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综合训练

阅读:1719  
标签: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日常综合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19]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爱莲说》练习
"(一)重点、难点:
《陋室铭》
1.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记伞?2. 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
3. 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高尚品质。
 
《爱莲说》
1.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衬托的手法及其作用。
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二)课文讲解:
《陋室铭》
1. 字音:馨xīn 牍dú  
义:  
斯:这。
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白丁:没有官职的人,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案牍:官府的公文。
鸿儒:大儒,学识渊博的人。鸿:大。
2. 解题:
(1)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2)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有研究者指出:当年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受到和州知县的百般刁难,让他在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刘禹锡因此起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在石头上,立在门前,以此明志。
3. 整体感知——感受结构美
(1)结合课文注释理清思路。
题目中的“陋”是书房的形陋,而结尾处的“陋”是鄙俗的意思,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这虽是陋室,但作为主人的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反应出室主人淡薄名利的志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应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反应出室主人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
(3)作者写诸葛庐、子云亭是向深处开拓主题。采用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们居住的本也是陋室,只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扬天下,只要我继续修身养性,我的陋室也将被后人称道,我本人也会和诸葛亮、扬子云那样被后人景仰。
(4)古代传说中,山中有神仙,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龙,这水就是灵水。作者在这里用类比的手法,意在说明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而室之陋与不陋,就不在于它是否豪华富贵,而在于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了。文章先用山水起笔,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水流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写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即后文的“德馨”。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是写台阶上长满青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可见环境的荒凉冷落。“上”字写出了苔藓从台阶上爬到陋室,仿佛要听听主人在说什么。“入”字则写出了青草仿佛在窗口窥视主人在干什么,这里采用拟人的手法,不仅把青苔青草写活了,赋予它们以人的灵性。我们已忘却陋室的凄凉荒芜,而感受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同时文句也流露出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


浏览完整试题(6)本文是一篇骈文。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两个相接的句子,叫做骈句。骈句不讲究对偶,而讲究声律。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押韵指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文中“名、灵、馨、青、丁、经、行、亭”押韵,骈文押韵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时便于吟诵和记忆,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爱 莲 说》
1. 字音:  
甚蕃(fán)   淤(yū)泥    濯(zhuó)   清涟(lián)  不染(rǎn)
亵(xiè)玩   隐逸(yì)   噫(yī)     鲜(xiǎn)有闻
义:
蕃: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
    亭亭:挺立的样子。
    植:树立
    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鲜:少
    宜:当然
2. 解题
    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叙事实,又也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1)莲花的可爱之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个长句,从生长的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庄重;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气质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2)这篇课文的第2段偏重于议论。这一段对菊花、牡丹作出评论,表明爱憎。直接议论莲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格的人。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4)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这是衬托的手法,第一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莲花的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表现作者自己对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夷。
(5)本文在立意手法上是托物言志,“托”的对象是“室”,表现的是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淡薄名利、安贫乐道、重视自身修养的志趣。
《陋室铭》与《爱莲说》在主题上,两文都表现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爱》文表达的是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自己清白节操的志向,《陋》文流露的是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立意上,两文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爱》文通过正面赞美莲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陋》文采用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采用“不陋”来突出“德馨”。表达上,都采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爱》文对“莲”进行人格化的描写,《陋》文则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的高雅风度,表达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45分钟)
一. 积累运用(满分25分)
  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淤泥(yū) 甚蕃(fān) 案牍(dú) 濯清涟(zhuó)
B. 燕脂(zhī) 亵玩(xiè) 枯藤(téng) 润如酥(sū)
C. 德馨(xīn) 不蔓(wàn) 鸿儒(hóng) 调素琴(tiáo)
D. 苔痕(tái) 隐逸(yǐn) 结庐(lú) 鲜有闻(xiān)
 
  2.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美丽而不庄重)
B. 惟吾德馨(品德高尚)
C. 陶后鲜有闻(少)
D. 欲辨已忘言(辨别)
 
  3. 下列句子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胭脂凝夜紫。
C.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
D. 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4.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B.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5. 下列各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B.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莲花的喜爱,赞同我的还有谁呢?)
C.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D.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篱旁采摘盛开的菊花,无意中望见庐山,有悠然自得的兴趣。)
 
  6. 文学常识填空。(6分)
(1)《爱莲说》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________家,字________。
(2)《陋室铭》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
(3)《饮酒》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作者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
 
  7. 请写出两句带有“花”字的诗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默写。(5分)
(1)《爱莲说》中写莲花的生长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小草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满分45分)
(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____________者也;莲,花之____________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相应的句子。(3分)
 
  10. 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2分)
 
  11. 请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展开余下试题译文:_______________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B. 本文作者是刘禹锡,唐朝诗人。
C. 本文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D.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是骈句。
 
  13. 本文主旨句是哪一句?(2分)
答:
 
  14. 你能写出一句咏莲的诗句吗?相信你一定能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5. 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惟吾德馨_______ (2)往来无白丁_______
(3)谈笑有鸿儒______ (4)无案牍之劳形______
 
  16. 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
 
  17. 请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文:
(2)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18. 请按要求默写句子。(4分)
(1)请从文中找一句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明作者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及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
 
  19. 文中统领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2分)
 
(三)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返,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返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列子•说符》)
  2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杨子之邻人亡羊_______ (2)获羊乎_________
    (3)门人怪之_______ (4)奚亡之_________
 
  21. 下列加点的“之”字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亡之矣 B.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C. 门人怪之 D. 吾不知所之
 
  2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返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
    (2)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
    译文:______________
 
  23. 这篇寓言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试题答案】
一. 积累运用
  1. B  2. A  3. A  4. D  5. B
  6. (1)《周元公集》周敦颐    北宋  哲学  茂叔
    (2)《全唐文》  刘禹锡
    (3)《陶渊明集》陶渊明
    (4)王湾  唐  诗人
  7.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8.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草色遥看近却无。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 阅读理解:
(一)
  9.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富贵  君子
  10. “濯清莲而不妖”中“莲”改为“涟”。
  11. (1)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12. A
  13. 莲,花之君子者也。
  14.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
  15. (1)只(2)没有学问的人(3)大(4)形体,身体。
  16. 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17. (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就能显示灵异。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8.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9.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三)
  20. (1)丢失(2)抓住(3)感到奇怪
    (4)怎么
  21. D
  22. (1)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站在岔路口,不知道应选哪条路找,所以就回来了。
    (2)羊是不值钱的畜生,况且不是先生家的,您这样闷闷不乐,究竟是为什么呢?
  23. 人生之路,有许多转折点,就像一个个岔路口一样,应该慎重选择,否则就会误入歧途。 (59.60.88.85)" 
标签: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日常综合训练
相关:关于“语文版七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1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