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85  
标签:鲁人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5]
2006—2007学年度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2006—2007学年度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摸底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项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选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其他笔、涂改液、胶带纸和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熨(yùn)斗 熨(yù)帖 伺(cì)候 伺(sì)机
B.倘(tǎng)或 倘(cháng)佯 揣(chuǎi)测 挣揣(chuǎi)
C.载(zǎi)体 载(zài)重 角(jué)逐 角(jiǎo)力
D.应(yīng)届 应(yīng)聘 哈(hǎ)达 哈哈(hā)镜
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    )
A.一部长篇小说有主题、副主题,而每一卷作品也何妨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
B.同志们盼望早日归队,上阵杀敌,张思德又何曾不是这样的心情呢?
C.老杨说:“自家兄弟,何其如此客气呢?客气了,反而见外了。”
D.与其靠外地供应,何如就地取材,自己创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他们把党和人民给他们的权力,当做经营个人天下的工具,大肆挥霍国家资财,犯下了肆无忌惮的罪行。
B.走进这座装修一新的居室一看,新房里坐着的,除新娘新新郎外,还有不少调侃逗乐、笑逐颜开的街坊邻居。
C.有人说“生活水平提高了,生产力就会提高”,这是舍本逐末的说法,正确的说法应是生产力提高了,生活水平才能提高。
D.我生来性格倔强,心直口快,决不赞成你这种似是而非的态度,也不做你这样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B.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C.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D.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总结了史传文学的经验,其中说:“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B.什么是学习型社会,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去思考,去探索。


浏览完整试题C.北大方正的创造人王选把科技领域里的人才比喻为三类:指兔子的人,打兔子的人,捡兔子的人。他自认为是第二种人。
D.“惠函”“惠正”中的“惠”的含义是“您给予我的……”意思。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心理与应激性疾病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客观外界环境的不同刺激使人们很容易产生紧迫感、压力感和焦虑感,出现一系列理应激反应。如果人们对刺激不能适应,精神上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便易发生应激性疾病。
②说到应激性疾病,就得说到什么是应激性反应。应激性反应是机体在大脑的控制调节下,通过下丘脑——植物神经及其所支配的相应器官和内分泌系统对刺激进行综合性、防御性的集体反应,而应激性反应的调节作用又是有限的,如果因应激而失衡的机体内环境长期得不到恢复,或持续受到应激性刺激,就可能转为病理改变,发生应激性疾病。
③研究表明,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刺激,总是伴随着相应的情绪变化从而引起或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医学研究证实,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血压升高,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另外,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这样就使血糖升高,加速动脉硬化和诱发心血管疾病。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还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引发其他多种疾患,诸如紧张性头痛、脱发症、神经性呕吐、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等。同时,对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因此,当人们不能改变客观的社会环境时,要避免应激性疾病的发生就应该不断降低心理压力。降低心理压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确认识事物,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心理学上有一种认识——评估学说,即个体对事物有了认识,就会利用头脑中的旧经验来解释新输入的信息,进行评估,于是产生情绪体验。而个体对事物究竟体验为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在于怎样认识事物。
⑤此外,我们还可以给心理补充“营养素”。专家认为,最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爱。童年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能否得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发育。各年龄阶段积极的情感会使人在事业上倍添信心和动力,让生活充满欢乐和温暖。
