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5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4]
江西省抚州市2007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江西省抚州市2007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语    文
命题人:袁建中  刘勇                                             时间:2007.4.1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 绥靖    随便    骨髓    隋朝    半身不遂
B. 体己    剔出    梯度    踢球    发奸擿伏
C. 忸怩    旖旎    云霓    睥睨    泥古不化
D. 空洞    箜篌    崆峒    控制    戎马倥偬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装祯     哈蜜瓜     悬梁刺股     落霞与孤鹜齐飞
B.山岗     白内瘴     留芳百世     暮霭沉沉楚天阔
C.气慨     水笼头     川流不息     近水楼台先得月
D.蜇伏     老两口     死皮赖脸     钟鼓馔玉不足贵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广陵散》到嵇康手上就结束了,就像阮籍和孙登在山谷里的玄妙长啸,都是遥远的         ,我们怎么也追不回来了。
②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         之道。
③尽管上半年国际干散货市场运价一直走低,但“中海发展”却风景这边独好,上半年经营业绩         没有下滑,         实现了强势增长。
A.绝唱    处事    非但/反而 B.绝唱   处世    不但/而且
C.绝响    处事    不但/而且 D.绝响   处世    非但/反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走进千灯古镇,如同走进一段幽深而华美的历史走廊,借着那千盏风姿绰约的灯影,一段段曲折的老故事枕着流水明明灭灭,显得愈发美妙而神秘。
B.以吃为核心的团聚,是中国传递感情的一种古老而现实的形式,更何况觥筹交错中,平时难以表白的话可以自然表白。用设宴的方式来表达感情,已经成为中国一种心领神会的规矩。
C.从中央到地方,从文件到行动,惠民政策如春风化雨,最终将体现在群众生活中,铭记在百姓心中。
D.温总理每到一处,都细心听取群众的意见与呼声,与人民群众促膝谈心,开诚布公、嘘寒问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与责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浏览完整试题A.近日央视名主播芮成钢向知名咖啡店星巴克新总裁发出抗议书,要求星巴克从故宫里搬出去。他认为目前西方对中国有很多误读,大部分是因为中国人的沉默所造成的。
B.近年来,政府在户籍管理、土地流转、农民工报酬等方面开始了有利于改善农民工境遇的改革,但从社会基本观观察,国家现行体制还没有为农民工平等的产业工人地位作好全面准备。
C.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3月8日在回答记者关于“慰安妇”问题时表示,希望日方拿出勇气,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来自国际社会的正义呼声,妥善正确地处理好这一问题。
D.春天,在这片土地上,我用细瘦的胳膊,紧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头,磕绊着我的犁头和我成倍的体力。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8题。(9分,每小题3分)
陆游与江西诗派之关系
学术界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陆游早年学诗于曾几,受江西诗风的影响,后来从军南郑,亲历战争生活,因而从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影响中解脱出来,步入现实主义创作轨道。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诗人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创作实践经验的日趋丰富,诗歌风格发生某些变化是稂正常的。但是,诗风发生变化并不等于完全抛弃了原来的诗学主张。
    江西诗派众多诗人是严守某种统一的诗法规范还是具有各自的创作方法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江西诗派是一个凝固的诗人群体还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群体?我认为,江西诗派自宗主黄庭坚起便倡导求新求变,如果说黄庭坚在元祜(包括之前)的诗歌作品具有瘦硬、奇崛、拗峭等特征的话,在其贬官黔等地及以后的作品,则更注重诗歌的平淡之美。黄庭坚在给他外甥、学生的书信中,不止一次强调应多读古人书,在广泛吸取前人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家。这种思想可以说贯穿了江西诗派的整个发展嬗变史。黄庭坚既讲法度,又推崇创新,二者并不矛盾,讲究法度并不等于死守法度,而应灵活运用。江西诗派作者吕本中深谙此理,于是提出“活法”说,进一步阐明了如何运用法度,亦即继承前人艺术规则的问题。“活法”说在南宋初年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巨大,成为诗坛上公认的艺术准则。
