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7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8]
华南师大附中2007届高三综合测试(三)
"华南师大附中 2007届高三综合测试(三) 语 文 试 题
Ⅰ卷(阅读68分)
甲 必考题(53分)
一、现代文阅读,完成1—5题。
诗可以怨(节选)
钱钟书
司马迁举了一系列“发愤”的著作,有的说理,有的记事,最后把《诗三百篇》笼统都归于“怨”,也作为一个例子。钟嵘单就诗歌而论,对这个意思加以具体发挥。《诗品•序》里有一节话,我们一向没有好好留意。“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说也奇怪,这一节差不多是种嵘的同时代人江淹那两篇名文——《恨赋》和《别赋》——的提纲。……《序》结尾又举了一连串的范作,除掉失传的篇章和泛指的题材,过半数都可以说是“怨”诗。至于《上品》里对李陵的评语:“生命不谐,声颓身丧,使陵不遭辛苦。其文变何能至此!”更明白指出刘勰所谓“蚌病成珠”,也就是后世常说的“诗必穷而后工”。还有一点不能忽略,同一件东西,司马迁当作死人的防腐溶液,钟嵘却认为是活人的止痛药和安神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只说“舒愤”而著名书作诗,目的是避免姓“名磨灭”“文采不表于后世”,着眼于作品在作者身后起的功用,能使他死而不朽。钟嵘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强调了作品在作者身后起的功用,能使他和艰辛冷落在生涯妥协相安;换句话说,一个人潦倒愁闷,全靠“诗可以怨”,获得了排遣、慰藉或补偿。
随着后世文学体裁的孳生,这个对创作的动机和效果的解释也从诗歌而蔓延到小说和戏剧。例如周楫《西湖二集》卷一《吴越王再世索江山》讲起瞿佑写《剪灯新话》和徐谓写《四声猿》:“真个哭不得,笑不得,叫不得,跳不得,你道可怜也不可怜!所以只得逢场作戏,没紧没要,做部小说。……发抒生平之气,把胸中欲歌欲哭欲叫欲跳之意,尽数写将出来。满腹不平之气,郁郁无聊,借以消遣。”李渔《笠翁偶寄》卷二《宾白》讲自己写剧本,说来更淋淳尽致:“予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老,总无一刻舒眉。惟于制曲填词之顷,非但郁籍以舒,愠为之解,英才且尝僭作两间最乐之人。……未有真境之所为,能出幻境纵横之上者。我欲做官,则顷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做人间才子,既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原配。”正像陈子龙以为《三百篇》里“虽颂毕刺”,李渔承认他剧本里欢天喜地的“幻境”正是他生活里跼天蹐地的“真境”的“反”映——剧本映照了生活的反面。大家都熟知弗洛伊德的有名理论:在实际生活里不能满足欲望的人,死了心作退一步想,创造出文艺来,起一种替代品的功用,借幻想来过瘾。假如说,弗洛伊德这个理论早在钟嵘的三句话里稍露端倪,更在周楫和李渔的两段话里粗见眉目,那也许不是牵强拉拢,而只是请大家注意他们似曾相识罢了。
1.对“司马迁举了一系列‘发愤’的著作,有的说理,有的记事,最后把《诗三百篇》笼
   统都归于‘怨’也作为一个例子。”这句话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来到列举的一系列“著作”,不管是说理还是记事的,都是作者“发愤”著作


浏览完整试题       而成的。
B.在司马迁看来,《诗三百篇》所抒发的“怨”和其它著作所发的“愤”基内涵是一致
       的。
C.从“笼统”一词可以看出,钱钟书对司马迁把《诗三百篇》归于“怨”愤之作是持
       否定看法的。
D.司马迁认为没有“怨”就没有“发愤”之作,说理的、记事的、抒情的作品都能证
       明这一点。
2.“钟嵘单就诗歌而论,对这个意思加以具体发挥。”下面所列各项不属于“这个意思”的
   一项是(    )(3分)
A.嘉会寄诗以亲 B.刘勰所谓“蚌病成珠”
C.离群托诗以怨 D.使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李渔说的话“惟于制曲填词之顷,非但郁藉以舒,愠为之解,且尝僭作两间最乐之
       人”要证明的观点是:作家往往借写作排遣苦闷,使内心获得慰藉和补偿。
B.所选文段从创作起因与创作目的、功用等角度论述了“诗可以怨”的观点。
C.弗洛伊德的“借幻想来过瘾”的理论实际上与中国古人的观点有着相似之处。
