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职高试题

阅读:1102  
标签:职高 高三 上册 职高试题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2]
宁远一中2007届高三对口班第四次月考
"宁远一中2007届高三对口班第四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12.16)
命题人:蒋先进     审稿人:许霞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角色    露骨   力能扛鼎    量体裁衣    拾级而上
   A、jué   lòu  káng  liàng  shí
   B、jiāo  lù   káng  liáng  shè
   C、jiǎo  lòu  gāng  liáng  shí
   D、jué   lù  gāng  liàng  sh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后,这一地区箭拔弩张的局势才得以缓和,冲突双方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
   B、没有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就贸然作判断下结论,那么,这种判断和结论是很难站得住脚的。
   C、在竞选过程中,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拢络人心从而赢得选标的做法,是非常可耻的。
   D、事故发生后,他迅速赶赴现场坐阵指挥,直到被困井下的矿工全都脱离危险才离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大楼里没有鼠患,_______不养猫,老鼠也不会上门。
②_______教练指导正确,因此大家的成绩提高得相当快。
③近日连续降雨,造成了李家沟山洪___________。
④家长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不要_______孩子的自尊。
A、即使   由于   暴发   伤害
B、即使   因为   爆发   损害
C、如果   由于   暴发   损害
D、如果   因为   爆发   伤害
4、下列语句中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
B、昨天早晨,我和多年失去联系的小刘在街上不期而遇,开始都觉得面熟,却不敢相识。“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了啊!”当彼此叫出 名字时,他笑着说。
C、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D、他们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尽管如此,他们从未退缩过,仍然坚苦卓绝地奋斗着,并乐此不疲。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严重的骚扰电话一旦被查清,骚扰人可被施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B、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C、不良的食物搭配不仅可能引发不适,甚至有可能导致中毒,如萝卜与橘子,白酒与柿子,牛奶与巧克力,花生与黄瓜等等。
D、把这份迟到的书信插在娘冷寂的坟头,“娘,儿出息了,你听到了吗?你可以含笑九泉了!”我喃喃自语道。
6、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浏览完整试题A、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B、他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C、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活动。
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7、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_近看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下列句子修辞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地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B、小路的两旁长着鲜嫩的青草,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就像铺展在原野上的一条白练。
    C、这篇散文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首尾响应,结构像神经节和神经网那样结合得非常严密。
    D、重庆之夜,微波荡漾的江面倒映着万家灯火,那好像是江上的渔火,又好像是天上的星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10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9、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二、阅读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岩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11、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候,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12、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岩线受侵蚀、海岩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13、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展开余下试题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提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1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使用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18题。
我在浏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甚至在解放以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而赵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不能不令人惊叹。(1)
当然,我说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是因为他筑了一条长城,更重要的□□他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要知道,他在当时发布这个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2)
□□读一读《战国策•赵策》□□知道当赵武灵王发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以后,他立即遭遇到来自赵国贵族官僚方面的普遍反抗。赵武灵王击败了那些顽固分子的反抗,□□使他们脱下了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并且把过了时的笨重的战车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敢于这样做的人,_______________。(3)
15、“炮弹”一词加上引号,其作用是(    )
   A、引用     B、强调     C、比喻     D、讽刺
16、给文中方框依次填入恰当的词语是(    )
   A、一方面    另一方面    只有    才    终于
   B、不仅仅    因为        只要    就    终于
   C、不仅仅    还在于      只要    就    以致
   D、一方面    还在于      只有    才    以致
17、“修筑长城”与“胡服骑射”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    )
   A、前者是为了保护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后者是为了加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B、前者是为了防御外来侵略,后者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以便进攻,同为强国之举。
   C、前者是为了防御胡人侵略,后者是为了学习胡人的长处,都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做法。
   D、两者都是为了防御胡人侵略。前者是物质基础,后者是为了提高士兵的战斗力以适应与胡人作战。
18、第(3)段末尾处,衔接最恰当的句子是(    )
   A、应当说是一个大大的英雄
   B、应该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C、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
   D、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9—22题。
中国印•舞动的中国
2003年8月揭晓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正式名称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它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一致认可,许多官员一见到它,便当即脱口而出:她就是中国!会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主体部分为大红底色的白色“京”字的肖形印。篆体的“京”字形状酷似汉字中的“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整个“京”字图形又像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一个飞扬的“京”,一个舞动的“文”,一个飞奔的“人”,潇洒飘逸、气韵生动,有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外部形象,体现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体现。肖形印下面是黑色的英文“Beijing 2008”字样。再下面是奥运五环图。“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肖形印、中国字、奥运五环图有机地结合起来,简洁之中充满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着东西方的气韵,笔画之间升华着奥运会的精神。