    正是由于黄庭坚并不谨守褊狭的门户之见,所以其门人弟子都以求新求变为能事。如徐俯曾答客书云:“涪翁之妙天下,君其问诸水滨;斯道之大域中,我独知之濠上。”(《清波杂志》卷5)对他人赞美他与黄庭坚的渊源颇为不乐,显然意欲自成一家。与徐俯交游甚密的韩驹也曾受知于山谷,晚年或置之江西诗社,却说:“我自学古人。”(周必大《文忠集》卷1 9)正是由于这种追求新变、力求自成一家的倾向使得江西诗派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吕本中提出“活法”说后,“活法”之说,一时盛行于南北宋之交的诗坛上,成为促进江西诗派发展变化的重要诗学思想。除诗歌发展本身的因素外,吕本中、曾几等江西后学都经历过“靖康之变”,社会环境和诗人心态与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中期大不相同,创作方法与作品风格发生变化实属必然。
    此足以证明,将江西诗派视作一个远离生活,仅仅以雕镌文字、追求形式瘦硬拗峭的诗歌流派显然并不符合实际。既然江西诗派本身也处于一个不断嬗变的进程中,曾几又是陆游的授业恩师,则陆游与变化中的江西诗派有某种契合之处便决非无端臆测。
事实上,陆游终生持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曾几对他的影响绝对不可忽视。陆游晚年为曾几奏议稿作跋,追忆说:“绍兴末,贼亮入塞,时茶山先生居会稽禹迹精舍,某自敕局罢归,略无三日不时见。见必闻忧国之言。先生时年过七十,聚族百口,未尝以为忧,忧国而已。”(《渭南文集》卷3 O)在这篇短小的跋语中,陆游对曾几奏议稿的其他内容只字不提,唯独念念不忘恩师的这份爱国忧民之情,足证曾几此种情怀对陆游的影响之大。
陆游在诗歌探索方面与江西诗派的契合,还可以从他对晚唐诗的态度窥见一二。《剑南诗稿》卷4 5《追感往事》云:“文章光焰伏不起,甚者自谓宗晚唐。欧曾不生二苏死,我欲痛哭天茫茫!”对当时崇尚晚唐诗歌的风气十分不满。而自黄庭坚以来,江西诗派对晚唐诗歌均评价甚低。凡此种种,都说明作为江西弟子的陆游与江西诗派的诗学祈向有着相当多的一致之处。   
(摘自2006年第7期《文史月刊》)
6、从原文看,下列对“江西诗派”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宗主,徐俯、韩驹、曾几、吕本中等都是他的嫡传弟子,尽管徐俯、韩驹都曾“欲自成一家”。  
B.江西诗派在整个发展嬗变史上,始终贯穿着多读古人书,在广泛吸取前人文学遗产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家的思想。
C.江西诗派并不是一个远离生活,仅仅以雕镌文字、追求形式瘦硬拗峭的诗歌流派,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诗歌流派,拥有众多的诗人,并且具有各自的创作方法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D.吕本中提出的“活法”说, 阐明了如何运用法度,亦即继承前人艺术规则的问题,成为促进江西诗派发展变化的重要诗学思想。
7、下列说法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陆游后来从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影响中解脱出来,步人了现实主义创作轨道,是因为他从军南郑,亲历战争生活。
B.徐俯对他人赞美他与黄庭坚的渊源非常不乐,主要原因是他具有追求新变、力求自成一家的倾向。    
C.江西诗派的宗主黄庭坚后期的创作风格完全不同于其前期的创作风格。
D.陆游和自黄庭坚以来的江西诗派都对晚唐诗歌评价甚低,说明陆游在诗歌探索方面与江西诗派有一定渊源。
8、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游能取得卓越的文学成就,这和曾几等江西诗派的诗人对他的哺育有一定的关系。
B.生活阅历的增加和创作经验的丰富可以使作家原有的创作风格发生一些改变。
C.吕本中、曾几等人的创作方法与作品风格和黄庭坚的相比较,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他们经历过 “靖康之变”,社会环境和诗人心态与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中期大不相同。
D.江西诗派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风貌,原因是黄庭坚不抱门户之见,以及其门人弟子追求新变,力求自成一家。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展开余下试题《广宋遗民录》序
顾炎武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之人学焉而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而况当沧海横流,风雨如晦之日乎?于此之时,其随世以就功名者固不足道,而亦岂无一二少知自好之士?然且改行于中道,而失身于暮年,于是士之求其友也益难。而或一方不可得,则求之数千里之外;今人不可得,则慨想于千载以上之人。苟有一言一行之有合于吾者,从而追慕之,思为之传其姓氏而笔之书。呜呼!其心良亦苦矣!
