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050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0]
岩门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新课标人教版)
"岩门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新课标人教版)
杨 杨
亲爱的同学:八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已结束,你的语文素质一定有了很大的提高吧!你一定能出色地完成以下的这份试卷吧!老师首先向你表示祝贺!
温馨提示:1、答题前请将姓名等相关信息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请根据不同的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2 分,共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注音全对一组是( )
A、点缀(zhuì ) 踉跄(qiàng ) 蹊跷(qiāo ) 拭干(shì )
B、胜景(shèn ) 差使(chāi ) 焦灼(shuó ) 蟾蜍(cǘ )
C、硕大(suò ) 山岚(nán ) 喧嚣(xiāo ) 繁衍(yǎn )
D、澎湃(bài ) 诧异(chà ) 搔头(sāo ) 溃退(kuì )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冲耳不闻 锐不可挡 精疲力竭 五彩斑斓
B、结构坚固 就地取材 重峦叠障 富丽堂皇
C、历史优久 雅俗之别 触目伤怀 名副其实
D、铺砌石板 制度优越 巧妙绝伦 销声匿迹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长短:是与否,好与坏)
B、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的关系。(风波:比喻纠纷的意思)
C、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空前:前所未有)
D、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絮说:诉说)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的社会主义强国。
B、张老师的语文课上得很好,全班同学都喜欢,只有李杰不喜欢。
C、人类在长期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知识和经验。
D、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效益和学习方法。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背影》的思想意义在于在“父亲”被普遍声讨的年代里写了一个“好爸爸”。现在没有现实意义。
B、“齐之习辞者也”中的“辞”是“言辞”的意思;“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是“史册”的意思。“今方来”中的“方”是“方向”的意思。
C、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写的《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
浏览完整试题
D、“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采用的说明方法是“打比方”和“作比较”。
6、请根据原诗填写空。(2分)
(1)大漠孤烟直,
(2) ,万里送行舟。
7、《望岳》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的情怀的诗句是:“ ”(2 分)
8、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 分)
9、国破山河在,
。(2 分)
10、有一位新开书店的店主请你为他写一条格言挂在店内最醒目的地方。你提笔就写下:
“ ”。
二、阅读(请根据不同的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共30分)
(一)按不同的要求填空。(4分)
11、《台阶》中“父亲”要造一栋有高阶的新屋的原因是:因为“
”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未交待渔人的答语,渔人的答语是: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3-15题。(8分)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3、这首诗的作者: ,他是我国唐代著名的 。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 变化过程。(3分)
展开余下试题
14、(1)“城”指的是: ,(2)“浑”的意思是: 。(2分)
15、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有两种理解。一种是(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一种是(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说法?理由是什么?(3分)
答:
(三)阅读现代文(请认真阅读下列文段,按题目要求完成16-19题,8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燕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话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有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最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更新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6、文段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分)
答:
17、文段中的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现象?这种写法有何作用?(2分)
答:
18、文段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这“大自然的语言”是指什么?这对文章的表达效果有何作用?(2分)
答:
19、文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2分)
答:  
上一篇:
岩门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岩门中学八”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