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学考模拟卷

阅读:101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学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6]
湘潭县一中高三语文会考复习试卷(第一册)
"湘潭县一中高三语文会考复习试卷(第一册)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D  )
 角色         露骨    力能扛鼎        量体裁衣       拾级而上 
A.  jué            lòu           káng          liàng                shí
B.  jiǎo           lù             káng          liáng                shè
C.  jiǎo           lòu            gāng         liáng               shí
D.  jué            lù             gāng         liàng                shè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    )
A. 切磋       洽谈会          悬梁刺骨         乔装打扮     察颜观色
B. 贸然       挖墙脚         有恃无恐          矫枉过正     贻笑大方
C. 毛躁       度假村         一切就绪           功亏一匮     试目以待
D. 涵概      水笼头          沧海一粟           风雨如晦     落荒而逃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 )
 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迷醉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我      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就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      那是音乐、绘画     书籍。
A. 不止      不管      还是        B. 不只      不管      还是
C. 不只     如果     或者        D. 不止      如果      或者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浏览完整试题① 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 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       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 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④ 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爱情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其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        能力。
 A. 品位      灌注      揣摩      鉴别            B. 品位    贯注      揣测       鉴别
    C. 品味      灌注      揣摩      鉴赏            D. 品味     贯注      揣测       鉴赏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    )
      A. 湖北省房县窑淮乡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邻近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的事件,令人叹为观止。
B. 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眼球。
C. 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研究员津津乐道着“龙芯”1号的研发成功,这是我国首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又称“中国芯”。
D. 分析人士认为,伊拉克抵抗美英联军袭击的活动将不会因萨达姆的被捕而偃旗息鼓,美英占领当局可能会因此而面临新的尴尬。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所率领的船队诞生地南京,将建造当年航海宝船工厂的遗址,预计两年完成一期工程。
 B. 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合乎民意、顺乎民心,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C. 正如“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带来发展机遇一样,自从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方针以来,东北这片黑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D. 由于世界性能源危机,全球能量消耗问题剧增,煤和石油遭到掠夺性开采,储藏量锐减,已经引起各国领导人的普遍而严重的关注。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和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
例: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
A.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D.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8.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 B   )
A. 夫晋,何厌之有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D.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9. 默写填空(每小题各1分,共4分)
(1)一年一年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3)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侍坐》)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二、阅读和分析。(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0—15题。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
正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所以他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竟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10. 第1段为何不用“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而用“停止思想”?为何不用“逝世”,而用 “睡着”?(2分)
(1)用“停止思想”是为了突出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2)用“睡着”是为了讳饰,表明作者当时不相信逝世事实,也不忍心说,饱含着无限悲痛之情。
11. 作者和马克思的感情十分深厚,但为什么第1、2段在叙述马克思逝世时没有过多地渲染悲痛的心情?(3分)
 作者演讲主要目的不是述哀,而是歌功颂德(评述马克思的科学思想和革命事业),从而鼓舞革命战友和群众化悲痛为力量。


展开余下试题12. 第3段用达尔文的发现同马克思的发现作类比,用意是什么?(2分)
 突出了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3. 用一句话概括第3段中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内容。(2分)
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来解释。(如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或“物质决定意识”也可。)
14. 第4段中“特殊的运动规律”指的是什么?(1分)
剩余价值规律
15. 对倒数第2段的内容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     论述马克思遭到敌人的忌恨、诬蔑、诽谤、诅咒、驱逐。
B.     论述马克思受到无产阶级的尊敬、爱戴。
