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06年抽样测试 初三语文试卷 第I卷(共14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共14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A. 肆虐nüè 琐屑xiè 挑拨离间jiān B. 剔除tī 颓唐tuí 惟妙惟肖xiào C. 违背wēi 呜咽 yè 恹恹欲睡yān D. 脂肪zhī 涨红zhǎng 装模作样mú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A. 张皇 书籍 遮蔽 意想天开 B. 心续 拖欠 悬崖 心平气和 C. 震怒 应衬 粘贴 辙乱旗靡 D. 遵循 视察 吟诵 抑扬顿挫 3. 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 A. 阅历 看,察看 执迷不悟 坚持 B. 中看 适于 学而不厌 满足 C. 修长 长 重峦叠嶂 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D. 秀颀 高 万籁俱寂 自然界的声音 4.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A. 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B. 这些蓝花大碗做工精致,造型、花纹、颜色几乎可以赶上清代老窑工制作水平,实在是巧妙绝伦。 C. 从繁华、喧闹的市中心来到这山清水秀的避暑胜地,我们感到心旷神怡。 D.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5. 在括号内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是 ( )从直接的经济意义上讲,野生动物是我们人类可利用的资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类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 )首先应该强调保护资源,然后( )谈得上合理利用。 A. 不仅 而且 所以 也 B. 虽然 但是 因此 才 C. 如果 那么 因此 才 D. 虽然 而且 所以 就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B. 反病毒专家发现,代号为“网银大盗”的计算机病毒发作是由接收邮件和共享资源两条路径侵染硬盘系统感染的。 C. 在通往学校的这条道路上,是一条非常陡的路。 D. 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藤野先生》和《背影》分别是鲁迅和老舍的散文。 B. 以下作品都出自宋代文人的笔下:《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爱莲说》、《岳阳楼记》、《三峡》。 C. 《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 D.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泊秦淮》。 第II卷(共46分) 二、默写(共4分) 8. 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 9. 写出《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 在《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众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出酒食。”(1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愚公移山》(选段),完成11-14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浏览完整试题11. 下列词语中“达”字与“达于汉阳”中“达”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词不达意 B. 不求闻达 C. 通情达理 D. 四通八达 12. 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许: (2)龀: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语句。(4分)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4. 参加移山的有哪几个人?写这些人移山表明了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32分) (-)阅读《水呵,生命的火苗》,完成15-18题。(共12分) 公元2000年1月3日的深夜,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天池口村的一个人工开掘的200多米深的隧洞里,56岁的土家老汉覃遵凤突然跪倒在地,爆出一阵悲喜交集的笑声。