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59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59]
余杭中学高三第一次校本检测试题
"余杭中学高三第一次校本检测
语文试卷
命题人:徐春祥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4页,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狙击    诅咒    神情沮丧    耐人咀嚼
B.烟霭    和蔼    自雪皑皑    前往拜谒
C.茉莉    泡沫    转弯抹角    秣马厉兵
D.梯度    孝悌    感激涕零    逐层递进
2.下列各句话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经过边锋工作人员1个多月的努力,在察封了大批炒分、倒分者游戏帐号后,边锋的游戏环境已经明显得到改善。
B.我在那一刻鹊跃起来,能学到这么风光的功夫怎么能不开心!周围是一片羡慕的目光,这等绝学敝帚自珍还来不及,我竟然满不在乎地外传,在他们心中我的神秘又加了一层。
C.在这场腥风血雨的劫难中,自然赋予人类的生与死被邪恶的入侵者玩弄于股掌之中,此时南京市民的生命比蝼蚁轻贱,比草芥不如!
D.在阴暗的背景和漫天飞舞的雪花的衬托下,儿子稚嫩红润的小脸与父亲饱经苍桑的脸形成对比,父子俩面对生活的艰辛相依维命,特别是父亲使劲发出叫卖声时,脸部表情感人力度之大,使人看后心灵为之振颤。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本来是个开心的日子,原来心情在_____,好羡慕那些过着安逸生活的人。
(2)国家计委还将对新药价格的_____作出明确规定,同一种药品,后进入市场的价格必须低于先进入市场的。
(3)据了解,_____原有的GDP核算制度被认为“结构不甚合理”,担心地方官员不惜一切代价追逐经济增长,_____国内“建立新的GDP核算制度”的呼声一直未曾中止。
A.彷徨  审订  之所以  是因为
B.彷徨  审定  由于    故而
C.徘徊  审订  之所以  是因为
D.徘徊  审定  由于    故而
4.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B.最近,一个自称“龙飞虎”的神秘人物搅得国内棋坛颇不宁静,此人枪疾马快,着法诡异,左支右绌,屡挫劲敌。
C.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D.为革命苦练基本功,必须朝朝如是,日日皆然,以苦为乐,持之以恒,“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
C.在公元九世纪到十一世纪的海洋上,可以在汹涌的波涛中自由驰骋的恐怕只有维京人了。
D.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6.下列修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那婉转的歌声,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打动了我的心;如同清澈的泉水一般,滋润我的心田。


浏览完整试题B.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C.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D.梅伦湖明显比波罗的海平静许多,它更像是一面高质量的镜子,让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始终有一个端庄清丽的倒影。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10题。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最早要追溯到罗马俱乐部。罗马俱乐部不是一个娱乐组织,而是一个学术团体,发起人是意大利经济学家佩切依。1968年4月,他邀请来自10个国家的30位科学家、教育家、人类学家、实业家聚会罗马,讨论人类困境,包括:富足中的贫困,环境的退化,对制度丧失信心,就业无保障,青年的异化,遗弃传统价值,通货膨胀以及金融和经济混乱。他们把这些称为“世界性的问题”。当时中国正处在“文革”狂潮中,没人考虑这些事情。
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已经从60亿向70亿迈进。人们在生活中处处感到人口的拥挤。从交通堵塞、生存空间狭窄、就业机会不足,到江河湖海和大气的污染、耕地的匮乏、森林的滥伐、草原的退化、物种的灭绝,无一不与人口太多有着直接、间接的关系。中国人觉悟到应当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如今,中国的计划生育在城市已大见成效,但在一些农村地区,生育的冲动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的人口基数已经大大超过了适宜的数量。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口,也已经大大超过了适宜的数量。人口不要说实现负增长,就是达到零增长,也要花费一个世纪的时间,还要为此付出巨大的情感代价和人伦代价。
人口已经过多,又不能马上降下来,怎么拯救地球和人类自身?调整发展方式就成了当务之急。继《增长的极限》之后,经济学家舒马赫在1973年发表《小的是美好的》,提出了持久性经济学的新思路;社会活动家里夫金等发表了《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更强调了人类面临着耗尽地球上的非再生资源的危险。人类能不能节制自身的物质欲望,谨慎地使用能够改变自然的现代技术呢?普罗米修斯把火交给人类,给人类以无穷的力量;但他也曾警告人类,如果不懂得谨慎使用,火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在危急关头有了警觉。从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组建,到《东京宣言》的诞生,就是国际社会觉悟的标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从少数思想家的焦虑,变成各个文明国家的共识。中国政府也采纳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政策。但要想达到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和谐,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7.下列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持续发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佩切依提出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各种世界性问题的概念。
