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170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70]
新课标初三语文月考试卷(广东中考模式)
"2006秋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一.基础整合。(22)
1、 用正楷字默写。(10分)
① 先帝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分)
②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1分)
③ ,也拟泛轻舟……(1分)
④ 马作的卢飞快, 。(1分)
⑤ , ,欲与天公试比高。(2分)
⑥ 默写范仲淹《鱼家傲·秋思》的下阙。(3分)
, 。
, , 。
2、综合运用(9分)
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请你读一读,然后完成(1)一(4)题。
①这个时候,所有的仆人和着优美的音乐,轻盈地跳起舞来。②于是,小美人鱼伸出那双白皙、细嫩的手,脚尖掂着地,轻柔地、优雅地在地板上跳起了舞……③人们都在为她鼓掌,为她喝彩,不停地赞叹她的舞姿。④她跳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优美, 她的脚尖在触到地板时就如踩在锐利的刀尖上一样,她 感觉不到病。
(1)第①句中,加点字“和”的读音为: 。(1分)
(2)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2分)
(3)第④句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因为 所以 B.虽然 却 C.除非 才
(4)读了这段优美的文字,你一定会想到你读过的不少中外文学名著,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任选一部,按要求填写读书资料卡。(作者1分+内容3分)
书目:《名人传》 《格列佛游记》 《水浒》 《繁星·春水》
读书资料卡
作品 作者
主要内容(以40字左右为宜)
3、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加以修改。(3分)
浏览完整试题
①由国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首次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于今年5月全面启动。②举办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是为了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语言文字应用。③本届大赛的获奖名单将于今年8月下旬正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仪式上公布。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4.解释选文中加点的意思。(2分)
陈: 谓:
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6.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2分)
7.选文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15分)
①有了书,才将古今距离的时间拉近了。②“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从这几句话让我们看见了两千多年前一个名叫孔丘的老头子的形象和疲惫倒霉的样子(读《孔子世家》)。③有了书,才将地域的远近缩短了。在黄土高原上我们能望见驶向冰岛的渔船和大海里汹涌的波涛(读《冰岛渔夫》)。读但丁的《神曲》,一个在尘世的人可以认识天堂和地狱。读吴承恩的《西游记》,一个最现实的人也能像孙猴子一样可以入地腾空。书,什么不给你呢?足不出户,而卧游千山万水:④素不相识,可以促膝谈心。给城市的人以乡村的风光,给乡村的人以城市的豪华。年老的无妨读血气刚盛的人的冒险故事,年轻的也可以学饱经世故的长者的经验。⑤书籍使人从野蛮到文明,从 到崇高。高尔基曾这样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我向这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好的理想境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真是这样,读书愈多,应当愈富于睿智,愈具有眼光。因为那样,可以经验得多,见闻得广啊!小气的人该会大方一点,狭隘的人该会开旷一些。“学问就是力量!”有人这样强调说过。自然,也还是有俗不可耐的读书人的,正像有博雅的文盲一样。但原有博雅的人再多读上一些好书呢,我想他会像纯钢之出于生铁,更近乎炉火纯青了。因而有了黄庭坚“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和梁高祖“三日不读谢玄晖(南朝齐著名作家)诗。便觉口臭”那样的话。
读书吧,从书里找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东西吧!富有真理的书是万能的钥匙,什么幸福的门用它都可以打开。
8、第一段中画线句②句是①句的 ;(2分)①句与③句的层次关系是 。(2分)
9、第一段中④“素不相识,可以促膝谈心”,“促膝谈心”的双方指是 和
(各限两字)(2分)
10、给画线句“有了书,才将地域的远近缩短了”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仿原文“读一个……”形式。) (2分)
答: 。
11、根据上下文为第一段中⑤句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 (2分)
12、从总体上看,最符合文段思路的一项是( )(2分)
A.逐步深入 B.分别介绍 C.由分到总 D.正反比较
13、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3分)
展开余下试题
(二)为自己祝福(19分)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那年,女孩刚上大学,她住在有六个人的宿舍。另外五个女孩家里的条件都非常好,而女孩家里很穷。她的穿着非常朴素,人长得瘦小而且有点儿黑,除了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女孩跟打扮漂亮的舍友比起来,就像是天鹅群里的丑小鸭。
③正因为这样,女孩很自卑,脸上总是挂着忧郁的神情。她尽管努力,但成绩平平。
④女孩的舍友陆续地过生日,她们在高档的卡拉OK厅或充满浪漫情调的酒吧开生日Party。女孩参加Party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鲜花、礼物和祝福一齐拥向幸福的寿星。 .
