师、新同伴、新课本……“新”在生活中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时不现,请以“新”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高一答案
1.A  2 C  3.B 4.A 5.B 6.B 7.C 8.B  9. A   10. A (8.B[A:前者作“但是”讲,表转折;后者作“回头”讲,动词。B:兼词 “之于”。C:前者作“恰巧、正好”讲,副词;后者作“共同享用”,动词。D:前者作“高耸”讲,动词;后者作“端正”讲] 9.A前者表承接,后者表转折 [B:都是语气词。C:前者表目的连词,都可译为“来”; D:前者用于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一)13.(1)证明东晋已出限楷书这一字体;(2)为《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作品提供了旁证。(参考一、二两段末句作答;必须有“旁证”的意思)
14.(1)(史载)说明《兰亭序》的由来;(2)说明《兰亭序》及其摹本的去向。
15.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流传至今的碑贴摹本。
16.D、E(A项前一分句错,请注意第二段原文的表述和“但”的作用;B错,就是依据当时的出土作推断的;C错,“批示”的内容及引用意图都表明毛泽东对压制不同观点不满)
17.答:点燃希望之灯。照亮前行的路
18答:希望只能从戴望舒昔日的旧梦中寻找,而这种虚幻无力的东西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所以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他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接着,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象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临时的需要。”
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才过了多久呀,以前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象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最高处我攀到睡着鹘鸟的高巢,最低处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深宫。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嘬口发出长长啸声,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象两个车轮,黑色裤子,白色上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
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218.22.254.17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蒙城”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