B.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调整自己的理念、政策和行为以实现与资源和环境和谐的发展方式。
C.可持续发展是以节制生育为基本手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D.可持续发展是指谨慎地使用能改变自然的现代技术求得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发展方式。
8.下列对“还要为此付出巨大的情感代价和人伦代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口基数已经大大超过了适宜的数量的时候,要使人口增长速度停止甚至实现负增长,必将伤及以人的情感为基础的社会伦理秩序。
B.节制生育必然使得独生子女增加、家庭规模缩小,几代之后,社会的亲属关系链将发生变化,人们对亲情和伦理的理解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C.一个世纪以后,当人口终于实现了负增长之后,社会大众的人情将变得非常淡漠,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也将不复存在。
D.孩子是维系家庭和情感的纽带之一,减少人口的出生数量必然会使人们的家庭意识受到影响。
9.下列对阻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质上是人口问题,而世界人口已经太多,等人口减少到合适的数量的时候,地球上的资源也已经被耗尽了。
B.地球上的人口已经太多,又不能马上降下来,思想家们进行了种种探索,但并没有能够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直接途径。
C.虽然现在处在危急关头,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不仅仅是少数思想家的焦虑,而成了各个文明国家的共识。
D.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的欲望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而人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的。
10.下列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的展望,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类能够实现人口的负增长,那么一个世纪以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将要比现在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B.如果人类能节制自身的物质欲望,谨慎地使用改变自然的现代技术,还自然以休养生息的空间,就能大大增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C.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已经采纳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政策,但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D.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只要中国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世界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危   危樯独夜舟            危乎高哉
B.举   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吾力足以举千钧
C.就   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知所畏焉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D.援   思援弓缴而射之          猿猱欲度愁攀援
1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是非常爱我的。
B.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译:大王如果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也就差不多(治理好)了。
C.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译: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D.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译:齐国有个人和一妻一妾共同生活,丈夫每次外出,都(说)是吃饱喝足才回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展开余下试题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王鼓乐于此        鼓:演奏。
