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1182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2]
苏教版必修3第三专题综合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3第三专题综合测试题
(总分:120分   参考时限:120分钟)
江苏沛县湖西高中  221611
华德阳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攻讦(jié) 钳制(jián) 孱头(càn) 昙花一现(tán)
B.国粹(cuì) 烹饪(pēng) 仪节(yí) 冠冕堂皇(guùn)
C.脑髓(suǐ) 茅厕(cè) 糟粕(pò) 咄咄逼人(duō)
D.时髦(máo) 消遣(qiǎn) 云翳(yī) 残羹冷炙(z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回溯  开拓  诓骗  理尚往来
B.惠赠  鼎力  涉猎  根深蒂固
C.咀嚼  鳖进  自诩  勃然大怒
D.通碟  昏聩  气馁  劫富济贫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所要讨论的“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
B.麦当劳店堂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中国顾客把麦当劳作为闲聊、会友、亲朋团聚、举行个人或家庭庆典仪式,甚至某些学者读书写作的好地方。
C.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污染了,徘徊不敢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D.武侠小说连环图画满天飞的中国里面,那中国的塞万提斯……还是在摇篮里呢?还是没进娘胎?!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得先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________杰作的真正价值。
②在一度________以后,他突然大彻大悟了。
③笛卡儿的哲学“我思故我在”会流传下来,是因为它________。
A.发现    彷徨    简洁
B.发明    徜徉    简单
C.发现    徜徉    简洁
D.发明    彷徨    简单
5.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指导员工作细致,战士们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和思想活动,他都洞若观火。
B.我要赞美你——晶莹透明的小水滴,我要歌唱你——敲击岩石的小水滴,我更要颂扬你——锲而不舍的水滴精神。
C.他是个计算机专家。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不耻下问,虚心向他学习。
D.京剧演员李二奎是高庆山的徒弟,可是如今李二奎的唱、念、做、打各种功夫都大大超过了他的师父,真可谓名师出高徒。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负责人埃格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印度洋地区发生的海啸已经造成十多万人死亡。
B.2004年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第一年,东北三省经济开始提速,东北也有望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C.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天下无贼》这样一部以小偷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仅八天就赢利5000多万元的票房。
D.网络运作的自如、开放,使得网络小说在语言、风格和结构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因此,网络小说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兴趣与共鸣。


浏览完整试题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
    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求发展、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这一概念的雏形是由美国学者赫钦斯提出的。1968年他在《学习化社会》一书中提出的学习化社会理想,浸透着他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是对当时教育上国家主义、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等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批判性回应。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学会生存》的报告,采纳了赫钦斯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教育革新的“根本方向”。较之赫钦斯对学习化社会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理解更加紧密地与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1986年,著名教育学者胡森的《再论学习型社会》,将“终身学习”看成是继续教育的一个主题,以应对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失业以及“知识爆炸”等带来的挑战。这些论述进一步提升了学习型社会概念在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方面的影响力。这种从教育与变革社会的关系出发来看待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再次得到强调,认为终身教育是适应职业生活和个人发展的节奏和阶段的条件。该书还使用了胡森所创制的“教育社会”的概念,突出每个人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有要学的东西和要做的事情,强调现代教育传播手段、职业生活、丈化与娱乐活动的教育潜力,畅想“每一个人轮流当教员和学员”。
1998年,兰森教授在《处在学习型社会》一书中,将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需要了解其自身特点和变化规律的社会,一个需要了解其教育方式的社会,一个全员参与学习的社会,一个学会民主地改变学习条件的社会。他认为,学习型社会就是一个快速改变的社会,他把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来看待,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末对学习型社会的新认识。
7.下列对“教育社会”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社会能够满足每个人为适应生活而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的需求。
   B.每个人都可以当教员,但首先需要当学员。
   C.学习可以通过各种非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
   D.现代教育传播手段、文化娱乐活动等发挥出比以往更大的教育作用。
