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0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6]
黄骅中学06—07年度高中一年级月考
"黄骅中学06—07年度高中一年级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 页,第Ⅱ卷 4至 7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  共30 分)
注意事项: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和涂在答题卡上;不能将题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廓   斑斓   倩影   干燥    磬竹难书
B、袅娜   复员   安详   寒喧    迫不及待
C、遐想   雾霭    招摇  遏制    发愤图强 
D、亵黩   饿殍   汲取   阻挠     走头无路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到上海几次,都没有时间到浦东看一看,这次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到了浦东,所见也只是凤毛麟角而已。
B、 要想写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必须先确定正确的方向,否则会陷入歧路亡羊的困境。
C、 一名外地客人在本市乘的士时遭抢劫,载他的“的哥”竟坐山观虎斗。昨日,乘客周先生说,他准备将这名“的哥”告上法庭。
D、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二十年来,我国经济改革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悲观主义者的错误观点。
B、 能不能正视历史,是日本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关键。
C、 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D、 非农产业的加速发展,会推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加速向一元化发展,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城乡结构的变化。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述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我与地坛》等。
B、 旧体诗是从体裁上说的。今人也写旧体诗。其实,词也是旧体诗的一种。旧体诗中有格律诗,新诗中也有格律诗,新格律诗与旧格律诗的形式不一样。
C、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坛的一代宗师。他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他的散文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彷徨》。
D、 《左传》是记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而《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和鲁、齐等八国之事。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龙涎香
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有“天香”、“香料大王”等美誉。它与麝香香韵一样,几乎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既含麝香气息,又微带壤香、海藻香、木香和苔香,有着一种特别的甜气和莫可名状的奇异香气。其留香性和持久性更是其他香料所不可比拟的,要比麝香长一倍,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保持其香气长达数百年。历史上流传有“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据说,在英国旧王室里,有一间房间因为涂有龙涎香,历经百年风云,至今仍香飘四溢。
那么,如此美好的东西是怎样产生的呢?《星槎胜览》中记载:“龙涎屿,独然南立海中,波击云腾,每至春间,群龙所集,于上交戏,而遗涎味……其龙涎初若胶脂,黑黄色,颇有鱼腥之气,久则成就土泥。”由此可知,先人相信龙涎香是“龙的唾液”。这种说法当然是不科学的。