吴江朱君明德,与仆同郡人,相去不过百余里,而未尝一面。今朱君之年六十有二矣,而仆又过之五龄,一在寒江荒草之滨,一在绝障重关之外,皆患乎无朋。朱君乃采辑旧闻,得程克勤所为《宋遗民录》而广之至四百余人。以书来问序于余,殆所谓一方不得其人,而求之数千里之外者也。其于宋之遗民,有一言一行或其姓氏之留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尽举而笔之书,所谓今人不可得,而慨想于千载以上之人者也。
余既鲜闻,且耄矣,不能为之订正。然而窃有疑焉:自生民以来,所尊莫如孔子,而《论语》、《礼记》皆出于孔氏之传,然而互乡之童子,不保其往也①;伯高之赴,所知而已②;孟懿子、叶公之徒,问答而已③;食于少施氏而饱,取其一节而已④。今诸系姓氏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岂无一日之交而不终其节者乎?或邂逅相遇而道不同者乎?固未必其人之皆可述也。然而朱君犹且眷眷于诸人,而并号之为遣民,夫亦以求友之难而托思于此欤?庄生有言:“子不闻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余尝游览于山之东西、河之南北二十余年,而其人益以不似。及问之大江以南,昔时所称魁梧丈夫者,亦且改形换骨,学为不似之人。而朱君乃为此书,以存人类于天下。若朱君者,将不得为遗民矣乎?因书以答之。吾老矣,将以训后之人,冀人道之犹未绝也。
(选自《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二)
【注】①互乡,地名。这一句是说孔子见互乡童子,只是赞许他当时的上进心,而不去计较他的过去。②赴,即“讣”。此句谓孔子只是与伯高相识。③孟懿子曾经向孔子问孝,叶公曾经向孔子问政。④孔子在少施氏家能够吃饱,是因为孔子认为少施氏能够以礼相待。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亦岂无一二少知自好之士                 少知:稍微懂得,略微知道
B.尽举而笔之书                             笔:书写,记载
C.得程克勤所为《宋遗民录》而广之        广:广大,宏大
D.余既鲜闻,且耄矣                        鲜闻:缺少见识,见闻浅陋
10、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士之求其友也益难                     其若是,孰能御之
B.相去不过百余里而未尝一面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C.因书以答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冀人道之犹未绝也                         之二虫又何知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求友之难”的内容一组是
①未尝不求同志之人                 ②今人不可得,则慨想于千载以上之人
③其心良亦苦矣                 ④(一二少知自好之士)然且改行于中道,而失身于暮年
⑤而或一方不可得,则求之数千里之外 ⑥乃为此书,以存人类于天下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朝程敏政(字克勤)编的《宋遗民录》一书,记述宋朝亡国以后一些能坚守气节、隐居不仕的人事事迹,朱明德增加了书的内容并请顾炎武作序。
B.顾炎武引用孔子的话,并分析议论“求友之难”,意在说明在“沧海横流”的时世变化面前,志同道合、不改节操的人才能是朋友。
C.顾炎武借为《宋遗民录》作序的机会,一面感叹坚持民族气节的知音难得,一面又对遗民中的变节分子作了辛辣的嘲讽。
D.顾炎武这篇序文直抒胸臆,写得慷慨激昂,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愤激之情,但对世道沦丧已无可奈何,只能寄希冀于后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3分)
(1)今诸系姓氏于一二名人之集者,岂无一日之交而不终其节者乎?(4分)                                              
(2)夫亦以求友之难而托思于此欤?(3分)
(3)吾老矣,将以训后之人,冀人道之犹未绝也。(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临江仙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注】赵长卿:是北宋宗室,这首词写于靖康之难诗人南渡之时。
(1)第一句两个“尽”字好在哪里?(2分)
(2)“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两句采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诗具体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4小题任选3题,第5小题必答,每空1分,8分)
(1)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2)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              。(王勃《滕王阁序》)
(3)            ,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屈原列传》)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三国演义》卷首词)
(5)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             。中国著名女作家             受其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结集为《繁星》和《春水》。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21分)
