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119
标签:
粤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9]
惠州一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惠州一中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 刘烈洪
Ⅰ 必考卷(135分)
一、语言文字与运用(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红萼(è) 欢谑(xuè) 笼鸟槛猿(kǎn) 牵挛乖隔(luán)
B.芳甸(diàn) 戮力(lù) 锲而不舍(qì) 有风飒然(sà)
C.新醅(pēi) 渐渍(zé) 疏数偃仰(yǎn) 卷帙浩繁(zhì)
D.辇下(niǎn) 垢污(gòu) 杀一儆百(jǐng) 翠峰如簇(c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姚明本赛季不仅能内线强打得分,而且也能外线投篮命中,表现近乎完美。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与他过去几个赛季的努力分不开的。
B.民营企业总要遇到出生难、融资难、准入市场难等难题,这些难题的根子在地方政府的思想上。地方政府观念不转变,有好政策,也只能是歪嘴和尚念经——老跑调。
C.随着城市犬患的日益突出,市民反对养犬的呼声与日俱增,治理犬患已刻不容缓。
D.在传统教育中,不唯书,不唯上,大胆怀疑等思想和行为往往被视为出格,但在创造性教育中必须开禁,否则创造性教育就是叶公好龙。
3.下列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照片拍得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的。
B.这套护身服可比“护身符”管用,到了太空,一旦发生真空、低压以及缺氧、低温等恶劣环境,航天服就是宇航员的“救身符”。
C.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国外盛行的这种消费理念在郑州人买房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抢眼,郑州大约有七成左右的市民买商品房选择了按揭贷款。
D.作为美国的盟友,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怎能不考虑美国的态度呢?何况其自身也不会坐视伊朗拥有核武器。
4.仿照画线句的句式,补充两句话。(4分)
屈原将爱国的情怀寄寓于“香草”,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一个有着积极追求的人,往往都有寄寓自己思想感情的物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也产生了很多流行语,如“博客、我晕、PK、弱智、酷、做人要厚道”等。某出版社拟编撰一部《当今流行语汇编》,正面向全社会征稿。请你向该出版社推荐两条流行语,并简要解释其含义。不能再用前面提到的流行语,总共50字以内。(6分)
①流行语: 含义: 。
②流行语: 含义: 。
浏览完整试题
6.上海中智库玛在线调查公司调查结果显示:有83%的中国人希望有机会在现场观看奥运会,人们最关心“奥运会的门票价格”。2008年北京奥委会根据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制定了下列奥运会票务计划。请根据表格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表格反映出的内容(不要出现具体数字)(6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门票价格表(单位:人民币)
门票分类 最高价 最低价
预赛门票 300元 30元
决赛门票 1000元 60元
开幕式门票 5000元 200元
闭幕式门票 3000元 150元
特殊定价门票 鼓励中国青少年到现场观看比赛。预赛票价为5元,决赛票价为10元。这部分门票约占可售票总量的14%。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州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流奔放肆大 不受拘束
B.周瑜、陆逊之所骋骛 纵横驰骋
C.玉之言,盖有讽焉 讽喻
D.振之以清风 吹拂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
B.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
C.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纵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D.乌睹其为快也哉/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文章涉及三个人:建亭的张怀民,名亭的苏轼,记亭的苏辙。而且这三个人都处于贬谪之中。
B.本文以七个“快”字呼应成文,构思精巧;七个“快”字的含义是:心中坦然,无往不快。
C.亭记的惯常写法是,开头从亭子入手来提示题意,本文却从江水着笔,不落俗套。
D.本文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淡泊中贯注不平之气,体现了苏辙散文汪洋淡泊的风格。
10.翻译。(10分)
⑴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11.“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一句中的“舞”,刻画出“白头翁”怎样的形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苏轼此词与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都用了宋玉《风赋》的典故,为什么?在表达情感上,他们对这一典故的运用有何异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三小题作答)(6分)
⑴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观猎》)
⑵三顾频繁天下计,_________________,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⑶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矢著其上砖半箭。
⑷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赏牡丹》)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穿越时空的记忆
①在某个场景中,你有没有碰到过突然萌生的奇怪感觉:这事曾经发生过,我曾经到过这里,做过这件事,听过这样的话……记忆好像在不经意间穿越了时空,超越光速去未来转了一圈。法国医生弗朗伦斯•阿尔诺第一次用“记忆错觉”判定了这一现象,同时他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视觉中,还会以听觉错觉、阅读错觉和体验错觉等形式出现。