8.不同时期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1968年,《学习化社会》一书提出的“学习化社会”的理想,包含着对当时教育上的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批判。
    B.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把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和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C.1986年,胡森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等方面认识学习型社会,将继续教育的主题归结为终身学习。
    D.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采用胡森的“教育社会”的概念,强调学习型社会应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促进人的终身学习。
9.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赫钦斯以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提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对社会现实采取超然的态度。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鉴于当时的教育未能与社会相结合,从而提倡教育革新。
    C.胡森面对“知识爆炸”等对社会的挑战,提出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指导社会变革。
    D.兰森认为学习型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把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三、(17分)
阅读《拿来主义》的有关段落,完成10~14题。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      在路上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白菜萝卜一样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      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灯和烟枪,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      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
10.选出与“他占有,挑选”这句话的意思相近的一项()(3分)
A.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B.我们没有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C.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D.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
11.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处最准确的一组词语是()(3分)
A.摔  抛  送         B.抛  摔  送
C.抛  送  摔         D.送  抛  摔
12.对“其余的是”和“各自走散为是”两个“是”理解正确的是()(3分)
A.两个“是”不一样,前者起强调作用,后者是“正确”的意思。
B.两个“是”不一样,前者有分类的作用,后者表示跟“非”相对的意思。
C.两个“是”不一样,前者表示存在的意思,后者却表示一个判断。
D.两个“是”不一样,前者含有“凡是”的意思,后者表示“适合”的意思。
13.第一段文字中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3分)
A.对比论证    B.举例论证
C.比喻论证    D.引用论证
14.第二段文字,如果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提哪五个问题?(5分)
答:                                           


展开余下试题四、(8分 )
15.阅读下边这首唐诗 , 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咋夜秋风入汉关 ,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 莫遣沙场匹马还。
①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3 分 )
    答:                              
②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 ?(5分 ) 
答:                              
五、(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仰望苍天
在这片开阔地带,一切都是如此地平和与舒展,澄明和悠然。这时正好是仲秋,适时的气候给人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带来清爽的惬意。一些在都市里被遗忘的姿势,此时又在这山野中拣回来了。真的,我好久没有利用仰望这个姿势观赏苍天了。
在城市里,我大都用平视或俯视的姿势,外出时是为了躲避往来的车辆和擦肩而过的行人;而在书斋里,则是为了翻读古书。这些往往把我小时候喜欢仰望的姿势冲淡了。那时仰望天空,感到神秘和不可思议;退而仰望自家的果林,笔直的木瓜树上黄澄澄的木瓜,垂于枝头红艳艳的荔枝,仰望时心田流满了口水。只是后来,这个姿势随着我的长大和城市的拥挤,不用似乎也无大碍。
现在,我坐在一堆奇形怪状的木头疙瘩上,仰望天幕,有一大群的鸟正从远方飞来。它们相互应和着掠过,转眼间就消失了。我的心因此快活起来,它们在这个夕阳时分为我所仰望纯属一种偶然,却又因这一偶然使我随缘任意地想。我首先想到晋人,想到以鸟入诗的陶渊明,他喜爱以仰望的姿势来充实清贫且闲逸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悠然”二字,就是仰望的灵魂,真是闲雅得很。陶氏笔下多鸟的意象,鸥、鹤、燕、雁不胜枚举,这都不是大气象之鸟,却舒展了诗人紧蹙的眉头:人理应像仰望中的飞鸟才是。晋人似乎对仰望有独特的嗜好,如王羲之《兰亭序》中有“仰观宇宙之大”的佳句,而当时的一些诗中,也多有“肆眺崇阿,寓目高林”的描绘。仰望与俯察可以说是常用的姿势,总是仰望更为提神,也更有超然玄远的意趣。
人靠仰望,靠自已的眼神,与浩渺无限的宇宙连为一体。
傍晚时分,天边推出了火烧云。如果你注意了,每一天的火烧云都是一幅绝版的佳作,他们御风而行,时缓时疾,不断地变换着身影。我欣赏的是火烧云那种天然柔和的行迹,在聚散中悄然无痕,在避就时极具宽松,人说“渊默如海”,云海就是如此。我眼前现出唐人怀素,这位酒肉和尚总是来到旷野上,昂首看云,“观夏云随风变化,顿有所悟,遂至绝妙。”比他更早的晋人卫铄,这位奇女子就认为笔画中的“横画”要写得“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这些赤诚的自然之子,通过仰望,使人性通于天性,笔趣融于天趣,终于笔底风云卷舒无碍。这不禁使我深深感佩古人的善解天意,想想吧,这么一种行走的风景总是不间断地从我的头顶掠过,可是我们忽略了上天终日无言的启示,这种不动声色不事张扬的显现,才是真正的大师手笔呀!
