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938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8]
2007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wps
""2007年中考语文仿真试卷 (一 )
湖南南县游港中学语文教研组
第Ⅰ卷 (共77分)
—、(6分)
1.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烂醉如泥的外国水兵,用猥亵(xi)的目光打量(ling)着你洁白的胸膛。
B.凌空鸟瞰(kn),有人说它犹如满月,有人说它好似(s)盘龙。
C.记得那个时候他是六十多岁,精神矍(ju)铄,声音响亮,讲话又亲切又质(zhǐ)朴。
D.外祖母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rēng)不辍(chu)劳作。
2.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妄图 日本侵华历史的行为,引起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了。
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黄山美景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二、(45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24分)
楼
邵燕祥
①报载:日本中村建筑公司计划在美国的纽约或芝加哥建一座高1950米的楼,此楼设想有700层,内装三节快速电梯,从底楼到顶层需20分钟。预计将耗资3250亿美元。
②如果没有巨资,尤其是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包括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生产技术),这样一座高层建筑是不可想象的,现在不唯想象,而且可能付诸实现了。
③新闻标题做得好:《楼高可摘星》。我们过去的楼名也有叫“摘星”之类的,不过是一种想象;现在说此楼可以摘星,同称高楼为摩天大厦一样,也仍然是一种修辞,诗意的形容,却并不觉得夸张了。楼高或许无止境,人的身高不过昂藏七尺,从人的水平视野望去,不用说拟建的这座700层高楼,即使目前世界最高建筑芝加哥希尔斯大厦,以及汉考克大厦,仰望也已是名副其实的耸入云天,那云气时常缭绕在楼头甚至楼腰。遥想来日,将会有低层掩在雨帘雾幔中,而高层翘首碧空艳阳下的景观。
④这是现代化的风景线。我们熟悉的中国古典文学中,从《文选》的赋,唐宋诗词,到明清小说,有多少关于楼馆的描写。“满楼红袖招”多么旖旎,“独倚望江楼”多么凄清,前者大概高不过两层,后者也许只是江边的吊脚木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我想只存在于游子的凝望之中,从那望不断的云山,一片虚无缥缈之中幻出了思妇的“明月楼”吧。然而这些诗句,不因它写到的绣楼其实或只是寻常百姓家那清瓦粉墙一窗如洞的丈许危楼而减色,因为情是真的,使你不觉其夸饰,并且相信“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楼也罢,路也罢,在这里只是一个形象的符号罢了。与高楼相类,“深院”、“幽径”也莫不如此。艺术夸张从艺术情趣漫漶①到生活情趣中去,也许这就是一些纵谈中国文化的学人们好说的,艺术的生活与生活的艺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毕竟也已远远大于盆景了。
浏览完整试题
⑤然而世界上有了真正的高楼大厦,中国大地上也开始有了完全用现代建筑材料营造的高楼大厦。只是在诗歌或其他文学样式中还没有产生相应的作品,无论就其宏伟或玲珑,神秘或深窵②,就像过去那些不仅与旧时楼阁的建筑艺术相称,而且在艺术美上容或超过了实际建筑物的诗词曲一样。莫非现代化真是诗歌之敌么?但我总难相信伴随现代建筑只能有《大酒店》,更难相信大酒店一类场景中只有情欲、暗算、开打和侦破的题材。
⑥这里也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时性发展的问题么?中国古代写楼所达到的水平,比起建楼的水平,是高出一筹的:金谷园③固然豪富,但绿珠所坠的楼也顶多两三层吧?
【注解】①漫漶:本指文字图画因磨损或浸水受潮而模糊不清,这里是浸润融合的意思。 ②深窵:深远。 ③金谷园:晋代巨富石崇,建园于洛阳的金谷,楼台池馆富丽堂皇。石崇有一歌妓名为绿珠,善吹笛。石崇遭捕杀时,绿珠跳楼而殒。
4.《楼高可摘星》是文章提到一则新闻稿的标题。它与我国古代的一首诗歌的诗句相似,你知道与标题有关的诗句是什么?请写出作者、篇目名称以及全诗。(5分)
5.第④自然段中引用的“满楼红袖招”和“独倚望江楼”,生活在这楼上的人是一种怎样的心境?(3分)
6.作者对描写楼馆之高的古典文学作品“不觉其夸饰”,对现在用“摘星”“摩天”表述高楼之高也“不觉得夸张”,作者产生这两种认识的根据分别是什么?(4分)
7.作者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毕竟也已远远大于盆景了。”根据文意回答下面问题:(6分)
(1)文中对“陋室”这类词有一个概括性的表述,它是: 。
(2)这句话对表达本段中心的作用是什么?