B.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   告:告状。
C.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极:极坏的境地。
D.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他:别的(原因)。
1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吾王之好乐甚       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而”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
                            
第Ⅱ卷(共108分)
四、(20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6~17题。(4分)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6.对杜甫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皆春水”既点明了客人来访的时间,又交代了当时杜甫草堂的周围绿水环绕、春光秀美、清幽淡雅的环境。
B.颔联的“不曾”与“今始”相呼应,表现了诗人独居江村,今日友人来访的喜悦心情。
C.颈联的意思是说:我因远离集市,家里贫穷,只能用最简单的菜肴和浑酒来待客。
D.尾联用探问的语气,问客人如果喜欢的话,就把邻居老叟唤来,一同饮上几杯,意为表达邻里和睦。
17.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静景写起,描写了一幅恬淡闲适的生活画面,然后叙写待客,以动景收笔,动静交融,结构自然。
B.这首诗描写了客人来访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和友人真挚纯朴的感情。
C.本诗表现了诗人在客人来访时的喜悦心情,暗含了对生活贫寒的自嘲与辛酸。
D.本诗用语朴实,词真情浓,虽没有一个“至”字,但客至之后殷勤待客的欢乐情景无不跃然纸上。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8~19题。(4分)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对这首诗各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是对美酒佳肴的铺陈,三、四句写停杯拔剑的苦闷,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茫然。
B.五、六句写诗人出游黄河太行,却遭遇冰天雪地之险,借山川阻障隐喻政治道路的坎坷。
C.七、八句写诗人以吕尚、伊尹自比,表达出诗人的政治抱负;要像两位先贤那样,辅佐圣明之君,做一番济世匡时的事业。
D.末尾两句写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总有一天会云帆高挂,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19.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几句节奏急促,音调高亢,反复咏叹,反映了在封建时代的志士仁人命运多舛、壮志难酬的共同心声。
B.政治上挫折与打击,并没有使诗人消沉于金樽清酒之中,因而这首诗慨叹个人际遇的诗篇充满着乐观豪迈的激情。
C.全诗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严酷的现实,一条是崇高的理想,两条线索交替、冲突,呈现出一种此起彼伏、飞腾跳跃的形势。
D.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思想感情相同。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_________________。
(4)权,        ; 度,        。
21.填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分)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常有作家或作品并称,如元稹和       并称“元白”,《     》和《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
过滩谣    廖静仁
我怎么也忘不了少年时那段拉纤的生活经历。
那时,我还只有十三四岁,刚刚小学毕业。因为家父蒙难,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被切断了,无可奈何,我只好离开学校,跟随一位堂伯走上了艰难的纤道。 
一帮纤夫中,最艰辛的要数拉头纤的人了。拉头纤的人肩上还要负着浓重的一卷纤缆,那是拉远距离所必需的,因纤缆拖累而摔倒,那是常有的事情。每见到这种情景,我真有些受不住了,然而我那拉头纤的伯父却一笑置之,说:“这算么子,你还根本就没尝到拉纤的苦味呢!” 
真正尝到拉纤的苦味,是在那个严寒的冬天。 
那是年关将近了。俗话说:有力好攒年关钱,一天硬要抵两天。一帮纤夫,在年关时包一两艘长途船,装货老板比起平常日子来是要慷慨得多。 
我们那回包的是一艘从洞庭湖区启碇的装粮船。那路程是相当远的:得转沅江,溯益阳、桃江等好几个县城才能到达目的地安化。沿途有八八六十四滩呐!而偏偏又碰上大雪纷飞的天气。沿江的行人道上,人迹已被白雪覆盖,就连平素弄潮戏水的啄鱼鸟也早已藏匿进崖巢里去了,那纤夫们用脚掌抠挖出来的纤道,就更难寻见了。而我们,就凭着过去对它的熟悉,一步一探地摸索着行走。 
起初,尽管我们怎样把脚踝严严实实地用棕片紧裹起来,再套上益阳板子草鞋,但那雪水还是渗进了皮肉,像是有千根万根针尖在猛扎。到后来,便渐渐地麻木了,双脚完全失去了知觉,只有耳朵听见脚掌“咔嚓咔嚓”地抠进雪地里去的声音。直到拼命拉滩了,才全身发起热来,于是那冻僵过的双脚便感到了痛楚,那是一种奇痒无比的痛楚啊! 
到得崩洪滩时,我被这条闻名整个资江的险滩吓得目瞪口呆,然而就此时,从我伯父的口中突然迸出了一声《过滩谣》的号子声来:“呃——纤夫过滩哪——嗬嘿!”