②对于这一现象的产生人们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一般认为,“似曾相识”感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信息的来源。熟悉感来源于各种渠道,有些真实,有些却是虚幻的。当身处在与曾经看过的某部小说或电影中描写的场景类似的真实场景时,虽然表面上已经完全忘记了这部小说或电影,但脑子里还会勾起惊心动魄的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人们有时根本不需要真实的记忆,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制造一种熟悉的感觉。
展开余下试题
③而临床医生们则认为,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记忆缓存区,感官接受到信息后,总是先把记忆存储到缓存区内,而“似曾相识”感觉的产生,是记忆存储的时候发生了错误,把当前信息存到了历史记忆中,在看着眼前的事物时又从历史记忆中把它找出来,人们产生好像在以前就发生过的错误感觉。
④记忆错觉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在你碰到生活中与以往相似的情境时出现,而是当陌生环境隐藏着若干能使你回到过去的元素时才会出现。而仅仅用记忆存储失误来解释,显得过于简单了,记忆并不是存储信息的简单恢复。
⑤此时,俄罗斯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观点,记忆错觉是,由大脑在存储信息过程的一种“全息摄影错觉”造成的。所谓“全息摄影”,是指局部包含整体资讯。也就是说,把一张照片撕碎,只要有一个碎片,就可以复原照片的整个图像。就好像一面完整的镜子打碎后,每一个碎片依然可以映出同完整镜子一样的头像。
⑥俄罗斯科学家认为,记忆错觉这种奇异现象很可能就是以相似方式形成的。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完整资讯,通常是以代码化的形式存储在大脑里,并且隐藏得很深,藏在潜意识中。这些资讯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蹦出来,气味、声音、灯光等,都可能会诱使我们造成错觉,仿佛以前曾经有过类似的境况一般。
⑦根据问卷调查显示,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产生这种感觉,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他所经历的感受越奇特。经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长时间留在家里的人更容易经历“似曾相识”感。另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这种感觉。调查还显示,记忆错觉的发生率在青年时期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特别是当人们过上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的发生率最低。 (选自《科学之谜》2O06年第11期)
14.以下各项对“记忆错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忆错觉是指记忆好像在不经意间穿越了时空,超越光速去未来转了一圈的现象。
B.记忆错觉不仅存在于视觉中,还会以听觉错觉、阅读错觉和体验错觉等形式出现。
C.记忆错觉是一种让人产生快乐的新奇体验,它向人们展示了大脑世界的复杂和迷人。
D.记忆错觉很可能是大脑在存储信息过程中发生了“全息摄影错觉”而造成的。
15.下列对第④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碰到生活中与以往相似的情境时,人们不一定会产生记忆错觉。
B.陌生环境中隐藏着的气味、声音、灯光等将可能诱使人们产生记忆错觉。
C.在碰到生活中与以往相似的情境和外界相关的元素时,将可能产生记忆错觉。
D.陌生环境中的气味、声音、灯光等元素将促使与以往相似的情境的出现。
16.根据原文,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会使人产生熟悉感,生活中没有经历过的,如小说或电影等也会使人产生熟悉感。
B.因为人们接受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信息的来源,这样就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C.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接触到真实的事情后,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制造一种熟悉的感觉。
D.当前信息先存储在大脑中的记忆缓存区,而发生记忆错觉后,当前信息被存储到历史记忆中了。
17.根据原文,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忆错觉的发生率在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较高,而当人们过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就会消失。
B.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经常产生记忆错觉的现象,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他所经历的感受越奇特。
C.因为记忆并不是存储信息的简单恢复,所以临床医生们对记忆错觉的产生原理解释得过于简单了。
D.以代码化的形式存储在大脑里的完整资讯,通常隐藏得很深,藏在人们大脑的潜意识中。
四、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枚红色回形针能换回一栋别墅?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加拿大一个名叫凯尔•麦克唐纳德的青年创造的传奇:他历时一年,通过14次交易,用这枚回形针成功地换到一栋别墅。麦克唐纳德的一枚回形针成了“一切都有可能”的代名词,吸引着众多年轻人加入“换客”的队伍。
比如入选2006年“好男儿”大赛前三甲的宋晓波,他想用一堂手语课换得对聋哑儿童的捐助。“交换本身我也觉得非常有意思,我也有一种尝试的心态在里面。”宋晓波表示。此后,又有人拿出助听器、mp3,甚至还有人以做“义工”的爱心行为要求交换宋晓波的手语课。
有的人在以物易物的活动中拿出自己闲置的东西,换回他们所需要的物品;
有的人在交换过程中体验期待的美好,实践着一种新型的人际交流方式;
有的人利用交换,挑战自我的极限,实现自己的梦想;
……
请结合自己的见闻、感受和体会,以“学会交换”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
Ⅱ 选考卷(20分)
