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13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1]
《边城》(节选)学习攻略
  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2课
《边城》(节选)学习攻略
河南省新蔡二高  杨树亮
一、选择题
1.选出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挪移  竹簧  角隅  张冠李戴
  B.茶侗  傩送  俨然  莞尔而笑
  C.板疮  胡诌  放肆  信口开合
  D.缠绵  滨水  悲闵  气喘吁吁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       的凄凉。
  ②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       地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事情。
  ③ 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       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窜过对山悬崖半腰。
  ④ 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
      了。
  A. 薄薄 浪漫 浮 柔软 B.淡淡 放肆 飘 柔软
  C. 幽幽 冲动 飘 软弱 D.薄薄 放肆 浮 柔软
3.填入下列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的一组是 (   )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          ,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 ②④①③⑤  B.③⑤①②④  C.③⑤②④①  D.①③⑤②④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当讲解员说到:“据考据考证,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时,观众情不自禁地笑了。
  B.今年海尔作为唯一的中国本土品牌入选世界100强,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300家新闻媒体对此广为宣传。
  C.元好问认为陶渊明诗歌“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苏轼也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这都是对陶诗艺术特色的准确评价。
  D.一般人总不明白,为什么某些动物要在懒懒散散中度过如此多的时间?然而动物学家应用时间运算分析方法找到一些答案。
5.下列各句中加黑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他瘦削凸起的肩胛骨,他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不知何处书归宿。
  B.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起来。
  C.儿子考试作弊受处分,父亲得知后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你今后不再犯,仍然是我的好儿子。”
  D.有人说,随着电脑的普及,属于纸笔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如果还欣赏自己的墨宝,无疑是抱残守缺。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浏览完整试题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把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计划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我国体育事业的终极目标。舍此,我们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
  B.只有牢牢地把握现时的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之中,我们才能创造出不朽的业绩。否则不这样的话,我们的美好愿望将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印等国家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应该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借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廷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书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甚。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五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粜,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
7.对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B.拜住袖其书入谏                袖: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C.不得已而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  )
A..   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甚
C.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廷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   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1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⑵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一片苍茫
戴涛
白生要去茫县做知县,至恩师大学士多举府上辞行。待白生坐定,多举便让人端上一盘水果,问白生,可识得盘中为何物?白生细细打量一番,说,状如梨,梨有皮,或黄或青,而此果似无皮,白如雪,透如水,学生真不知何方仙果。
多举抚掌大笑,说,这亦是梨,名晶梨,产地即是茫县。他拿起一只递给白生,白生接过梨来,小心翼翼张开嘴,未等劲咬,只听得一声脆响,一股清香扑鼻,一股甘甜沁脾。
好梨好梨,白生情不自禁脱口叫道。多举说,当今从皇亲国戚到满朝文武非此梨不吃,茫县可真是个好地方哟。白生忙跪倒,学生一定不辜负恩师之厚望。
烟花三月,白生起程。一路春色诱人,白生无心恋景,很快便到了茫县。此时一班县衙的官吏幕僚和当地的乡绅名流已迎候多时,寒暄过后便请白生到鸿运楼洗尘。酒过三巡,店小二端上一碟水果,白生见是苹果,随口问道:咦,茫县不是盛产晶梨吗?小二却面露难色,禀大人,小店什么新鲜果子都有,就是未备晶梨。白生说,入其乡则随其俗,我偏就稀罕这遍地都是的土产。