8.面对高楼,你会想到什么?请具体选一个方面写下来(不少于100字)。(6分)
(二) (21分)
反物质:移山填海不费力
一艘宇宙飞船升空,只需携带10毫克,也就是百分之一克的“燃料”,这是不是神话呢?不,因为确有这种“燃料”,只需10毫克,大约可产生相当于200吨液体燃料所产生的动力。
这种能源就是“反物质”。不久前,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用低能量环形加速器做实验时,获得了一种反物质。虽然它是转瞬消逝的一束反氢原子,却为反物质的实际应用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第一位预测有反物质存在的科学家是迪拉克。因此,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领奖仪式上就指出:不但地球上存在“反物质”组成的另一个世界,而且在夜空中所见的许多星辰中,有些天体就是由反物质所构成。
大家都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质子、电子、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虽不带电,却有一定的磁性;因此,必然存在一种物质镜像,也就是说还有一种质子是带负电了,叫“反质子”,同理,还有带正电的“反电子”和磁性相反的“反中子”,它们统称为“反物质”。
物理学家眼下还没有办法把它们结合成反物质保留下来。主要原因是它们的能量太高,“安定”不下来,因为物质与反物质简直水火不容,只要相遇,就互相吸引碰撞转化为光。实验表明,当接近十亿分之一微米时,在1~3秒的瞬间,便相互湮灭。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理论,它的质量全部转化为能量了。所以,通常物质中是无从获得反物质的,即使实验条件下,反物质也是瞬息即逝。当1克物质与1克反物质相撞湮灭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世界上最大水电站12小时发电量的总和。
研究“反物质”还有更重大的理论意义。另外,反物质是诊治疑难疾病的能手,可用它准确击中癌瘤,而不损害周围组织。它有巨大的爆破力,却没核能那种破坏环境的副作用,可用来移山填海。例如把喜马拉雅山移开,西藏就可以受到印度洋暖湿空气的影响,变成温暖多雨的“花果山”。
9.文章说明的对象是反物质,而作者却从宇宙飞船升空,只需携带10毫升“燃料”写起,其作用是 。(3分)
10.根据文章的内容,为“反物质”下个定义。(4分)
反物质是: 。
11.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 顺序,介绍说明了“反物质”的 。 (6分)
12.有人说本文的题目“反物质:移山填海不费力”不够准确,就此,请你谈谈个人的看法。(4分)
13.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正在快速走进我们的生活,请将你知道的新的科学技术写下来。(4分)
三、(11分)
14.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4题)(4分)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6)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展开余下试题
15.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3分)
, 。
,却话巴山夜雨时。
16.按提示默写诗词句子。 (4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富有哲理的两句诗是:“ ,
。”
(2)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作答)
四、文言文阅读(15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拂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对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对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7.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3分)
(1)大王加惠( ) (2)亦免冠徒跣( )
(3)天下缟素( )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19.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唐雎出色的完成了使命?结合选文概括回答。(4分)
20.唐雎列举历史上三位著名的刺客的目的是什么?请再写出一个我国历史上“不辱使命的”著名人物的名字以及他的简单事例。(4分)
第Ⅱ卷(共65分)
五、(10分)
下面是某机构对目前高中教材内容与现实联系程度的调查表,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百分比/%
21.请概括图表所反映的主要情况(不出现具体数字)。
22.该图表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如果你是新教材编写者,可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六、作文(55分)
23。下面有两个题目,请任选一题作文。
(1)一个生活优裕的人说:“一早就起床工作,有什么意思呢?我有财富、金钱,尽可享用一生呢。”于是,他翻过身来,再睡一觉。而唯有那些无所凭借,无所依赖的孩子,一早起床,勤勤恳恳地学习。他们知道,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再也没有第二条路。生活也许是另外一个样子,有金钱、财富的人未必生活得充实,而执着于勤勉劳动、艰苦奋斗的人,才有可能走向最后的成功。
