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705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05]
人教版必修3语文试卷
人教版必修3语文试卷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錾(zhan)银 朱拓(ta) 榫(sun)头 少不更(geng)事
B、搭讪(shan) 跬(kui)步 畏葸(xi) 锲(qie)而不舍
C、逡(qun)巡 踝(huai)节 筵(yan)席 争妍(yan)斗艳
D、饿莩(piao) 埋(mai)怨 崔嵬(wei) 虾(xia)蟆陵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撕混 残骸 战粟 五彩斑斓 B、炮烙 寒喧 护身福 遍体嶙伤
C、敕造 反溃 一注钱 沸返盈天 D、游廊 踌蹰 理睬 自鸣得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只要你设身处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B、高一学生正值豆蔻年华,不要整天显得没有任何的精神和朝气。
C、这伙盗贼的头领已被擒获,其余党卧薪尝胆以图东山再起。
D、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西部大开发,要资金开发利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建设山川秀美的新西部。
B、五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今天对小学生都是很熟悉的了。
C、那时候,开始起风了,风很大,山上树叶摇动的声音像是海涛的声音,这声音使我恐惧,使我也像汽车一样浑身冰凉。
D、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听到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8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拯救地球和人类
马蒂娜·贝蒂-库索
在几十年间,人类打乱了地球用45亿年建立起来的一些平衡。地球是脆弱的,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不会长久的。全世界专家们的报告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我们的发展 方式与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除了今天吸引我们消费社会注意力的石油之外,还有那些生命必需的资源──首先是淡水──再也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更不用说以每年16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的原始森林,随之一起消失的不仅是整个动植物群落,还有抵制自然灾害的天然屏障,再加上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的各种影响,它们如今已经演变为一个恶性循环:洪水、酷暑、暴风雨……而这些仅仅是开始,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正逐步蔓延到各大洲。随着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打算采纳跟我们一样的消费方式,我们陷入了一场全球困境。
这种过度开发将不会惠及所有人。今天,地球上的60亿人中有30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人们因为石油、水和捕鱼而发生冲突……只要存在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不公,这些冲突就不可避免。到2050年,有80-120亿人生活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呢?人们要迎接这样的挑战:协调人类的持续扩张和地球的有限资源;协调经济需求和生态的迫切需要。改变发展的方向是唯一的机会。这是一场人文主义斗争,涉及人类的未来。在此背后,有一个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和一个哲学问题:人类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进步的方向在哪里?更多地消费还是更合理地消费?更多地生产还是更合理地生产?“拥有”更重要还是“存在”更重要?我们要创造既尊重环境又对发展中国家更为公平的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科学家和生态学家们就开始思考持续发展和资源有限的地球之间的协调性。有些人主张人口零增长以节约迟早要枯竭的自然资源;有些人寻找在尊重环境的前提下使经济生活和社会进步相协调的方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由此产生。在提交给联合国的报告中,它被定义为“一种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造成危害的发展”。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这一概念得以推广。它涉及面很广,这既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不足,它可让人放心,又可促进广泛团结。今天,没有一份国际的、国家的和地区的声明不提到“可持续发展 ”。但人们是否明白它指的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呢?人们是否真正抓住了关键问题呢?不得不承认,尽管这一表达方式应用广泛,但实际行动鲜有变化。
浏览完整试题
运用这一概念确实是最简单的事情。而且,富裕国家的人民把他们生活方式中的一切改变都想象成被剥夺。老布什就宣称“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不容商议”!我们应当进入一个有节制的社会,而不是被剥夺的社会。我们应该摆脱这种浪费文化。如果知道有超过10亿的人喝不上饮用水,人们是否还能容忍农业消耗我们用水总量的72%,而实际上作物只需要非常少的水呢?为什么要容忍我们购买的产品有五六层包装呢?人们的行为肯定要逐步改变。只不过,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社会各方人士如政治家、工业家、研究者和公民都动员起来。要合理采集资源,合理消费资源,寻找资源替代品,公平分配资源……总之,这个社会需要一种能够采取重大行动的真正的政治意愿。
(法国《费加罗杂志》2005.10)
5、体现“我们的发展方式与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的一项是( )
A、只有吸引我们消费社会注意力的石油暂时还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包括淡水在内的其他那些生命必需的资源却再也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
