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1407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7]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人教社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根据拼音填写词语(2分)
yùn niàng ( )( ) zhàn( )蓝 枯hé( )
梦mèi( ) 肥shuò( ) qī( )息 水zǎo( )
2、名著阅读:(2分)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书中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活,个性鲜明。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并简述你喜欢的原因(不少于50字)。
喜欢的人物:
喜欢的原因:
3、诗句积累:(4分)
(1)《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
(2)《次北固山下》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 。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4、文学常识:(2分)
(1)朱自清,字 ,江苏扬州人, 家、 、 、民主战士。
(2)老舍,原名 ,字 , 人,著名 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话剧 、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春》,回答问题:(17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浏览完整试题
1、选文的第一段,突出写了什么? (1分)
2、选文第二段描写春天景象,先总写 ,后分写 、 、
。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其中“朗润”写出了 ;“涨”写出了 ;“红”写出了 的情景。(4分)
3、选文第三段直接描写了春草的 ,给人以 的画面,间接描写人 ,揭示了 。“坐、躺、打、踢、赛、捉”给人以 的剪影,作者写春草抓住的特点是 。(3分)
4、选文中“坐着……捉几回迷藏”的含义是: (1分)
5、选文中第四段写花的“繁茂”、“色彩”、“香气”的句子是:(3分)
繁茂:
色彩:
香气:
6、“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1分)
7、“春花图”中虚写花的句子是:(1分)
8、根据你平日对大自然的观察,“野花……还眨呀眨的”一句中“眨呀眨的”的原因是:(1分)
9、选文的第四段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春花的?(1分)
10、根据第四段的内容我们可以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 (1分)
(二)阅读诗词,回答问题:(6分)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七八个星天外,
清风半夜鸣蝉。 两三点雨山前。
稻花香里说丰年, 旧时茅店社林边,
听取蛙声一片。 路转溪头忽见。
1、这是一首词,作者是 ,“西江月”是 。(2分)
2、这首词描写的时令是 。(1分)
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2分)
七 八 个 星 天 外,两 三 点 雨 山 前。
4、在这首词中,作者流露出 的心情。(1分)
(三)阅读《火车恋》,回答问题:(9分)
旅行时,爱煞火车。
当火车在广袤无边的平原上奔驰时,窗外的每一寸土地,总以无言的方式来表现它的内涵——干瘠者寸草不生,泥褐的一大片,漫漫的延至天边,雄奇又苍凉。肥沃者呢,麦浪起伏,稻香万里。逢及果子成熟的季节,成千上万的果树都蹦出簇簇丛丛的嫣红姹紫,把整个大地染得璀璨多彩,那[ A]的色调,毫不留情地灼痛了旁人的双目。
大自然有时也会以细腻的画笔绘出[ B]绝伦的人间美景。比如说:春江水暖鸭先知,风吹草低见牛羊,都是它得意的杰作。
倘若火车走在山路上,沿途景色,更叫人惊叹。
冬天时,大片的雪,从山头奔泻下来,到了轨道边,好似碰到了休止符一样,神奇地凝住了。天和地,都是茫茫然的白,而人呢,坐在火车里,栽进这一片无止无尽的白里,好像奔向一个未可知的将来。
春天时,冰融雪化,远峰近山都露出了妩媚的本貌,火车穿梭于含笑的青山间,人的脸,人的心,也都妩媚青春了起来。
1、将“清丽”“鲜丽”正确归位:(2分)
A处为 ,B处为 。
2、全文的结构方式是 。(1分)
展开余下试题
3、文中写到的景色,所在的地区有 ,所在的季节有 。(2分)
4、品味下面句中动词的表达作用。(2分)
①“千上万的国树都蹦出簇簇丛丛的嫣红姹紫。”蹦:
②“在火车里,栽进这一片无止无尽的白里。”栽:
5、作者说“旅行时,爱煞火车”,其实是爱煞 (1分)
6、“人的脸,人的心,也都妩媚青春了起来”的含义是 (1分)
(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8分)
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②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③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在于春风,也有道理。
④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酒,色香味俱全。这四句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着大地,像柳丝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⑤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我下乡的好处。
⑥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冷森森。是潭,是溪,是井台,这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原野、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
⑦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水开裂了吧;是碗口粗的病枝刮折了吧。有天夜里,我住有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嘎吧嘎吧松动。
⑧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拱苞了。清早,人们穿着老羊皮背心,用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烘,绕山嘴,上山梁,爬梯田。春风呼哧呼哧的,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撒多次撒净,好不痛快人也。
⑨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来的粗暴,也只觉得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积雪?
⑩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屋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能不怀念北国春风!
1、“春脖子短”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脖子”的含义是什么?(2分)
2、“意见里说的景象”中的“景象”是指什么说的?(1分)
3、北方的春天的主要特点是 ,南方的主要特点是 。(2分)
4、第五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分)
5、从第六段到第八段写北京的春风,依次写了春风的 ,春风的 ,春风的 ,是按照从 到 的顺序写的。(3分)
6、作者为什么怀念北国的春风?(2分)
7、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写了美丽的初春景色,请你把这首诗默写下来。(6分)
三、作文(40分)
将何其芳的《秋天》改写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散文(先默写出原诗,然后再改写)
人教社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答案
(主观性题目的答案,意思对即可,鼓励有创新性的答案)
一、略
二、(一)1、盼望春天的到来。 2、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春山、春水、春日。拟人、排比。春山光泽;春水涣涣;春日暖人。 3、情态、质地、色泽、长势,支,在墓地上的活动和感受,春草勃发给人带来的欢乐。动,旺盛的生命力。 4、写人的活动。5、(1)“你不让我……赶趟儿”。(2)“红的像火……白的像雪”。(3)“花里带着甜味;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6、拟人 7、“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8、风吹着花草,使花朵忽隐忽现。 9、树上的花,草间、地上的花的空间顺序。 10、春华秋实
(二)详见教参
(三)1、鲜丽 清丽 2、总分式 3、平原山地 春夏秋冬 4、(1)拟人手法,生动写出了果实的丰硕、色彩的热烈;化静为动,准确表现了在行进的火车上,看到的窗外果实在枝叶间闪现的情态。(2)一方面表现火车行驶之快,另一方面表现雪野范围之广。 5、自然美景 6、被眼前美景所陶醉,脸上荡漾甜蜜的微笑,心中充溢青春的活力。
(四)1、比喻。春天持续的时间。 2、起风,刮土。 3、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桌子一天擦一百遍;江南的春天抚摸大地……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4、承上启下5、形象,作用,影响,景,人。 6、北国的春风及时送走了坚冰霜雪,伴随作者经历了艰苦的岁月。 7、略
三、作文:略 (221.1.64.72)"
上一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下一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同步训练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人教版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