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063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3]
高二下学期期终考试
高二学年期末考试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工卷和第Ⅱ卷两韶分.
    2.试卷答案均答在答题卷上(答题卷在9—14页)。
    第1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语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纤细(qiān)    宁谧(mì  )    窒闷(zhì)    百舸争流(gě  )
    B.踟蹰(chú)    枯槁(gǎo)    累赘(zhuì)    数见不鲜(shuò)
    C.踯躅(zhú)    长篙(gǎo)    佝偻(1óu)    徇私枉法(xùn)
    D.倾圮(pǐ)    编纂(zuǎn)    窠臼(cháo)    挥斥方遒(qi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落莫    莫名其妙    莫衷一是    莫逆之交
    B.寒喧    喧宾夺主    锣鼓喧天    人声喧嚷
    C.悠扬    悠然自得    悠游自在    生死悠关
    D.嫉妒    愤世嫉俗    嫉恶如仇    嫉贤妒能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1919年    的五四运动是一场正义的学生运动。
    ②小芳,你不是    地要找到那本歌谱吗?
    ⑧做题过多过滥,对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益,不但无益,    有害。
    A.爆发    刻不容缓    而且  B.爆发    迫不及待    反而
    C.暴发    刻不容缓    而且  D.暴发    迫不及待    反而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心灵在散步,眼睛在旅行,恰是古人所谓游目骋怀。
    B.他的动机是好的;作法虽有欠妥之处,但也无可厚非。
    C.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旷神怡,恭颂太平的盛世。
    n.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死亡,她都无所畏惧,她义无反顾地跨进了门槛。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用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
    B.《孤独的收割人》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湖畔派”代表诗人华兹华斯写的.
    C.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人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
带回现实世界。  
  D.作者总是选取同自己思想情感相一致的景物,来构成一个特定的抒情背景,倾吐
他的见闻和感怀。
6.填入下列语段,衔接最好的一组是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售层山后退了


浏览完整试题一些。山是不动的,  ①  。当花瓣微微收拢,  ②    。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
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①小屋显得轻灵而自由。      ②小屋显得含蓄面有风度.
  B.①那时我带着雀跃的心情。    ②那使我增加矛几分寂寞。
  C.①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        ②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D.①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   ○2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7.谰读《诗经》中的《秦风•无衣》,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于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A.第一节是全诗的总领。为了“同仇”这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裳”。
  B.第一、二节诗表达了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决心。反问句的使用,语气强烈,增强了
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C.或同穿一“袍”,或同穿一“泽”,或同穿一“裳”,说明百姓从军时贫穷“无衣”,反映了他们悲愤哀怨,无可奈何的感情。
D.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互勉的情形,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
8.阅读杜甫的《蜀相》和陆游的《书愤》,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事失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A.《蜀相》首联写诸葛祠的所在。“何处寻”—句,未咏丞相,先咏祠堂。《书愤》首联
 写作者早年因为不知世事艰难,所以当时壮怀激烈,雄心勃勃。
    B.《蜀相》领联咏祠堂中的景象。诗人在写景中加入一“自”字,一“空”字,景物顿时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满目春色遂给人以荒凉之感。《书愤》额联追述宋人抗金的英雄业迹。
    C.《蜀相》颈联咏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书愤》颈联则写壮志未酬的感叹,情调由昂扬转入忧愤。
    D.《蜀相》尾联写诗人对诸葛亮事业悲剧、人生悲剧的感慨。《书愤》尾联极力赞美诸葛亮,惭愧自己才德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惭愧自己未能在诸葛亮麾下建功立业。《书愤》全诗表现了诗人虽历经艰难而矢志不渝,悲愤却并不消极的爱国激情。
  9.阅读杜甫的《春日忆李白》,选出分析不确切的一项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A.开头两联赞美李白的诗清新、俊逸,卓异不凡。
    B.第三联写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抒发浓重的思念之情。
    C.末联写作昔回忆过去与李白把酒论诗的情景。
    D.这首五律涛,从赞美诗发端,以“论文”收结,由诗转到人,又由人回到诗,转折自然.用语隽永。
 10.阅读小诗《钟乳》,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友人送我一石钟乳,  
    我爱它一滴滴凝成非凡气度。
        我把它摆在桌上细细地观赏,
蓦地,听见它深情地倾诉:    
    十万年后,我该是一架大山,  
 
   人类的爱,是我的痛苦。
    A.石钟乳没有生命,诗人却说“听见它深情地倾诉”,从思维的角度看,这属于想像;
从修辞的角度看,这是拟人手法。
    B.“十万年后,我该是—架大山”前面省略了表示条件的句子,补上去,可以这样写:
如果我仍旧生长在原来的地方。
    C.这首小诗强调要让事物按自身的规律去发展,而不应持主观主义态度,
    D.这首小诗的主旨应当是:爱,应有正确的态度,应采取正确的方法。
三,阅读李密的《陈情表》,完成11-15题。(15分,每小题3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展开余下试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
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
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鲜:少,无。
  B.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安慰。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除去。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卒:终结。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章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D.是以区区不能废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妇桌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14.下面句子中的“之”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②汝之子始十岁    ⑧古谓之染溪
  ④哀吾生之须臾    ⑤耳得之而为声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A.①②④    B.①②⑥    C.○3④⑤    D.○3⑤⑥
15.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面两段侧重在叙事中动以深情,而后面两段侧重在陈情中陈之以义。
  B.在陈情中既表述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力,死后亦当感恩
图报的感情。
  
C.后面两段融情于理,特别是连用“凡在”,“况臣”,“且臣”,“今臣”“但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  
  D.最后一段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孝比忠重要。
第Ⅱ卷(105分)
四、古诗文阅读与语言运用。(29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2分)  
译文:                                                                   
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3分)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简要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①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指出描写的句子,并作简要评
析。(2分)
    
答:一—一-————
    ②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
    然望南山”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简要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沈腰,典自沈约,指腰肢消瘦;潘鬓,典自潘岳,指鬓发斑白。
    ①整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                                                               
    ②上阙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5分)  


展开余下试题    答:                                                                  
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只选三小题)
    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              
              ?(屈原《离骚》)
    ②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汉乐府《长歌行》)
    ○3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潜《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李商隐《锦瑟》)
    ⑤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泣
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20.根据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句的提示,在横线处另举一个例子,并加以简述.(3分)
中国古典诗词善于用新奇的比喻增强艺术感染力,有以“水”喻愁的,如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以春水东流无限喻愁之无涯;也有以
“水”喻               的,如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高二下学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