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73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3]
九年级(上)九月份检测卷
"九年级(上)九月份检测卷
语文试题卷
一. 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 28分)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4分)
     走进农庄,成片成片的桂花开得像海一样,分外妖ráo(  ▲  )。空气中香味浓yù(  ▲  )得风都吹不散,满山如云的香气,让人如chī(  ▲  )如醉。这真是一种无与lún(  ▲  )比的享受。
2.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今夜偏知春气暖,      ▲           。(刘方平《月夜》)
(2)     ▲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面朝黄土背朝天”说的是旧中国农民的耕作形象,在《观刈麦》一诗中就有意境相似的诗句:
          ▲              ,           ▲                  。
(4)共建和谐社会需要多方面的和谐,请写出两句古代诗词中表现自然和谐的美景的句子:
          ▲              ,           ▲                  。
3.读下面一段文字,请按要求修改。(4分)
  ① 通过这为期六天的值日工作,使我知道了妈妈在家里打扫卫生的辛苦。②我觉得也应该做一些自己能够做到的事,③竟量帮妈妈多做些家务,减轻妈妈的负担。
(1)第①句中画线部分有一处语病,请改回来。(2分)
(2)第②句中画线部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替换,请写出来。(1分)
(3)第③句中画线部分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请订正。(1分)
4. 某中学对该校九年级的学生就“焦点访谈”和“幸运52”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4分)
焦点访谈 幸运52
喜欢 不太关注 喜欢 不太关注
29% 71% 80.5% 19.5%
①概括地说,统计表反映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问题?(2分)
5.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其“              ”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中的“            ”(绰号)吴用,梁山运机巧,水泊展谋略,识广才高,魅力四射……其实,他们的聪颖与智慧离不开丰富的阅历,更离不开广博的学识。(3分)
6. 桂花飘香,秋风送爽……在充满喜悦的初秋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7分)
    (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浏览完整试题活动目的(紧扣班级活动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活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学校的文化长廊里将设立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对他作介绍。(2分)
    孔 子    艾青   李 白    李渔    曹雪芹    安徒生    高尔基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
      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完成7—11题。
三十年的重量
余秋雨
⑴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的。
⑵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愕愕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卡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⑶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⑷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60年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文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
⑸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老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
⑹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他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10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画,竟深深地  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30年的岁月都刻穿了。
⑺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的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清雅的供品),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
⑻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给你。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尘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⑼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
7.第⑶段“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这”指代什么?我为什么“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3分)
8.本文主要写了我们三十年前的两件事,请各用一句话概括。(4分)
9.第⑻段在叙述的人称上发生了哪些变化?人称变化有什么作用?(3分)
10.怎样理解第⑻段“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这句话?(3分)
11.根据文章内容,请你想象一下,我和曹齐见到穆尼老师后,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一组诗文,完成12—17题。
今夜只与月有关
        
     ①晚上到外面去看月亮,各处的灯光澄明,人语声不时从敞开的窗户里飘过来,相比下,外面就安静多了。 
     ②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果然如此,今晚的月亮真的特别亮、特别的圆。十五那晚的月亮虽然很圆,却有些灰蒙蒙的黯淡了一点。而今晚的月亮却是这么的玲珑剔透,发出有几分耀眼的光亮。我看不见传说中的桂花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叫吴刚的人在砍伐着桂花树,更不知道嫦娥仙子仙驾何处了。只是天空中一颗星星都没有,呈一片茫茫的烟白色。 
     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几千年的问候,依然让人有着一份透骨的感伤。“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世的变幻世事的变更,亦如季节的交叠不断。而月亮只是依然故我的滑行在它的轨道上,管你潮涨潮落,管你悲欢离合。“斫去桂影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如果有,你尽管拿去好了,管我是否愿意,管我月黑风高。
     ④ 而今晚没有什么风,还有几分残夏的燥热。“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心”明月是一种鸟,黄狗是一只小虫虫。当初苏轼被贬黄州,曾作过这样的诗,后来被王安石看见,以为是苏轼弄错了。于是把这两句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王安石当时很是得意他这两个字改得如此的精妙,而实际上是他搞错了,苏轼说的真的是一种鸟叫明月,一种很小的虫子叫黄狗的。这就是诗人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后把这点点滴滴升华成一种永恒的美。所以,苏轼就能有这千古不衰的盛名。而王安石却因为脱离了实际的生活而无法了解这些,因而也落下了这个笑柄。今夜也有小鸟不时的鸣叫。我不知道是不是叫“明月”的小鸟在歌唱,或是“明月”根本就不是在我这个地方生存的鸟类。不管它是不是,今夜有荧光烁烁的月亮,还有不知名的鸟语的声音,还有夜气慢慢升腾起来的薄雾,只是今夜依然没有星星,是“月明星稀”的缘故吗,可这星稀怎么会稀到一颗都没了呢?


