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1006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6]
2005-2006学年度高中新课程教学评价语文第一册
"2005-2006学年度高中新课程教学评价语文第一册
第一单元
评 价 要 点
1. 学习和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
2. 从诗歌的语言形式入手,联系生活,发挥联想和想象,品味诗中的思想感情和意味。
3. 初步理解诗歌意象的含义和象征作用,体会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培养读诗的兴趣。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30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罗绮(qǐ) 百舸(gě) 寥(liáo)廓 遏(è)止
B.沦漪(yī) 霉菌(jūn) 青荇(xìng) 酵(jiào)母
C.漫溯(sù) 栅(zhà)栏 咆哮(xiào) 喷薄(bó)
D.虔(qián)诚 慰藉(jiè) 憩(qì)息 屏(bìn)息
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伴侣 慷概 主宰 风华正茂
B.岐视 草霉 废墟 激浊扬清
C.奥丧 追朔 贫脊 抑扬有致
D.簇新 摸索 星晨 天纶之乐
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 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
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应该固定下来,不能翻云覆雨,叫人难以捉摸。当然也不是说一切都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B.3年前那个淘气顽皮的小姑娘,如今却以全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我国第一大学府,真是不堪设想。
C.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坐享其成,就让我们勤勉奋斗。
浏览完整试题
D.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的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5.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句诗形象地表现了事物间普遍存在的相对关系)
B.“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意思是:(这一切)激起思绪万端,试问广阔的宇宙无垠的大地,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C.“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意思是:同来的许多同志曾在这一带聚会、游览,一起回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D.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死水”可以象征20世纪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旧中国的社会现实)
6.将下面几句话的顺序调整成有条理的论述,其中调整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②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
③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低下呢?
④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
⑤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爱读福尔摩斯侦探之类的东西,不能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也不能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⑥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⑦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A.③①④②⑦⑥⑤ B.①③④②⑥⑦⑤
C.①④②③⑦⑥⑤ D.③①②⑥④⑦⑤
7.诵读下列诗句,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C.就是那/一只/蟋蟀,钢翅/响拍着/金风,一跳/跳过了/海峡,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
D.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9.对下列诗句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A.诗成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从压抑中释放出来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B.诗中的“我”是冲破樊篱挺然而现的真理,是振兴祖国的不可遏止的活力,是可望更可及的理想。
C.含蓄而深刻的诗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这是女诗人的自况,她把个人所受的压抑如蛛丝一样轻轻地抹去。
D.“雪白的起跑线”,使我们看到亿万建设者奋力竞先的雄伟场面;“绯红的黎明”,使我们坚信祖国的前程必将辉煌灿烂。
10.对诗人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A.诗人以写实的手法,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
B.诗人以“老马”为意象,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
C.诗人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人任意蹂躏的命运的感情。