浏览完整试题后经反复研究,海洋生物学家才真正解开龙涎香的诞生之迷。原来,它源于抹香鲸的体内。抹香鲸最喜欢吞吃章鱼、乌贼、锁管等动物,而章鱼类动物体内坚硬的“角喙”可以抵御胃酸的侵蚀,在抹香鲸体内不能消化,如果直接从体内排出的话,势必割伤肠道,于是在千万年的进化中,抹香鲸慢慢适应了这种“饮食”习惯,它的胆囊能够大量分泌胆固醇进入胃内将这些“角喙”包裹住,形成罕见的龙涎香,然后再缓慢的从肠道排出体外,有的抹香鲸也会通过呕吐排出。稀世香料就这样产生了。
奇怪的是,刚刚诞生的龙涎香不仅不香,还奇臭无比。它需要在海波的摩挲下,在阳光的照射下,在空气的催化下,臭味才能慢慢削减,然后淡香出现,逐渐变得浓烈;颜色也会由最初的浅黑色,渐渐的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白色的龙涎香品质最好,只是它往往需要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方可“修”成上品。
5、下列对龙涎香的介绍,准确的一项是:
A、龙涎香因其香气独特而享有“天香”、“香料大王”等美誉,和麝香的香韵一样,它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B、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有一种特别的甜气和难以形容的奇异香气,它含有麝香气息,又微带壤香、海藻香、木香和苔香等较浓的混合香气。
C、龙涎香的留香性和持久性更是其他香料所不可比拟的,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保持其香气长达数百年。英国旧王室里一间涂有龙涎香的房间历经百年仍香飘四溢,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D、刚刚诞生的龙涎香是浅黑色,无香气可言,而且奇臭无比,它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和漫长的时间,香气才逐渐散发出来,最后成为香料中的精品。
6、下列对龙涎香的来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星槎胜览》中提到的“土泥”就是龙涎香,它是“龙的涎水”积久而成的。这种说法不科学,但对海洋生物学家真正解开龙涎香的诞生之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B、《星槎胜览》之中有关记载对龙涎香的来源作了生动的描述,给神奇的龙涎香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反映了我们的前人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C、海洋生物学家认为:龙涎香源于抹香鲸的体内,被抹香鲸吞吃的章鱼类动物,体内有坚硬的“角喙”,这些“角喙”不能被抹香鲸分泌的胆固醇消化,于是在抹香鲸胃内存积下来,它们就是形成龙涎香的基本原料。
D、抹香鲸排出被胆固醇包裹的“角喙”有两条途径:缓慢的从肠道排出,二是通过呕吐排出。“角喙”被排出后,芳香袭人的稀世香料龙涎香就诞生了。
7、根据本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涎香“修”成上品,需要很多条件,如海波的摩挲,阳光的照射,空气的催化,海水的浸泡等。因此可以说,龙涎香是大自然的美妙杰作。
B、白色的龙涎香是龙涎香的上品。因此鉴定龙涎香的纯度和品质,从色泽上进行观察是最基本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C、龙涎香来之不易,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岁月,因此这种罕见的植物香料一定非常昂贵,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D、龙涎香的持久性虽然很强,但历史上流传的龙涎香可“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不过是夸张的说法而已,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解缙,字大绅,吉水人。缙幼颖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授中书庶吉士,甚见爱重,常侍帝前。缙少登朝,才高,任事直前,表里洞达。引拔士类,有一善称之不容口。然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又以定储议,为汉王高煦所忌,遂致败。先是,储位未定,淇国公邱福言汉王有功,宜立。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太子遂定。高煦由是深恨缙。会大发兵讨安南,缙谏,不听。卒平之,置郡县。而太子既立,又时时失帝意。高煦宠益隆,礼秩逾嫡。缙又谏曰:“是启争也,不可。”帝怒,                         谓其离间骨肉,恩礼浸衰。明年,缙坐廷试读卷不公,谪广西布政司参议。既行,礼部郎中李至刚言缙怨望,改交阯,命督饷化州。
永乐八年,缙奏事入京,值帝北征,缙谒皇太子而还。汉王言缙伺上出,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帝震怒。逮缙下诏狱,拷掠备至。十三年,锦衣卫帅纪纲上囚籍,帝见缙姓名曰:“缙犹在耶?”纲遂醉缙酒,埋积雪中,立死。年四十七。籍其家,妻子宗族徙辽东。
方缙居翰林时,内官张兴恃宠笞人左顺门外,缙叱之,兴敛手退。帝尝书廷臣名,命缙各疏其短长。缙言:“蹇义天资厚重,中无定见。夏原吉有德量,不远小人。刘俊有才干,不知顾义。……”帝以付太子,太子因问尹昌隆、王汝玉。缙对曰:“昌隆君子而量不弘。汝玉文翰不易得,惜有市心耳。”后仁宗即位,出缙所疏示杨士奇曰:“人言缙狂,观所论列,皆有定见,不狂也。”诏归缙妻子宗族。
正统元年八月,诏还所籍家产。成化元年,复缙官,赠朝议大夫。始缙言汉王及安南事得祸。后高煦以叛诛。安南数反,置吏未久,复弃去。悉如缙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善称之不容口     善:长处,优点
B、会人发兵讨安南       发:派出,派遣
C、汉王言缙伺上出      伺:服侍,照料
D、命缙各疏其短长       疏:分条陈述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汉王高煦所忌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B、缙叱之,兴敛手退                    夫晋,何厌之有?
  C、帝以付太子,太子因问尹昌隆、王汝玉        以其无礼于晋
D、出缙所疏示杨士奇曰                  所作所为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缙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做事干脆,表里如一。
B、解缙最后被谗害而死的主要原因是心直口快得罪朝臣。


展开余下试题C、解缙奉旨分析大臣长短都能够客观评价切中要害。
D、解缙在皇室立储和朝廷出兵安南时曾劝谏过皇上。        
第Ⅱ卷(共120 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案页上。
四、(23分)
11、翻译以上文言文画线的句子(10分)
⑴然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3分)
⑵安南数反,置吏未久,复弃去。(3分)
课文翻译:
⑶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2分,《勾践灭吴》)
⑷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2分《烛之武退秦师》)
12、诗词欣赏,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三两声。
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4分)                                
                                    
⑵古人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的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4分)
                                           