展开余下试题听得此言店小二却急了,禀大人,这晶梨如今实在是想买也不到了。白生好生纳闷,便看坐在身旁的县丞汪过,汪过立刻端起酒杯说,我等还是一起敬白大人一杯吧。众人也都纷纷应和着祝白大人平步青云。白生于是糊里糊涂地举杯。待酒足饭饱,已是掌灯时分。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白生赶紧升堂。新官上任,自然要漂漂亮亮地审他几件案子,可白生在堂上正襟危坐了一整天,不见一人来告,而且一连三天如此。
第四天,白生实在觉得无聊,便喊了退堂,然后换了便服一个人悄悄出了县衙,策马朝乡间跑去。茫县多丘陵,举目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此时一片雪白,清气四溢,悦人眼目。待马跑近,单见一株株一人多高的梨树枝繁叶茂,盛开着朵朵娇嫩的小白花,更有无数蜂蝶翩翩起舞,煞是好看。白生看得如痴如醉,连连喝道,美景美景!
这时,不知从哪儿跑出一男童,上前捉蜜蜂。捉到后便立刻将蜜蜂撕成两段,随即放到嘴边贪婪地吮着。
白生说,你吃什么?男童答,蜂蜜。
白生说,可这小生灵却被你无端弄死了。男童说,我饿。
白生大怒,饿你回家吃饭呀!家里没饭。
白生这才注意到眼前的男童竟是如此瘦弱。
白生随着男童到了他家。几排东歪西倒的茅屋,其中一间,推门进去,白生一惊,四壁空空,只有土炕上躺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白生问男童,你爹呢?男童答,这就是我爹。白生又是一惊。
从男童家出来,白生又踏进另一间茅屋……当白生离开村寨时,心沉得如同铅坠,抬头西望,残阳如血,遍地的梨花也是殷红殷红的。
你别看这晶梨雪白雪白的,可在我们百姓眼里它可是血红血红的。
你说每户上交一筐梨给朝廷也算不得什么,可你知道么,这晶梨多么刁钻古怪,三亩地一粒粮食没种,全种了梨树,也只能收得一筐好梨。
你问我这日子是怎么过的,挑剩的孬梨到外边换得半年的杂粮已是大幸,余下的日子就靠要饭了。
回到县衙,白生将县丞汪过叫到书房,阴沉着脸问道,汪大人,你可知道百姓为梨遭的罪?汪过说,知道。白生说,就没办法么?汪过说,有,白大人您把梨伺候好喽,早点儿像您的前任那样由幽谷迁乔木,离开茫县,此外别无他法。
白生沉默无语。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金秋十月,晶梨收获的季节。今年的梨格外好,个儿大肉嫩透着水灵。衙门上下忙得不亦乐乎,总算把梨收齐了,一个不落全装了船。按惯例,由县丞押运进京,临行前白生突然对汪过说,这趟不劳你的驾了, 我亲自走一趟。汪过淡然一笑,自当相让。
一月有余,运梨船终于回归。不出汪过所料,白生果然没有回来。又过了数天,朝廷果然派来了个新知县。汪过旁敲侧击地打听白大人,谁料竟惊出一身冷汗:原来白生送到朝廷的梨不知何故竟然又酸又硬,皇上才咬了一口,梨没有咬下,却将半颗圣牙咬落,于是龙颜大怒,将白生大入死牢。
腊月二十八,圣旨传来,命茫县砍去所有梨树,永不得再种。百姓闻听此讯,雀跃欢呼,奔走相告,个个操起砍刀奔向自家梨园。进了梨园人人大惊,寒冬时节本已干枯的梨树枝头竟然挂满了朵朵白花……
是夜,京城,白生被推出午门,天地一片苍茫。
12.⑴茫县官吏乡绅为白生接风洗尘这一部分内容,在文中有和作用?
                                                      
  ⑵“第四天……”一段中,画线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13.对倒数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进了梨园人人大惊,寒冬时节本已干枯的梨树枝头竟然挂满了朵朵白花……”应怎样理解?
                                                            
14.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白生这一人物形象。
                                                            
15.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作品开篇以多举荐梨入笔,自此“晶梨”便成了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梨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相交织,最终演绎出一曲为民谋福者殒身不恤的悲歌。
  B.作品将主要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上有贪婪的皇上、多举等权贵,下有狡诈的汪过等地方污吏,白生处境之艰难决定了其反抗态度之坚决。
  C.这篇作品中有许多出乎文中人意料之外的笔墨,如新官无案审、名县无粮吃、白生有去无回、梨树永不再种……这种笔法的运用,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有趣。
  D.这篇作品语言较为雅致,“心沉得如同铅坠”的比喻,用语贴切;“雪白”与“殷红”的对比,色彩鲜明;“你别看”、“你问我”等人物语言,真切传神,颇具感染力。
  E.“苍茫”,即空阔辽远,无边无际之意。作品以此为题,便寓有作者对百姓深重苦难的怜悯,对父母官孤独悲壮的哀叹,对世道昏暗荒谬的忧愤,韵味苍凉。
四、根据下列文段的提示,补充填写横线上的内容。要求句式大体一致,修辞相同。
读书可以明智,可以兴怀;而读不同作家的文章,感怀则是各异的:
读散文,仿佛是聆听一位在人生途中,奔波跋涉的行旅,在讲述其见闻感受;读小说,               ,                ,                 。
读冰心的散文,仿佛在一片冰雪净莹的世界里,聆听缕缕清婉的琴音,低诉着无限心事;读沈从文的小说,                ,                ,
                   。   
【参考答案】一、1.A 2.D 3.B 4.C(A项“说到”后的冒号应删去;B项“人民日报”应加书名号;D项前句是陈述句,问号应改为句号。)5.D(A对成语语意理解不准确。噤若寒蝉,像冷天的知了那样一声不吭,形容不敢作声。B对成语的感情色彩分辨错误。上行下效,在上者怎样做,在下者就跟着学。多用于贬义。词意过重,使用对象不合适。回头是岸,比喻罪恶虽大,只要悔改,就有出路。D抱残守缺,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守旧,不知变革。)6.A(B句“否则不这样”重复。C句改为“针对……的情况”。D句“它”指代不明。既可指翠竹,也可指竹画。)二、7.C(拜:任命)8.B(A第一句:其,那,那人;第二句:其,他的。B第一、二句:则,就。C第一句:而,表顺连,可不译;第二句:而,表转折,却。D第一句:为,为动用法,替;第二句:为,表被动,被。)9.D(A“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不是“直言”,而是他的工作职责。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不是“行义”,而是教化民风,整顿社会风气。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是讲执法如山,敢于碰硬,不是“行义”。)10.B(原文中,不是张养浩直接给皇上上疏,而是“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书入谏”,即将“疏”给“拜柱”,由拜柱给皇帝。“张灯为鳌山”是说“大张灯火,布置成一座鳌山”,并不是说“宫内的鳌山”。11.⑴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道路。⑵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诫。三、12.⑴这一情节写了店中无梨的境况和县丞汪过的遮掩,用这一连串令人感到蹊跷的事构成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⑵这段景物描写,一方面表现出梨树繁茂、梨花娇嫩,用“雪白雪白”的梨林美景反衬出后文百姓“血红血红”的悲苦生活;另一方面用蜂蝶起舞引出下文男童捉蜂吮蜜的情状,推动情节发展。13.意义方面:这句违背事理逻辑的描写,写出了人们普遍具有的幻觉,表现出白生义举的感天动地,使枯树生花,使严冬呈现春意;同时,也以满树的白花为白生被斩寄托哀思。作用方面:与前文写春时梨花盛开相照应,为下文写白生被斩营造悲壮的气氛,使作品前后意境相谐,浑然一体。14.⑴白生临行前拜见多举,示其不敢忘恩,可见其有情有义。⑵白生到任第二天即投入问案等事中,并微服私访,示起想有作为,可见其胸有志向。⑶白生挨家挨户走访民情,示其能够体恤下情,可见其对百姓的一颗爱心。⑷白生能有自己的方式使百姓摆脱“梨灾”,可见其处事有智谋。⑸白生为了百姓的利益敢于冒犯龙颜、蹈死不顾,可见其有舍生取义的大勇。15.B、C(对多举和汪过的评价与作品的实际不符或者在作品中找不到根据;此外“处境之艰难决定了其反抗态度之坚决”的说法也不成立,人物的行为源于人物的性格、品质,与其处境不存在必然关系。“白生有去无回”是“文中人”汪过意料中的,与该项题意不合。)四、(略)