展开余下试题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也是最亮最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思念被分割是痛苦的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思念亲人的人
在这样的夜晚                    望着空中的明月
会想起什么?                    谁能把月饼咽下?
诗情画意说“月谜”
   ①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天幕上,谜语,从来就是一颗散射着独特魅力的亮星。千百年来,她同中国文化其他体式的艺术一样,也与月亮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流传着无数意趣隽永的涉月之作。 
    ②这些“月谜”就总体而论,可分成两大类:以月为谜面者和谜底为月者。或许因为月亮那素华皎洁的美好形象,在人们的脑海间心目中委实太熟稔太深刻了,故而以月为谜底的谜语,其制作固然非易,猜度却不难中的。譬如:“明天日全食”,打一“月”字;“中秋菊盛开”,打成语“花好月圆”;“蟾宫曲”,打曲牌名《月儿弯》;“冰轮乍涌”,打电影名《海上升明月》;等等。这类“月谜”,有好些的确机巧飞灵,颇堪击节,但终究由于制作上受到单一谜底的局限,产量远不似以月为谜面的作品之繁之富。而后者,创作空间明显开阔,制谜者的手脚较少束缚,谜语的内涵因之大大扩张,几乎包罗万象,作品也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事实上,这后一类谜作应该被视做“月谜”的主流。 
 ③ 许多“月谜”的风格,平易,通俗,焕发出一种质朴的平民气息。比如:“二月平”,打一“朋”字;“月与星相依,日和月共存”,打一“腥”字;“一对明月毫不残,落在山下左右站”,打一“崩”字;“掬水月在手”,打成语“掌上明珠”;等等。这些“月谜”“憨”态可掬,令人有一种亲切感贴近感。也有些“月谜”,则显然透露着一股雍容雅致的书卷之气。像“莫使金樽空对月”,以“掉尾格”打京剧剧目《夜光杯》;“石头城上月如钩”,打《聊斋志异》篇目《金陵乙》;“天涯月正圆”,打叶剑英元帅的诗目《远望》;“明月照我还”,打晚明文学家“归有光”;还有清代留下的一则旧谜“辞家见月两回还”,打《四书》一句“望望然去之”;……。猜射此类“月谜”了,倘设肚里没有“墨水三分三”,恐怕便要像“天狗吃月亮,无从下嘴”了。 
 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的现代“月谜”中,有不少出自港、澳、台胞以及海外华侨的巧构。譬如,台湾的“天秋月又满”,打食品名“桂圆”;“清流映明月”,打生活日常用语“漂亮”;港澳的“残月斜照影成对”,打一“多”字;泰国华侨的“明月几时有”,打《诗经》一句:“三五在东”;……。咀嚼玩味这一个个“月谜”,你能说那其中没寄托着海外赤子们热盼祖国统一、骨肉团圆的一片殷殷深情?! 
   ⑤ “月谜”的话题,诚如冰镜玉璧般的月亮,曼妙动人而叙说不尽。有道是:“一轮皓如昼,得意是中秋。”当着那个月朗风清之夜,亲友团坐把酒烹茗之际,且无妨来一个邀月话谜,以谜助兴。相信多姿多彩的“月谜”定然会使你眼中的月亮,比往常更增添了几分妩媚与可爱。
12. 请你谈谈对《今夜只与月有关》一文第③段画线句的理解。(2分)
13. 《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4.细读《诗情画意说“月谜”》一文的第③段,说说“月谜”的风格特点。(4分)
15.细读《诗情画意说“月谜”》一文的第②段,为什么说以月为谜面的一类谜作被视做“月谜”的主流?(3分)
16.以上三则材料都谈到了“月”,现在你要为校刊编辑一个栏目,把这三则材料收录在一起,你打算为这个栏目拟一个怎样的标题?(2分)
17.这三则文字分别赋予月不同的含义,那你眼中的月又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一个比喻句写下来。(2分)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三则古诗文,完成—题。
                              (一)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8.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
  19.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
                          (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①楚人怜之               ②为天下唱            ③失期,法皆斩。        
           
2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2.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选文原句回答) (3分)  


展开余下试题23.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因为他有什么
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三)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
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从师读(      )  ⑵以袜实米(      )⑶负以致师(    )
2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26.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四.写作(60分)
27. 在你的长成过程中,有许多人、许多事、许多精神、许多情感……会伴你一路同行,令你铭记,令你感怀,令你奋进。请你以“      伴我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须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61.174.202.156)"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九年级(上)”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