请以上面的材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2)一只小老鼠从碗橱的壁缝里挤了进去,大吃起来。蟑螂看见了,说:“贪吃对你没有好处。”小老鼠说:“少管闲事!”接着又大吃起来。结果,肚子胀得鼓鼓的,从缝里钻不出来,被主人发现,捉住打死了。
老鼠的悲剧给你有哪些启发?假若当初能听一句蟑螂的话,假若当初能少吃一口美味,它会死无葬身之地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自己又唯利是图,最终自食其果者举不胜数……请你以“正确对待别人意见”或 “贪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提示和要求】(1)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4)不要抄袭。(5)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6分)
1.B.【解析】A项“打量”读音应该为“打量(liang)”;C项“质朴”读音应该为“质(zh)朴”;D项“仍不辍劳作” 读音应该为“仍(rng)不辍劳作”。
2.B 【解析】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中性词。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多含贬义。驱除:常用作赶走牲畜或除掉烦恼。祛除:常与疾病或邪魔等搭配。溶解:指某种具体事物的化解。融解:除指某种具体事物的化解外,更多指某抽象事物的化解、融合、调和。
3.B【解析】 “生活水平”与“增强”搭配不当。
二、(45分)
4. 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5.“满楼红袖招”给人的感觉是快乐与张扬,是一种生活上的满足与慰藉。“独倚望江楼”的对独在异乡的亲人的眷念与痴痴地等待。
6.作者认为古人对楼高的描写是发诸真情的合理想象,是艺术的真实,是艺术情趣漫漶到生活情趣中去的结果。而今人对楼高的表述和生活的真实相符,从人的水平视野望去是名副其实的耸入云天。(意思正确即可)
7.⑴形象的符号
⑵这句话对全段中心是一个补充,说明“艺术夸张”是有生活基础的。(意思正确即可)
8.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以回答登高望远的内心的振奋心情,也可以从建筑的艰辛来回答,只要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
(二)
9.引出说明对象。
10.一种带负电的反质子、带正电的反电子和磁性相反的反中子组成的物质镜像。
11.逻辑 特征、功用
12.题目嫌小,因为文章的内容除了介绍反物质的特征外,还介绍了移山填海外的其他功用(不同意此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13.克隆、纳米、基因等。
三、(11分)
14.(1)家书抵万金 (2)海内存知己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云横秦岭家何在 (5)蜡炬成灰泪始干 (6)安得广厦千万间
15.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16.(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以上每小题,错、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四、(15分)
17.(1)施加(2)光(3)穿丧服
18.(1)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土地而守护着它,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五百里就能交换吗?
(2)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向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来。
展开余下试题
19.安陵君没有答应秦王的要求,秦王不高兴,派唐雎去化解这件事。因为他凭借正义和勇气,使唐雎放弃了对安陵国的侵略,使安陵国避开了这场劫难。
20.表达出效仿他们的做法,借以打掉秦王的气焰。 墨子,阻止公输般和楚王攻打宋国。
五、(10分)
21.大多数师生认为教材内容与现实的联系不够。
22.应加强教材内容与现实的联系(或:教材内容应该在与现实的联系方面进行改革)。
六、作文(55分)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 文章切题 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充实
(55-48分)
二等 文章切题 中心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47-39分)
三等 基本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38-30分)
四等 勉强切题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具体
(29-21分)
五等 文不切题 中心尚明确 内容不具体
(20-0分)
卷面书写得分(8分)
卷面书写要求及得分标准
8~7分 字体端正、匀称 写字、标点、格式正确 卷面整洁
6~5分 字迹清楚 写字、标点、格式正确 卷面整洁
4~3分 字迹清楚 有多处错别字和标点错误 卷面较整洁
2~0分 字迹潦草 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 卷面脏乱 (222.241.90.205)" "
上一篇:
高中语文成语专项训练及答案
下一篇: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7年中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