C.     论述敌人和无产阶级对待马克思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D.     论述马克思没有私敌。
(二)阅读下面文字。
《呐喊》自序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难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灰,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使这不幸的少数者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里,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跑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
16. 谈谈你对鲁迅先生年轻时做过的许多“梦”的理解。(2分)
 “梦”是指鲁迅先生青年时代对救国救民道路的美好却幼稚的设想。
17. 第4段中,作者运用了许多比喻,其中“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各比喻什么?(2分)
(1)“铁屋子”比喻:异常黑暗顽固的旧社会 
(2)“熟睡的人们”比喻: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国民。
18. 联系全文,谈谈鲁迅将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原因。(4分)
一是为了唤醒不觉悟的国民奋起抗争;二是为了慰藉激励革命勇士不惮于前驱。三是因为不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答对前两点即可,如答“听将令”则错,因为“听将令”是就如何“呐喊”而言的。)
19. 作者呐喊之后的心情是“侥幸”,是“不安”,还是“高兴”?请简析作者为何有这样的心情。(2分)
作者的心情主要是“高兴”,不仅因为小说已经成集,更因为作者悬揣人间还有读者;而“不安”、“侥幸”则是作者的谦词。
20. 下列对文中“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 表明他意识到了在夏瑜的坟上“添上一个花环”不太符合历史事实,“曲笔”其实是“败笔”,因为夏瑜这位旧民主主义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不可能有除他母亲以外的人给他上坟,献花。
B. 表明他对革命是充满希望的,为了激励后来者,他就在夏瑜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
C. 表明他是“听将令”的,而那时的主将不主张消极,所以才在夏瑜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
D. 表明他对夏瑜这样的革命者被害十分悲痛,所以才在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聊以抚慰自己那颗寂寞的心。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 – 24题。(8分)
我的空中楼阁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交通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21. 用一句话来概括第2段的主要内容。(2分)
小屋和外界的交通。(如答“快乐幸福之路”也可。)
22. 第3段画线的句子起什么作用?(2分)
点明题意,表现了“空中楼阁”迷离朦胧的诗画一般优美的意境。
23. 结尾三句独立成段,起强调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强调要“自然”,不要人为的“设计”和“装饰”,表达了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如答“对喧嚣纷扰,物欲横流的现实的厌弃”,则言过其实,但不扣分。)
 24. 这篇散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2分)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5—29题。(10分)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其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展开余下试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为,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5.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B   )(2分)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C. 夫晋何厌之有                                    D. 失其所与,不知
26.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2分)
A.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7.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以乱易整,不武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A. ①②两个“以”不同, ③④两个“而”相同   
B. ①②两个“以”相同, ③④两个“而”不同
C. ①②两个“以”相同, ③④两个“而”相同
D. ①②两个“以”不同, ③④两个“而”不同
28.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2分)
A. 围郑主要原因是晋想报复郑,与秦并无多大关系,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伏笔。
B. 秦晋之军分驻两地,也就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
C. 烛之武因年轻时不得重用,而有满腹委屈和牢骚,对此,郑伯颇为不满,但国难当头,最终还是给予安慰和许诺。
D. 晋侯在秦退军后,并无感情冲动,经过理智分析,毅然决定撤军。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谋略,正是他后来成就霸主的重要原因。
29. 文中烛之武的说辞包含了四层意思(文中己标明序号),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中间两层的内容。(2分)
第一层:消除戒心,引起好感。
第二层:灭郑于晋有利,于秦无益有害。  
第三层:存郑于秦有益  
第四层:晋忘恩负义,言而无信,贪得无厌,暗示秦将受晋侵犯。
三、口语交际(5分)
31.一位著名歌手,分别在各种大型晚会上演唱《我的中国心》,请你从下面任选一场晚会,为主持人写一段60字左右的串台词,引出《我的中国心》。要求简明、连贯、得体,有文学色彩。
①举国同心,抗击“非典”的誓师大会
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乏凝聚力,越是危急时刻,我们胸中那颗中国心跳动的节奏就越铿锵有力。(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
②欢送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征雅典奥运会
奥林匹克的熊熊圣火召唤着我们,带着希望、带着勇气、带着一颗中国心,让我们一起出征雅典!(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
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五周年
今天是你五十五华诞,我们的共和国,让儿女们为你献上最美好的祝福,还有一颗滚烫的中国心。(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
④文艺界为印度洋地区海啸的赈灾义演
印度洋的巨浪冲垮了我们邻舍的家园,让我们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献上真诚的中国心和中国情。(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
⑤“同一首歌”2005年春节华盛顿专场
佳节倍思家,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地,我们的心跳动着同样的节拍,让我们同唱这一首心中的歌。(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
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黄山黄河不会忘记卢沟桥的炮火,长江长城依旧牢记南京城的血痕,国耻,永远铭刻在中国心头!(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               
(下面请欣赏著名歌手×××演唱的《我的中国心》) (222.243.158.3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学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湘潭县一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