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1038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8]
中考语文古文练习精选
"一)《桃花源记》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文章以_______为线索,按照__桃源、__桃源、__桃源、再寻桃源等顺序贯穿起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以为妙绝
  B.处之志之/寻向所志
  C.欲穷其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是因为在此以前从来没有“外人”来过。
  B.村人纷纷前来问讯,是因为他们与世隔绝多年,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
  C.村人“皆叹惋”,是因为他们听渔人叙述了来此的经过。
  D.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
  4.有人认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不太符合实际情况。试谈谈你的看法。
  5.“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二)《公输》(节选)
                          (一)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下面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知而不争/面山而居
  B、见公输盘/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C、愿借子杀之/呼尔而与之
  D、吾义固不杀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墨子“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的目的是       ,体现了墨子        的主张。
  3、将“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浏览完整试题  4、“公输盘服”一句中的“服”字有何作用?
  5、“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墨子真的要请公输盘替他做这件事吗?请简要回答。
答:
(二)
  于是见公输般,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般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输般诎/诎右臂支船       B.虽杀臣,不能绝也/虽有百手,手有百指
C.臣是以无请也/吾请无攻宋矣    D.乃可攻也/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2.请将“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译文:                                          
3.是什么原因促使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决定的?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分)
答:                                        
                                       
(三)《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
A、辍耕之垄上/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B、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又何间焉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或异二者之为
2、与“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是(D)
A、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固以怪之矣
C、祭以尉首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联系选文内容填空。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陈涉的“鸿鹄之志”是求富贵(伐无道,称王)。(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回答)
(2)起义的导火线是:会天大雨,度已失期。
(3)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4.试用自己的话概括陈胜起义前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所采取的策略。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陈胜等人绝不是逞匹夫之勇,陈胜等人对朝廷、庶民的情形、庶卒的心理都有比较全面、清醒的认识和了解。他们采用的策略是全面分析形势和群众。
5.下列说法不符合上述文段意思的一项是(  )
A.因为楚国公子扶苏、项燕都屡有战功,又都“爱士卒”,所以老百姓十分爱戴他们
B.陈胜、吴广都认为,如果“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会得到百姓拥护。
C.陈胜有出众的谋划都能。
D.这段文字主要写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为起义作舆论准备。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文:              
(2)天下苦秦久矣。!译文:                   
(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译文:                 
(4)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文:                                   
(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3、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
C、管夷吾举于士/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D、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
4、翻译“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个句子。
译文:                                     
5、语段主要了凡是能够担天下之大任者,都须经受一定的磨炼,都能取得成就。请这一论述,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要求事例要有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
答:                                             
                                               


展开余下试题(五)《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1.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公与之乘(   ) (2)遂逐齐师 (   )
(3)既克 (   ) (4)彼竭我盈,故克之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选文的理解仿照例句把以下两个句子补充完整。
曹刿选择进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
曹刿选择反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刿选择追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出曹刿是靠什么赢得战争的。
答:
(六)《出师表》与《上枢密韩太尉书》(节选)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A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又一年矣。
  (乙)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B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1.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含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苟全性命于乱世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   B. 由是感激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C.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偶然得之           D. 先帝不以臣卑鄙将以益治其文   
  2.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的句子(任选一句)(2分)
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又一年矣。
⑵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3.甲文的作者原来的人生观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而乙文的作者则是主动上书给韩太尉,两人的行为截然相反。面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你赞同他们中谁的做法?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答案:
(一)《桃花源记》
1.桃源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发现  访问  离开
2.C
3.C
4.这种讲法有道理。人们的服饰打扮更新很快,往往就有一个很大的变化。而桃花源中与世隔绝500年,服饰的变化应该是很大的,而桃花源中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显得不符事实。
5.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二)《公输盘》
(一)1、C
2、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反对不义战争)
3、葬送自己所不足的(人民)而去争夺自己有余的(土地),不能说是明智。
4、“服”字从侧面表明了墨子的论说有理有力,使公输盘无话可说。
5、当然不是。其实墨子是先用激将法,诱使对方说出“吾义固不杀人”,然后指出对方行为与观点相违背,从而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而无法争辩。(或是墨子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对方理屈词穷。)
(二)1、D(2分)
2、我知道您抵抗我的办法,但我不说。(我知道您怎样对付我,可我不说。)
  3、楚王知道宋国已经做好了充分地抵御准备,攻打宋国是没有好结果的,于是放弃了进攻宋国的决定。
(三)《陈涉世家》
1.A
2.D
3.(1)见识短浅的人  有远大抱负的人  求富贵(或伐无道,称王)
   (2)会天大雨,度已失期。
   (3)天下苦秦久矣。
4.能紧扣“失期,法皆斩”、“苦秦”和“诈自称”等方面来谈即可。略。
5.A
6.略。
(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C
2、C
3、B
4、这样和会明年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5、略。
(五)《曹刿论战》
1.(1)共坐一辆战车 (2)于是、就 (3)已经 (4)充满,此处指士气旺盛。
2.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衰落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已经完全没有了。
3.反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追击的时机是:辙乱旗靡之时。
4.曹刿主要靠他的在战争中的谋略。
(六)《出师表》与《上枢密韩太尉书》
1.B
2.⑴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之间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⑵太尉如果认为我值得教导并且放下架子教导我,那就更是我的荣幸了。(关键词翻译不当,酌情扣分)
3.有观点,能说理。 (61.140.253.12)"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中考语文古”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