夜幕拉开的时候没有月亮就可以仰望到满天的星斗。墨色的穹庐密集的群星,会使人想起热闹和拥挤,这并不大合我的心思。幸好我在这里的几天中,正好是新月升空的时候,淡淡的,如同宣纸上淡墨一撇。在辽阔无垠的天幕上,一弯寒月未免过于孤单了,很自然使人想到清寒和简淡。我庆幸自己来得是时候。唐人也多有望月移情之癖,不少唐诗就沭浴在粼粼的月光里。只是唐人多以写三五月圆为乐事,面对苍茫天庭唏嘘不已。把玩这些月光晚会留下的佳作多了,会觉得感怀世事套路相近,无非是天上圆而地上不圆罢了。在我眼中,还是寒月寻味久远,那种缺失性的体验,会使人深刻一些,形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独特的审美指向,洞见人生来路的坎坷悲欢,慢慢摒弃一些虚妄和轻浮。再说了,仰观寒月必定对我笔下的韵致有些助益,我总是想,大凡把文章写得热闹了富贵了,不免世俗气升浮。文辞美仑美奂,乘起婉媚流波,圆满得皆大欢喜,心头终归还是贮存不住。寒月一般的笔墨大多有一缕淡淡的忧郁之美,低调潜行,藏露从容,避纤禾农 而就清淡。仰观朦胧如梦的寒月,你再看看周遭舒卷飘忽的寒云,幽深寂寞的寒山,森然静立的寒林,再烦燥不宁的心旌也会如同浴过一片清莹。真的,这样的月夜足以洗心。
仰望苍天,仰望那掠过的、飘过的、漫过的种种景致,靠我们有限的眼力和无限的眼神,远距离地与这一浩渺之美交通。人在仰望中测出了自己能量的疆界,内心必然充满起伏的潮汐:造物主赐予我们生命的同时,还教会我们利用各种各样的姿势。每一种姿势的设计都是有所苦心,有所用途,绝非多余。不仅有显见的实用性,还有深邃的精神性。只是有些姿势在我们人生旅程中不知不觉地遗忘了丢失了。这也必然失落相应的那一部分体验。我们理应为此而深深地惋惜。
16.为什么在作者眼中,还是寒月寻味久远?(4分)
答:                                                            
17.文章的第二段如果删去,似乎也并不影响行文的连贯,结合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说说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18.结合全文说说作者通过仰望苍天这一姿势体会到哪些“深邃的精神性”。(6分)
答: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陶渊明笔下的鸟多不是大气象的鸟,是因为这些鸟的意象象征了隐逸生活的悠然。
B.相对于俯察而言,晋人更喜欢仰望的姿势,因为后者更有超然玄远的意味。
C.相对于“我”对云的感悟而言,晋人卫铄和唐人怀素对于云的感悟主要侧重于“形”的变幻莫测所带来的对于“笔趣”的触发。
D.满天的星斗显得过于热闹和拥挤,不能给人想象的空间,无法拓宽仰望的视野。因此作者说仰望星斗“不大合我的心思”。


展开余下试题E.在作者看来,唐人写月的作品总是以写三五月圆为乐事,缺乏对生活的深刻的体验,因而看得多了令人乏味。
六、(17分)
  20.阅读下面一句不好的译文,然后把这句译文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5分)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答:                                               
21.有一位歌手要演唱《我的中国心》,请你从下例两个场景中分别为主持人设计一段串台词,把歌手请上舞台。每段不少于40个字。(7分)
(1)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
(2)中国奥运代表团出征雅典奥运会欢送会
答:第一段:                            
第二段:                            
22.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的句式,用举例的方法扩展语句。(5分)
进入高一后,我瞄上了“大部头的中外名著,它们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使我得到了无穷的美的享受:我时而在曲径通幽的大观园中流连,                              ;时而在高大巍峨的巴黎圣母院前驻足,                              ……