⑥当然,宣泄和疏导也是重要的“营养素”。无论是转移回避还是设法自我安慰,都只能暂时缓解心理矛盾,求得表面上的心理平衡,而适度宣泄具有治本的作用。除此以外,善意和讲究策略的批评、坚强的信念与理想等也是重要的精神“营养素”。
6.下列不属于应激性疾病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A.机体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精神状态中。
B.机体对刺激进行综合性、防御性的集体反应。
C.机体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有限,机体内环境长期失衡。
D.持续受到应激性刺激,紧张得不到缓解。
7.下列对降低心理压力的方法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评估学说”,可以转换视角认识事物,从而降低心理压力。
B.培养积极情感能使人增添信心和动力,保持心理健康。
C.树立坚强的信念,拥有崇高的理想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心理矛盾。
D.适度宣泄可以消除心理矛盾,达到心理平衡。
8.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应激性反应是机体通过大脑、下丘脑、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对刺激所产生的一种非保护性反应。
B.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压就会升高,从而产生心血管疾病。
C.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引发诸如紧张性头痛、消化性溃疡等免疫性疾病。
D.有些人心理发育不健康,追溯其原因往往与童年时期得不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有关。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诈赵而胁其璧 胁:勒索。
B.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 绐:欺骗。
C.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 僇:通“戮”:杀。
D.若其劲渑池,柔廉颇 柔:使……怀柔。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B.入璧而秦弗予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若其劲渑池,柔廉颇/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认为“直”在赵国的一组是 (    )
①入璧而秦弗予城
②秦出城而璧归
③璧入而城弗予
④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
⑤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⑥使舍人怀而逃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作者却不赞同这一看法。
B.作者认为秦国最初要得到和氏璧是虚情,借此来窥视赵国是实情。
C.作用认为蔺相如派手下的人怀揣和氏璧逃离,从面使理直的一方在秦国。
D.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柔韧使廉颇惭悟,就显出了他过人的才能。


展开余下试题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以下为《论语》翻译)
   (2)子曰:“贤哉回(颜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蜀先主,指刘备。五铢钱,一种钱币。
   (1)纪昀说:“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请予以说明。(3分)
        答:                                                                     
   (2)结合全诗内容,简析颈联。(5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6分)
   (1)①君子生非异也,                             。(《劝学》)
②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苏洵《六国论》)
③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           。(杜牧《阿房宫赋》)
④回眸一笑百媚生,                       。(《长恨歌》)
⑤          ,          ,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⑥               ,               ?璧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2)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②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师方》)
③庄生晓月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④                ,               ,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
⑤自胡马窥江去后,                  ,               。(姜夔《扬州慢》)
⑥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五、语言运用(12分)
16.依照下列句子,请以“风来了”或者“雪来了”为开头写一段话(必须使用描写、比喻的方法)。(4分)
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 (节选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17.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丰富的文化表情”是什么?30字以内。(4分)
