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28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8]
邢台一中2006—2007学年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邢台一中2006—2007学年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5 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沏茶 (qì)       攒射 (cuán)      栏楯 (shǔn)    长歌当哭(dàng)
B.关卡 (qiǎ)      重创 (chuàng)    伛偻(yǔlǚ)     熠熠发光(yì)       
C.蹊跷 (qīqiāo)   行市 (háng)      官邸(dǐ)       怏怏不乐(yàng)
D.尸骸  (hǎi)       坍弛 (tān)       偌大(ruò)      吹毛求疵(c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临摹       装潢       兴高采烈        殒身不恤
B.国粹     编篡     自出机杼      殚精竭虑
C.发祥     喋血     怨天由人      秀外蕙中
D.歆羡     湮没     委曲求全       阴谋鬼计
3.下列横线上所填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日,郭春辉勇斗歹徒的感人事迹在郭守敬故里邢襄大地广为______。
  ②假如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虽然这被当时的官僚所_________,但到底可以发家致富,不致落到被侮辱、被损害的社会底层。
  ③当诗中跳跃的______被我们所理解时,我们因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所获得的怜悯是难以形容的。
  A.传诵   不耻   奥秘                B.传颂   不齿   奥妙
  C.传诵   不齿   奥妙                D.传颂   不耻   奥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开学伊始,老师应引导高一学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 长此以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B、青藏高原的恶劣环境是没有去过那里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因高寒少雨,几乎寸草不留。
C、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厉行节约,甚至应做到锱铢必较,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
D、年逾不惑的二月河,创作了《康熙大帝》,终于在文坛崭露头角。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生态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B.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20个国家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颇高评价。
C.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D.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争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浏览完整试题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株是全绛红的,        ,都是一抹浅浅的绛。       ,由五个叶片排成一个心形。那像是       ,构成尖端的那瓣较大,由另外四瓣托住。
    ①不论是叶子,是纤细的卷须,是主茎,是支茎
    ②不论是主茎,是支茎,是叶子,是纤细的卷须
    ③每个支茎上滋生着一个叶簇
    ④一个叶簇在每个支茎上滋生着
    ⑤五瓣叶片构成一个心
    ⑥每个心都有五瓣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美丽《诗经》
                                              鲍鹏山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怪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7.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证据。
C.《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分。
8.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展开余下试题A.《诗经》是一个谜,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属于一种推断与猜测,缺乏历史根据。
B.“采诗说”、“献诗说”、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国风是民歌”等,即便这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也因证据不足,受到质疑。
C.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之所以得过且过,不太热心,主要是这种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
C.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三、阅读下面—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15分)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①,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②,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③,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④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宁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李姬传》有删节)
     注:①雪苑侯生:侯方域,号雪苑。②城旦:一种服苦役刑罚。③中郎:指东汉蔡邕,曾官中郎。④开府:官名,用称督抚。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             称:称赞 
   B.而自歌以偿之                           偿:回敬
C.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                     论:议论
   D.今乃利其金而赴之                       利:贪图
12.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假所善王将军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C.欲侯生为解之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D.且以公于之世望,安事阮公       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
13.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自歌以偿之            称代侯生所作的诗
B.持之力                  称代阮大铖以阿附魏忠贤而论城旦之事
C.欲侯生为解之            称代服刑屏居的困境
D.今乃利其金而赴之        称代开府田仰的邀约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姬“皎爽不群、能辨贤否”的一组是    
  ①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
②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
③中郎学不补行。
④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
⑤妾亦不复歌矣。
⑥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姬是金陵的歌女,她侠义而聪慧,所结交的人都是当代豪杰,能辨别士大夫贤良与否。她能歌唱四传奇,尤其擅长歌唱《琵琶词》。
   B.侯生来到金陵,结识了李姬。当时社会舆论斥责曾依附魏忠贤的阮大铖,阮大铖于是借助与他交好的王将军拉拢侯生。
   C.当李姬知道阮大铖的意思后,她告诫侯生不能受阮大铖拉拢而对不起陈贞慧,吴应箕,她认为凭侯生的家世名望,不应为阮大铖办事,侯生听取了她的告诫。 
   D.侯生未考中进土,李姬为他唱《琵琶词》送别,借此劝勉他重品行。先前的督抚田仰用重金邀李姬相见,遭拒绝后羞愧发怒,造谣污蔑李姬;而李姬终究不去见他。
第Ⅱ卷(共105分)
四、(共18分)
16、翻译下面句子(5分)
(1)所见岂后于贱妾耶?(2分)
                                                                               
(2)田公宁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3分)
                                                                            
1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展开余下试题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这两首送别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都写到“水流”,简要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4分)
                                                                                    
                                                                              
(2)比较分析,请说出这两首诗最后一句在表达和抒情上各有何特点?(4分)
                                                                            
                                                                            
                                                                            
18、默写下面名句(任选一题,共5分)
(1)留恋处,兰舟催发,                     ,                。
叶上初阳干宿雨,               ,                 。(周邦彦《苏幕遮》)
                   ,暗香浮动月黄昏。
(2)真的猛士,                      ,                    。
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邢台一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