                                           
13、默写(5分,任选5空,选④者要连做两空)
①携来百侣曾游                  。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                     。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                     。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受中赏;                 ,            ,受下赏。
⑤等闲识得东风面,                            。
⑥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2分)
炊烟是什么?
              雷传桃
有人说, 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有人说,炊烟是种在屋顶上的精神庄稼;有人说,炊烟是一种朴素的计时方式;有人说,炊烟是抓在天空手里的小辫子;有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说,炊烟是一种能让人感动得落泪的风物,正在马不停蹄的消失……
城市里,炊烟已经绝迹。没有土灶,没有柴草,没有烟囱,哪有炊烟?厨房革命,革掉的自然是老掉牙的炊烟的命。人间烟火,不必炊烟。时代在推陈出新,似乎炊烟与繁荣水火不相容。
乡村是炊烟的最后一块领地。如今的乡村,早已植入了城市的因子,旧貌换新颜,去年的燕子辗转归来,居然找不到昔日旧巢,旧巢安在?燕子难觅旧巢,归人难觅炊烟。液化气、沼气和电,取代了土灶、柴草和炊烟。炊烟正在马不停蹄的消失。
挑一个晴好的冬日,我出发了。落叶树光秃秃的。视野开阔,无遮无拦。我经过微绿点点的麦田,目极之处是地平线,地平线上的几间老屋子,树起一根烟囱,象桅杆一样挺拔。早晨、中午和傍晚,烟囱分时段袅出一笔炊烟,蓝得自在,蓝得纯粹,蓝得无限透明。啊——
可是,这不可能。“实践”等于“落空”,象是一块满怀试探性质的石头抛进了无穷无尽的深渊。节节拔高的乡村里,炊烟稀罕的象出土文物似的。
我以一个诗人的浪漫,想象着无家可归的自己,在乡村,择一高地,学习鲁滨逊,以祖传的勤劳和智慧,盖一间土房子,砌一座土灶,烟囱通向屋外,捡来柴草,烧锅煮饭,炊烟象快乐的孩子一样在屋顶上一蹦三尺高……锅里煮着生活,烟囱袅起炊烟。我一个箭步,跑到屋外,如炬的目光贪婪的呼吸着久违的带着草木气息的微温的炊烟,他乡遇故知一样不能自已……
老实说,我被自己亲手创造出的炊烟征服了。
炊烟在我心里袅出一笔葱茏的诗意。
我对炊烟的理解超越了贫穷的界限。我嗅到了万千种气息,温馨而甜畅的家的气息。我的心沉醉呵。
炊烟在我的心尖上打上一个硕大的结……
也许,终有一天,我在课堂上讲解炊烟时,费尽口舌,打尽手势,孩子们仍然将头摇成拨浪鼓,满头雾水的样子让我心焦。我灵机一动,置课堂教学常规于不顾,燃起一支纸烟,注目淡蓝的烟雾袅袅升起,声情并茂的说,看,炊烟就是这个样子!
14、根据自己对炊烟的理解和感受,对炊烟加以想象和联想,在第一段的横线上续写一句隽永的话。(4分)
有人说,炊烟是                       
15、文中写到: “节节拔高的乡村里,炊烟稀罕得象出土文物似的。”“节节拔高”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该句的内涵是什么?(6分)
                                       
                                          
16、作者在文中说“炊烟是一种能让人感动得落泪的风物”“炊烟在我心里袅出一笔葱茏的诗意” “炊烟在我的心尖上打上一个硕大的结”。结合文意,说说“炊烟”到底有什么深刻含义?它为什么让作者那么眷恋?(注意答案要有条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在文中任选以下三个“点”中的一个——一个用得精彩的词,一句让人回味的话、一种有特色的表现手法,写出你的赏析。(不与以上题目答案重复,言之有理即可。)(6分)
                                          
                                        
六、主观表达(15分)
18、请按合理的顺序把下面打乱顺序的句子填到横线处,组成前后连贯、思路清晰的一段。(只填序号)(5分)
在我国西部绵亘的山峦之间,生活着一种外貌届于牛和羊之间、身体巨大而壮健的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晚在野外露营的人需要用篝火来吓走别的野兽,因此非常担心羚牛“光顾”露营地。
① 羚牛见到野火,往往是集体出动,直到将火踏灭才肯离去。
② 别看羚牛又粗又笨,但反应很敏锐,攀爬能力很强。
③ 它们就是羚牛,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④ 更为有趣的是,别的动物往往怕火,而羚牛却有踏火的习惯。
⑤ 羚牛怕热,它们春夏秋三季都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森林或草甸上,只有在冬天才迁移至2500米以下的针叶林中。
⑥ 无论雌雄羚牛都有角,它们的角有些扭曲,故而又称“扭角羚”。
19、下面是某中学对一个班46名学生心态所做的调查,请用一句话对下列调查作出结论。(不超过10个字,5分)
① 你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是什么?18人选答“找到一个好朋友”,14人选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
② 最大的苦恼是什么?17人选答“没有知心朋友”,13人选答“不被人理解”。
③ 你受委屈时向谁诉说?29人选答“朋友”,17人选答“独自忍受”。