B、原始森林以每年16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随之一起消失的还有整个动植物群落。
C、作为抵制自然灾害的天然屏障──原始森林的消失,导致洪水、酷暑、暴风雨等灾害和全球气候变暖。
D、我们的生活方式打乱了脆弱的地球用45亿年建立起来的一些平衡,人类陷入了一场全球困境。
6、文章认为我们应该准备迎接怎样的挑战?不合文章的一项是( )
A、协调人类的持续扩张和地球的有限资源,协调经济需求和生态的迫切需要。
B、改变发展的方向,即消除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不公,避免因此产生的冲突。
C、解决关于社会发展的一个哲学问题:明确人类进步发展的方向,消费和生产的合理安排等问题。
D、创造既尊重环境又对发展中国家更为公平的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7、文章提到了下列应对地球资源有限问题的方法,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 )
A、实现人口零增长以节约迟早要枯竭的自然资源
B、在尊重环境的前提下使经济生产和社会进步相协调。
C、探索一种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造成危害的发展。
D、积极发展高科技,在现有自然资源最终枯竭之前找到可以替代的资源。
8、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目前人类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地球资源濒临枯竭,只有改变这种方式才能避免这样的后果发生。
B、尽管所有的国际的、国家的和地区的声明都接受“可持续发展”理论,但是,都没有采取实际行动。
C、富裕国家比如美国把他们生活方式中的一切改变都想象成被剥夺,因此,要改变现状,需要有一种能够采取重大行动的真正的政治意愿。
D、人们没有真正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不明白“可持续发展”指的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谦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今我出都〔注〕,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渺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 (节选自《北齐书·循吏传》)
[注]出都:六朝时人谓出至京城为出都。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彭城王韶拜定州。 授予官职 B、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成功
C、卿邀名人也。 邀请 D、后寻业断决之处。寻找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殿下左右可信者唯有孟业
A、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岳心鄙其渺小,笑而不言
B、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展开余下试题
何不置之目前
C、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岳心鄙其渺小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1、直接写孟业清正廉明的句子是( )
①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 ②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③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 ④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
⑤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 ⑥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业出身贫寒低微,年轻时在州府任官吏,他秉性谦谨,不接受同僚分给的不义之财。长史刘仁之表示要与他同心戮力,并希望会取得成功。
B、长史刘仁之对孟业颇为信赖,后征召入朝为官,临行向彭城王极力举荐孟业。虑及孟业日后孤立无援的处境,勉励他恪守正直的人格。
C、孟业唯一的马死了,彭城王为帮助家贫的孟业,想让官吏们同吃马肉,再加倍还给他钱,孟业坚决推辞。彭城王戏说客人是孟业请来的,孟业仍婉言谢绝。
D、孟业后来任司州长官的法曹官,因形貌短小,遭到鄙视。但后来孟业的断决之明折服了司州长官。不久,孟业升过东郡守,为政以宽和仁惠而著称。
第II卷(共114分)
四、(共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清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题。(6分)
咏怀古迹(其三) 王 昭 君
杜 甫 李 白
群山万壑赴荆门, 汉家秦地月,
生长明妃尚有村。 流影照明妃。
一去紫台连朔漠, 一上玉关道,
独留青冢向黄昏。 天涯去不归。
画图省识春风面, 汉月还从东海出,
环佩空归月夜魂。 明妃西嫁无来日。
千载琵琶作胡语, 燕支长寒雪作花,
分明怨恨曲中论。 蛾眉憔悴披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
死留青冢使人嗟。
请从整体上简要说一说这两首同样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为题材的诗,在艺术风格与表达情感两方面,各有怎样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默写(10分)
(1)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2) 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3)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4)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
(5)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 ___________________,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五、阅读短文,完成16~19题。(共20分)
草色遥看近却无
迎着早晨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可凭借什么去寻觅春天的第一双足迹?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一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旷野走去。