展开余下试题【参考译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从小就有很好的品行和道义,曾经外出时,碰见有人将纸币遗失在路上,丢失纸币的人已经离开,他就追上去还给了人家。他读书勤奋不懈怠,白天默默地背诵,晚上就闭门点灯偷偷地读。
被任命为堂邑县令,张养浩带头拆毁三十多所滥设的神祠废止了有偷盗前科的人在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到官府报道接受检查的做法,说:“他们都是良民,为饥寒所逼迫,不得已才做了盗贼;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道路啊。”盗贼们都感激涕零,他们相互劝诫说:“不要辜负了张公的心意。”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党羽残酷暴虐祸害百姓,老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官吏都不敢追究查办。张养浩到任,把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拍手称快。张养浩离官十年,老百姓还给他立碑颂德。
英宗做了皇帝,任命他做了参议中书省事。正值元宵节,皇帝想在内庭大张灯火布置成一座鳌山,张养浩就上书给左丞相拜柱。拜柱把他的奏章藏在袖子里入朝进谏,奏章大略讲的是:“世祖在位统治三十多年,每到元宵节,在民间,都要禁止灯火。何况是森严的皇宫朝廷、深邃的后宫,尤其应当戒备谨慎。现在要搭建灯山的想法,臣认为玩灯事小,但关系甚大;能寻求的快乐不多,但值得忧虑的太多。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皇上初闻此言非常气愤。但看完奏章后,很高兴地说:“只有张希孟敢说这些的。”于是不再追究他大胆无礼,还赏赐布匹丝织品钱币各一份,来表彰他的正直敢言。
天历二年,关中遭遇大旱灾,饥饿的百姓互相残食,朝廷特地任命张养浩做了陕西行台中丞。他接到任命后,就拿出家里所有的财物,送给同乡里家境贫困的人,他驾车上路,一路上遇见饥饿的人,就用粮食来接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当时一斗米价值十三缗(一千文为一缗),老百姓那钱买米,钱币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只有到府库更换,可是那些有权势狡诈的人合伙欺诈百姓,换十缗只给五缗,而且还多日拿不到钱,百姓处境更加贫乏了。张养浩就查验府库中没有销毁的可以验证的不清的钱币,共找到一千八十五万五千多缗,全部在那些钱币后面盖上印章,还刻有十贯、伍贯的券,发给贫困缺钱的人,并且命令米商凭钱币上的印章把米买给他们,然后到府库按数兑换,于是那些官吏就不敢再作弊。张养浩有带领富有的人拿出自己的粮食,为此又上走皇上请求颁布能拿出粮食的人可以做官的法令。听说民间有个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人,张养浩为这事极度悲伤,拿出自己的钱来救济那人。
他到任四个月,从未回家居住休息过,每天都只在官府里过夜,每天没有一点懈怠。于是就积劳成疾卧床不起,享年六十岁。关中的百姓听说后,哀伤得如同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一般。 (125.46.2.165)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边城》(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