陡地,我发现纤夫们全都一震,抬起沉重地勾着的头颅,用异样的目光投向江心。我曾听伯父说过,纤夫号子是非常单调的:“呃哩喂哟——嗬!呃哩喂哟——嗬!”就这么反复咏叹。而象今天这种《过滩谣》却是轻易不喊的,只有在纤帮中有同伙遇了难时,才会喊起这种号子来。究竟出了什么事?我定睛看那灰朦朦的江心,果然有一具尸体被寒流冲了下来,那一定是拉纤人没有辨清路线或者是过崖嘴没有攀住藤蔓而失足掉在江中的——他的肩膀上,还紧紧地系着纤绳呢。
一声惊呼,我倒在了纤道上……
过滩哪——嗬嘿!
不惜命哪——嗬嘿!
前面有人坠下滩哪——嗬嘿!
后面纤道脚板响哪——嗬嘿!
《过滩谣》越来越响,越来越响。朦胧中,我倏忽意识到那惊心动魄的呐喊是在呼唤着我。顿时,只觉得周身的骨骼、肌肉在膨胀,血管里的热血在流淌……我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伯父他们已经把我甩下一段路了。我不能看着船被拉上滩,不能等着伯父来把我抬上船。我的眼睛里迸着火焰,腾地爬了起来,不顾一切地拖着一双结冰的脚向前面滩涂赶去。


展开余下试题船仿佛被冰冻凝住在滩涂上了。
所有的纤夫都死死地把铁耙般的脚掌抠进积雪,抠进地面。尽管北风呼呼地嚎叫,他们的躯体却在咝咝地冒着热气;他们那弓成桥拱状的脊背,在嘎吧嘎吧地作响;而那一双双粗手,都颤颤抖抖地向前伸着,企图抓到一点点能够牵引自己的东西——哪怕是一条细藤、一棵小草,那也是救星呀!
《过滩谣》还在江峡中回荡,却听不到哪怕是一丝一缕的呻吟和唉叹。我又迈进了这支负着人生苦痛,却又能征服激流险滩的队伍!
22.第三段写我看见拉头纤摔倒的情景“受不住”,伯父却“一笑置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23.你从文中的《过滩谣》号子里“听”出了什么(请用几个词语加以概括)?你怎样理解全文的结尾?(6分)
24.文中有一个难忘的形象,那就是伯父。这一形象有很突出的象征意义,请分条简述。(6分)
25.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有误的两项是(4分)
A.我迫于生计,小学刚毕业就走上了纤道,在人生的痛苦中成长为像伯父一样勇于拉头纤的人。
B.“沿途有八八六十四滩”,借助了口语化的俗语,用夸张的笔法写出了险滩之多。比直接用准确数字表述,效果提升显著。
C.纤夫们唱响《过滩谣》前后,我的情绪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突出了本文不经受磨难就不知道生活艰辛的主题。
D.纯朴单调的《过滩谣》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震撼力量,是因为它紧紧地跟纤夫们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了。
E.这篇散文可以让我们读出纤夫生活的艰辛,更能激发我们对纤夫的由衷敬佩。
六、(10分)
26.调整下列语句的顺序,组合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3分)
①有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常常苦于自己千言万语,句句在理,说得口干舌燥,而听者无动于衷。
②因此,
③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情感不相通,二是达理不得法。
④通情达理,人皆知之,然知之易,行之则难。
⑤何以如此?
⑥怎样才能真正做到通情达理,颇有研究之必要。
 
27.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吹“虫”成龙
 
28.下面是已毕业的张路同学写给原来班主任李老师的一张便条,请找出其中的五处错误,并加以修改。(5分)
李老师,今天我身体有些不舒服,不能和同学一起光临您家慰问您,实在抱歉。等病好之后,我再去看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见谅!
此致
敬礼                                                                  
                                                                      张路
 
七、(60分)
29.一个偶然的意念,会成为改变一生的重要决定,也许只因为听到一句话,也许只因为读到一行字,也许只因为看到一幅画,也许只因为听到一首歌,也许只因为偶尔抬头望见窗外的一朵云,……一念之间走出了阴霾,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请根据上面这段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能抄袭。 (218.75.105.2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余杭中学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5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