D.诗人以“老马”为意象,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张南垣,名涟,南垣其字,华亭人,徙秀州,又为秀州人。少学画,好写人像,兼通山水,遂以其意垒石。故他艺不甚著,其垒石最工,在他人为之莫能及也。华亭董宗伯玄宰,陈征君仲醇亟称之曰:“江南诸山,土中戴石,黄一峰、昊仲圭①常言之,此知夫画脉者也。”群公交书走币,岁无虑数十家。君为人肥而短黑,性滑稽,好举里巷谐媟②以为抚掌之资。或陈语旧闻,反以此受人嘲弄,亦不顾也。与人交,好谈人之善,不择高下,能安异同。其所为园,则李工部之横云、虞观察之予园、王奉常之乐郊、钱宗伯之拂水、吴吏部之竹亭为最著。经营粉本,高下浓淡,早有成法。初立土山,树石未添,岩壑已具,随皴随改,烟云渲染,补入无痕。即一花一付,疏密欹斜,妙得俯仰。山未成,先思著屋,屋未就,又思其中之所施设,窗棂几榻③,不事雕饰,雅合自然。君为此技既久,土石草树,咸能识其性情。每创手④之日,乱石林立,或卧或倚。君踌躇四顾,正势侧峰,横支竖理,皆默识在心,借成众手。常高坐一室,与客谈笑,呼役夫曰:“某树下某石可置某处。”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甚至施竿结顶⑤,悬而下缒,尺寸勿爽。观者以此服其能矣。
(选自《四部丛刊•梅村家藏稿》)
【注】①黄一峰:即黄公望,元代画家,最精山水画,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吴仲圭:即吴镇,元代画家,工草书和诗,尤擅水墨山水。
②谐蝶(xiè):诙谐不经的笑话。
③窗棂(1íng):栏杆上或窗户上的格子。几榻:泛指屋里的家具。
④创手:开始动手创作。
⑤施竿:指安放柱木、梁、柁等工序。结顶:指为建筑物封顶。
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未就 就:建成
B.咸能识其性情 咸:全、都
C.若金在冶,不假斧凿 假:假冒
展开余下试题
D.窗棂几榻,不事雕饰 事:做,加以
12.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遂以其意垒石 观者以此服其能矣
②或陈语旧闻.反以此受人嘲弄 乱石林立,或卧或倚
A.两个“以”意思相同,两个“或”意思相同。
B.两个“以”意思不同,两个“或”意思不同。
C.两个“以”意思不同,两个“或”意思相同。
D.两个“以”意思相同,两个“或”意思不同。
13.下列各句中,都是侧面描写张南垣园林建筑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
①在他人为之莫能及也
②君为人肥而短黑,性滑稽
③华亭董宗伯玄宰,陈征君仲 醇亟称之曰:“……此知夫画脉者也。”
④与人交,好谈人之善
⑤山未成,先思著屋,屋未就,又思其中之所施设
⑥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
⑦观者以此服其能矣
⑧群公交书走币,岁无虑数十家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④⑤⑥ D.①③⑦⑧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工部、虞观察、王奉常、钱宗伯、吴吏部都是用姓加官职名作人的称谓。
B.横云、予园、乐郊、拂水、竹亭都是张南垣园林建筑的代表作。
C.张南垣是华亭人,因为移居到了秀州,所以又是秀州人。
D.黄一峰、吴仲圭等人都夸赞张南垣的园林艺术是深知绘画的构图和布局的。
第Ⅱ卷(共68分)
三、(18分)
15.翻译下面三句话。(8分)
(1) 故他艺不甚著,其垒石最工。
(2)经营粉本,高下浓淡,早有成法。
(3)即一花一竹,疏密欹斜,妙得俯仰。
16.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任选两题,共4分)
① , ,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______________ _,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③露从今夜白,__ 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17.试简要分析下列这首《水调歌头•游泳》的艺术特点。(6分)
水调歌头
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注】1956年5月,毛泽东视察湖南后,又到武昌视察,在武汉江面游泳三次;这首词是第一次游过长江之后所写,热情歌颂了武汉长江大桥与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8分)
诗的境界(有删改)
朱光潜
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纷繁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人生世相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结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任举二短诗为例:
展开余下试题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这两首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断。本是一刹那,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神领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地去心神领会。本是一片段,艺术予以完整的形象,它便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小天地,超出空间性而同时在无数心神领会者的心中显现形象。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著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却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
18.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下面三个问题。(4分)
(1)诗对人生世相的做法是(限4个字)
(2)“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句中“丝缕”、“顽石”指的是 ,
“锦绣”、“雕刻”指的是 (各限4字以内)。
(3)“不即不离”概括了诗与人生世相的关系,“不即”在文中指诗 ,
;“不离”在文中指诗 , (用本段中原话作答)。
19.作者列举崔颢和王维的诗,在于说明诗的境界是有两个要素构成的,请概括说明有哪两
个要素。(4分)
答:要素一: (限8个字以内)。
要素二: (限8个字以内)。
20.阅读第三自然段,概括出诗的意境的三个特点。(均限10字以内)(6分)
答:特点一: &nb
上一篇: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同步训练
下一篇:
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2005-2006”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