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074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4]
06-07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总分________
说明:全卷共四大题,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答题时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绥靖(suí jìng)   尴尬(ɡàì)   阻遏(è)    白洋淀(diàn)  
B.瓦砾(lì)         溃(kuì )退    疟( nüè)疾    烧灼(zhuó )  
C.憧(chōng)憬(jǐng) 鄂(è)      寒噤(jìn)  锐不可当(dāng)
D.仄(zè)歪        荒谬(miù)  肃穆(mù)  转弯抹(mò)角  
2.下面短语中至少有两个错别字,请在横线上改正。(2分)
   鞠躬尽粹     荡然无存     情有可缘     鸡另狗碎
⑴--------改-------         ⑵  ---------改----------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复习方法的好坏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B、如果不及时处理这场火灾,周围群众的生命将受到严重的损失。 
C、距离2008年奥运会还有3年左右的时间。 
D、从房间里飘出一股清香的龙井茶。
4、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杖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几句话中,你听出了至少哪二种信息?(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5、阅读经典名著,可以增加我们的生活体验。主题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文学作品的阅读这个话题,进行了交流。你作为小组的代表,怎样汇报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心得体会?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采用总分或分总式的结构。(围绕本学期的名著去谈)
---------------------------------------------------------------------------------------------------------(2分)
6、请你参加下面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问题。(3分)
活动主题: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1)收集一句有关“战争”的古诗词:---------------------------------------
(2)用简短的话讲一个有关“战争”的故事:-------------------------------------
(3)有一本书收集的全部是有关战争的故事,但它缺少书名,请你为这本书加上适当的书名《               》
二  古诗文阅读
7、默写填空(6分)
     (1)、 国破山河在 ,--------------------。  杜甫《 春望 》
     (2)、------------------,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


浏览完整试题     (4)、黄鹤一去不复返,------------------。崔颢《黄鹤楼》
(5)《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 。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8至12题(12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8、解释文中词语(2分)
(1)启窗而观  (       )    (2)两膝相比者  (        )
(3)高可二黍许(       )    (4)珠可历历数也(        )
9、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苏黄共阅一手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佛印)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哪些语句说明了核舟的体积大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哪些词语或语句说明核舟的雕刻精致、奇巧?(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一段中,《后赤壁赋》的句子“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表现了这幅雕刻品的主题是:              。(2分)
12、第二段,描写了三个人      、     、       。(横线上填人名)请你找出两处描写他们外貌、神态的句子。(2分)
                                                                   
  三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至22题
(一)(14分)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3.给所选文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分)
14.文段开头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答:                                                                                      
15.从文段中可以看出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答: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展开余下试题17.写出最后一段中女孩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3分)(50字以上)。
答:                                                                           
 成全一棵树
二    (12分)
  ①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
  ②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③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都大、都深。
  ④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⑤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他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⑥每一天,孩子都要拎着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⑦小树一天一天长大了。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其他的树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⑧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残疾的孩子也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是不想,也难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⑨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奔走在水塘和树之间。春去秋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⑩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大家都叫他阳光。他也喜欢这个绰号。
   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家乡,母亲早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候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
   他是坐着轿车回来的。他没有让车子进村,在村头他就下来,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他心里一热,急急地奔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亲搂在怀里。他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母亲望着已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点点头说:“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子尿?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着你,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里去偷偷喂那树啊!”
   他一下子怔住了。
   他百感交集。许久许久,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
   他明白了。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母亲的心永远是一颗母亲的心。
18.第④段画线句“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19.第⑧段画线句“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请联系全文,写出促使母亲做出这项决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②、④、⑧、⑨段中“一拐一拐”共出现4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是
强调他是个残疾的孩子;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倒数第二段写道:“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导,请为他设
计一段独白。【独白: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2.从全文看,本文既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经过,又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经过,这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2分)
          
                              四  写作(40分)
请以“告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将题目补充完整
⑵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⑶不少于500字
⑷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展开余下试题






















附答案:
1、B   2’略  3C  4 ⑴我为追求和平而来  ⑵必要时会为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而战斗  5正如长身体离不开粮食,文学作品的阅读也能给我们很多精神食粮。它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性情,增长我们的智慧,丰富我们的阅历。6略  7略  8略  9略  10舟首尾长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11、八扇、启窗、闭、对联、人物的神态、动作(只要说对四个地方即可)。12、大苏(苏东坡)泛赤壁。13、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中峨冠而多髯、苏、黄共阅一手卷、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13.白洋淀孤身杀敌(要求:概括性强且简洁。开放,合符要求即行)。14.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15.自信、勇敢、有谋略。16.景物描写,烘托老头子胜利的喜悦。17.佳作推荐:
(1) 真不知道这个老爷爷准备怎么干,手里也没有武器。……呀,鬼子发现他了,老爷爷快走!……这鬼子一个个都不能动了,老爷爷拿篙砸鬼子,真好!……为姐姐报仇了!!!看来,这老爷爷,还真不是吹牛,他是有真本事的! 
(2) 天哪!简直不可思议。他手无寸铁,竟然也能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昨天我还误以为他在卖弄,可现在,我看到了,看到了真正的英雄在打鬼子!他是多么勇敢!我立誓:长大也要像他那样,做个真正的英雄!老爷爷,您真棒,真勇敢,是个英雄!我们昨天小看您了。有您在,部队要运送的物品就绝对会动到,您为大菱报了仇,也为中国人民报了仇,鬼子在您面前,就是蚂蚁,您是鬼子的克星,中国人的福星。
18、
(1)那棵树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母亲担心它不会长成一棵大树。
(2)孩子做这件事可能没有结果,也没有意义。  
(3)孩子一生下来就残疾,母亲为孩子的将来忧虑。  
19、母亲看到孩子天天半夜偷偷给那树喂童子尿。  
20、突出孩子的自强(志坚)。回答“做事努力、认真或执著”等得1分。  
21、)要点:抒发自己感激之情,或对母爱的赞美;语言得体,感情真切。  
22、孩子成全了一棵树苗;母亲成全了一个孩子。(必须写出“成全”或者类似的说法) (219.132.201.120)"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06-07上学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