展开余下试题
④ 你对家长最大的希望是什么?17人选答“该自己做主的事情让自己做主”,16人选答“感情上的理解”。
20、在以下各句填上适当的句子,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基本相同。(5分)
①生命如花朵。乐观者               ,悲观者担心它会消尽短暂的青春。
②青春如火焰。进取者为它加油,让它愈烧愈旺;退缩者_____________。
③年华似流水。勤奋者                  ;懒惰者随波逐流,终成碌碌无为的流浪汉。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的教徒弟做工,只是习惯于唠叨,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懂得恰到好处的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想来,这位木匠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工夫。
    其实,做人处事,和木匠的工艺一样,也得讲究“留一道缝隙”。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月考答案
一、1、C (A 罄竹难书  B 寒暄  D 亵渎 走投无路 )
2、B (凤毛麟角:比喻优秀的人才很少;豆蔻年华 :形容女子十二三岁;坐山观虎斗:形容对于双方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时再从中取利)
3、D (A 、“证明了悲观主义者的错误观点”不合事理,前后矛盾,应该改为“驳斥”;
B 两面对一面C“生活水平的改善”不搭配。)
4、B (A 《我与地坛》是散文;C 《野草》是散文诗集,《彷徨》是小说集;D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的,《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5、D (A、“它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应为“几乎是”;B 原文是“微带”而不是“较浓”;C、“英国旧王室里一间涂有龙涎香的房间历经百年仍香飘四溢”仅仅是“据说”,并不确切。)
6、B (A 古人的说法不科学,因此不能说对海洋生物学家真正解开龙涎香的诞生之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C 是“角喙”不能被胃酸消化;D 刚排出体外的龙涎香不是“芳香袭人”而是“奇臭无比”。
7、C (龙涎香不是植物香料而是动物香料)
8、C(伺:等候)
9、D (A 中①中“为”表被动,②中“为”是动词,做;B ①中的“之”是代词,②中的“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 中① 的“以”是介词“把”的意思②的“以”是连词“因为”的意思D 中两个“所”都是放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
10、B解缙被害的原因主要是介入了皇家立储。
11、①但是他喜欢评价人物的好坏,没有什么顾忌,朝廷的大臣多数都忌惮他受皇帝宠信。(“好,臧否 害”各1分)
②安南多次反叛,设置派遣官吏后不长时间,又放弃了。(反,久,去各1分)
③来依附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以礼相待。(定语后置、活用各1分)
④如果放弃攻打郑国,把它当作东边道路上的主人,使者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你也没有什么损失。
12、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2分)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2分)(或: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对湖上亭的惜别之情。)
⑵用“系”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 啼哭声。(4分)
13、背诵: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我言秋日胜春朝;             各领风骚数百年;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万紫千红总是春;             寥廓江天万里霜。
14、参考答案:炊烟是母亲寄给游子的深情的的信函(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都行)
15、具体是指乡村有平房变成楼房,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其内涵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物质文明的进步,液化气、电等的使用,使土灶成为陈迹,炊烟也因此失了踪影。(答“生活水平提高”“推陈出新”“旧貌换新颜”不给分)
16、炊烟代表贫穷落后的一面,但在作者眼里,①它更代表自然古朴,未受现代物质文明浸染的诗意的生存环境;②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中滋养心灵的东西③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自然母体的链接载体④它是精神家园,是一种让人怀恋的淳朴、远去的宁静。
作者眷恋炊烟,是① 对质朴世态人情的一种追念②对一种淳朴、宁静、诗意的生存环境的向往③蕴涵着对温馨精神家园将逝的一种深深的忧虑④对现代物质文明销蚀古朴自然生活形态的伤感(每问答出两点即可)
17、示例:①“炊烟正在马不停蹄的消失”这句话,用拟人手法形象的揭示了现代文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急速挤赶和改变,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与痛惜,隐伏着心灵故乡-----精神栖息地失落的悲怆感。
②作者在文中写到“烟囱分时段袅出一笔炊烟”这“袅出一笔”非常传神,描绘出炊烟徐徐升起时在空中摇摆荡漾如飘逸的书法般的韵致和意境。
(选出某个点,答出方法、作用分项给分)
18、③⑥⑤②④①
19、中学生渴望沟通和独立。
20、①预祝它将留下甘甜的果 ②给它泼水,使它渐熄渐灭③ 乘风破浪,勇作大有可为的弄潮儿
文言文翻译
      解缙,字大绅,江西吉水人。解缙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被授予中书庶吉士的官职,很受皇帝喜爱和重视,经常侍奉在皇帝跟前。解缙很年轻就进入朝廷,有很高的才气,做事直率而冲在前面,看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黄骅中学06”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