七、(4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邯郸学步是错的,固步自封也是错的;崇洋媚外是错的,闭关自守也是错的;东施效颦是错的,孤芳自赏也是错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不同种族、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全球化的趋势正加速进行。怎样对待外来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得问题。请以“拿来与拒绝”为话题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A.钳—qián B.冠—guān D.翳—yì)2.B.(A.礼尚往来C.蹩进D.通牒)3.B.(A.“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中的逗号改为顿号;C.“徘徊不敢进门,是孱头”把孱头后的逗号改为分号;D.“还是在摇篮里呢?”的问号改为逗号。)4.A(“发现”指找到,发觉;“发明”指研究创造出新产品或新方法。“彷徨”指犹豫不决,“徜徉”指优闲自得地散步;“简单”是中性词,与“复杂”相对,“简洁”是褒义词,指简明扼要,干净利索。)5.B(A项“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透彻。此处宜用“了如指掌”。C项“不耻下问”只能用于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D项“名师出高徒”同时肯定师傅和徒弟二人,此处宜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6.A.(B.成分残缺,在“继长三角、珠三角”前加上“成为”。C.杂糅,删去“的票房”。D.修饰语“越来越多地”与中心词“引起”不搭配。7.B.8.C.9.D.10.A.11.B. 12.A. 13.C. 14.①应该如何对待文化遗产?②应该如何区别对待文化遗产?③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什么?④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⑤批判继承文化遗产对于建设提高民族文化有何重要意义?15. ①渲染了一种阴沉肃穆的气氛 ; 明写景物 , 暗写外敌人侵 , 战云密布。 (2 分。 两个要点中 , 一个要点 1 分 ) ②对战争的警觉和敏感 ;刚毅果断的气魄 ; 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4 分。三个要点中学生答出其中一点得 2 分 ,答两点即可得 4 分 ) 16.寒月带来的缺失性的体验能令人对生活有深刻独特的感受,摒弃虚妄和轻浮;寒月可以使下笔时的韵致忧郁低调,从容清淡。每点2分。17.一方面,通过长大后不再仰望与儿时时时充满好奇与渴望的仰望形成对比,呼应上文;一方面,儿时的仰望更多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表现,为下文对仰望苍天的精神性意义做铺垫,与文末的“只是有些姿势在我们人生旅程中不知不觉地遗忘了丢失了”,形成呼应。每点2分。18.(1)仰望苍天让我们与浩渺无限的宇宙连为一体。(2)仰望苍天让我们懂得在人生聚散避就时的宽松自如,不事张扬。(3)仰望苍天让我们洗去我们内心的浮躁,洞见生活的真谤。每点2分。19.(A.C) 各2分。B 是“我”更喜欢仰望。D是因为星斗满天让人联想到热闹与拥挤。E令人乏味表达不妥。20.题干明确指出这一句话是“不好”的,因为它表意不明,层次不清。“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就是本题变换句式的目的。怎么变换?首先应看到句中包含“地方法院”、“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关于“苏教版必修”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