考生选做“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两大题中的一大题,不跨大题选做小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19—21题。(20分)
乱世中的美神 [梁衡]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亦代代不绝。更何况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①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勉强没有摔倒。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进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那首浓缩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是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她也做过再寻真爱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被以“不终晚节”载入史册,生前身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呢?也只能独自一人愁。三是寻觅自身的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②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个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个愁。
展开余下试题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社会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惶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风咏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③有多少女性,就像那个姓孙的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尘拔俗。她总是清醒地坚持着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护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作诗曰:“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生平竟如此。”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加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永远高悬于历史的星空。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诗人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中蕴涵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与真情大志;所以耐得人们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经如淡烟薄雾,可是当我们偶然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
(节选自《十月》2003年第三期)
19.文章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时空的孤独,她遇到的另两大磨难是什么呢?根据文意简要回答。(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四次提到那个“孙姓女子”,其画线的三处作用分别是什么?(7分)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为什么说李清照是“乱世中的美神”?试根据文意回答。(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22—24题。(20分)
中国游客海外形象调查
一
华裔导游王先生在华盛顿的一个华人旅行社任职,干这行已有十多年,接待了很多中国来的旅游团。他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的采访时说,绝大多数中国游客的表现是好的,但确有一些人的行为举止非常不妥,最常犯的两大“毛病”,一是到处拍照,二是大声喧哗。
美国是个非常注重私人权益的国家,很多人在自家大门上写着“私人财产,不许进入”的字样。一些不明情况的中国游客,看到人家的房子或院子很漂亮,不但私自进入观赏,还四处拍照,这当然会遭到房子主人的严厉警告。即便在公开场所,中国游客也应注意哪些设施可以拍摄和录像,哪些不可以,否则可能陷入麻烦。
一些中国游客在旅游场所以及飞机、车厢、酒店和电梯等场所大声喧哗、高声说笑的行为,显得很刺眼。王先生说,有一次,他带领中国游客参观华盛顿附近的阿灵顿国家公墓,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墓也位于其中。公墓管理机构要求游客保持安静,以表示对已故者的尊敬。但有两名中国游客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路高声说笑。
王先生认为,个别中国游客的行为固然是陋习,但更多的是出于无知。如美国公共场所的自动传输带扶手电梯,一般是站着不走动的在右边,左边则保持畅通,以便他人走动快速通过,但很多中国游客不知道这一点,喜欢并排站立,堵住通道,这在美国人看来很没有教养。
二
说起中国游客在国外不受“待见”的地方,似乎许多人都能举出一大堆: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不爱护宾馆里的公共设施,甚至自助餐时间夹带食品出餐厅等等。
法国文华旅行社副总经理李晓彤女士在谈到这些情况时却认为,中国游客确实存在一些素质问题,但不是普遍现象。总的来看,中国游客整体素质正逐步提高。近十年来,到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组成、旅游方式以及举止态度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中国人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可能一时难以改变。在欧洲的各种旅游项目中,“荷比卢德法五国四日游”是一条
上一篇:
番禺中学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级语文科试题
下一篇:
汕尾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高二语文试题
标签:
粤教版
高二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惠州一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1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