D.节选文段列举了大量古人古事,一方面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一方面使得文
       章具备了论证方法丰富的特点。
4.“同一件东西,司马迁当作死人的防腐溶液,钟嵘却认为是活人的止痛药和安神剂。”这
   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5.选文列举周楫、李渔、弗洛里德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从全文来看,列举这
   些例子的好处是什么?(3分)
二、古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淡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①,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②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蘗③,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龟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
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沈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选自《故文观止•徐文长传》)
【注】①介胄之士:披盔戴甲的武将。②永陵:明世宗朱厚熜 。③曲蘗:酒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          客:做客
B.议者方之杜少陵云                  方:比拟
C.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                当:符合
D.击破其头,血流被面                被:覆盖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遂乃放浪曲蘗              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
B.虽其体格,时有卑者         未有若先生者也
C.然数奇,屡试辄蹶           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
D.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文长“心气孤傲” 一组是(    )(3分)
①然数奇,屡试辄蹶 ②公以是益奇之
③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 ④视一世事无可当意者
⑤文长皆叱而怒之 ⑥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徐文长有很大的名声,受到胡公的赏识,他在胡公幕中表现出卓越的才识,深得胡公
      的信任,可惜一生郁郁不得志。
B.徐文长放浪山水之中,在诗歌中写了自然与社会中各色各样令人害怕的事物,有王者
       气概和远见卓识,作者对其作品风格极尽推崇。
C.徐文长晚年假装癫狂,不尊重显贵,不鄙视贱民,并用斧头、锥子来自残,以此抒发
       心中郁积的愤懑,最终都郁郁而亡。
D.石公认为徐文长一生的忧愁困苦,古今文人无人可比;并且给了他的诗文很高的评价,
       认为百代之后,徐文长的作品一定能获得应有的正确的评价。
10.断句翻译(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4分)
   ②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4分)


展开余下试题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2分)
文  有  卓  识  气  沈  而  法  严  不  以  模  拟  损  才  不  以  议  论  伤   格  韩  曾  之  流  亚  也  
(二)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古调”是指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杜审言在江阴县任职时,曾与同郡邻县的僚友陆丞同游唱和。