中国印就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即是传统的,又是创新的。它采用中国传统的印章形式,同时配以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奥运会五环图;它以“中国红”为底色,融合了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篆刻等古老艺术;同时又富有新意地运用中国笔墨写出古朴与现代气息相融合的“Beijing 2008”,把庄严和浪漫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中国人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张开双手热情地拥抱奥运,拥抱世界,拥抱地球。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奥运会会徽设计史上的一座丰碑。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看作一个汉字,她便是奥运会会徽史上第一次汉字字形的引入。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中的一笔一画充满着对生活气氛的烘托和对生命意义的隐喻。“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汉字“京”字,则是奥运会百年历史中对举办城市名单最大一处空白的填补。舒展的笔画和简洁的构图,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热情和豪迈,活力和魅力,充分预示着北京的未来。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看作一个“人”形画,她便是东方绘画表现手法上的一次杰出应用。夸张的身体比例和肢体位置,奔放的舞姿,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与希望,富有激情与活力的舞者正在向人们欢呼,他舞出的不仅仅是中国人的热情,他还将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写意地“跳”了出来。
19、下列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正式名称叫“中国印”或“舞动的北京”。
   B、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部分是“肖形印”。
   C、中间“Beijing 2008”字样显示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下面的五环图是奥运会的标志。
   D、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各部分有机结合,充满了深沉的活力,凝聚着东西方的气韵。
20、下列对“‘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奥运会会徽设计史上的一座丰碑”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第一次把表意的汉字字形引入到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中来。
   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奥运会百年历史中对举办城市名单最大一处空白的填补。
   C、“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东方绘画表现手法上的一次杰出的应用。
   D、“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第一个体现了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理念的奥运会会徽。


展开余下试题2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肖形印融入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外部形象像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人文精神。
   B、奥运会有百年的历史,2008年是中国人民第一次承办这一体育盛事,因而“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填补了奥运会会徽史上的许多空白。
   C、中国印以“中国红”为底色,融合了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篆刻等新生艺术;同时又富有新意地写出与现代气息相融合的“Beijing 2008”。
   D、印章在中国表示讲诚信、守信用的意思。会徽采用中国印的形式,表明了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承诺。
2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的想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舞动的北京”的“京”,即可以理解为中国申奥成功的喜悦,也可以理解为北京人张开双手欢迎世界人民的热情。
   B、肖形印上的“人”形画可以想象成田径场上奔跑的运动员,它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同奥林匹克精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C、肖形印可以想象成一艘船,五环图可以想象成大海的波浪,寓意中国这艘大船正乘北京奥运的东风在破浪前行。
   D、“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一致认可,主要原因应该是它把奥运会的五环标志添加在其中,体现了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
(四)阅读下文,回答23—26题。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念悲其远,亦衰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2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衰,窃爱怜之        ②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③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④父母爱子,则为计深远
A、两个“窃”字的意思相同,两个“子”字的意思也相同
B、两个“窃”字的意思不同,两个“子”字的意思也不同
C、两个“窃”字的意思相同,两个“子”字的意思不同
D、两个“窃”字的意思不同,两个“子”字的意思相同
2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窃爱怜之   ②父母之爱子   ③持其踵为之泣   ④祭祀必祝之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也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句也相同
2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B、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C、父母之爱子女,为之计深远。
   D、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26、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左师公请求太后,让其子孙补黑衣之数,其目的是以此为话题,委婉劝谏太后。
   B、左师触龙认为赵太后爱燕后胜爱长安君。
   C、左师触龙认为,为子女作长远打算才是真正地爱护自己的子女。
   D、燕后远嫁,赵后思念她,每次祭祀时,赵后必为她祈祷,保佑她不被送回来。左师认为这才是真正为子女作长远打算。
四、其他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2分)
27、根据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6分)
   A、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B、总为浮云能蔽日,_____________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D、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E、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F、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28、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另写两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使意思完整。(3分)
   幸福是什么?一壶清茶,可以品出幸福的滋味。
   幸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加词语),做到保留全部信息。(3分)
   (1)中央电视台将于2004年9月26日和27日播出一个专题片。
   (2)播出的频道和时间是:第五套节目23点;第二套节目18点。
   (3)该专题片为《雅典奥运会——金牌背后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共60分)
   (一)应用文写作。(20分)
    根据一般书信的写作
标签:职高 高三 上册 职高试题
相关:关于“宁远一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