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25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5]
资阳市雁江区2007年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资阳市雁江区高2007届语文模拟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艰涩 瑟缩 瓶塞 色厉内荏 不稼不穑
B.马厩 灵柩 臼齿 一蹴而就 引咎自责
C.滞留 投掷 秩序 栉风沐雨 炙手可热
D.休憩 收讫 栖身 修葺房屋 亟来问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洗涤 飘渺 张惶失措 玉不琢,不成器
B.掂量 部署 百尺竿头 是可忍,熟不可忍
C.丰姿 撕杀 精兵简政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迂讷 功绩 察言观色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台湾当局变本加厉地推行“台独”路线,一心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政府和全国军民决不会听任“台独”势力为所欲为。
B.刚刚过去的2006年,除四川发生伏旱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冬温夏清,较之往年是难得的好年景。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D.今天消息,上海对“美眉”、“恐龙”、“PK”、“粉丝”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封杀令”。此举一出,石破天惊,即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媒体认为:有NBA打球经历的王治郅的回归,将成为姚明的最佳搭档,他们二人将联手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给中国球迷带来惊喜。
B.这次两岸经贸沦坛以两岸经贸交流和直接通航的主题,必将对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才能保障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D.2月28日凌晨2时左右,从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由于遭遇大风的原因造成11节车厢脱轨。目前乘客已经得到妥善安置。
二、(12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晚清以后,中国科学家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影响日益彰显。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遭失败,国门被西方以“坚船利炮”打开,一些有识之士敏锐地感知到西方科技的力量,于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尽管时人对西方科学技术的理解尚很肤浅,但他们确已抓住了西方文化最直观但也是最本质的东西。西方文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但科学方面的影响始终是主线之一。
浏览完整试题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近代科学家与西方传教士密切合作,历尽艰辛,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知识体系输入中国,堪称“师夷长技以制夷”最早的实践者。进入 20世纪,在留学运动中产生的新一代科学家更加活跃。他们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包括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在内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论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近代科学家不仅是西方近代文化输入中国的桥梁,而且也是创造中国近代文化的主体之一。他们以其独特的视角,研究和整理中国古代文化,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竺可桢、赵元任对传统天文学与星象学的研究;李俨、钱宝琮、严敦杰对传统数学的阐述;王进、曾无宇、陈文熙对传统化学的整理;丁文江对传统地理学与地质学的查证,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中国传统科技的整理与对近代科学的学习、研究和普及,促进了古代与近代、东方与西方科学技术的汇流,促进了科学在中国的复兴和发展。对于科学史以外的传统文化,许多科学家也进行过深入的探索。他们以近代科学思想为标准,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和整理,使其蕴含的科学价值得以彰显。
许多科学家都是文理兼通的学者,他们不仅在科学领域研究开拓,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近代中国文化的核心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科学、民主。中国近代科学家对文化上的影响正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其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无不显示着近代科学、民主思想的光辉。当然,从总体上看,近代科学家在科学与民主两大时代主题中,更偏重于对科学思想的坚守和弘扬,相形之下,对于民主思想重视程度稍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救国”论者的特点。
(光明日报,2006年 12月 11日。有删改。)