11.诗歌通过哪些意象表现了“物候新”?“偏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12.前人欣赏这首诗,往往偏爱首尾二联,因其起结别致。但也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精彩,恰是中间二联情景描写令全诗丰满贯通。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5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的部分。(共三组,每组只选答1小题,共选答3小题。6分)
乙 选考题(15分)
请在以下三、四两大题材中任选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14—17题。(15分)
人品与器识的评鉴
南怀瑾
各人有各人的品质,人之所以成功,自有他的器度,有优良的品质。而看人的器度好坏,也如同鉴定东西品质好坏,从外形上即可看出一样,从人的言默举止之间,即可看出此人之气质如何。如所谓“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对帝王人物的评语,就是对器度的描写。如形容汉高祖的隆龙颜等等,表面像龙的那个样子,鼻子高高的,下面大大的像一颗独蒜头,嘴马阔到耳根边,睁大两眼睛,好看不好看呢?不去管他。也有人说明太祖朱元璋的相很像猪,指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那张朱元璋画像是假的,而在庐山天池寺的一张才是真的。我看过庐山天池寺那一张被指为真的明太祖画像,真就像一个猪头,所谓五岳朝天,嘴唇特厚。在我看来,庐山那张是假的,故宫那张是真的才对,否则一个皇帝长成那个猪头样子,实在难看!事实上也不可能。这是历史故事的闲话。
大人物的情形如此,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气质。有这样一则笑话:清朝末年,国库空虚,于是鬻官卖爵,设立捐班,定下价格,捐多少钱,便可做多大的官,以资敛取。当时有一个发了横财的船夫,捐了一大笔钱,得了一个七品顶戴,也在礼部学了礼,大概用苦功学了一段时间,在场面上也能摆出一副官架子来了。可是有一次,和一些同一阶层的官员们在一起吃饭,这位捐班出身的大人,在拿起筷子来夹菜之间,仍不改他在船上吃饭时的习惯,右手拿的筷子往左掌心一戳,把两根筷子弄得齐平。他的这个小动作,被同席的人看见了,一猜就知道他是捐班出身,而且以前可能是做船夫的。这还是小事,饭后大家坐下来喝茶聊天,其中有一位进士出身的清廉县知事,穿的一双靴子破了,但他仍毫无愧色地伸在前面摆开了八字脚。这位捐班的船夫看见了,于是说,某大人!你的靴子破了。这位县知事听了不但没有难为情,反而举起脚来说:“我这靴子的面子虽然破了,可是底子好得很。”船夫羞红了脸垂下头去。这就是气质的不同了。
可是看人的气度,有时也是不简单的。像这位船人大人在手心里齐筷子,是很明显的所谓职业的习惯性动作,但也有时一些似是而非的外表,那可就别具慧眼来辨别了。偈《吕氏春秋》说的:
相玉者,患石似玉。相剑者,患剑似吴干将。贤主患辨者似通人,亡国之君似智, 亡国之臣似忠。
识人如辨物,那一种似是而非的赝品,最会把人难倒,玉和石,是很容易公辨得出来的。但是遇到一块很像玉的石头,那么珠宝店的专家,也感到头痛了。至于评断宝剑也是一样,普通的生铁所铸,锋刃不利的,一望而知。但是样子很像什么干将、莫邪的古代名剑,也会令古董商人头痛。物固如此,对人的认识就更难了。因为人是活着的,是动的,会自我巧饰,所以一个很贤能的君主,也怕遇到那种耍嘴皮子能说善道的辩士,弄得不好就误认他是有真才实学的通人,予以重用而终于误国。历史上更有许多亡国之君,看来非常聪明;一些亡国之臣,看来非常忠的。例如大家最崇拜的诸葛亮,也把马谡看走了眼,而自叹不如刘备的知人。
鉴识人,见其器度固难,即使是从言默举止有了认识,也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更深入地了解他的个性。在荀说的《申鉴》中,有一段讨论到气度的反面个性说:“安舒沉重者,患在后世。”安于现实的人,一定不会乱来,但他往往是跟不上时代的落伍者。“好古守经者,患在不变。”尊重传统,守礼守常的,又往往会食古而不化,死守着古老的教条,于是就难有进步。“勇毅果敢者,患在险害。”现代语所谓有冲劲,有干劲的人,在相反的一面,又容易造成危险的祸害。
所以认识了一个人的气度,同时还要看他这一种气度在反面的什么缺陷,那么“事上”也好,“用下”也好,才能达到知人善任的目的。