什么叫作“丰富的文化表情”?我可以把世界文化博览会上其他广受欢迎的展馆作为例子来说明。例如法国馆,总是不忘对法国文化的自嘲。汉诺威世博会法国馆的主题是:法国走在十字路口。中心意思是,我们法国过于浪漫,历来有很多奇思妙想,但总是在别的国家实现,新世纪的法国该住哪里走?
德国馆则是一种隐含骄傲的自嘲。大厅里横七竖八地挂满了没有完成的德国伟人雕塑。意思是:所有的德国伟人都是世界性的,因此在国内无法完成他们。世界各国的参观者,你们能把我们遗漏的德国伟人的名字写在后墙大黑板上吗?
去年的韩国馆,把自己的历史遗产一一缩小,装饰得精巧美丽,使各国参观者都恨不得买回去做客厅摆设。作为国家馆的总结性图像,居然是韩国著名电影明星裴勇俊的笑脸。大家也许会嘲笑他们太通俗,但他们的回答是:韩国当代文化,就是露出洁白的牙齿向全世界发出的通俗而又青春的笑容。 (余秋雨“点穴”文化误区)
18.国际孔子化节,每年9月28日在孔子故乡山东省曲阜市举行。居时将有众多的中外嘉宾参与这一盛大的祭孔活动。请你以山东学子的身份写一段真切自然、简洁得体的欢迎辞。(不超过80字)(4分)
六、选考题(18分)请在以下(一)(二)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跨大题选做小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9—22题。
古  渡
朱以撒
   (1)这个古渡,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在我曾经过往的日子里,它总是充满生机和喧哗,如同古渡的流水一样。
   (2)那些日子,这条河上没有一座桥,靠一只木船来回渡河,终年无绝。古渡脚下的卵石,总是被那些肩头沉沉负重的农家人的草鞋磨得光亮。当船还未过来时,他们就坐在卵石上,抽着旱烟,聊着桑麻,或者说些七荤八素的话题,激起阵阵笑声。古渡是这些劳作者短暂的栖泊处,在这里他们可以坦然地放下重负,等待着对岸木船犁开涟漪,桨声欸缓缓而来。撑船的壮实汉子无疑是最有人缘的,候船的人远远叫着他的小名,催他撑得快些。尤其是赶墟那天,大姑娘小媳妇多,满满地坐上一船,红红绿绿,总会让他心绪舒畅,撑得又快又稳,赢得阵阵惊叹和好评。这个时候,会让人感到生活的平和和灿烂,所有的劳累和苦涩,都似流水一般远去了。可是,有几次洪峰下来的时候,浊浪滚滚漫过堤坝,河面上飘浮着枯枝败叶,打着旋儿推搡向前,这时的古渡和渡船就难免出现惊险、慌乱的情景,尤其是暮归时分。
   (3)古渡苍老,河水悠悠,连同这纯朴的生活悄悄流逝。
   (4)后来我离开了这里,由这条脱去油漆露出本色的木船送我到下游的一个渡口,不远处有一条公路,每日有车经过。
   (5)许多年以后途经这里,古渡犹在,人迹杳无,往日那些声响都已沉入岁月深处。肆无忌惮的葛藤遮盖了光滑的卵石,离这不远有一座彩虹般的水泥桥飞架。涨水时节,反倒有不少闲人站在桥上,看着洪波涌起惊涛折岸。那指指点点的从容神情,全然是欣赏的样子。最后的一只渡船,静静地泊在那里,船底已浸满了水,有一只长嘴巴的翠鸟立在船头,纹丝不动。一切都表明,一茬一茬的船工,结束了撑船岁月,已渐渐老去。


展开余下试题   (6)那一页的生活,已被翻了过去。
   (7)有多少像这样的生活场景封存在我们的记忆仓库里。一旦遇到时机,一抹颜色、一缕气味,都会使这些久远的记忆鲜明而又生动的。古渡对于宽敞平坦的长桥来说,除了新旧之别和材料迥异以外,承载了不同的生存观念、生活理想。生活在日日向前,是以告别过去的方式、情调、趣味作为标志的。有许多过去极为普通的日用品,已经成为民俗博物馆的藏品。人们要使怀旧有个引子,只好到这些地方去。可是,对于没有以往那些生活经历的人而言,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精神价值,只是物质属性,看也罢,不看也罢,没有什么两样。有人曾说过,常常想起过去就意味着心态老了,不过,要感到有味的还真不能脱离怀旧呢!
   (8)过去的一切在我的心目中是很带有朴化韵味的。时代的进展,使我们所见到的都变得比以前漂亮和精细。残垣断壁的古宅换成了高楼大厦,长衫对襟也剪裁成了时髦短装,再如家居用具,葫芦瓢、蓑衣、木桶,无不换成了铝合金或塑料制品。变化最多的当属人的形相、人的神情。前不久我特地坐下来,再看一遍黑白影片《鸡毛信》。我并不注重海娃送信的艰辛过程,而是沉浸在那土得掉渣的陕北背景里——那满是沟壑的黄土高坡、愣头愣脑的群羊,还有黑不溜秋的老棉袄。那时节,人的举止、表情,都是那么的朴素实在,拙得有味,土得深厚。这些情景,总是让人想起真实无华的泥土,没有一丁点儿文饰。后来,我又看了几部重拍片,黑白换成了彩色,演员队伍也换了另一拨,主要角色漂亮多了,动作也表演似的,眉宇间巧多于拙,那种能表现苦难、风霜的背景如风飘散。在我看来,拍出一些没有时代特征的片子来,让人眼睛看着,情感却无从附着。
   (9)向前的生活,必定以向前的状态展开,使人面向电脑,面向新奇繁杂的信息。可是,闲散下来,还是会感到传统的人格心理在变与不变、新与旧之间,有回味不变和陈旧的成分。那历史的神髓、底蕴亦如天地苍冥中来去的飞鸿,究竟难以付之提挈和把捉了,只是常常泛起,成为一种最亲近和深沉的感怀。即便是很寻常的乡间古渡,也概莫能外。
19.作者在第二段中有声有色地描述了记忆中在古渡见到的一些生活场景,请你用三个短句对这些生活场景进行概述,并说明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20.文章第七段中,作者说:“古渡对于宽敞平坦的长桥来说,除了新旧之别和材料迥异以外,承载了不同的生存观念、生活理想。”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古渡“与”长桥“各承载了人们怎样的生存观念和生活理想。(4分)
    答:                                                                       
21.作者对古渡的人和事念念不忘,有关浓浓的怀旧情绪,同时又说“生活在日日向前”“向前的生活,必定以向前的状态展开”。请具体谈一下你对“怀旧”和“向前”的看法。(4分)
    答:                                                                       
22.“有许多过去极为普通的日用品,已经成为民俗博物馆的藏品”,如石碾、木轮车、木纺车、轿子、斗笠等等。作者认为“对于没有以往那些生活经历的人而言,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精神价值,只是物质属性”。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标签:鲁人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6—2007”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