5.第一段中,“最直观但也是最本质的东西”是指什么,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西方文化中最直观但也是最本质的东西是西方科学技术力量强大。
B.西方文化中最直观但也是最本质的东西是“坚船利炮”很有威力。
C.西方文化中最直观但也是最本质的东西是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先进。
D.西方文化中最直观但也是最本质的东西是西方近代的知识体系。
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鸦片战争以后,人们对西方科技的进步认识深刻,达成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共识。
B.近代科学家对近代科学的学习、研究和普及,促进了古代与近代科学技术的汇流。
C.近代科学家以科学思想为标准,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和整理,使其蕴含的科学价值得以显现。
D.从总体上看,近代科学家在科学与民主两大时代主题中,只重视科学思想,不重视民主思想。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近代科学家在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见他们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B.中国近代科学家积极主动地引进西方文化,可知他们与当时不少封建正统人士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是截然不同的。
C.近代科学家最早实践“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可以说,没有近代科学家就没有洋务运动。
D.“科学救国”论者对于民主思想的重视程度不够,可以推知,重视民主思想的近代政治家对科学也是重视不够的。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余岁时,其父令就学,辄逃归。又遣于乡校习《孝经》,旬余不识一字。博士笞之,仁瑀夜中独往焚学堂,博士仅以身免。常集里中群儿数十人,与之戏,为行阵之状,自称将军,日与之约,鞭其后期者,群儿皆畏伏。又市果均给之,益相亲附。及长,善射,挽弓二百斤。
汉乾祐中,周祖镇邺,仁瑀年十六。周祖素闻其勇,既见,甚喜,留置左右。广顺初,补内殿直。世宗嗣位,命卫士习射苑中,仁瑀弓力最劲,而所发多中,赐锦袍、银带。会太原刘崇入寇,世宗亲征至高平,周师不利,诸将多引退。仁瑀谓众曰:“主辱臣死,安用我辈!”乃控弦跃马,挺身出阵射贼,毙者数十人,士气益振,大军乘之,崇遂败绩。世宗至上党,诸将坐失律诛者七十余人。擢仁瑀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及还京,又迁散指挥使。从征淮南,至楚州,攻水砦。砦中建飞楼高百尺余,世宗观之,相去殆二百步,楼上望卒厉声嫚骂,世宗怒甚,命左右射之,远莫能及。仁瑀引满,应弦而颠。及淮南平,身被数十创,赐以良药,迁内殿直都虞候。
先是,薛居正知贡举,仁瑀私嘱所与者,榜出,无其人。闻喜宴日,仁瑀酒酣,携所嘱者诣居正切责之。为御史中丞刘温叟所劾,帝优容之。太祖征晋阳,命仁瑀率师巡边,至上谷、渔阳。契丹素闻仁瑀名,不敢出,因纵兵大掠,俘生口、牛羊数万计。明年,群盗起兖州,贼首周弼、毛袭甚勇悍,材貌奇伟,弼号曰“长脚龙”。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
开宝四年,迁瀛州防御使。兄子尝因醉误杀平民,系狱当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憾,但过误尔,愿以过失杀伤论。仁瑀曰:“我为长吏,而兄子杀人,此怙势尔,非过失也。岂敢以私亲而乱国法哉?”遂论如律,给民家布帛为棺殓具。太平兴国七年卒,年五十。赠河西军节度,葬事官给。
(《宋史•列传第三十二》)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仁瑀弓力最劲,而所发多中 B 乃控弦跃马
展开余下试题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C 为御史中丞刘温叟所劾 D 因纵兵大掠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不如因而厚遇之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正面表现马仁瑀“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
①为行阵之状,自称将军 ②周祖素闻其勇,既见,甚喜,留置左右
③乃控弦跃马,挺身出阵射贼,毙者数十人 ④仁瑀引满,应弦而颠
⑤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 ⑥遂论如律,给民家布帛为棺敛具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仁瑀小时候在乡校学习《孝经》,因为教书先生的责打就在夜间放火烧了学堂,教书先生仅仅得以逃脱性命。
B.薛居正没有依照马仁瑀的嘱托让他结交的人考中,结果被马仁瑀狠狠斥责了一通。因此事马仁瑀遭到了御史中丞刘温叟的弹劾。
C.太原刘崇入侵,世宗到高平亲征,马仁瑀挺身出阵大败敌军。世宗因此赐给他锦袍,并且升他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
D.马仁瑀侄子喝醉了酒误杀了一位平民,他并没有徇私枉法,而是按照法律将侄子处死,并将受害人妥善处理了殡殓安葬事宜。
第Ⅱ卷(非选择题 120分)
四、(23分)
11、将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先是,薛居正知贡举,仁瑀私嘱所与者,榜出,无其人。(5分)
译文:
②此怙势尔,非过失也。岂敢以私亲而乱国法哉?(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长安秋望(唐)赵嘏 水村闲望(宋)俞紫芝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翡翠闲居眠藕叶,鸳鸯别业在芦花。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翡翠:翠鸟。