孟子一见到梁襄王,就说他“望之不似人君”。这是孟子的善于识人。历史上的确有许多不像皇帝的职业皇帝,尤其是生下来就是太子的人,常有不像样的。野史的资料,记载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有一次拿起元朝后代皇帝的画像为看,他说:“左看右看,只像是个牛医,哪里像个君临天下的帝王相。”牛医就是兽医的意思。清代最后一个皇帝宣统,有许多人是见过的,他的照片,大家差不多都看过,虽然清秀,但却带着点“我见犹怜”的味道,有确也是“望之不似人君”的一种典型。
从“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两句话,就知道孟子的心目中,已经认为这位魏国新王是扶植不起来的,这时也已经注定了孟子将要离开魏国的命运。
1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作者积累丰富,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文章旁征博引,在娓娓道来中阐述人品与
       器识评鉴的方法及意义。
B.本文在材料的运用上独具匠心,按照由外形到器度再到人的个性的顺序组织材料,
       由表及里,思路清新,内容充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作者认为庐山那张朱元璋画像是真的,而故宫博物收藏的则是假的,充分说明了人
       不可貌相的道理。
D.作者引用《吕氏春秋》的话,旨在阐明对似是而非的事物辨别的难度,进而阐述要
       准确评鉴一个人是不可能的。
E.文章的最后写到元朝后代皇帝的画像与宣统皇帝的照片,以及孟子见梁襄王的例子,
       旨在突出表现外形在评鉴人物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15.“我这靴子的面子虽然破了,可是底子好得很。”这位县知事的话有什么深意,为什么会使船夫垂下头去?(4分)
16.在个人性格方面,有人因为怠惰简慢而自哀自怜,也有人因为优柔寡断而自怨自艾,“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意并联系社会实际作简要的分析。(7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博客之父”方兴东
张佳
打开百度,输入“方兴东”搜索,100多万条信息赫然呈现。
罩在方兴东头上的光环颇多:清华大学博士、专栏作家、互联网评论家……而“中国博客之父”的称号,一度让他的名声如日中天。因为“全民皆‘博’”的博客,最初的吆喝和鼓吹者,就是方兴东。


展开余下试题被逼结缘博客
结缘博客,方兴东说,他是被逼的。
一切起因于2002年,方兴东向互联网巨头——微软的一次叫板。当时,他在新浪、搜狐上发了一篇《向微软投降》的反讽性文章,但在微软的强势公关下,不到1小时,这篇文章在几大门户网站上迅速消失。
资本的强大力量,惹怒了方兴东:“”当时,我想一定要做一个网站,为了自己的自由。”博客,就这样被朋友带进他的生活。对互联网敏锐的触觉,使方兴东意识到博客这种新鲜事物的巨大市场潜力:这种能让每个网民都参与的平台,将会是互联网的未来。
于是,2002年夏天,方兴东开启了“博客中国”网站。他开始把博客概念引入中国,方兴东从身边的朋友们“下手”,不遗余力地鼓吹博客。而木子美的《遗情书》让“博客中国”一夜之间红遍中国。
此时,精明的风险投资商开始瞄上了方兴东和他的“博客中国”。在得到1000万美金风险投资后,“博客中国”改名为“博客网”,走上了全面商业化的道路。一脸书生气的方兴东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他似乎已经信心百倍地做好了从书生向CEO转型的心理准备,并且不只吆喝着博客,还吆喝着上市,吆喝着赶超新浪。
吸引千万美元的书生
出生于浙江义乌一个农民家庭的方兴东,从小生活贫困,一家人主要靠母亲踩缝纫机养活。为了离他喜欢的陕西作家路遥更近一些,义无反顾地报读西安交通大学。
方兴东进入大学后,广泛涉猎文学、哲学、经济学。尤其热衷于写诗,他在作品不时地在《诗刊》、《星星》上出现。那个时候,他喜欢别人民他“诗人”,并标榜自己是“文学青年”。
1996年,方兴东在清华大学读博士。有位同学约他写有关IT行业评论文章,方兴东自此从文学青年转型为IT评论家。在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里,他狠狠地“啃”了一遍当时的《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等专业报刊,还写下了10万字笔记。靠着这份勤奋和博闻强记,方兴东强行进入了一个热闹的新领域。