笑着笑着,他又嚎啕大哭起来。这时候,在覃遵凤的面前,一汪手指般粗细的山泉从岩石边淌出来了,淌出来了。像是见了久违的家人,覃遵凤扑了上去,他俯在地上,对着泉眼喝了个饱。随后,他便一个劲地跑了出去:“有水了,有水了,我终于打出水来了!”此时的他呀,心里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尽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伴儿和儿子,告诉那些被水困扰了千百年的乡亲们。 覃遵凤本来居住在一个有水的地方,然而与他家相距十多里的天池口却如沙漠地带一般。水呀,成了天池口人的心病,村民们吃水靠背,背水是天池口人祖祖辈辈的一项最为当先的生命工程。天池口人打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背水,从十多岁的孩子到七十多岁的老人,因而,下雨成了天池口人的节日,他们认为这是上苍的恩赐。每下一次暴雨,他们都要挖土坑蓄水,用木缸和坛子积水,那些水呀到后来都发出了恶臭。有人试着用竹筒引水,把竹筒打通,一个竹筒一个竹筒地接,村民田开著说竹筒一接就是几里路远,时常还是竹筒到家了,水又流不到家,刚好水来,竹筒接头又掉落了。总之,因为水,天池口人想尽了苦法子。村民诉苦叹道:“谁能让我们有水吃,我们给他烧香磕头!” 有一个故事深深刺痛了覃遵凤,一位老婆婆早晨出发到清江河边背水,中午时分才回来,哪知弄中饭时把水桶弄翻了,老婆婆有些绝望地望着水桶。就在那个晚上,她上吊自杀了。一天早上,覃遵凤对老伴儿说“我们去帮他们吧”,这是覃遵凤又听说村里的田开著老人背水摔断了腿时。就这样,在上个世纪的1995年春天,覃遵凤一家搬到了天池口四组,他还说:“我就不相信天池口的地下没有水。” 有好些日子,村民们见到覃遵凤老两口走走瞧瞧,像是在找什么,他们一边对着书一边对着山找。后来他们就在山脚搭了一个棚子砌了一个灶,开始找水了,他们认定这山里肯定有水;而后用他俩建房后所有的积蓄90元钱到镇上买来锄头、铁锤和钢钎。开山的当天,老伴儿炒了两个菜,从塑料壶里倒了一大杯老烧酒。两个人相对而坐,半晌无言。突然,老伴儿用衣角擦起了眼泪说:“几百年都没有弄出水来,你去挖山能挖出来吗?再说,这么陡的山,打洞进去太危险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覃遵凤听老伴这么一说,眼眶也湿润了,他端起杯子猛喝了几口酒,说:“只要能在天池口打出水,死了也值得。这是我这辈子的最后愿望。” 他们挖呀挖,1天,2天……100天,转眼半年过去了,他们开挖的取水洞已进去50多米。这是他俩用汗水和鲜血还有生命打开的洞呵,怎么就没有感动上苍出水呢?继续挖,覃遵凤认了死理儿,这些天他已不知道洞外的天地了,已没有了白天和黑夜的概念。“我就不相信,这山里没水。”他就这样在山洞中一口酒来一寸土、一把汗水一寸岩地向山地心脏推进。一根电线沿着他俩的足迹向里延伸,一只45瓦的灯泡在山洞里泛着幽暗的光。他们盼着、拼着,有好几次梦里覃遵凤都梦见水来了,全村人给他披红挂彩放鞭炮杀猪庆祝,好几次都笑醒了,醒来后洞里却是江山依旧。一晃一年过去了,取水洞已进到了100多米,可依旧不见水的影子。面对这毫无动静的山洞,覃遵凤好几次一屁股坐到地上,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寒意:“水呵,你这个祖宗,你在哪里呀?”说着说着便淌下了混浊的老泪。见到丈夫的满眼绝望,田克珍安慰他说:“万一挖不出来水也不要紧,这个洞子在夏天比城里的空调还要好呢。别急,啊!” 面对眼前这个瘦弱的女人,覃遵凤生出了万般的感慨,结婚30年了,为他养育了3个子女,吃尽了苦头,帮他撑起了家,如今又在支撑着他呀。就见覃遵凤忽得站起,说了声“多谢”后又继续挖起山洞来。取水洞进去了100多米,他们拼死拼活因财力不够根本就没有想到洞内的安全设施问题,一天下午覃遵凤正跪在洞中用钢钎敲一块大石头,猛听到一阵石块断裂的声音,直觉告诉他:要塌方了!他倏地转过身准备出洞,可是已经晚了,洞顶的泥石雪雨般落了下来,“田克珍!”一声叫唤后,他就被泥石埋住了。在洞外的田克珍隐隐听到了从洞子里传出的叫声和轰鸣声。“老头子出事了!”不及细想,她便冲了进去,田克珍一边哭喊着丈夫的名字,一边朝洞子里爬去。在洞的深处,她被塌方拦住了,这时她又听见了丈夫的呻吟声。“你坚持住,我救你来了!可别睡了。”田克珍一边哭说着,一边用双手开始刨泥土,刨呵刨呵,手指头都破裂了,殷红的鲜血渗进了泥土之中,“遵凤!”她叫着。“克珍!”10分钟后,她终于听到了覃遵凤的叫声,覃遵凤已是遍体鳞伤,好在没有伤筋动骨。覃遵凤拉着田克珍的手说:“我的好老伴儿呀,看来,水不挖出来,阎王爷不收我呢!” 找女儿借的钱用完了,找儿子借的钱也用完了,那个洞呵,依旧是个干洞呵,覃遵凤时常望着洞子发呆。他屈指一算到公元1999年年底,他已用坏锄头12把、畚箕35个、拖篮9只,用掉枕木889根、炸药1000多斤、挖山300多方。唉,水呀,你在哪里啊? 这年的春节,他们俩就在洞子门口的棚子里吃了团年饭,那天覃遵凤把猪头摆上桌,对着洞子跪了下来说:“水神啊,你开开眼吧,我给你磕头了!”一长串的鞭炮声后,覃遵凤就又钻进了洞子。农历庚辰年春节过后的第七天,也就是正月初七,覃遵凤挖着挖着,突然眼前一股泉水从岩石缝里羞涩地冒出来了。呵,水,水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