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891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91]
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2分)
A.猝(cù)然 诅(zǔ)咒 贮(chù)存 猝(zú)然长逝
B. 肌(jī)肤 蹂躏(lìn) 姊(zǐ)妹 玲珑剔(tī)透
C . 嬉(xī)戏 堕(zhuì)落 黄晕(yùn) 诱(yiòu)惑
D. 啜(chuò)泣 瞬(shùn)间 唱和(hé) 藐(miǎo)小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2分)
A.波光明灭 清风流水 津津乐道 怨天由人
B.海角天崖 得失之患 举世无双 德高望众
C.小心翼翼 花枝召展 擎天撼地 仙露琼浆
D.稀稀疏疏 漠不关心 忍俊不禁 多愁善感
3、根据意思在横线上写出成语。(2分)
(1)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____________(已经具备了整个形体,只是比较微小而已)以后,我喜欢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第一次真好》)
(2)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 ,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____________(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生命 生命》)
(3)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______________(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理想》)
(4)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____________(得到很多益处)。(《我的信念》)
4、 下列句中无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
B、被访者几乎都表示对北京不甚了解,但都认为北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的城市。
C、科学家们在看了"旅行者二号"拍回来的照片后,惊奇的发现木星也有一个环。
D、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数理化和外语等基础课程,而对于与这些基础课程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5、选出下列内容中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 (2分)
(1)《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静中有动,描写了西湖早春的动人景色,又将作者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2)《西江月》这首词的上阕最后两句倒装,有力地表现了词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下阕最后两句也是倒装句,突出了茅店的意外出现和作者的惊喜。
(3)《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通篇写景,但怀乡之情却贯穿始终。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意的萧瑟和作者悲怆凄苦的心情。
5、综合实践活动:(任选其一作答) (2分)
(1)生活中处处有语。,在语文课上学语文当然是主要的,但是也不要忽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简单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
(2)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给我们无尽美的享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具体描述一下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季节的独特景色。
浏览完整试题
7、有两个不同国度的大型制鞋企业集团,各自派了一名推销员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屿上去考察,开辟新市场。不久,他们各自往集团总部发回传真。A传真上写着:“这岛上的土著人都还没穿上鞋……”B传真上则是“这岛上的土著人根本不穿鞋……”(2分)
A传真的言外之意是:
B传真的言外之意是:
8、名著积累:
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白帝城托孤”这一情节中,刘备将刘禅托付给谁了吗?你还能概括一个与被托付之人有关的故事情节的名称吗?请在下面填空: (2分)
被托付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情节名称:_________________
9、默写填空。(9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则》中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文言文《童趣》,回答10-13题 (9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10、解释加点字的含义:(2分)
时( ) 私( ) 观( ) 强( )
11、翻译句子:(2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12、第2段文字描绘了两幅画面,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内容。(2分)
13、文章第1段说“时有物外之趣”。请结合你的理解,说说作者的“物外之趣”是指什么?(3分)
(二)阅读《春》的片断,回答14-18题。(12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4、给这两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2分)
第一段:
第二段:
15、“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用了什么手法?“偷偷”“钻”妙在哪里?(2分)
16、在写草的段落里,作者为什么要写人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 2分)
17、课堂讨论中,同学们都说,第二段写得特别精彩。请你尝试陈述它精彩的理由(至少两点)。(3分)
18 、仿照第二段由上到下的景物描写顺序,描写一段秋天的景色。(3分)
(三)阅读课外作品《教你生病》,回19-25题。(13分)
教你生病
毕淑敏
儿子比我高了。
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在这一shùn( )间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你病了。”我说。“噢,这感觉就是病了。我还以为我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
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药品的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了许多年的医生,孩子生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我说。“生病还得学吗?我这不是已经病了吗?”他大吃一惊。“我的意思是你必须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
“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打电话找你。“假如……你终于找不到我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反正早晚会回家。”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虽然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敏。“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道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叫你化验你就到化验室去,要先划价,后交费。等化验结果的时候,要竖起耳朵,不要叫到了你的名字没听清……”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哑着嗓子说。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着你上医院。”他挣开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展开余下试题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 )。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叫他独自去看病。万一再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
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我看着他,勇气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有胜于无。
20、在括号里根据所给的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上拼音。(1分)
一shùn( )间 按图索骥( )
21、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2分)
22、指出文章主要运用的两种描写方法。(2分)
23、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分)
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24、从这件事看,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试谈谈你的看法。(3分)
25 、从这件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人生启示,结合自已实际谈一谈。(3分)
(四)阅读课外作品《感悟春天》,回答26-28题。(11分)
[阅读提示]:本文赞美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但作者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从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感悟春天
①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光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②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像。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③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们,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吟唱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南宋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为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④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女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先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的话,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甘愿为春天浮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五十岁那年的春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到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⑤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先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史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25.通读全文,仔细体会,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赞美,从中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2分)
26.从第①段来看,作者认为“春光很金贵”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2分)
27.第②段最后说,“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8.第④段开头写道,“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请联系上下文,反复品味、揣摩这句话,谈谈你的感悟。(4分)
三、作文(50分)
29、从下列文题中请任选一题作文
(1)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得到父母师长得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等。请以“我渴望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
②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
(2)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有些事情是难以忘怀的。比如一次联欢晚会,一次生日party,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一场引人入胜的电影,一席语重心长的谈话,一段刻骨铭心的友情……请以“铭记”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一、基础知识
1、B 2、D 3、具体而微 肃然起敬 可望不可即 获益匪浅
4、C 5、D 6、略
7、A:这里大有商机 B:这里没有市场
8、诸葛亮 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等
9、(1)浅草才能没马蹄 (2)听取蛙声一片 (3)潭影空人心
(4)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5)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二、阅读理解
展开余下试题
(一)文言文
10、常常; 暗暗的; 图画; 僵硬;
11、略
12、群鹤舞空 青云白鹤
13、通过细致的观察,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体会到超出事物本身以外的乐趣。
(二)《春》
14、春草图 春花图
15、拟人。 “偷偷的”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已然长出来,“钻”写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16、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用人们在春天草地上的活动,衬出了春天小草的勃勃生机,和人们对春天的喜爱。
17、(1)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如视觉、嗅觉、听觉等,写出了春花的美丽与生机。
(2)运用了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开的热闹场面。(比喻、排比等)
(3)“闹”字用得好,既写出了声音,又写出了热闹的气氛。
18、略
(三)《教你生病》
20、shùn jì
21、本文讲述了一位母亲通过让孩子学习独自看病,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困难的事情 。
22、心理描写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心还是疼痛的收缩成一团” ; 对话描写
23、“倚”字写出了我虽内心的焦急,但又不想让儿子看出来的矛盾心理。
24、是一位明事理,疼爱孩子但不溺爱孩子,懂得为孩子将来考虑的有良好教育方法的母亲。
25、从“应锻炼自己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角度回答即可。
(四)《感悟春天》
25、①春天是美好的,但春天短暂而易逝,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②人应该保持青春的活力,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奋斗和进取。
26、①因为春“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和返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②引发了作者“春光难觅”、“春光易逝”的感慨。
27、在春天的怀抱里,不论什么的身份和地位,人人都能尽享春天带来的欢乐,这正是春天被所有热爱生活的人所承认和赞美的原因。
28、美丽的春色,习习的春风,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促使人们从心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进而引发人们更加热 (221.207.205.81)" "
上一篇:
语文版七上课文 忆读书 练习集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练习题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七年级(上”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9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