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量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即来之,则安之──走吧。渐渐地,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头一望,怎么?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抔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眼,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有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衍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和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其实,探寻春天的讯息,又何必凭借什么绿色的影子呢;只需登上那足以远望的高处,透过千里平川的轻烟淡蔼,透过蒸腾着的青阳之气,就会感到,大地在急促地呼吸着──春天,正在大地的母腹里躁动。无边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而来。不过,绝不该停下步子,我知道更引人的春景,还待继续探寻;它,正在前方等待着我。
16、首段说“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境、追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句话与后文有什么联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春天在哪里?”对这一问题,文章记叙了作者哪三次逐渐深入的认识,请概括回答。(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①标题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由“草色遥看近却无”引出了一个什么哲理?(3分)
展开余下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由自然之春写到心灵之春,借“寻春”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受。
B、文章描写作者“寻找早春”的过程是:希望-失望-惊喜-怀疑-肯定-领悟。
C、“今朝腊月春意动”一句诗,写出了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自然规律。
D、“草色遥看近却无”,说明了一个道理:过分的细心不易发现春天,胸襟开阔、不拘细节反而能看到处处有春天的影子。
E、文中大量引用了古诗句,这些诗句都为揭示作品的哲理含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六、(共10分)
20、仿写句子,要求以“爱”为话题,符合人物身份,句式与例句一致。(4分)
朋友说:爱是困难时的求助,痛苦时的问候,成功时的提醒。
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伤心时的安慰,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败时的鼓励,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班举行以“中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利与弊”为话题的辩论活动,下面是甲方同学的一段辩词:
中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有弊无利。一方面,中学生能参与的社区公益活动,无非是扫扫地,擦擦窗。做这样的小事,对中学生的成长意义不大。另一方面,学好文化知识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如果你是乙方主辩,你将怎样针对对方的论点和依据进行反驳,表达你方的观点和理由。(6分)
要求:先摆出你方观点,再进行反驳。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七、作文(60分)
22、树有根,草有根,花也有根。人有根吗?有人说,亲人的呵护关爱是我们成长的“根”;有人说,家庭、学校、家乡,都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是我们情感的“根”等等。生命有根,思想有根,文化有根;问题的实质是“根本”,事情的缘起叫“根源”。“根”的含义太丰富了,执著是事业的“根”,祖国是游子的“根”,母语是民族的“根”……
请你以“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题目自拟,自主确定立意;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语 文 答 案
1-12题(36分)
BDAC BBDC CDAC
13、①殿下身边可信任的人只有孟业,希望您专一重用他。(2分)
②我(孟业)以低贱的身份,虔敬地侍奉您,已经不能做多少对您有帮助的事,又怎能损伤败坏清廉的风气呢!(3分)
③我秉性愚直,只知道自我修养,没有别的长处。(3分)
14、艺术风格:李诗飘逸,杜诗沉郁。
表达情感:李诗对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充满了同情;杜甫不停留在同情和惋惜,进一步还表达了沉郁、怨愤之情。
15、①百步九折索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②万里悲秋常作客
③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
④蓝田日暖玉生烟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16、①表达了作者喜爱早春的素淡的心境和对清新美好事物的追求。(2分)
②暗示有这样的心境追求,才能真正探寻到春天的足迹。
17、①春天在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里。
②春天在人们的内心世界。
③春天在登高望远所见的大地母腹里。(6分)
18、①低眉顺眼难觅春,只有扬眉放眼,才能寻找到早春的踪迹。(3分)
②在人生道路,在遇到人生阴霾霜雪时,只有放眼远望,才能寻觅到人生的春天。(3分)
19、AB(4分)
20、略(4分)
21、观点:中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有利无弊。(2分)
反驳:(对“一方面”和“另一方面”分别反驳。语句通顺,没有语病)(4分)
22、作文(60分)
参照2007年高考语文大纲作文要求。 (218.22.106.74)
上一篇:
2007年凉山会东中学初三语文模拟试题
下一篇:
合肥市2007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人教版必修”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