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162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2]
第五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练习
      一、语言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豁然开朗(huò) 问津(jīnɡ)     B.亵玩(xiè)   鸿儒(rǔ)
      C.箬篷(ruò)     篆章(zhuàn)    D.决眦(cì)    幽咽(yè)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阡陌(田间小路)交通,鸡犬相闻。
      B.其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于)。
      D.急应河阳役,犹得(还能够)备晨炊。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那核舟的底面稍平,上面题着雕刻者的名字。
      B.贷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偷盗的人不再滋事。
      4.文学常识填空。
      (1)《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朝代)诗人        。文中借虚构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选自《________》,“陋室”的意思是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                                  __。
      (3)《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    __,字茂叔,_______(朝代)________家。
(4)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号称“_________”。
(5)《核舟记》选自清涨潮编辑的______________。
(6)《礼记》是_______家经典之一,西汉_______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其中的《大道之行也》指明了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_______      。
  5.默写。
(1)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歌行》中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5)《野望》中描写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句子是                           


浏览完整试题(6)迷津欲有问,                 。
(7)坐观垂钓者,                 。
(8)               ,烟波江上使人愁。
(9)山不在高,__________。水不在深,_____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0)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对应有错的一项 (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
    B.嘻!技艺灵怪矣哉!——《核舟记》——魏学洢——明朝
    C.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白居易——唐代
     
 二、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甲]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⑦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⑧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⑨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解释下列词语。
[甲]名_______  斯________  白丁_____________  案牍___________
[乙] 蕃          濯           亵               谓            
  8、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
    ①无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不 在 深
  9、用[甲]或[乙]文语句回答。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莲人格化,赋予莲美好高贵的品格的句子是                      
④表现君子志洁行廉,美名传扬的句子是                             
  10、[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节操和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
 11、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是你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亲戚或同学合住的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简要地点明理由。
  
12、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B.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C.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认为,菊花开花是隐藏着的。
   13、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甲]文中“陋室”二字紧扣课题,“惟吾德馨”一语是统领全篇的主旨。(     )
     (2)[甲]文的⑧句运用类比写法,意在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
     (3)[乙]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4)[乙]文将记叙、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充分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
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4、将空缺的原文,填在下面横线上。
    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6、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
     17、翻译下列各句。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展开余下试题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不足为外人道也。                                             
    1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豁然开朗”一词,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二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写出桃花源人的惧怕心理,不愿让官府知道他们的住处。
19、根据以上选文,请写出三个与本文意思有关的成语。
 
    20、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
     
 (1)缘 溪 行,忘 路 之 远 近。
      (2)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21、依据文中的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山洞口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方框中。
    24、“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
(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
         矜、寡、孤、独、废疾者_________________
      
 ②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__
         外户而不闭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
         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__________
26、从文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
   ①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8、试简要概述“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                                                            
 ②                                                            
 ③                                                            
(四)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糝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粒粒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
听茶声然。
29、判断下列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对“之”所指代对象说明的正误。
    ①箬蓬覆之(指代“船舱”)                                  (    )
    ②闭之(指代“小窗”)                                      (    )
    ③石青糝之(指代“一种青色颜料”)                          (    )
3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1、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不同。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_________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    ②为宫室、器皿、人物___________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
  32、摘录本文段中文字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3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比较一下,古今在数词的说法上有什么不同。
  ①苏、黄共阅一手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舟尾横卧一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第一段文字写出了核舟的两点奇妙之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两点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简答: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1.C (A.jīn;B.rú;D.zì)  2.C  (属:类)3.D(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发生)
   4.(1)《陶渊明集》东晋    陶渊明   社会理想     (2)《全唐文》 简陋的屋子 刘禹锡    (3)周敦颐 北宋 哲学家(4)诗史(5)《虞初新志》(6)儒 戴圣 天下为公  5. ①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6)平海夕漫漫(7)徒有羡鱼情(8)日暮乡关何处是(9)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10)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1)天下为公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通八达 6.C(应为“杜甫”)
  二、(一)7、出名  这  没有学问的人   官府的公文  多   洗涤    亲近而不庄重   认为 8、①无 /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 / 不 在 深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第五单元知”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