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诗为宦游长安时作,而俞诗为隐逸扬州时所作,两诗思想感情与写法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均以“望”字统篇,寓情于景。赵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云飘星落、雁横笛怨、菊静莲谢的深秋拂晓图,显出一派凄迷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而俞诗
。(4分)
(2)两诗均以结句抒怀,点明诗旨。赵诗曰“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是说家乡鲈鱼风味正美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京城,借典故抒写诗人思念故园、毅然归隐的心情;而俞诗则曰“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是说
。(4分)
13.填空。(6分)
(1) 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2)罗贯中参酌正史,又广采民间传说,完成了《 》这部宏篇巨制。
(3)古代诗文中,许多名句或寄寓理想或蕴含哲理而流传千古。譬如:屈原《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常在于险远”。
(4)被贬于黄州的苏轼与客人泛舟长江,面对长江的浩荡无穷而感慨万千:“
,羡长江之无穷”。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他在“故国神游中”得到解脱,抒发了“人生如梦, ”的心底悲歌。
展开余下试题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14~17题。
秋 赋
从维熙
①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相依是匆匆的。惟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
②果实成熟了,在枝杈间露出了迷人的色泽;但是那美丽的瞬间十分短暂,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别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无论是醉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历春夏季节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的时刻,它们便到了与母体生离死别的日子。
③树若有知,是感伤的。果实如若有情,也是留恋的。
④但是自然界的别离—一无论是游云告别天空,还是果实坠离母树,在感伤的别离中,还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记得儿时听过的童谣中,对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就有如下的描述:“长生不死狗尾草,草籽随风满天飘;可爱鲜红大蜜桃,为它送情把核抛。”草籽被风吹到四面八方,桃核被人们抛向新的地域,它们在秋天虽然死了形体与灵肉,但到来年春时,那桃核又从大地上萌发出树苗,各种草木历经枯黄以后,再一次轮回生长,萌芽、拔节、开花,果实便在来年秋日,又一次眩目于枝头,因而那落叶与落果抒写的秋韵,是一首“长相思,永不离”的恋歌。
⑤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感情的天秤是倾斜的。母亲从分娩后代那天起,便盼望着儿女们快快长大,期望着男儿成为挺拔伟岸的山,女儿成为碧波粼粼娟秀的河;岂不知儿女们长大一天,她们就接近了秋日一天,待儿女们像燕子出巢,飞向天南地北的时日,秋色也就染白了她们的发鬓。
⑥我走在街上,每每见到白发染鬓的老人,我总是联想起果实坠地的老树,想起那飞絮已去的芦苇。她们空了枝头,死了当年曾有过的美丽,像是天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云霞,像是林树在田野四向飘零的落叶,但是不同于云霞和落叶的是,大自然永远不知疲惫地周而复始,而人类自身,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天宇的尽头。
⑦那儿是寂寞的冬季,是白雪覆盖着的荒原,如同是一张无限大的冰床,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之后,丛立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再生一次或几次的美丽轮回,而是生者为悼念死者而树起的墓碑。这就是人类自身一首永恒的秋赋,如果也把它谱成一首歌,那该叫做“长相思,永别离”。我不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不是写在秋天,但其中的每个音符旋律,都充满了秋天的悲凉。
⑧惟其人生如流萤般的短促,人类才更加珍惜生命自身。中国文化格言中,有许多是警示人们热爱生命的。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曹孟德当年在江涛滚滚的赤壁横槊赋诗时,吟唱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同是这个曹孟德,也写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诗章。这些格言和诗章,都是激励人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以不负来去匆匆的人生。
⑨时至秋时,眺望窗外,在秋雨迷离中遥见枝头绿色凋零;对镜自视时又见发鬓添霜,便有感而发,涂鸦此《秋赋》短章,用以自勉自励。
 
上一篇:
资阳市雁江区高2007级模拟考试题
下一篇:
邹城市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统一考试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资阳市雁江”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