由于不断在各大媒体发表文章、开辟专栏,“方兴东”这个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记住。他的文章笔锋犀利,观点独特尖锐,一星期上万字的写稿量,使互联网评论世界唯其马首是瞻,并称其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评论家。方兴东许多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浓厚的文人气质和学者性格。
只是,当遇到了博客里1000万美元风险投资时,方兴东这个内心并不安分的文人,开始穿上西服,打好领带,跃跃欲试,向CEO这个商人身份转型。
不再发表偏激言论
方兴东说,做一个CEO的感觉,还没有写一篇好文章带给他的兴奋感和成就感大,而在“董事长”与“博士”这两上头衔中,他更愿意别人用后者称呼他。
此时方兴东,作为CEO,不得不忙于应对“博客网”因为盲目扩大规模所造成的管理混乱等问题;而在互联网上,也充斥着一片对“博客网”质疑和否定的声音。
面对围歼,最初踌躇满志,吆喝着“博客网”2006年盈利上市,并计划用3年时间赶超新浪的方兴东,语气明显来和了许多:“‘博客网’的上市,我们现在也不会这么着急。2006年的盈利目标,我们还要努力。”没有大型网站运营经验的方兴东,坦言自己不懂管理,已经把“博客网”放手交给自己的团队。他在互联网的路上,一边前行着,一边放弃着,而放弃是为了在前行中更好地调整和进步。游走在学者和商人之间,如何准确找到定位还是要依靠他自己,这个勤奋的互联网青年,在自己衡量成功的标准。
曾经高调张扬的互联网评论家,现在已经明显地变得低调起来。方光东说,做ECO的一大收获是,不会再轻易地发表偏激的评论了。
节选自《环球人物》(2006第十七期)
17.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以“方兴东”的搜索信息量开头,是为了说明方兴东的知名度。在主人公众多
的身份角色中,作者从“博客之父”这一角色切入,侧重叙写了方兴东创建经营“博
客网”的经历。
B.“吸引千万美元的书生”一节,作者重点写了作为“诗人”和作为“互联网评论家”
的方兴东,意在表现主人公多方面的才能和极强的适应能力,回应了文章开头所说
的“颇多光环”。
C.“方兴东说,做一个CEO的感觉,还没有写出一篇好文章带给他的兴奋感和成就感
大,而在;‘董事各行其是’与‘博士’这两个头衔中,他更愿意别人用后者称呼他。”
这说明方兴东在从书生到商人的转型过程中并不是那么顺利。
D.本文作者对方兴东的勤奋赞誉有加,但对他的许多做法却颇不以为然,如“一脸书
生气的方兴东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并且不只是吆喝着博客,还吆喝
着上市,吆喝着赶超新浪。”皆语带嘲讽。
E.方兴东由一个高调的互联网评论家,转变为一个低调的大型网站的CEO,不轻易发
表偏激评论了,并不是因为缺乏当初的激情,而是作为一个实际经营者,面对复杂
多变的市场问题,需要更加谨慎稳重。
18.方兴东自称十年来保持“农民品质+诗人理想+学生心态”,文中那些地方表现了方兴东的这些特性?请就其中一个方面的特点举例分析。(4分)
19.方兴东“在互联网络的路上,一边前行着,一边放弃着,而放弃是为了前行中更好地调整和进步。”结合文本说说方兴东是如何前行,如何放弃的,他的这些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呢?请结合现实谈谈自己感想。(不少于130字)(7分)
Ⅱ卷(表达8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22分)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这个地区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又有一个很好的领导班子,因此,这里的人民能安之
       若素,到处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B.美国鹰派政客太冒进,急于坐那把霸主交椅,大多数国家侧目而视。
C.2006年世界蓝球锦标赛,中国队对斯洛文尼亚一场比赛中,王仕鹏在最后1秒钟投
       进了一记3分球,使中国队功败垂成,以1分的优势反超斯队,获得了胜利。
D.午时将近,文殊院中僧人们在经历了一上午的劳作和念经参禅后,相继进入饭堂食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华南师大附”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