绵         羊
阿兰(法国)
①对于绵羊,很难给予好的评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牧人走在前面,一大群绵羊跟在他身后。很明显,如果他们听不到牧人的呼唤,就会茫然不知所以,他就像是他们的上帝。我常听人说,羊群在被赶到屠宰场去的时候,如果失去了它们已习惯了的牧人,就会倒毙在路边。事情本来就是如此。牧人的确总是尽力照料羊群,不让它们受到损害;差错只是出在送去屠宰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意外的孤立的事件,不会改变人们的观感。


展开余下试题②母羊把这一切解释给羊羔听,教他们懂得做羊的规矩,并用狼来恐吓他们。如果那儿有一只黑羊的话,还要用黑羊来恐吓他们,因为黑羊会把牧人说成是羊群最大的敌人。母羊说:“是谁在关心你们?是谁使你们免受日晒雨淋?是谁跟着你们慢慢走路,使你们能吃上想吃的嫩叶?是谁不辞辛劳去寻找丢失的牧羊?谁把它抱在怀里带回来?如果一只羊死于疫病,我曾看见牧人在哭泣。是的,我看见他哭了。如果一只羊羔被狼吃了,就会引起牧人的愤怒,他发誓要为羊羔复仇,于是发动了对狼的战斗。五只狼头被钉在畜舍的门口,仅仅为了一只羊羔。他是我们的力量和幸福。他的思想就是我们的思想;他的意志就是我们的意志。孩子,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感恩戴德,克服困难,学会服从。因而你要仔细想想,做出自己的判断。为什么你必须要服从呢?为了一束青草和鲜花吗?为了欢欣跳跃的乐趣吗?也许你会说,你应当让舌头和脚来支配自己。不,不。你完全明白,一只循规蹈矩的羊,它的抱负就是成为一只真正的绵羊,脚是不能够对抗整个躯体的。因此,在所有的羊的观念中,应该遵循我讲的这一点。也许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比这更好地显示真正的羊的精神。到羊群去吧,你属于它就像你的脚属于你。”
③于是羊羔遵循着这些崇高的观念,以使它能增强四肢的力量。它必须经受成长的痛苦,等待着它的是血的气味,它很快就会听到窒息的呻吟。也许它曾预感到一些可怕的东西。然而,跟着这样一位好主人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只要一切听从命令就会得到安全。当你看见牧人带着惯常的表情,像在牧场里一样平静,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如果不相信牧人在很长时间里为羊群带来了好处,那末,还能相信谁呢?即使羊羔发现自己躺在一只沾血的台子上,用目光寻找它的恩人,看见他就在旁边,深切地注意它,它那羊羔的心里就有了可能有的勇气。然后是致命的一刀;于是答案消失了,同时问题也不存在了。
16、请根据文意说说“母羊”、“黑羊”、“牧人”各是怎样的形象。(5分)                                                                                                                                    
17、第二段中“你应当让舌头和脚来支配自己”和“脚是不能够对抗整个躯体的”两句的意思各是什么?(6分)                             
18、本文开篇说:“对于绵羊,很难给予好的评语。”请联系全文,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6分)
19、(4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2自然段说“如果一只羊死于疫病,我曾看见牧人在哭泣”,“ 如果一只羊羔被狼吃了,就会引起牧人的愤怒,他发誓要为羊羔复仇,于是发动了对狼的战斗”,这说明牧人对羊有着很深的感情,他们是绵羊的恩人和保护神。
B.本文第2、3段多次运用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母羊对羊羔的教导,羊羔临死前的心理活动,描绘得非常逼真,语言充满讽刺意味,让人感觉有一种深沉的悲哀,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C.文章第3自然段说“等待着它的是血的气味,它很快就会听到窒息的呻吟。也许它曾预感到一些可怕的东西”,表明羊羔已经觉察到自己的性命不保,对自己盲从牧人有所醒悟。
D.本文采用了象征的手法,羊羔、黑羊、母羊、牧人等在现实生活中、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都可以找到活生生的例证,母羊和羊羔这样的人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牧人式的人物得以保持他们的地位。
E.本文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回味无穷。                                                                            
六、(12分)
20、请为下面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并简要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4分)
(1)标题(字数不得超过8字):
(2)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字数不得超过25字):
 
21、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情景,拟写一则网友留言,参与讨论。要求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江西省抚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