⑤而女孩的生日总是被人忘记,因为她自己也常常遗忘了它。女孩偶尔也会有想起的时候,她不奢望开一个生日Party,但她希望有一天,有一个人忽然记起了她的生日,送给她一张贺卡,对她说“生日快乐”,女孩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从没有一个人为她这样做。有一次,她的生日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她的舍友忽然想起,问她:“你的生日是不是已经过了?”女孩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的生日的确早已过了。于是大家淡淡地笑笑,不了了之。
⑥在大三上学期的一天,女孩坐在图书馆一个靠窗的位置,认真地看书。那天,外面的阳光灿烂而明媚,透过玻璃照在了她的身上。女孩因这阳光而心情明朗起来,她转头望着窗外,只见阴密的小树林,有叶子飘飘柔柔地落下,铺满了草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碎成点点金斑,随秋风起舞。南国的晚秋总是这样的华丽而富有生气。女孩突然想起,今天就是自己的生日,二十年前的今天,有一个小生命哭泣着降临,而二十年的生命历程,更是一首美好的乐章。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发觉这种美丽。女孩刹那间醒悟,当自己一个人跋涉时,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生命的旅途常常会有挫折,会有苦难,这时候需要一种勇气,一种鼓励。
⑦女孩到蛋糕店,为自己订了一个蛋糕。剩下来的时间里,她到地摊上,买了一套衣服,很便宜,但她穿上它后,整个人焕然一新。然后她开始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那一天,女孩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⑧晚上,女孩提着蛋糕和一袋零食回到宿舍。当她把蛋糕摆在桌上时,舍友惊呼:“今天是你的生日?”女孩微笑着点点头,于是大家都围拢过来,祝福她生日快乐。因为没有一个人记起她的生日,因此没有一个人准备礼物,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女孩在摇曳的烛光中许愿,祝福自己勇敢、快乐并坚韧不拔。
⑨从那以后,大家发现女孩似乎变了一个人,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人也变得越来越美丽。女孩开始参加学校的各种大赛,获得了许多的奖项,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后来,爱好文学的她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再后来,女孩成为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梦想慢慢实现,即将踏上人生的另一个旅途时,女孩终于牢记二十岁生日那天对自己说的话: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
⑩而这个女孩就是我,如今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写下这段文字,感谢生活,感谢生活,更感谢自己,因为自己给了自己勇气和希望。
14、女孩从成绩平平到成绩直线上升,从自卑到自信,她是如何实现这个转变的?
请你简单概括。(2分)
15、请你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两题。(4分)
①“于是大家淡淡地笑了笑,不了了之”句中加点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②“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句中加点词语“溢满”能否改为“充满”,为什么?
16、请说说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这句话? (3分)
17、女孩参加同学生日Party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鲜花、礼物和祝福一齐拥向幸福的寿星”,女孩此时在想什么?请你发挥想象,描述一下她的心理活动。(4分)
18、第⑥自然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2分)
19、文末画线句子采用了 、 的表达方式,请你仿造着一句式再写一个句子。(4分)
四、写作(50分)
20、让 走进心灵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快乐”、“感恩”、“春天”、“音乐”、“明月清风”、“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等(可根据自己需要填写其他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展开余下试题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附加题:
1、文言文阅读: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1)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2)。”夫人善于自见(3),而文非一体(4),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5)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注释]①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 ②[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 ③[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 ④[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 ⑤[体]体裁 ⑥[里语]俗语,民间谚语。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2分)
鲜能备善( ) 斯不自见之患也( )
(2)翻译下面句子。(2分)
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答:
(3)“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在文中是什么喻意?(2分)
答:
2、按要求回答问题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制造者莱特兄
上一篇:
高一上期语文第二单元练习
下一篇: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新课标初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